- 年份
- 2024(9128)
- 2023(13072)
- 2022(11139)
- 2021(10005)
- 2020(8612)
- 2019(19749)
- 2018(19491)
- 2017(37299)
- 2016(20436)
- 2015(23594)
- 2014(24075)
- 2013(23837)
- 2012(22759)
- 2011(20825)
- 2010(21519)
- 2009(20499)
- 2008(19949)
- 2007(18123)
- 2006(16068)
- 2005(14701)
- 学科
- 济(107045)
- 经济(106928)
- 管理(59518)
- 业(53318)
- 方法(46677)
- 企(45362)
- 企业(45362)
- 数学(38972)
- 数学方法(38668)
- 中国(24884)
- 财(24675)
- 学(23205)
- 农(22656)
- 地方(22604)
- 业经(21001)
- 制(18420)
- 理论(16996)
- 和(15858)
- 贸(15437)
- 贸易(15420)
- 融(15257)
- 金融(15249)
- 农业(15026)
- 易(14815)
- 务(14726)
- 财务(14692)
- 财务管理(14613)
- 银(14434)
- 银行(14387)
- 地方经济(14262)
- 机构
- 大学(313741)
- 学院(310575)
- 济(135029)
- 经济(132170)
- 管理(114673)
- 研究(109508)
- 理学(98124)
- 理学院(97015)
- 管理学(95394)
- 管理学院(94833)
- 中国(83386)
- 京(67161)
- 科学(66312)
- 财(63709)
- 所(57482)
- 农(55461)
- 研究所(51585)
- 财经(50392)
- 中心(49838)
- 江(48759)
- 业大(46130)
- 经(45619)
- 农业(43890)
- 经济学(42911)
- 北京(42094)
- 范(39578)
- 师范(39083)
- 院(38764)
- 经济学院(38473)
- 州(37899)
- 基金
- 项目(198745)
- 科学(155223)
- 基金(144067)
- 研究(142423)
- 家(126608)
- 国家(125560)
- 科学基金(106010)
- 社会(91157)
- 社会科(86186)
- 社会科学(86159)
- 省(77357)
- 基金项目(75243)
- 自然(68255)
- 自然科(66637)
- 自然科学(66611)
- 教育(66557)
- 自然科学基金(65442)
- 划(65398)
- 资助(60737)
- 编号(56919)
- 成果(47930)
- 重点(45473)
- 部(45001)
- 发(42853)
- 课题(40577)
- 创(40215)
- 教育部(38522)
- 科研(38408)
- 国家社会(37704)
- 创新(37703)
共检索到477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在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中,由委托人根据审计独立性、审计质量和成本效益原则来选择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体,现有文献很少专门研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体。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资源委托代理关系,提出一个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体的理论框架,然后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体的规定,以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个理论框架的解释力,并得出结论和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基于资源委托代理关系,提出一个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客体的理论框架。在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中,凡是承担经管责任的组织单元的领导都可能成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客体。由于资源来源不同,资源委托代理关系类型就会不同,进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客体也会不同,主要类型包括:党委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NGO组织领导人员、集体经济组织领导人员、民间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民营企业领导人员、内部单位领导人员。虽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领导干部作为审计客体,但也需要以领导干部所领导的组织单元作为审计客体。基于国有资源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不管是组织单元作为代理人,还是组织单元的领导作为代理人,其代理人都是党政双重的,并且党委工作行政化和党政组织一体化决定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必须同步审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鉴证就是用系统方法独立地厘清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的真实情况并形成结论,涉及业务信息、财务信息、业务行为、财政财务行为和制度等审计主题。不同的审计主题会使得审计取证模式也不同,对取证模式的选择不同还会使得审计鉴证发表的意见类型不同。通过鉴证得到的最终审计结果有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所领导的组织单元履行经济责任的真实业绩;二是领导干部所领导的组织单元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缺陷,产生这些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本质的认知模糊。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这两个角度来分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本质,提出一个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本质的理论框架。然后,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中确定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概念,以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个理论框架的解释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就是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鉴证和经济责任界定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方法评定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水平。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实质、内容、原则、指标、标准和方法进行文献综述,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鉴证、审计界定和审计评价进行融会贯通,进而提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理论框架。用该理论框架来分析《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中关于经济责任评价的规定,从而验证了该理论框架的解释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不同单位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不同,但是,可以有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审计对象、审计业务类型、审计主题构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通用概念框架。国有资源经管责任分为单位经管责任和个人经管责任。根据领导干部在特定责任方面的介入或努力程度,单位经管责任区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形成领导干部的个人经管责任,这是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根据关注的经管责任要素不同,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有单一经济责任审计、多项经济责任审计、综合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主题是经济责任的实施框架,包括具体行为、制度、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四种类型,不同的经管责任要素的审计主题不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人们期望通过这种审计得到的结果,委托人期望得到的结果称为审计终极目标,审计人期望得到的结果称为审计直接目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这种审计来抑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促使其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直接目标是找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推动审计结果应用,不同的审计主题,其审计直接目标存在差异。审计直接目标是审计终极目标的基础,通过揭示路径、威慑路径和抵御路径来实现审计终极目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界定就是审计人员运用系统方法确定领导干部应对经济业绩及经济问题承担的责任。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将审计鉴证、审计界定和审计评价贯通起来,提出一个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界定的理论框架。然后运用该框架来分析《党政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中的相关规定,以验证该框架的解释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通过梳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文献,从受托经济责任发展观、权力制约观和政绩考核观三个方面探索为何会产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业务,发现要解答此问题则必须以经典审计理念为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并以黑龙江肇源县开展的企业厂长(经理)审计公证及山东菏泽市审计局开展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证,认为该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和成本效益是选择审计主体的原则。根据上述原则,不同类型的领导干部,其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审计主体不同。本级党政主要领导,其审计主体是上级政府设立的审计机关或本级政府设立的且独立于资源环境责任承担者的政府审计机关;资源环境监管部门主要领导,其审计主体是本级政府设立的审计机关;国有资源环境影响单位的主要领导,其审计主体是本级政府设立的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影响单位的内部单位主要领导,其审计主体是总部内部审计部门。即使审计主体是政府审计机关或内部审计部门,根据专业胜任能力或成本效益原则,也可以将审计业务外包给社会中介组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界定就是审计人员用系统方法确定领导干部对资源环境业绩及资源环境问题应承担的责任。资源环境业绩的责任界定,就是界定领导干部对资源环境数量、质量状况及其变动应承担的责任,需要确定领导干部任期内通过履行资源环境责任对本区域及外区域的本期及后期资源环境数量、质量状况造成的影响。领导干部对资源环境问题应承担责任的界定需要从两个维度来进行:第一,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责任的程度,有两种做法,一是区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二是都作为直接责任,但判定其责任程度;第二,界定资源环境问题所带来后果的严重程度,通常分为后果严重、后果较严重和后果一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资源环境存在委托代理关系链,由于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业绩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代理人可能产生代理问题,由于有限理性,可能产生次优问题。为了应对资源环境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得到建立。当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需要独立地鉴证代理人的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情况时,资源环境审计需求就产生。这种需求具有权变性,不同的条件下,对资源环境业务合规性审计、财务合规性审计、信息真实性审计及制度健全性审计的需求不同。我国对资源环境审计的需求较强,并且,需要将资源环境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个人利益密切关联起来,在分工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下,需要以领导干部个人作为审计客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内容包括六个层级: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审计主题、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标的、审计载体。审计范围是指哪些资源环境要纳入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基本原则是根据领导干部所领导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定位来确定。审计对象是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可以分为业务责任和财务责任,也可以分为业务责任、财务责任、信息报告责任和制度责任,上述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会体现为审计主题,包括行为主题、信息主题和制度主题。基于不同的审计主题,形成审计业务类型,包括领导干部资源环境单项责任审计和领导资源环境综合责任审计。为了实施程序,审计主题还要分解为审计标的,并确定审计载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资源环境审计,它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信息和制度三个维度,对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鉴证、界定、评价和监督以发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在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中,鉴证、界定、评价和监督这些审计功能必须按顺序且全部实施。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与资源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共性,更有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评价就是审计人员用系统方法评定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的水平。在审计评价中,既要关注领导干部履行资源环境责任的成就(称为业绩),也要关注领导干部履行资源环境责任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资源环境业绩的审计评价需要逻辑地解决资源环境业绩指标、资源环境业绩标准和领导干部资源环境业绩综合评价方法。领导干部资源环境问题的审计评价通常采用计分扣分法。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综合评价主要有两类,一是权重计分法,二是清单列举法。由于样本量及样本之间的可比性,数学模型法用于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评价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