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5)
- 2023(2998)
- 2022(2367)
- 2021(2248)
- 2020(1550)
- 2019(3606)
- 2018(3669)
- 2017(6442)
- 2016(3389)
- 2015(3722)
- 2014(3523)
- 2013(3338)
- 2012(2900)
- 2011(2500)
- 2010(2669)
- 2009(2291)
- 2008(2289)
- 2007(1897)
- 2006(1627)
- 2005(1517)
- 学科
- 管理(10207)
- 济(9249)
- 经济(9237)
- 业(8309)
- 企(7886)
- 企业(7886)
- 理论(3926)
- 教学(3615)
- 业经(3532)
- 教育(3343)
- 中国(3237)
- 财(3198)
- 方法(2856)
- 农(2567)
- 学法(2516)
- 教学法(2516)
- 学(2475)
- 贸(2447)
- 贸易(2440)
- 务(2429)
- 财务(2427)
- 财务管理(2423)
- 易(2332)
- 企业财务(2278)
- 学理(2068)
- 学理论(2068)
- 和(2041)
- 制(2032)
- 地方(1971)
- 数学(1917)
- 机构
- 学院(40651)
- 大学(40009)
- 管理(14550)
- 济(12621)
- 理学(12306)
- 经济(12216)
- 研究(12200)
- 理学院(12137)
- 管理学(11952)
- 管理学院(11852)
- 中国(9688)
- 京(8510)
- 江(7220)
- 科学(7106)
- 财(6786)
- 范(6676)
- 师范(6583)
- 技术(6361)
- 中心(6151)
- 职业(6063)
- 州(5980)
- 所(5527)
- 北京(5463)
- 师范大学(5328)
- 教育(5288)
- 财经(5005)
- 研究所(4889)
- 院(4733)
- 业大(4711)
- 农(4691)
共检索到67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再新 王意超
领导干部上讲台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新时代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上讲台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上讲台的备课质量,着力修炼领导干部上讲台的授课艺术。
关键词:
领导干部上讲台 价值意蕴 实践理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涂俊礼 姜红
高职院校通过完善、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架起毕业生赴广大农村地区就业创业的桥梁,对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价值。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就业指导课程与毕业生实际需求不匹配、就业信息发布"碎片化"、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较低、自主创业指导工作有待完善。因此,急需构建多元融合的就业课程体系和乡村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精细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发挥"双创"教育引领作用。这不仅有助于毕业端和乡村供需端有效对接,而且有益于强化学生赴乡村就业的意识实现,夯实毕业生赴农村就业长效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钰航
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核心引领作用,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涵盖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一系列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新观点、新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欧阳丽
“课程美育”是广泛挖掘课程中的美育元素进行审美教学的教育实践活动。高职院校的“课程美育”,有着“以美育人”的工具性、“全面发展”的目的性和“显隐结合”的载体性。结合高职院校新时代“大国工匠”人才培养需求,依据美育规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实施高职院校“课程美育”,引导工匠精神根植于心、外化于技、持之于行。遵从课程作为教育性经验的规律,从“内生融入”的教学设计、“协同联动”的教学组织、“师生共鸣”的教学策略、“增值发展”的教学评价等实践路径,实施“课程美育”。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创高质量美育新格局,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课程美育 以美育人 工匠精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陶好飞 黄戈林 高超 张楚翘
中国共产党卓越领导力靠千千万万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来体现,提升领导干部领导力是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主心骨的内在要求,也是迎接新征程上各种执政风险考验的客观需要。本文通过建立领导干部领导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回答了“领导干部领导力从何而来、以何为核心以及如何实现”的基本问题,并通过回顾百年来党围绕领导干部使命领导力、政治领导力、领导方法与艺术提升而进行的伟大实践,从党提升领导干部领导力的逻辑、目标、客体、内容、路径、资源和载体7个维度进行经验总结,揭示了党在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上逐步展现出的实践自觉和理论自觉。本文在百年党史中融入了基于领导干部个体领导力的微观叙事,提炼了党提升领导干部领导力的历史经验,这为理解过去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党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解放军审计署课题组
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是军队审计新开拓的一项审计制度。近几年来 ,这项制度发挥了特殊作用。为加大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 ,有必要进一步理清思路 ,明确工作方向 ,突出审计重点 ,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解决困难和问题 ,确保这项工作深入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军队 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 审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阎宝泰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优势已经脱颖而出,并成为各级审计机关不断探索的方向。本文认为,我国政治体制、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合理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提高审计效率等客观要求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同步进行。继而从审计管理、组织组合方式、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评价原则等方面介绍了吉林省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中所进行的探索。最后从如何明确党委书记的主要职责,规范审计评价标准,加强审计结果的运用,延伸责任追究,提高审计干部素质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党政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 同步审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青竹
近几年,按照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路线,各地政府审计部门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通过不断摸索,积累和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开展此项工作的实践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的开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总结探索。本文通过总结和探讨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对地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审计的工作实践和积累,提出了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审计路径和程序,以推动该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关键词:
领导干部 自然资源审计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路江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发轫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还要制定各个行业提升干部和使用人才的新要求、新方法。将来很多职务、职称,只要考试合格,就应当录用或者授予。"历经30多年的改革与创新,公开选拔制度经过不断融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既坚持与继承了我们党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基本原则,又赋予新的形式与内容,它不仅拓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瑞琛 杨景涵 林云舟 王海艳 林镇江
开展领导干部价值量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有效考核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履职情况,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福建省M市领导干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调查数据,分别核算林地、林木及森林生态资产的价值量并编制价值量型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以此分析开展领导干部价值量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践成效。研究发现:(1)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M市林地资产增加221.23万元,林木资源资产增加843.02万元,森林生态资产增加3709000.00万元,表明M市森林资源总量明显提高,森林财富在持续增加。(2)M市森林资源资产呈现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其中环境质量恶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均在下降,森林资源各项功能价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3)与以森林资源日常管理为基础工作的审计相比,领导干部价值量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更全面地反映区域领导干部任期对森林资源管理的成效,特别是能较好地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变化。文章以价值量为研究视角,丰富了领导干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为评价审计效果提供了微观证据。基于研究结论与讨论,文章提出完善离任审计评价体系与理论框架、推动编制价值量型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促进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与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高效协同等政策启示。
关键词:
森林资源 价值量型资产负债表 离任审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晨倩 岳吉瑞 李培繁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具有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共同富裕;推动技术升级,赋能产业兴旺;激活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治理;丰富职教内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意义。基于破解现实困境的逻辑起点,解决“三农”问题的逻辑主线和提供多方保障的逻辑支点,构建起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并以“嵌入理论”为着力点,从价值嵌入、资源嵌入和关系嵌入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怀凡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专业集群建设蕴含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培育学科专业特色的重要策略,也是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专业集群建设应更加注重学科的支撑引领,更加强调专业的链式集成,更加突出产教的深度融合。在实践思路上,应调研先行,明确"建什么";统筹谋划,清楚"怎么建";制度保障,确保"建得好"。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专业集群建设 价值 实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丽红
乡土文化自信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信的底气,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支撑。新时代重塑乡土文化自信,发挥着乡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乡风文明建设的“导航灯”、和美乡村社会构建的“黏合剂”、城乡融合发展的“连心桥”的重要价值作用。目前乡土文化生成载体的缩减、多元文化价值的角逐、传承主体的断代等困境,使重塑乡土文化自信面临严重挑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乡土文化多样性生成,深度挖掘优秀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引育结合壮大乡土文化传承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重塑乡土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 乡土文化自信 价值意蕴 重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志远 孙云舒
大食物观是党和国家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对人民群众的食物来源、食物种类、食物供给、食物摄取和食物保障的系统性认识和创新性论断,回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食物“从哪里来”“有什么”“由什么提供”“获取什么营养”以及“怎样持久保障”的问题。大食物观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迫切需要,体现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选择。深入贯彻大食物观的实践要求,要在顶层设计上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食物供应上处理好“总量”与“结构”的关系,在食物消费上处理好“丰富”与“节约”的关系,在科技支撑上处理好“研发”与“推广”的关系,在市场建设上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关键词:
大食物观 食物消费 食物安全 农业强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晓芳 陈昕 洪荭 李琴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教学需将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同向而行,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教学过程即是价值传递过程。通过剖析“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提出塑造学生价值观念需把握“三观”统一,思政元素融入需注重“四步”同行,切实解决“两张皮”问题。同时,从总体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展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构建“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课后评价,得出“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优秀的结论。
关键词:
会计学原理 课程思政 价值意蕴 教学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