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9)
2023(10185)
2022(8714)
2021(8168)
2020(6788)
2019(15648)
2018(15382)
2017(29962)
2016(15490)
2015(17279)
2014(17021)
2013(16229)
2012(14545)
2011(12936)
2010(12318)
2009(11178)
2008(10727)
2007(9115)
2006(7740)
2005(6230)
作者
(40794)
(34152)
(34073)
(32463)
(21678)
(16521)
(15567)
(13540)
(13197)
(11976)
(11696)
(11463)
(10490)
(10459)
(10377)
(10119)
(10098)
(10090)
(9925)
(9646)
(8222)
(8064)
(8028)
(7896)
(7741)
(7634)
(7414)
(7161)
(6820)
(6739)
学科
(66345)
经济(66173)
管理(50646)
(45905)
(40472)
企业(40472)
方法(36494)
数学(30745)
数学方法(30324)
(18325)
业经(15842)
(15836)
中国(15328)
理论(13624)
(12653)
(12325)
财务(12280)
财务管理(12257)
(11878)
企业财务(11768)
地方(10414)
(10388)
贸易(10384)
农业(10330)
技术(10226)
(10090)
环境(9864)
(9559)
(9337)
(8248)
机构
大学(218734)
学院(215464)
管理(94031)
(90540)
经济(88949)
理学(83025)
理学院(82222)
管理学(80914)
管理学院(80488)
研究(62039)
中国(45963)
(43134)
(41673)
科学(36303)
财经(34903)
(31980)
中心(30840)
业大(29520)
(28884)
经济学(28711)
(27518)
(27497)
(27413)
师范(27274)
财经大学(26462)
经济学院(26048)
北京(25593)
研究所(25186)
商学(24941)
商学院(24717)
基金
项目(157074)
科学(127301)
基金(118576)
研究(115516)
(101874)
国家(101042)
科学基金(90103)
社会(78774)
社会科(73993)
社会科学(73970)
基金项目(63294)
(59795)
自然(57688)
自然科(56491)
自然科学(56480)
自然科学基金(55509)
教育(53927)
(50187)
资助(47173)
编号(46110)
(36166)
成果(35980)
重点(34718)
国家社会(33265)
(33098)
教育部(32236)
(31936)
人文(31714)
创新(30825)
科研(30422)
期刊
(87554)
经济(87554)
研究(56234)
中国(34647)
(33643)
管理(33349)
学报(30006)
科学(28421)
大学(23895)
(22949)
学学(22338)
教育(20334)
技术(19854)
财经(17410)
农业(15941)
(14975)
经济研究(14007)
业经(13839)
(13510)
金融(13510)
图书(13085)
问题(11557)
统计(11176)
技术经济(11096)
理论(10928)
情报(10638)
(10466)
实践(9968)
(9968)
财会(9934)
共检索到291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沈天辰   陈洪安  
在组织中差错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在实现差错管理中,差错诊断具有基础地位。目前对差错诊断的研究主要分为外部监督和个体主动汇报两种方式,而个体差错汇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员工为主体的差错汇报。本研究以领导差错承认为切入点,结合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究了领导差错承认对员工认知评价的影响。基于447份问卷分析发现,领导差错承认与员工对领导能力的评价存在负向影响,与员工对领导正直性的评价存在正向影响;员工对领导能力和正直性的评价在领导差错承认与员工对领导的信任之间起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调节领导差错承认与员工对领导能力评价的关系,使得上述关系在高质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下被削弱。此外,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调节领导差错承认与员工对领导正直性评价的正向关系,使得上述关系在高质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下被加强。研究探讨了组织中领导差错承认的“双刃剑”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红丹  郭利敏  罗瑾琏  
基于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CAPS理论),本研究对双元领导影响员工任务绩效的认知和情感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进行探讨。采用Bootstrap法,对278份员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双元领导一方面通过提升员工认知紧张水平,降低员工任务绩效;另一方面也会增强员工工作活力,导致员工任务绩效的增加。进一步地,双元领导通过认知紧张和工作活力两条路径对员工任务绩效产生的总体间接效应为正。此外,中国人传统性不仅显著调节双元领导与工作活力之间的关系,还显著调节双元领导通过员工工作活力影响员工任务绩效的间接作用,即中国人传统性水平越低,员工工作活力在双元领导与员工任务绩效间的间接作用越强,反之越弱。然而,中国人传统性对双元领导与认知紧张之间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本研究在中国组织情境下拓展了双元领导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的研究,并为企业管理者有效运用双元领导风格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凌  孙永香  
基于权威关系模型和自我归类理论,考量自恋型领导对员工组织忠诚的影响,以及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中介作用和权力距离导向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自恋型领导的自主特征正向影响员工组织忠诚,自恋型领导的任性、过度敏感特征负向影响员工组织忠诚;内部人身份感知在自恋型领导与组织忠诚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导向强化了自恋型领导的自主、过度敏感特征对内部人身份感知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建锋  谢鹏  王丹阳  乔小涛  
基于压力认知评估理论,探讨多任务处理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341份配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就导向调节多任务处理与认知评估间关系,即在高水平成就导向的影响下,多任务处理对挑战性评估的正向影响会增强,而多任务处理对威胁性评估的正向影响会削弱;挑战性评估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而威胁性评估负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多任务处理和成就导向的交互作用通过挑战性评估和威胁性评估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造力产生不同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锡元  夏艺熙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悖论式领导影响员工适应性绩效的认知和情感双路径整合模型。从资源的增益和损失视角考察了角色压力和工作活力的双重中介作用,以及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多阶段—多来源的方式对我国15家企业的68名领导及其对应的263名下属进行配对调查,双波时滞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活力在悖论式领导和适应性绩效之间起正向中介作用,角色压力在悖论式领导和适应性绩效之间起负向中介作用,同时相比于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低的员工,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更高的员工在悖论式领导下能产生更多的工作活力和更少的角色压力,从而带来更高的适应性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锡元  夏艺熙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悖论式领导影响员工适应性绩效的认知和情感双路径整合模型。从资源的增益和损失视角考察了角色压力和工作活力的双重中介作用,以及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多阶段—多来源的方式对我国15家企业的68名领导及其对应的263名下属进行配对调查,双波时滞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活力在悖论式领导与适应性绩效之间起正向中介作用,角色压力在悖论式领导与适应性绩效之间起负向中介作用,同时相比于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低的员工,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更高的员工在悖论式领导下能产生更多的工作活力和更少的角色压力,从而带来更高的适应性绩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文鹏  何雨  
作为一种新的领导概念,责任型领导愈发受到学界关注。然而,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了责任型领导对下属工作产出的积极影响,相对忽略了潜在负面效应及其形成机制。为此,本文将责任型领导的积极面与阴暗面进行整合,从均衡视角构建了一个责任型领导的双刃剑效应模型。该模型指出责任型领导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学习和社会交换来提升下属的道德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另一方面还会通过工作压力和分散注意力导致下属的情绪枯竭、身心健康等问题,下属的关键个体特质如责任心、互惠信念、自我效能和权力距离导向在上述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文鹏  何雨  
作为一种新的领导概念,责任型领导愈发受到学界关注。然而,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了责任型领导对下属工作产出的积极影响,相对忽略了潜在负面效应及其形成机制。为此,本文将责任型领导的积极面与阴暗面进行整合,从均衡视角构建了一个责任型领导的双刃剑效应模型。该模型指出责任型领导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学习和社会交换来提升下属的道德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另一方面还会通过工作压力和分散注意力导致下属的情绪枯竭、身心健康等问题,下属的关键个体特质如责任心、互惠信念、自我效能和权力距离导向在上述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高记   冯婧雯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算法决策在组织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如何影响员工公平感这一主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本文基于归因理论和公平理论,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探究算法决策通过控制感和蓄意性归因影响员工公平感的双刃剑机制,并考察透明性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通过两个情境实验发现:(1)当员工面临不利的决策结果时,算法决策对其公平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算法决策既会通过降低控制感抑制员工公平感,又会通过减少蓄意性归因促进员工公平感;(3)透明性将正向调节决策者类型对控制感的影响、负向调节决策者类型对蓄意性归因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关于算法决策与员工感知之间关系的理解,并为企业合理采用数字化技术完成管理决策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景华   严秋燕  
企业员工创新身份的“双刃剑”效应缘于对其工作行为共存的创新行为效应和偏离行为效应。笔者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在构建了一个企业员工创新身份“双刃剑”效应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以来自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三个时点追踪调查问卷的有效数据,运用路径分析和bootstrap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员工创新身份与其创新行为和偏离行为之“双刃剑”效应的关联性。检验结果证实:企业员工创新身份通过创新过程参与感与其创新行为正相关;企业员工创新身份通过心理特权感与其偏离行为正相关;企业员工创新身份的“双刃剑”效应,受制于创新普遍性氛围且因之高、低不同而调节方向相反。本研究通过尝试性地将员工创新过程参与感、心理特权感和创新普遍性氛围等相关变量引入探究企业员工创新身份与其创新行为和偏离行为相对应之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关联中,扩展了社会比较理论的应用边界,丰富了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的现有相关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企业有效管理员工创新身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奔   仇勇  
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企业保留核心科技人才,激发企业创新,对形成新质生产力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皆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应警惕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激励手段达成不当目的。基于2014—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A股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不当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员工持股计划持续期内发生不当行为的概率更高。其原因:一是部分员工持股计划沦为变向的高管绩效式激励工具,二是员工出于自身利益发挥了合谋掩饰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存续期较短、由金融机构代管、存在杠杆融资及激励人数处于特定区间的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不当行为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类似于高管绩效式激励的“双刃剑”效应同样存在于员工激励中。基于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实现对上市公司的强监管,以保障更好的政策效果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玉田  焦育琛  蒋俏  
一直以来,自我牺牲型领导都因其所展现出的自我牺牲行为而备受推崇。现有研究普遍认为,自我牺牲型领导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感召员工努力工作等方面均发挥了正面作用。然而,有学者提出,自我牺牲型领导有时并不能对员工产生正面激励作用。为回应上述研究分歧,本研究提出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工作努力具有双刃剑影响效应,且这种效应取决于员工对自我牺牲型领导的印象管理归因。对365份领导-员工两时点配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当员工的印象管理归因较高时,自我牺牲型领导使员工感知到领导虚伪,从而降低员工工作努力。当员工的印象管理归因较低时,自我牺牲型领导激发员工对领导的认同,从而提升员工工作努力水平。通过归因理论视角,揭示了自我牺牲型领导所具有的两面性,拓宽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工作努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同时为组织提升员工工作努力水平提供了启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古银华  卿涛  杨付  张征  
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而企业的创新要依赖于员工的创造力。因此,如何提高员工的创造力成为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热门话题。领导者作为组织管理的关键和灵魂,领导风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备受关注。然而,领导风格往往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两面性。为验证包容型领导对下属创造力的双刃剑效应,基于组织支持理论和领导力-创造力模型,构建以团队心理安全感为促进机制和以下属依赖为抑制机制的并列多重中介模型,从正反两个视角探讨包容型领导对下属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67家企业的468套上级-下属配对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古银华  卿涛  杨付  张征  
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而企业的创新要依赖于员工的创造力。因此,如何提高员工的创造力成为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热门话题。领导者作为组织管理的关键和灵魂,领导风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备受关注。然而,领导风格往往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两面性。为验证包容型领导对下属创造力的双刃剑效应,基于组织支持理论和领导力-创造力模型,构建以团队心理安全感为促进机制和以下属依赖为抑制机制的并列多重中介模型,从正反两个视角探讨包容型领导对下属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67家企业的468套上级-下属配对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包容型领导对下属创造力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为正向;(2)包容型领导与下属创造力之间,由团队心理安全感、下属认知依赖和下属动机依赖构成的多重中介作用显著;(3)团队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为正向(前后两半段路径均为正向);(4)下属认知依赖的中介效应为负向(前半段路径为正向,后半段路径为负向);(5)下属动机依赖的中介效应为正向(前后两半段路径均为负向)。研究结果验证了包容型领导对下属创造力的双刃剑效应,拓展了领导力-创造力模型和包容型领导理论,构建了包容型领导对下属创造力的影响机制模型,并找到了打开两者之间黑箱的钥匙,从多路径剖析包容型领导与下属创造力之间的传导机制,验证了下属依赖可分为下属认知依赖和下属动机依赖两个维度,并在综合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下属依赖、下属认知依赖和下属动机依赖的内涵进行界定。研究结论对营造和谐安全的组织氛围和提高员工创造力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玉玲  万方  陈维政  胡冬梅  李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领导具备多重身份已成为日益突显的趋势。已有研究主要分析了女性领导多重身份带来的身份冲突,而对身份协同的研究还较为欠缺,尤其是在中国文化情境下女性领导多重身份形成的身份冲突和身份协同的“双刃剑”效应研究还几乎是空白。本研究基于已有文献,构建了中国女性领导多重身份双刃剑效应及管理策略的理论模型,提出女性领导多重身份主要包括女性身份、领导身份、工作身份、家庭身份以及社会身份,且多重身份可产生身份冲突和身份协同的“双刃剑”效应。而面对多重身份带来的的冲突和协同,女性领导主要采取区隔策略、整合策略或二者兼有的双元策略,并进而对其领导效能和工作生活平衡带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