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5)
2023(6667)
2022(5221)
2021(4645)
2020(4115)
2019(8871)
2018(8633)
2017(16451)
2016(9209)
2015(10278)
2014(10186)
2013(9806)
2012(8790)
2011(7482)
2010(7727)
2009(7173)
2008(7444)
2007(6779)
2006(5987)
2005(5730)
作者
(24203)
(20254)
(20099)
(18757)
(13040)
(9485)
(9012)
(7817)
(7610)
(7394)
(6802)
(6750)
(6717)
(6292)
(6280)
(6017)
(5984)
(5952)
(5938)
(5659)
(5042)
(4981)
(4964)
(4766)
(4650)
(4625)
(4432)
(4366)
(4052)
(3861)
学科
(67419)
(65504)
企业(65504)
管理(48578)
(41305)
经济(41252)
业经(23237)
(18973)
方法(17394)
(17353)
(16890)
财务(16885)
财务管理(16874)
企业财务(15964)
技术(15265)
农业(13513)
(11783)
企业经济(11732)
中国(11072)
(11072)
经营(10921)
理论(10630)
数学(10344)
数学方法(10320)
技术管理(9807)
(9777)
(9642)
决策(8744)
(8516)
计划(8142)
机构
学院(133546)
大学(121564)
管理(58090)
(56797)
经济(55826)
理学(49655)
理学院(49277)
管理学(48875)
管理学院(48626)
研究(35188)
中国(30037)
(27597)
(24541)
(22373)
财经(21695)
(21212)
(19643)
科学(18578)
商学(18184)
商学院(18036)
职业(17384)
(17382)
业大(17119)
技术(17055)
(16915)
农业(16578)
中心(16345)
经济管理(15977)
经济学(15886)
财经大学(15612)
基金
项目(80932)
科学(67170)
研究(64979)
基金(58728)
(48468)
国家(47867)
科学基金(44255)
社会(42045)
社会科(39834)
社会科学(39824)
(34749)
教育(31695)
基金项目(31387)
编号(27664)
自然(27635)
(27181)
自然科(27079)
自然科学(27071)
(26850)
自然科学基金(26685)
资助(22808)
(21178)
成果(19452)
课题(19358)
(18687)
创新(18556)
(18412)
(18333)
重点(17868)
(17010)
期刊
(69007)
经济(69007)
研究(35382)
管理(28168)
中国(27462)
(26475)
(20976)
技术(20144)
教育(16666)
农业(14759)
业经(14700)
科学(14681)
学报(11970)
(11855)
金融(11855)
职业(11482)
财经(11352)
(10781)
大学(10398)
学学(10240)
经济研究(9913)
(9897)
财会(9701)
技术经济(9671)
技术教育(8463)
职业技术(8463)
职业技术教育(8463)
问题(8403)
现代(8115)
会计(7603)
共检索到203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克奇  
当前我国中年员工普遍遭遇职业倦怠。本文从中年员工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及其成因分析入手,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员工个人四个层面提出重整中年员工工作活力的策略,以期科学地最大限度地开发中年员工的潜能,放大其对组织、社会的贡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雯  隋宇飞  
近年来,中年员工的职业倦怠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论文首先从职业倦怠的内涵、影响因素、后果和干预措施等方面对职业倦怠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商业银行中年员工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最后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燕  
转型经济下,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给员工个人、家庭、企业及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急需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从国家标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视角解决职业倦怠问题,通过一个"显性"标准的实施减少和消除现阶段我国企业存在的职业倦怠这一"隐性"问题,促使企业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晓春  
职业倦怠在当今的职场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对企业和员工带来的危害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讨论了职业倦怠的含义、成因,以及企业和员工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和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嘉晖  
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期,职业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逐步增加,职场竞争激烈,职业焦虑严重,职业倦怠已成为职场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最新权威调查显示,我国正进入"职业倦怠"的高峰期,七成以上的职场人士产生了工作倦怠。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又反作用于工作。本研究对职业稳定性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从职业倦怠角度分析了员工职业稳定性下降的原因。这些因素说明员工个体因为工作负担过重、缺乏工作自主、薪资待遇不合期望、缺乏职业安全感、缺乏挑战性的工作以及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等对员工的职业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员工职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志荣  杨周  邵永娥  夏芳亚  
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的存在,有着复杂的原因与社会现实,但是从银行管理人员的角度,不能对此加以忽视或听之任之。而是要上下同心协力,大力倡导学习金融业务新知识的氛围,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弥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制度缺陷,使得全体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对人生充满激情,对生活充满希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均  马君  
当下,很多组织内存在的激励机制错位和缺少同态化现象,导致员工的真实工作状态无法被客观反映与评价,员工开始热衷营造努力工作的表象,沦为内卷群体,走向职业倦怠。如何破解内卷化下的员工职业倦怠,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馨  
职业倦怠是困扰当前高校图书馆员工的主要心理情结。本文通过调查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导致图书馆员工萌生职业倦怠意识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与矫正措施。认为在改善管理的同时,员工需调整思路,改依附为独立,并适应社会意识,强化职业认同感,这是消除图书馆员工职业倦怠现象的核心要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宁  陈霂  刘琳  
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为职业倦怠三维度,它体现为:情绪枯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成因是个人需求与工作负荷的矛盾、工作投入与个人成就感的矛盾、社会支持与个人发展的矛盾等,对此应提出有效预防职业枯竭的途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金  于水仙  
以11家酒店企业的337名基层员工为样本,分析了组织伦理氛围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并检验了个人——组织契合的中介作用和感知价值的调节作用,以此提出让酒店充满活力的管理建议。结果表明:关怀型组织伦理氛围对员工职业倦怠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个人——组织契合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规则型组织伦理氛围对个人——组织契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自利型组织伦理氛围对个人——组织契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感知价值在个人——组织契合与职业倦怠之间具有调节效应;感知价值较高时,个人——组织契合对关怀型组织伦理氛围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更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金  于水仙  
以11家酒店企业的337名基层员工为样本,分析了组织伦理氛围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并检验了个人——组织契合的中介作用和感知价值的调节作用,以此提出让酒店充满活力的管理建议。结果表明:关怀型组织伦理氛围对员工职业倦怠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个人——组织契合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规则型组织伦理氛围对个人——组织契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自利型组织伦理氛围对个人——组织契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感知价值在个人——组织契合与职业倦怠之间具有调节效应;感知价值较高时,个人——组织契合对关怀型组织伦理氛围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更强。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组织伦理氛围对员工职业倦怠的作用机理,为我国企业情境下员工活力的提升提供新视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晓晶   连晓娇  
文章用分层抽样法对970名员工应用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BI-GS)调查,分析某地级市公立三甲医院员工职业倦怠现状,并使用加和法、均值法统计分析职业倦怠现状、水平,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职业倦怠单因素组间比较。调查问卷有效回收97.2%,检出率72.1%;职业倦怠水平为轻度。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医院职业倦怠检出率达三分之二,应引起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和重视;职业倦怠水平整体尚属轻度,仍需控制其水平并持续降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  张宇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心理资本为中介变量,员工薪酬水平为调节变量,探究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法对77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员工沉默正向预测职业倦怠;心理资本在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薪酬水平正向调节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的间接关系。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段琪  
以个体的心理距离作为服务业员工职业倦怠的前因变量,建立了心理距离、情绪劳动策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模型,探讨心理距离对职业倦怠和情绪劳动策略的直接效用以及情绪劳动策略对于心理距离与职业倦怠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医护人员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施测心理距离问卷、情绪劳动策略问卷、职业倦怠问卷,在检验问卷信效度及描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理论模型及相应的假设。结果表明,心理距离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距离对情绪劳动策略中的表层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深层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劳动策略在心理距离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探讨服务业员工对待服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金  刘博  
结合中国组织情境,考察了职场排斥对员工职业倦怠倒U型影响的可能性,并探讨了心理授权和集体主义导向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19家企业的416名知识型员工作为调研样本,对问卷收集到的匹配数据做层级回归分析进行假设验证。实证结果表明,职场排斥与职业倦怠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心理授权和集体主义导向显著调节职场排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即员工心理授权越高,职场排斥对职业倦怠的倒U型影响越弱,而员工集体主义导向越高,职场排斥对其职业倦怠的倒U型影响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