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66)
- 2023(6395)
- 2022(5409)
- 2021(4927)
- 2020(4050)
- 2019(9299)
- 2018(9151)
- 2017(18222)
- 2016(9991)
- 2015(11301)
- 2014(11315)
- 2013(11159)
- 2012(10324)
- 2011(9230)
- 2010(9204)
- 2009(8951)
- 2008(8928)
- 2007(8220)
- 2006(7276)
- 2005(7005)
- 学科
- 济(42070)
- 经济(41996)
- 管理(34008)
- 业(30020)
- 企(26597)
- 企业(26597)
- 方法(18762)
- 数学(16963)
- 数学方法(16872)
- 制(14087)
- 财(13626)
- 中国(10638)
- 融(9642)
- 金融(9640)
- 银(9591)
- 银行(9578)
- 农(9288)
- 体(9232)
- 行(9205)
- 业经(9035)
- 务(8514)
- 贸(8514)
- 贸易(8505)
- 财务(8495)
- 财务管理(8477)
- 易(8315)
- 体制(8106)
- 企业财务(8087)
- 学(6406)
- 度(6310)
- 机构
- 大学(146560)
- 学院(144322)
- 济(67460)
- 经济(66185)
- 管理(54803)
- 研究(48334)
- 理学(46148)
- 理学院(45733)
- 管理学(45149)
- 管理学院(44875)
- 中国(42088)
- 财(36429)
- 京(29608)
- 财经(28174)
- 经(25610)
- 科学(24357)
- 所(23627)
- 经济学(22953)
- 中心(22944)
- 江(22433)
- 财经大学(21298)
- 经济学院(20635)
- 研究所(20544)
- 农(19335)
- 北京(18735)
- 融(17577)
- 金融(17341)
- 业大(17290)
- 州(17114)
- 院(17068)
- 基金
- 项目(89638)
- 科学(72012)
- 基金(68426)
- 研究(66261)
- 家(58303)
- 国家(57892)
- 科学基金(50740)
- 社会(45138)
- 社会科(43009)
- 社会科学(43000)
- 基金项目(35229)
- 省(32737)
- 自然(31622)
- 自然科(30946)
- 自然科学(30936)
- 教育(30817)
- 自然科学基金(30425)
- 资助(29175)
- 划(27805)
- 编号(25468)
- 制(23137)
- 成果(21776)
- 部(21613)
- 重点(19961)
- 国家社会(19424)
- 教育部(19395)
- 创(18762)
- 人文(18486)
- 性(18056)
- 大学(17920)
共检索到231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周闯 刘姗
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中央银行预调微调对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考察了其对构建利率走廊的作用。研究发现,预调微调在总体上平抑了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同时预调和微调两者对不同期限利率的影响在结构上具有期限互补的特点。预调通过预期引导缓解了中长期利率的波动,且书面和口头两种操作方式的影响较为一致。微调中的常备借贷便利对超短期利率较好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而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加剧了超短期利率的波动。尽管中期借贷便利总体加大了利率的波动,但其对不同期限品种的作用效果差异明显。这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实施的预调微调操作总体上能有效平抑利率波动,降低利率走廊运行成本,有利于实现构建利率走廊的长期目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 ,“利率走廊”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 ,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简单透明 ,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 ,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 ,我国也有必要考虑采用利率走廊模式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宏瑾 唐珂
虽然2013年6月份的货币市场波动给市场平稳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中央银行对市场流动性有着完全的控制能力。实际上,这是我国全面放开利率之前一次难得的市场演练,对完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实现货币政策向价格调控方式转型、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此次货币市场波动的经验表明,中央银行要更加重视市场预期管理和与市场的沟通,加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与可信性,逐步明确货币市场利率操作目标,建立存贷款便利安排,完善再贷款(再贴现)浮息制度,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制度安排,从而更好地推进金融深层次改革,完善货币调控手段,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长岩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要按照"总量稳健、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原则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如何正确把握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内涵,有针对性地加强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鹏博
2011年第三季度,人民银行首次提出货币政策适时适度的预微调机制。支付清算系统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和资金汇划主干道,对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支付清算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预微调机制的提出背景,探讨了支付清算安排与预微调之间的理论关系,并采用Panel Data模型证实了通过支付清算安排为货币政策预微调提供借鉴依据的可行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预微调机制 支付清算安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鹏博
2011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下阶段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同时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那么,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预微调机制,支付清算系统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和资金汇划的主干道,是否能够通过应对流动性风险的清算安排获取预微调机制的参考信息。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支付清算系统 货币政策 预微调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一段时期以来,针对外需明显减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国家及时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区间内。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严峻,外需下滑,内需不振,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经济增长还没有形成内在稳定回升的态势。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不断显现,欧债危机仍处于高危阶段,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速下降,美国面临财政悬崖风险,国际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场可能持续动荡,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石政 钟蔚
利率走廊作为我国目前乃至未来重要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是针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实行的存贷款利率便利机制,是中央银行为了稳定市场拆借利率所设定的利率操作区间,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机制,实施利率走廊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短期市场利率波动、增强市场利率的稳定性。降低短期市场利率波动,有利于相关金融机构把短期利率设为定价标准,从而增强利率稳定性,使市场利率和市场流动性供给的分开调控得以实现,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关键词:
利率走廊 市场利率 货币政策调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申琳
作为新型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利率走廊在理论上被认为具有调控短期市场利率运行,降低短期市场利率波动的作用。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实证检验了该结论与现实是否契合。结果显示:实行利率走廊国家的短期市场利率波动率低于未实行国家;同一国家实行走廊机制后短期市场利率波动率低于实行前;走廊区间越小,短期市场利率的波动率越小;利率走廊可以降低短期市场利率对宏观经济变量冲击的敏感度,从而验证了利率走廊可以降低短期市场利率波动的结论。利率走廊在未来将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之一,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今后的货币政策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勇 范从来 陈峥嵘 陈新明
文章通过对2006年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央票工具调控目标转变这一政策事件的观察,展开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化分析,并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下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利率形成机制从单一行政管制向双轨制过渡,货币政策操作程序已初步实现了从准备金总量程序向利率程序演化。在利率双轨制约束的操作程序下,人民银行能够稳定市场预期,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有效降低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永宏
在西方金融市场上,对于利率波动引致的筹资、投资风险和涉及利率成本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平衡,主要通过下述三种金融工具的操作来规避和调整:即远期利率协议,货币调期和利率调期。这三种金融工具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90年代在进一步完善后应用更为广泛,特别是目前美元利率几乎见底,远期利率看涨的经济态势下,将上述金融工具应用于我国企业、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峰 蔡春春
2013年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时出现了明显的利率回滞现象,传统的流动性供求分析框架难以解释。本文基于冲击不确定性、银行多样性和不完全的中央银行融资可得性假设,从微观出发构建了涵盖货币市场利率、流动性供求和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分析框架,并基于我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当货币市场利率上升突破合理水平时,中央银行应投放大量流动性至阈值水平,改善融资可得性,使利率快速回落。中央银行的适宜工具是通过常备借贷便利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为此需要提高其透明度和适用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海员 乔小乐
笔者利用2003年1月—2014年6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不同市场环境下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及长短期预期波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冲击效应,并对其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显示:货币市场即期利率水平、短期和长期利率预期都会对股市收益率和投资者情绪等多个中介变量产生显著影响,但长期利率预期的冲击效应相对较弱;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冲击效应显示出非对称性,熊市中股票市场收益率和情绪更容易受到货币市场利率及预期波动的影响;进一步的冲击效应分解表明,对投资者情绪、信贷环境预期、系统风险、期限溢价更敏感的股票的收益率,更容易受到货币市场利率及预期波动的冲击。这些结果表明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投资者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华 崔婧
本文运用三变量VAR-MGARCH模型分析了不同期限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候选者──国债回购利率、Shibor以及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发现,所有期限Shibor的波动性均小于回购利率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溢出关系不同。其中,在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中存在从回购利率到Shibor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均值和波动溢出,回购利率在均值和波动溢出上均具有主导作用。在中期货币市场利率中,存在从Shibor到回购利率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均值溢出效应,而回购利率仅在波动溢出中起主导作用。在长期货币市场利率中,存在从回购利率到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均值和...
关键词:
基准利率 波动溢出 货币市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先明
随着商业银行产权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有效性开始下降。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分析,基于其极大化经营利润的诉求,论证了利率走廊系统的运行条件及机制。研究认为,完善的制度安排、商业银行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竞争的市场、高效的实时清算系统等是利率走廊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在利率走廊系统运行过程中,当货币市场被注入过多流动性时,其可能转化成地板系统;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能够实现分别进行资金价格调控与资金数量调控,从而使货币政策操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得到提高。由此论文从利率走廊系统的构建、中央银行的职责、商业银行的行为等方面,提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从数量型...
关键词:
利率走廊 地板系统 运行机制 转型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