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1)
- 2023(5861)
- 2022(5379)
- 2021(5021)
- 2020(4611)
- 2019(10888)
- 2018(10712)
- 2017(21521)
- 2016(12021)
- 2015(13858)
- 2014(14168)
- 2013(14569)
- 2012(13621)
- 2011(12115)
- 2010(12335)
- 2009(11666)
- 2008(12473)
- 2007(11382)
- 2006(9858)
- 2005(9022)
- 学科
- 济(47735)
- 经济(47689)
- 管理(35169)
- 业(33936)
- 企(28074)
- 企业(28074)
- 方法(24662)
- 财(22081)
- 数学(22064)
- 数学方法(21894)
- 税(21809)
- 税收(20353)
- 收(20184)
- 务(14021)
- 财务(14005)
- 财务管理(13970)
- 企业财务(13086)
- 农(12917)
- 中国(11022)
- 学(10972)
- 制(9861)
- 贸(9426)
- 贸易(9423)
- 易(9153)
- 地方(9071)
- 业经(8418)
- 和(8097)
- 农业(8066)
- 银(7685)
- 银行(7659)
- 机构
- 学院(174688)
- 大学(174350)
- 济(71242)
- 经济(69658)
- 管理(64280)
- 研究(56536)
- 理学(54704)
- 理学院(54113)
- 管理学(53206)
- 管理学院(52882)
- 中国(45632)
- 财(44779)
- 京(36269)
- 科学(35170)
- 财经(32632)
- 所(30817)
- 农(30814)
- 经(29225)
- 江(28489)
- 研究所(26875)
- 中心(26523)
- 业大(25652)
- 农业(24376)
- 财经大学(23656)
- 北京(23096)
- 经济学(22170)
- 州(21849)
- 经济学院(20332)
- 范(20201)
- 省(20172)
- 基金
- 项目(105718)
- 科学(80998)
- 研究(76608)
- 基金(75594)
- 家(65582)
- 国家(65071)
- 科学基金(54622)
- 社会(46905)
- 社会科(44477)
- 社会科学(44459)
- 省(41220)
- 基金项目(40249)
- 自然(35261)
- 教育(34959)
- 划(34687)
- 自然科(34388)
- 自然科学(34376)
- 自然科学基金(33787)
- 编号(32487)
- 资助(32205)
- 成果(27878)
- 部(23903)
- 重点(23873)
- 发(22261)
- 性(21616)
- 课题(21591)
- 创(21368)
- 科研(20982)
- 项目编号(20321)
- 大学(20273)
共检索到270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崔海霞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预计负债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高峰 杜慧玲 王应寅
一、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计提坏账准备。并规定了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几种情形。同时,制度还规定,计提坏账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文涓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秀丽
一、预计负债的确认预计负债是指因或有事项产生的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现时义务。预计负债的确认应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而不是潜在义务。所谓现时义务是指因过去事项而产生的现时的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企业除了履行该义务而别无选择。(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企业的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梁浩
对于《企业所得税法》新创设的不征税收入概念,不少会计人员对其理解存在误区,常与免税收入相混淆,在实务中出现了一些不符合税法精神的操作。本文从税法关于不征税收入的立法本义出发,通过实例展示其在不同会计环境下的核算要求及纳税调整方法。
关键词:
不征税收入 会计处理 纳税调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焦建平
案例:A公司为上市公司B公司的控股股东。2010年年初,A公司销售给B公司一批产品,含税价格为1000万元。按照合同规定,B公司应于2010年年底偿还货款。2010年年底,B公司为突出主营业务,准备进行重大战略经营调整,调整内容包括退出部分投资业务。为支持B公司的业务发展,A公司和B公司于2010年年底进行债务重组,根据债务重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雨琪
《企业会计准则》对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都有明确规定。在日常账务处理时,预计负债作为非流动负债进行处理,但准则没有明确规定预计负债的流动性。在日常核算中,易产生对预计负债性质和认识上的错误。文章针对此问题,提出按照预计负债的流动和非流动的性质划分会计科目的方法,明确了预计负债的性质,便于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企业对预计负债的会计处理,进一步对现行会计处理方法和改进方法进行比较,以反映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或有事项 预计负债 会计处理 改进方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庆萍
税务体系中作为税收管理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税收的会计活动涉及税务会计、税收会计和纳税会计。这三者在概念、涉及范围以及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从这三者的基本含义出发,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一)税务会计、税收会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义海
一、诚信纳税的基本内涵 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标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诚信问题的核心,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如何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法制经济,而诚信又是建立在诚实理念和高尚操守上的自律规范。诚信作为道德文化的核心,强调的是内在品德修养,追求的是人格高尚,境界崇高,更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许海波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均规定,企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但会计和税务在具体处理上存在很多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一)核算方法《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具体包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佩霞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过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庆丰
会计准则和税法对非货币交易的主要差异在于:其一,会计上一般不确认收入和收益(涉及补价时部分确认换出资产的转让利得),而税法则要求视同销售,确认资产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万颀钧
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某些视同销售业务,目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与执行《企业新会计准则》的企业会计处理不同,前者一般不进行收入确认;后者一般在会计上按售价进行收入确认与相应成本结转,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产生两种不同的纳税调整结果。文章通过对具体企业进行纳税调整案例的分析,得出结论:本着税收公平与符合经济实质的原则,目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宜比照新准则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的结果进行所得税视同销售的纳税调整。
关键词:
视同销售 所得税 新会计准则 纳税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