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5)
- 2023(6088)
- 2022(4999)
- 2021(4846)
- 2020(4101)
- 2019(9165)
- 2018(8882)
- 2017(15712)
- 2016(9114)
- 2015(10317)
- 2014(10415)
- 2013(9801)
- 2012(9193)
- 2011(7739)
- 2010(7918)
- 2009(7491)
- 2008(7486)
- 2007(6755)
- 2006(5759)
- 2005(5236)
- 学科
- 管理(33481)
- 济(27993)
- 经济(27932)
- 财(26624)
- 业(25783)
- 企(22966)
- 企业(22966)
- 财政(14320)
- 政(11769)
- 务(11741)
- 财务(11718)
- 财务管理(11661)
- 中国(11282)
- 企业财务(11166)
- 制(10962)
- 方法(10297)
- 体(9246)
- 农(8482)
- 数学(8455)
- 数学方法(8360)
- 地方(8042)
- 家(7663)
- 学(7467)
- 国家(7262)
- 体制(6772)
- 业经(6611)
- 银(6454)
- 银行(6439)
- 理论(6310)
- 策(6124)
- 机构
- 学院(117152)
- 大学(116686)
- 济(45968)
- 经济(44924)
- 管理(42195)
- 研究(41639)
- 理学(35698)
- 理学院(35319)
- 财(35081)
- 管理学(34736)
- 管理学院(34521)
- 中国(32739)
- 京(24953)
- 科学(24889)
- 财经(22504)
- 所(21349)
- 经(20534)
- 农(20078)
- 江(19314)
- 中心(18879)
- 研究所(18757)
- 财经大学(16564)
- 业大(16240)
- 北京(15619)
- 农业(15575)
- 院(15393)
- 省(15057)
- 经济学(14455)
- 州(14345)
- 范(14257)
- 基金
- 项目(76368)
- 科学(59205)
- 研究(57379)
- 基金(54408)
- 家(47748)
- 国家(47329)
- 科学基金(40014)
- 社会(35722)
- 社会科(33799)
- 社会科学(33790)
- 省(30213)
- 基金项目(28192)
- 教育(26484)
- 划(25126)
- 自然(24795)
- 自然科(24268)
- 自然科学(24259)
- 自然科学基金(23822)
- 编号(23223)
- 资助(22271)
- 成果(20519)
- 重点(17544)
- 课题(16996)
- 部(16979)
- 创(15822)
- 性(15729)
- 发(15686)
- 国家社会(15091)
- 制(14946)
- 项目编号(14837)
共检索到193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近年来,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恶化,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又导致了低效率的公共支出。利用1996—2015年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表明,预算软约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程度,特别是在新《预算法》以前,地方政府会因为有多余的财源而扩大支出,严重降低地方财政的努力程度;《预算法》的修订使得统筹分配税款有更明确、更公平的计算方式,降低了地方政府通过争取中央经费来提高公共支出的诱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预算软约束问题。因此,建议深入贯彻新《预算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利用社会支持的竞争和资本市场纪律来增强预算硬约束,消除政府间责任重叠现象,并对地方政府支出和借债进行严格的分级控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近年来,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恶化,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又导致了低效率的公共支出。利用1996—2015年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表明,预算软约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程度,特别是在新《预算法》以前,地方政府会因为有多余的财源而扩大支出,严重降低地方财政的努力程度;《预算法》的修订使得统筹分配税款有更明确、更公平的计算方式,降低了地方政府通过争取中央经费来提高公共支出的诱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预算软约束问题。因此,建议深入贯彻新《预算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利用社会支持的竞争和资本市场纪律来增强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锦亮 卢洪友
地方政府除税收等一般预算收入之外,还存在着庞大的土地出让金、城投债等收入来源。在缺乏预算约束的背景下,不同收入来源对政府行为的影响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构造了三种不同口径的财政努力程度,实证检验了预算软约束对地方政府不同口径财政努力程度的激励效应。结果发现:预算软约束显著降低了地方政府一般预算口径的财政努力程度,但提高了地方政府政府性基金预算口径和扩张财政口径的努力程度。进一步分析认为,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官员晋升机制以及制度约束环境的差异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丽 邓微达 王智烜
财政可持续性是影响政府教育努力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5—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指标,考察了财政可持续性对地方政府教育投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地级市都处于财政可持续状态,地方政府逐年上升的财政可持续性风险将降低政府教育努力程度,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以及经济较发达城市尤为显著。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性 教育努力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子叶 胡育蓉
本文聚焦"地方政府债务悖论",运用财政分权理论,以预算软约束为视角,解析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机制。在深入阐述预算软约束的内涵和形式的基础上,联系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债务危机与本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经验事实,本文从理论上剖析危机重演的逻辑,揭示地方政府举债的顺周期性。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预算软约束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峥 周全林
传统的财政努力研究基于预算内的分析框架,忽略了我国预算外收入长期大量存在的事实。通过理论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对预算内财政努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预算外收入的增加抑制了地方政府预算内的财政努力。另外,地区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东部地区预算外收入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但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因此,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有效约束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以及非税收入的追逐,对于激励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预算外收入 财政努力 非税收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乾隆 邹旭 石晓平
借力数字经济发展降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既是提高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2011—2021年我国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地降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但该影响因城市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呈现异质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财政压力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经济增长压力在其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门槛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跨过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显著增强。因此,建议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降低土地财政依赖奠定基础;持续释放数据要素潜能,以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破解地方政府财政困局;健全地方政绩考核机制,以制度创新持续规范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婷 李祥云
随着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的加剧导致了地方政府缺少相关的财务约束,忽视了盲目的投资所带来的过度负债。如何"硬"化预算软约束、缓解地方财政赤字压力是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在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预算软约束和政府投资冲动之间的关联性,并选取了2008-2017年的预算软约束资金的来源要素变量所对应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了各种变量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是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原因,不同的预算软约束资金来源会给我国带来财政赤字问题。文章根据模型的估测结果,提出了硬化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和缓解地方过度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 投资冲动 分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钱海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67%的速度增长了近30年。自上而下的分权以及由此导致的自下而上、自边缘至核心的帕累托改进的改革是中国经济"奇迹"的深层次原因(Laffond,etal.,1997)。其中,财政分权被认为居功至伟。林毅夫(2000)用1970—1993年的省级数据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勇 陈思霞
财政预算缺乏有效约束导致地方政府普遍过度负债,如何"硬化"地方政府预算、调整地方政府支出的超额扩张是解决当前大规模债务的基础课题之一。本文借鉴BFI指数构建了中国省级财政预算约束指数,并分析了影响财政预算约束及预算约束调整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约束地方政府预算超额扩张;而分权导致的以经济增长为标尺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是造成地方预算软约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较差的制度环境更容易诱导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偏向性配置,从而加剧其在建设性领域中的投资冲动,降低了预算约束调整成功的可能性。在加强制度环境建设的同时,着重改革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资竞争的扭曲性制度激励,有利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曾莲 严秋斯
研究目的:从土地财政在政府举债中的重要地位出发,研究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中介效应;对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促进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和2013—2015年的28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显著正相关;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和土地管理问题,必须严控土地资源的抵押转化,限制预算软约束;同时适当引入竞争性的土地交易机制,促进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改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承怡
财政支出竞争作为地方政府争夺要素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一方面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要素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损失。文章构建一个软预算约束条件下的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模型,并基于2009—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类型财政支出竞争策略的空间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公共投资与公共服务两类支出均能吸引资本等要素的流入,因而各地区表现出财政支出的"逐底竞争"。其中,公共投资竞争策略相较于公共服务策略,对资本要素的吸引力更强,这也是造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重基建、轻民生"的结构扭曲的原因之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月梅 欧阳洁
本文从财政透明度、预算软约束的视角研究了中国的非税收入增长,为近年来非税收入规模的快速膨胀提供了新的合理解释。根据2011-2015年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的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财政信息的不透明、不公开,以及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是导致非税收入过快增长的重要因素;(2)财政透明度与预算软约束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影响非税收入规模,财政透明度越低,预算软约束越强,非税收入规模越大;(3)空间计量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发现,财政信息不透明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为地方政府间非税收
关键词:
财政透明 预算软约束 非税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新
在预算软约束的研究方向下,以土地财政为突破点,构建2009~2015年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出让(以此作为软约束的重要代理变量)、投资行为以及各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激励的面板数据,以研究晋升激励和投资冲动对于以土地出让金为主要内容的预算软约束的影响,从而分析目前土地财政的问题,并通过实证结果的展示来寻找土地财政和约束软化的解决路径。研究表明,晋升激励显著刺激土地财政的"热度",但投资冲动并没有如预期正向激励土地财政的发生,但考虑到其他政治经济因素的硬约束,它仍是一个重要的关注内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月梅 欧阳洁
本文从财政透明度、预算软约束的视角研究了中国的非税收入增长,为近年来非税收入规模的快速膨胀提供了新的合理解释。根据2011-2015年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的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财政信息的不透明、不公开,以及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是导致非税收入过快增长的重要因素;(2)财政透明度与预算软约束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影响非税收入规模,财政透明度越低,预算软约束越强,非税收入规模越大;(3)空间计量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发现,财政信息不透明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为地方政府间非税收入的"横向策略互动"提供了可能,进一步加剧了非税收入规模的扩张。因此,在推进预算改革的进程中,加快政府会计改革,推动财政信息公开,强化预算监督,硬化预算约束成为实现非税收入合理增长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财政透明 预算软约束 非税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