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0)
2023(14952)
2022(12913)
2021(12334)
2020(10307)
2019(23999)
2018(23546)
2017(45445)
2016(24330)
2015(27549)
2014(27153)
2013(26677)
2012(24419)
2011(21951)
2010(21677)
2009(20079)
2008(18424)
2007(15136)
2006(12787)
2005(10883)
作者
(66637)
(55556)
(54811)
(52320)
(35250)
(26389)
(25031)
(21904)
(21033)
(19256)
(18837)
(18617)
(17298)
(17176)
(17170)
(16759)
(16542)
(16294)
(15759)
(15697)
(13473)
(13429)
(13168)
(12596)
(12337)
(12223)
(11942)
(11905)
(10979)
(10858)
学科
(97869)
经济(97763)
管理(68866)
(65080)
(53761)
企业(53761)
方法(48427)
数学(43095)
数学方法(42559)
中国(26924)
(25269)
(24983)
业经(20662)
(19462)
贸易(19453)
(19155)
(19001)
地方(17287)
农业(16881)
(16300)
(16072)
财务(16002)
财务管理(15967)
环境(15375)
(15217)
企业财务(15166)
技术(14924)
理论(14791)
(14645)
金融(14643)
机构
大学(339059)
学院(335520)
(141208)
经济(138598)
管理(137240)
理学(120491)
理学院(119250)
管理学(117216)
管理学院(116626)
研究(112221)
中国(84096)
(71235)
科学(67709)
(62068)
(54072)
财经(50940)
中心(50638)
研究所(49881)
(49629)
业大(48737)
(46901)
北京(44931)
(44011)
经济学(43504)
(43163)
师范(42792)
(41243)
经济学院(39415)
农业(38897)
财经大学(38611)
基金
项目(240141)
科学(190389)
基金(177593)
研究(176125)
(154412)
国家(153204)
科学基金(132736)
社会(112813)
社会科(107042)
社会科学(107015)
基金项目(94220)
(90122)
自然(86183)
自然科(84224)
自然科学(84203)
自然科学基金(82690)
教育(80642)
(76851)
资助(73509)
编号(70594)
成果(56019)
(54448)
重点(53194)
(50459)
(49937)
课题(47512)
国家社会(47351)
教育部(47282)
创新(46646)
科研(46144)
期刊
(141909)
经济(141909)
研究(97267)
中国(56972)
学报(50716)
管理(48662)
科学(48118)
(46191)
(44312)
大学(39570)
学学(37258)
教育(33850)
农业(31797)
技术(28841)
(25839)
金融(25839)
财经(24236)
经济研究(24105)
业经(22034)
(20752)
问题(18516)
(17038)
图书(16522)
技术经济(15840)
理论(15787)
科技(15665)
(15627)
世界(15138)
资源(14775)
(14731)
共检索到469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国民  
文章基于相关文献及中国的经验,对预算软约束的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预算软约束导致经济体系的低效率并抑制创新与增长;导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通货膨胀;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引发金融危机;导致公共财政出现严重危机;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效率,妨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消除预算软约束的危害,必须硬化经济体系中预算约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剑花  杜兴强  
本文以2004~2008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对预算软约束及政府补助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联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容易受到"政府干预",由此承担了较重的雇员负担,也因此获得了较多的政府补助,从而支持了林毅夫等对预算软约束的政策性负担层面的解释。另一方面,虽然政治联系未直接发挥"关系"作用,但会增加雇员负担一定时的政府补助。进一步地,在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中,政府补助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显著低于无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揭示了政治联系改变了政府补助的流向,降低了政府补助资金的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昌忠泽  
文章构建了一个软预算约束下的道德风险—金融危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美国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可以描述为: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金融创新激励→金融创新过度→信贷膨胀→大量呆坏账→加剧金融脆弱性→利率提高和房价下跌时的风险集聚→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于美国经济中软预算约束现象的普遍存在:存款保险、有限责任、破产重组、社会保障安全网、美国住宅市场中流行的法律和制度安排以及资产证券化、监管俘获、格林斯潘对策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昊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研究预算软约束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以1998至200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预算软约束如何改变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并最终改变资本结构本身。本文研究发现,预算软约束能够改变传统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与资本结构作用关系,从而实现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具体而言,预算软约束环境下,有形资产率与杠杆比率关系出现弱化,呈负相关;成长性则表现出与杠杆比率正相关甚至无关;公司规模和盈利性则更多的表现出与杠杆比率负相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薛晓斌  
本文试图总结关于软预算约束制度成因的既有研究,并就研究逻辑、基本思想提出建设性批评意见。指出,这些研究在如何理解软预算约束,什么是制度成因这两个问题上有着较大的分歧,今后的研究既要充分发展软预算约束概念,又要充分探讨制度作用的因果逻辑。在此基础上作者给出了一个全面研究软预算约束的综合性逻辑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文芳  张珊  周新燕  
由于我国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国有控股企业及银行,加上企业单一的融资结构及信息不对称,导致我国双重预算软约束的形成,削弱了债务在企业投资过程中的治理功能,并最终导致企业投资的低效率并使企业缺乏创新活力。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并且得出地方国有控股企业较中央控股企业更倾向于扩大规模投资,而银行负债对民营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裘益政  
文章以2007-2012年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在政治关系影响下民营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和过度投资问题。研究发现,有政治关系民营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以及由此引发过度投资问题;在考察政治关系强度对预算软约束和过度投资的影响时,研究还发现,不同层级的政治关系对民营企业预算软约束和过度投资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拥有省级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预算软约束和过度投资问题更为严重。文章对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市场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长林  邹恒甫  
本文首先说明了预算软约束本身是个矛盾的概念,任何一条"软"的预算线都是一条画错了的预算线。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类,我们说明了任何曾经被"预算软约束问题"所概括过的具体问题中都存在一个"硬"的预算约束,这使得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都有其原本归属的分析框架,并不必要与预算软约束发生联系。最后我们说明了从"软"约束角度出发讨论的经济转型、银行规制以及财政分权等问题所得出的所有结论都可以在其原本的框架下做出相应的调整并获得更好的解释。这为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宝军  陈艳  孙丕海  
本文以2007-2011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博弈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预算软约束、金字塔结构与企业投资效率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预算软约束下,金字塔持股结构中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比例、所有权比例以及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程度均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依据研究结果,本文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洁  夏新平  余明桂  
本文以预算软约束理论为基础,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的外部政策性负担对杠杆治理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债务融资和经理人腐败之间存在协同关系,而对于外部政策性负担重的企业,这种协同关系要大于政策性负担轻的企业,即使控制产权性质的差异,政策性负担对杠杆治理效应的影响也仍然显著。这一结果支持本文的理论假设,即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杠杆治理失效的预算软约束来源并不单一,除了产权性质外,企业的外部政策性负担也会软化其债务约束,导致杠杆治理失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钟伟  宛圆渊  
已有的三代金融危机模型尽管有较强的解释力 ,但其微观建构不足 ,通过引入预算软约束理论 ,Dewartripont Maskin模型显示出 ,在集中性金融体系中 ,预算软化将引发信贷扭曲膨胀 ;再结合Flood Garber模型 ,则可为金融危机提供更可信的微观基础 ,防范预算软约束型金融危机必须从减少政策性负担、弱化政府隐含担保和引入竞争性金融体系等方面入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毅夫  刘明兴  章奇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一旦发生亏损,政府常常要追加投资、增加贷款、减少税收、并提供财政补贴,这种现象被亚诺什·科尔奈(Kornai,1986)称为“预算软约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预算软约束现象的根源。我们认为是政策性负担而不是所有制归属导致了此现象。本文的目的在于用中国工业企业的统计资料来检验政策性负担对预算软约束的影响,以及其他竞争性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我们的假说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开国  李涛  
本文利用分量回归模型方法深入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剖析了业绩不同的公司国有股权的比重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并同时考察了预算软约束是否显著。得出结论如下:其一,不论公司价值高低,国有股权对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有一致的负面影响,而且,对公司价值不同的公司影响程度显著不同,公司价值越高负面影响程度越大;其二,预算软约束并不显著。这是政府给公司提供帮助带来的好处与经理层依赖政府和懈怠心理带来坏处的不同市场评价相抵消所致。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何红渠  程惠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但目的却都是通过预算管理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运用全面、全过程的控制、监督机制,促进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正如英国GKN集团给预算重新下的定义:预算不是会计师为会计目的而准备的会计工具,而是为确保集团战略目标实现的组织手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利辉  
《:杠杆治理、预算软约束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一文指出,债务融资非但没有提升我国的公司治理水平,反而扩大了经理的代理成本(田利辉,2004)。本文进一步探讨债务融资和经理代理成本协同关系的产生原因。通过实证分组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本文发现,随着银行贷款规模的增大,在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经理层的公款消费和自由现金流增大,企业效率和公司价值下降;在民营资本主导的上市公司中,上述关系并不显著。本文论证,借款企业和贷款银行共同的国家所有产权是银行贷款和企业经理腐败协同关系存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杠杆治理扭曲的制度原因是预算软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