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4)
- 2023(8391)
- 2022(7325)
- 2021(6682)
- 2020(5984)
- 2019(13751)
- 2018(13789)
- 2017(26780)
- 2016(15013)
- 2015(17288)
- 2014(17584)
- 2013(17452)
- 2012(16439)
- 2011(14895)
- 2010(15078)
- 2009(14464)
- 2008(14776)
- 2007(13595)
- 2006(11751)
- 2005(10861)
- 学科
- 济(60942)
- 经济(60852)
- 管理(48231)
- 业(44744)
- 企(37065)
- 企业(37065)
- 方法(28596)
- 数学(25242)
- 数学方法(25008)
- 财(20951)
- 农(17324)
- 制(17236)
- 中国(15425)
- 业经(13267)
- 务(13076)
- 财务(13046)
- 财务管理(13005)
- 学(12374)
- 企业财务(12313)
- 贸(11922)
- 贸易(11920)
- 易(11587)
- 体(11304)
- 银(11122)
- 地方(11096)
- 银行(11094)
- 农业(10934)
- 行(10505)
- 融(10286)
- 金融(10282)
- 机构
- 大学(223457)
- 学院(221829)
- 济(92719)
- 经济(90653)
- 管理(83504)
- 研究(75036)
- 理学(71274)
- 理学院(70473)
- 管理学(69330)
- 管理学院(68901)
- 中国(57402)
- 财(47104)
- 京(46975)
- 科学(45304)
- 农(39880)
- 所(39228)
- 财经(36151)
- 研究所(35261)
- 江(35094)
- 中心(35016)
- 业大(33492)
- 经(32555)
- 农业(31481)
- 北京(29591)
- 经济学(29093)
- 范(27822)
- 师范(27524)
- 州(27197)
- 财经大学(26595)
- 院(26483)
- 基金
- 项目(142779)
- 科学(111268)
- 研究(104705)
- 基金(102832)
- 家(89200)
- 国家(88439)
- 科学基金(74829)
- 社会(65819)
- 社会科(62289)
- 社会科学(62268)
- 省(56252)
- 基金项目(54568)
- 教育(48753)
- 自然(47696)
- 划(47296)
- 自然科(46532)
- 自然科学(46517)
- 自然科学基金(45708)
- 编号(43173)
- 资助(42416)
- 成果(36359)
- 部(32743)
- 重点(32469)
- 制(30710)
- 发(30506)
- 课题(29998)
- 创(29640)
- 教育部(27919)
- 创新(27854)
- 科研(27749)
共检索到334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江少波 刘晓璐
近年来,预算软约束越来越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领域,本文重点围绕预算软约束的研究现状分析、原因分析以及形式展开了分析,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
预算 软约束 原因 形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薛晓斌
本文试图总结关于软预算约束制度成因的既有研究,并就研究逻辑、基本思想提出建设性批评意见。指出,这些研究在如何理解软预算约束,什么是制度成因,以及研究的方法论这三个问题上有着较大的分歧,今后的研究既要充分发展软预算约束概念,又要充分探讨制度作用的因果逻辑。在此基础上作者给出了一个全面研究软预算约束的综合性研究框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鹏远 伍瑞凡 章欣
本文通过建立非对称信息博弈模型,讨论了在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负担引起的预算软约束下,作为固定报酬和剩余索取权两种激励方案对作为银行代理人的基层行长的作用。研究发现固定报酬方案并不能对预算软约束下基层行长的经营行为产生激励作用,而剩余索取权方案科学与否的关键是确定考虑政策性负担在内的剩余收益分配比例。
关键词:
激励机制 预算软约束 剩余索取权 博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丁大巍 王珺 宋逢明
为了探讨预算软约束对于银行高管薪酬机制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委托-代理模型,来描述在政府、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的博弈中,预算软约束的条件是如何改变各参与人行为,从而影响高级管理层最优的薪酬结构,表现为薪酬-业绩敏感度。模型中,预算软约束的条件体现在当银行陷入危机时,政府有可能采取措施挽救银行使其免于破产,研究发现银行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度与这种可能性成负相关关系。由于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是影响薪酬-业绩敏感度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结论对于当前银行业制定管理层长期激励计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廖家勤 石琳
中国地方政府存在过度负债的行为倾向,这与预算约束呈现了背离之势。研究地方政府突破预算约束而过度负债的行为机制,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入手:客观上,由于分税制、项目制、晋升激励机制等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负债过度;主观上,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经济人"的本质诱发道德风险而使地方政府过度负债。抑制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的行为,关键在于建立规范的地方融资举债机制,避免金融道德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软预算约束 道德风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谭志武
从现代预算制度的起源看,政府预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立法机关通过控制政府支出从而约束政府及其部门行为的重要手段。但是,从最近几年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看,我国政府预算软约束现象比较普遍。政府预算软约束的后果很严重,不仅不能发挥约束政府行为的功能,还可能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甚至引发社会腐败。政府预算软约束的原因很多,但是在我国,政府预算软约束的根本原因在于预算制度不完善、与预算制度配套的相关制度不匹配。硬化政府预算约束,必须完善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及其相关的配套制度。
关键词:
审计成果利用 政府预算 预算软约束 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合云
从逆向软预算约束的理论视角分析,"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在目前的制度环境、强激励机制和弱约束机制下在其管辖范围内攫取资源来完成政府政策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应是优化制度环境、调整目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具体来看,应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深化财政分权改革;将政绩考核权力适度下放,以完善激励机制;推动政府预算与会计改革,增强外部约束主体的约束能力和约束意愿。
关键词:
土地财政 逆向软预算约束 地方政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薛晓斌
本文试图总结关于软预算约束制度成因的既有研究,并就研究逻辑、基本思想提出建设性批评意见。指出,这些研究在如何理解软预算约束,什么是制度成因这两个问题上有着较大的分歧,今后的研究既要充分发展软预算约束概念,又要充分探讨制度作用的因果逻辑。在此基础上作者给出了一个全面研究软预算约束的综合性逻辑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春梅
教育领域内的法定支出政策是对教育经费预算所作的硬性规定。对教育投入总量和增量的考察都表明,我国目前的教育经费呈现出预算软约束问题。法定支出政策本身模糊,"缩水式"的估算策略,过分强调投入而忽视绩效的管理模式,部门法规与《预算法》之间不协调都使得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在承认法定支出政策现实性的前提下需重新加以规范,并应建立绩效导向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模式,逐步拓宽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贇 李珏
一、软预算约束理论 科尔奈最先提出软预算约束的概念。根据科尔奈的最初解释,软预算约束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在入不敷出后,政府对亏损企业的救助现象。科尔奈认为软预算约束是高度计划经济失败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政府事后对亏损企业的救助将扭曲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破坏市场竞争的退出机制。科尔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淑华 王福友
在我国高校外延式大规模扩张过程中,向银行贷款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财务困境成为办学者的一种选择。由于缺少必要的约束,高校群体性负债问题十分严重,潜伏着巨大的危机。本文从预算软约束的视角探讨高校群体性负债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硬化高校预算约束的对策,为从制度上防止和化解高校的负债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 高校群体性负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红萍
当前高校巨额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公共财政安全和社会经济问题的一大隐患。为了探求高校过度负债行为的成因,本文以预算软约束理论为基本的分析框架,从内生性和外生性两个方面对我国高校的过度负债行为的制度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高校的过度负债实际上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与高校管理者各有期待、相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龙 汤吉军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私营企业成长的环境在不断优化。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私营企业面临着多种形式的预算软约束问题,虽在一定条件下有助于经济增长,但大多数对企业成长影响是负面的,并严重损害了社会经济效率。有必要采取各种市场与非市场措施对进行预算软约束硬化,同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在特定条件下保证适度的预算软约束,以加快"十二五"时期私营企业的转型进程。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 私营企业 企业成长 转型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明
不规范的财政分权改革造成了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和"逆向软预算约束",而分税制改革给地方政府收入结构带来的"驱赶效应",以及地方政府事实上具有获取体制外资源(非正式财权)的强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又强化了地方政府"逆向软预算约束"机制。以地方政府"逆向软预算约束"为主要特点的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实际上已成为物业税税制改革的制约机制。因此,物业税税制改革的成功需要相关财政体制制度的深层次变革与完善,物业税改革任重道远。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鑫
从我国企业债务融资的制度背景出发,分析我国在转轨经济时期政府、国有上市公司和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内在关系所产生的预算软约束问题。由于预算的软约束,债务融资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为了检验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作用的有效性,我们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所有 A 股上市公司2001~2003年的数据,经过实证检验发现,债务融资与企业的价值是负相关的;并且在高成长公司中,债务融资与企业价值的负相关程度要弱于低成长公司。
关键词:
债务融资 投资行为 预算软约束 企业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