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8)
2023(14581)
2022(12487)
2021(11942)
2020(10085)
2019(22933)
2018(22950)
2017(44187)
2016(24008)
2015(27156)
2014(26752)
2013(26018)
2012(23998)
2011(21403)
2010(21652)
2009(20009)
2008(19759)
2007(17602)
2006(15305)
2005(13415)
作者
(67533)
(55804)
(55581)
(53026)
(35835)
(26817)
(25170)
(21958)
(21214)
(20094)
(19226)
(18852)
(17757)
(17547)
(17243)
(17189)
(16820)
(16622)
(16032)
(15964)
(13811)
(13745)
(13536)
(12884)
(12567)
(12499)
(12465)
(12372)
(11191)
(11023)
学科
(87639)
经济(87535)
管理(74112)
(72495)
(61668)
企业(61668)
方法(40853)
数学(34479)
数学方法(33941)
中国(26318)
(25168)
(23003)
业经(20957)
技术(20303)
(19510)
(18982)
理论(18252)
地方(17566)
(16894)
银行(16851)
(16514)
财务(16443)
财务管理(16402)
(15958)
(15873)
贸易(15858)
企业财务(15536)
(15399)
农业(15153)
(14993)
机构
大学(332277)
学院(330395)
管理(133847)
(126114)
经济(123079)
理学(115091)
理学院(113846)
管理学(111734)
管理学院(111142)
研究(105470)
中国(82949)
(71122)
科学(65889)
(61945)
(52046)
(49356)
中心(49277)
(49225)
财经(48541)
业大(47848)
研究所(47164)
北京(45207)
(44066)
(43358)
师范(42960)
(40241)
农业(38568)
(38524)
经济学(36950)
财经大学(36216)
基金
项目(223597)
科学(175878)
研究(165147)
基金(161207)
(139475)
国家(138254)
科学基金(119830)
社会(102628)
社会科(97094)
社会科学(97067)
(88069)
基金项目(85550)
自然(78394)
自然科(76655)
自然科学(76639)
教育(76359)
自然科学基金(75271)
(73659)
编号(68002)
资助(66552)
成果(55595)
(49874)
重点(49357)
(48572)
课题(46742)
(46448)
创新(45836)
项目编号(42667)
科研(42292)
大学(42225)
期刊
(138856)
经济(138856)
研究(100300)
中国(67925)
管理(51221)
学报(50922)
(48312)
科学(47213)
(44550)
教育(42396)
大学(39155)
学学(36498)
(32918)
金融(32918)
农业(30910)
技术(30420)
财经(23283)
业经(22469)
经济研究(21633)
(19786)
图书(18982)
科技(17554)
理论(16998)
问题(16962)
技术经济(16706)
(16667)
实践(15705)
(15705)
(15256)
现代(14937)
共检索到492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剑平  
计划经济体制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社会中存在大量非均衡市场和领域,这为中国企业实施均衡式创新创造了条件。随着均衡式创新的帕累托改进空间逐渐缩小,利用非均衡式创新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已刻不容缓。在非均衡式创新过程中,政府极易侵入社会主体创新边界,导致创新租值降低或耗散。政府对创新主体的财政资金扶持容易对创新预算形成软约束,导致创新目标替代,强化创新主体的风险偏好,放大创新系统风险,诱发俘获政府行为,最终导致创新企业逆向淘汰。因此,明确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边界与风险,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滨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作为启发性事件引发投资者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风险偏好的降低。尽管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下降,从这些国家大规模撤资,引发这些国家也发生金融危机。本文利用多重均衡模型分析了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变导致的危机传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海月  杨万寿  
金融风险识别与防控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概率论角度看,金融风险识别是一个非均衡数据集的分类判定问题。文章建构并运用金融风险识别的Copula-SVM模型,对我国上证指数风险因子进行测算。该模型核心思想在于处理我国金融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背景下各风险因子间的长"厚尾"依存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毅  唐小飞  黄兴  
1997—2006年10年间,许多企业依靠模仿性创新战略取得了成功,模仿性创新成功论热潮在全世界掀起。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模仿性创新企业纷纷陷入困境,自主性创新企业却迎来新的契机,自主性创新战略也由此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从企业决策的视角出发,把风险态度引入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中,深入剖析决策者的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和企业动态能力对创新模式决策的作用机制,为企业创新行为研究引入了新的思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永东  
在国内信用债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违约风险事件逐渐增多的背景下,建立信用债违约预警模型对机构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从资产、收入、利润、现金流、资产和资本结构等五个维度,设计基于企业债务规模匹配性的财务预警特征变量体系,并采用ADASYN过采样算法,人工合成"新"的均衡化样本数据,构建信用债违约风险AD-Logistic预警模型,克服由于非均衡信用债样本所带来的违约样本分类预测精度下降的难题。样本内交叉检验和样本外检验的结果表明,AD-Logistic预警模型在预测信用债违约风险方面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并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基于AD-Logistic预警模型的信用债风险监测工具已在金融机构实务中得到了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江伟  李斌  
本文具体考察在上市公司存在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定价时如何考虑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研究结果表明:①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与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在国有上市公司中,预算软约束程度的增加降低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因此审计收费与公司负债比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减弱;③在金融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预算软约束程度的减轻提高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因此审计收费与公司负债比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增强。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定价时不仅考虑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而且还会根据公司的预算软约束程度对其财务风险进行相应的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李志赟  
本文在一个动态博弈的框架下 ,考察了政策性负担与转轨经济中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政策性负担将导致国有企业经理的道德风险 ,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的低效率 ;当市场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时 ,政策性负担必然带来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而且 ,预算软约束同企业的公有制性质无关 ,在同样承担政策性负担的条件下 ,私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容易产生预算软约束 ,并且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补贴。当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时 ,政府剥夺企业的生产自主权往往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安排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董志勇  张家瑞  
本文针对小企业贷款困难的现象,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假设,建立了一个包含预算软约束的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债务契约模型,考察了逆向选择下银行贷款问题。文章认为,和大企业相比,小企业资产规模小,投资回报方差大,事后清查成本高,并且缺乏政府的事后救助担保,是小企业贷款困难的主要原因。文章同时发现,当银行可贷款总额固定而小企业同大企业竞争这些贷款时,由于大企业有政府的事后救助,银行更加愿意降低大企业的贷款价格,并且提高小企业的贷款价格(即惩罚小企业)来弥补大企业更高的违约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双金  郑育家  
Dewatripont-Maskin(1995)将软预算约束描述为一种"事前无效,事后有效"的动态激励问题,认为信贷的分散化有助于消除软预算约束。文章在DM(1995)模型基础上引入控制权收益变量,论证了"事前无效,事后也无效"软预算约束的存在条件,指出这种软预算约束本质上是控制权人追求私人收益的道德风险行为。信贷的分散化不足以消除事后无效率的软预算约束。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法律机制是减少事后无效率软预算约束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汤吉军  
作者从事后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角度,借助于沉淀成本效应再次解释政府对大型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行为,从而扩展了公有产权结构、动态承诺不一致,以及政策性负担等经济解释,进一步认识到解决软预算约束根本在于消除沉淀成本效应,而克服委托代理情况下的道德风险行为是最为根本的,因而设计恰当的制度安排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昕  薛岳梅  丁黎黎  
兼具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免疫性和即刻赔付双重优势的指数保险逐渐成为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但目前多处于试点阶段,市场均衡演化规律仍不明确。本文构建了指数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投保人和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同时,考虑投保人面对损失与收益的不同风险态度,引入异质性风险偏好设计了投保人决策函数,进而分析指数保险市场均衡演化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指数保险市场均衡随其生命周期的演进而变化,政府在指数保险市场中的职能将从管理者走向退出;政府对保险公司进行补贴更有效,但补贴力度需在适度范围内。影响因素方面,投保人的异质性风险偏好对市场均衡演化有重要影响,其损失敏感性将加快市场向均衡状态的收敛速度;提前赔付优势能够促进市场向均衡状态收敛,但溢出效应会延缓均衡的达成。基于此提出了政府对指数保险市场引导与鼓励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许坤  
金融创新既可以服务于经济又可能破坏经济,存在悖论问题。本文通过引入软预算约束,提出金融创新悖论问题的一个理论假说;构建含有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软预算约束DM模型,论证金融创新过度进而引发悖论问题;给出金融创新悖论的定义及其表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建华  肖东生  
本文首先对故障树分析法(FTA),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危害及可操作性研究(HazOp) ,Markov分析法 ,流程图法和环境分析法等传统风险识别方法及其在组织创新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根据组织创新风险的特征 ,在分析各种传统风险识别方法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风险症状辨识技术 ,并将该方法应用到组织创新过程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绍瑞  王志刚  
“借新还旧”实质上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既成事实部分的、逐步的认可 ,是一项妥协的政策。它在执行中出现了扭曲或偏差 ,成为商业银行人为消化不良贷款的通道 ,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借新还旧”的四条标准缺乏操作性。为此 ,必须针对现实 ,尽快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