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3)
2023(10248)
2022(8185)
2021(7823)
2020(6267)
2019(14496)
2018(14326)
2017(26415)
2016(14068)
2015(16473)
2014(16199)
2013(15638)
2012(13980)
2011(12545)
2010(12278)
2009(11456)
2008(11346)
2007(9412)
2006(8322)
2005(7841)
作者
(36728)
(30670)
(30437)
(29365)
(19492)
(14479)
(13856)
(11903)
(11765)
(10704)
(10569)
(10291)
(9860)
(9685)
(9634)
(9454)
(9185)
(8928)
(8740)
(8571)
(7744)
(7336)
(7280)
(7087)
(6977)
(6753)
(6733)
(6634)
(6060)
(6041)
学科
(57811)
经济(57748)
管理(36479)
(35699)
(27703)
企业(27703)
中国(22922)
方法(21117)
数学(18024)
(17995)
数学方法(17901)
业经(14464)
(13976)
(13897)
贸易(13886)
(13625)
(11968)
农业(11606)
地方(10390)
(10209)
银行(10202)
(9840)
(9808)
金融(9807)
(9764)
(9657)
理论(9088)
(9044)
(8369)
技术(8289)
机构
大学(192164)
学院(191214)
(88007)
经济(86587)
研究(71501)
管理(70215)
理学(59745)
理学院(59058)
管理学(58290)
管理学院(57928)
中国(56415)
(41573)
(40569)
科学(38794)
(34619)
中心(32005)
财经(31735)
研究所(31360)
(29315)
经济学(28952)
(27199)
北京(26877)
(26612)
(26433)
师范(26234)
经济学院(26047)
(25641)
财经大学(23827)
业大(23028)
师范大学(21475)
基金
项目(126029)
科学(100766)
研究(97635)
基金(92947)
(80672)
国家(80037)
科学基金(68417)
社会(64739)
社会科(61410)
社会科学(61395)
基金项目(48356)
(45523)
教育(44938)
自然(40296)
(39669)
自然科(39435)
自然科学(39427)
编号(39017)
自然科学基金(38748)
资助(36709)
成果(32645)
(29659)
重点(29148)
国家社会(28479)
(28431)
课题(27444)
(26798)
中国(26788)
教育部(26125)
创新(25193)
期刊
(97611)
经济(97611)
研究(64410)
中国(43251)
(31655)
管理(27512)
(26382)
科学(26177)
学报(26138)
教育(26036)
大学(21127)
学学(19309)
(19243)
金融(19243)
农业(18457)
经济研究(18036)
技术(16876)
财经(16335)
业经(15029)
(14396)
(13268)
问题(12994)
世界(12559)
国际(12322)
(11303)
图书(9758)
(8852)
论坛(8852)
现代(8804)
技术经济(8688)
共检索到300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苟燕楠  尹应凯  吕怀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点,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同时还从战略全局高度,明确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均提出,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文斌  
2022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以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和学术责任感,站到新的制高点上关注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研究主题也有了明显的转换和深化。在此背景下,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讨会为学界对此问题的交流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胡欣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在讨论审计现代化的基础上,分析审计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审计现代化是审计理论、审计制度、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审计目标、审计业务、审计方法和审计人员这些方面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十二个方面做出了战略性规划,这些方面都涉及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国家利益、公共资金、公共权力,审计可以对这些方面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促使这些领域的责任主体更好地履行其承担的经济责任,从而促进这些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邱国庆   侯培林  
新时代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应嵌入中国式现代化之中,需要确保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强化政府预算制度的普惠性、公平性和安全性,更好地推动政府预算制度走向世界。目前,政府预算制度在保障人民主体地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兼具风险管控和治理效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因此,要持续推进和落实政府预算制度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实践,多机制并举提升政府预算制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能力,以及全面深化政府预算制度兼具风险管控和治理效能的功能,以期形成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推进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新格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吕长全  
2023年3月25—26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金融研究院、《产业与科技史》编辑部共同承办的“2023年度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究动态及前沿问题研讨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相关论题展开热烈讨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堡骏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意义,必须要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唯物史观的理论形态和它的应用范式。在此基础上才能科学地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其本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平新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梓材讲席教授)认为,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这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共品供给是否稳定,也直接影响到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决策部门的领导与专家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为了完善地方债的管理体系,应该从制度上加以改进完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为民  
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着一系列特殊的规定性,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成果的具体呈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前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工业化积累,基本实现条件是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性,来自于制度竞争中体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摆脱狭隘的资本主义文明局限,开创社会主义的中华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科学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和经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内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亚光  毕悦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极具历史自觉和战略前瞻性的主动选择。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先后经历了萌发、探索、建构3个阶段,完成了“中国式”选择从历史自觉、实践自觉到话语自觉的转型;并在新时代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表现为水平上从低位追赶到高位引领的提升、路径上从“先破后立”的老路到“破立结合”的新路的转变、方法上从局部管理到系统治理的优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成就得益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相结合、人民首创和人的现代化本质目标相促进、战略目标和底线思维相统一、独立自主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相融合。未来在实践维度上,应着重把握好长期与短期的张力,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机融合,提升引导和利用资本的能力;在理论维度上,应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概念、指标度量和话语体系构建,持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境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闫明杰  
绿色税制作为以推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目的的一种税收制度,其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旨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具有较高的吻合度。中国式现代化对绿色税制设计提出要求,通过从绿色税制设计的目标、主体、动力、方式和效率评价五个维度构建理论框架,并在理论框架的约束指导下,主要从以顶层战略为基础的设计目标细化、以多元共参为核心的设计主体组建、以政策激励为突破的设计动力激发、以诱致性设计为主导的设计方式选择、以效率评价为保障的设计效果实现五个方面对绿色税制设计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究,可以更好地发挥绿色税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侯典举   杨丽艳  
实现生态产品经济效应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维持其功能的关键手段。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明晰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方式,提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举措,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具体包括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政策法规,建立生态产品健康发展的财税和金融系统,创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验区,将生态产品价值整合嵌入全国经济核算体系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文魁  
经典的现代化理论及分析框架未将经济增长作为重要内容,与现代化研究关联较大的发展经济学也没有把经济增长放到应有位置。对历史资料的梳理表明,1979年我国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主要是出于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步水平较低、经济增长追赶过程较长等方面的考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每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战略谋划,都将经济增长指标作为核心目标之一,从而使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变得更加具体、更可测度。不过,到2035年,如果把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需付出更大努力,应对一些重要挑战。充分挖掘潜力、释放民间活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合理经济增长,应与发展质量的提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国式现代化须遵循这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佟家栋   张千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内涵,又蕴含着中国特色。中国在积极探索和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数字经济的内涵和意义。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生产方式,形成了新的生产、交换、流通、分配和消费的经济运行全过程。数字技术和数字要素贯穿现代经济发展全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数字中国乃至数字强国的基础之上构建。建设数字中国需要扩大全社会数字经济建设投入、进一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完善数字治理体系以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在数字中国基础之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发展普惠金融,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能够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3年至今,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涉及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守英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现象,道路和模式各一,不同国家处理本土因素和外来因素的方式决定了现代化的速度和路径。为了实现传统乡土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以制度变革和结构转型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从以新民主主义制度促进农业国的转型、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推进国家工业化、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以非凡的组织和领导特性,基于超大人口规模基本国情,以人民为中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关键在于解决全面现代化中的重大难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以现代化国家建构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