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0)
- 2023(17477)
- 2022(14771)
- 2021(13716)
- 2020(11710)
- 2019(27015)
- 2018(26561)
- 2017(50482)
- 2016(27253)
- 2015(30951)
- 2014(31244)
- 2013(30947)
- 2012(28725)
- 2011(25822)
- 2010(26220)
- 2009(24422)
- 2008(24431)
- 2007(21829)
- 2006(19216)
- 2005(17512)
- 学科
- 济(127573)
- 经济(127459)
- 管理(89844)
- 业(81016)
- 企(67903)
- 企业(67903)
- 方法(51131)
- 数学(44226)
- 数学方法(43738)
- 财(40292)
- 中国(34200)
- 农(31427)
- 地方(30936)
- 业经(27017)
- 制(24546)
- 学(23610)
- 务(22996)
- 财务(22920)
- 财务管理(22844)
- 企业财务(21726)
- 农业(21160)
- 贸(19958)
- 贸易(19946)
- 银(19707)
- 银行(19676)
- 易(19239)
- 和(19018)
- 行(18644)
- 理论(18379)
- 融(18199)
- 机构
- 学院(389266)
- 大学(388397)
- 济(166820)
- 经济(163272)
- 管理(153346)
- 研究(132020)
- 理学(129591)
- 理学院(128189)
- 管理学(126206)
- 管理学院(125446)
- 中国(103977)
- 财(83829)
- 京(82582)
- 科学(78815)
- 所(66988)
- 财经(62491)
- 中心(61868)
- 农(61277)
- 江(60988)
- 研究所(59939)
- 经(56496)
- 业大(54012)
- 北京(52419)
- 经济学(50883)
- 范(50180)
- 师范(49699)
- 州(48347)
- 农业(47655)
- 院(47173)
- 财经大学(45957)
- 基金
- 项目(250113)
- 科学(197002)
- 研究(184112)
- 基金(180695)
- 家(156219)
- 国家(154904)
- 科学基金(133776)
- 社会(117477)
- 社会科(111493)
- 社会科学(111460)
- 省(98517)
- 基金项目(95400)
- 自然(85417)
- 教育(84898)
- 自然科(83380)
- 自然科学(83356)
- 划(82027)
- 自然科学基金(81849)
- 编号(75031)
- 资助(74354)
- 成果(61128)
- 发(57210)
- 重点(56320)
- 部(55595)
- 创(51780)
- 课题(51744)
- 国家社会(48521)
- 创新(48385)
- 教育部(47994)
- 科研(47892)
- 期刊
- 济(194122)
- 经济(194122)
- 研究(119132)
- 中国(83818)
- 财(71660)
- 管理(59979)
- 学报(56136)
- 农(54976)
- 科学(52684)
- 大学(42979)
- 学学(40183)
- 教育(40147)
- 融(38398)
- 金融(38398)
- 农业(37212)
- 技术(36724)
- 财经(31951)
- 经济研究(31446)
- 业经(30542)
- 经(27547)
- 问题(24620)
- 业(21729)
- 技术经济(21113)
- 图书(19604)
- 统计(19471)
- 贸(18892)
- 财会(18681)
- 商业(18170)
- 资源(18021)
- 会计(17959)
共检索到607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鹏 王亚琪 陶畅
预算绩效管理是实现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根据各省份预算绩效改革“逐步推开”的特点,本文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预算绩效管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表明,预算绩效管理主要通过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结构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较强的预算监督能力、较完善的制度环境、较高的信息化程度、较小的财政压力能够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此外,“胡焕庸线”东南侧地区预算绩效改革成效更为显著。鉴于此,我国应该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继续强化绩效管理,充分发挥绩效对财政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华 罗彤 张洋
基于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别检验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非线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特征显著,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具体表现为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第三,经济强省资本积累速度的自然放缓与经济弱省的技术吸收和创新,是金融资源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主要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华 罗彤 张洋
基于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别检验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非线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特征显著,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具体表现为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第三,经济强省资本积累速度的自然放缓与经济弱省的技术吸收和创新,是金融资源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主要方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丁松 李若瑾
基于中国2011—2019年2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潜在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区域数字化能促进该城市高质量发展,但对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区域数字化层面,数字经济对低渗透融合率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低于中高水平地区;在高质量发展层面,只有中等水平的城市,数字经济才对地区高质量发展表现出促进作用。(3)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改善物质资本配置效率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但由于服务业扩张的“鲍莫尔病”现象,虽然数字经济改善了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却不能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牛欢 严成樑
本文梳理中国2004-2016年工业经济数据,基于重污染和非重污染行业二元结构,归纳出跨行业的资本错配加剧环境污染的特征事实,构建包含信贷约束、环境税收和环境污染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消费福利三个维度来考察信贷约束和环境税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改善信贷约束和适度提高环境税率能够实现"降污染、去错配、增福利"的三重红利,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构建包含内生信贷约束、环境税收和绿色信贷贴息政策的两部门模型,研究结论与基准模型相似。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可通过环境政策和金融政策协调配合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艳
高考刚刚结束,有关吉林松原高考作弊成风、浙江省高校招生政策加分不公平等报道屡屡见于报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再一次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就其本源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使然。文章将从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和谐现象入手,对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因素——财政资源的配置,从总量、结构、方法三个角度进行详尽地分析,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投入 资源 配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庄旭东 段军山
结合党的二十大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要背景,本文系统梳理并实证分析金融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创新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检验影响渠道后发现,金融创新有助于改善资源错配问题,并且存在金融资源补充效应,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金融创新促进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却增大了收入差距、消费差距,不利于共享发展,后续应当重点关注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普惠性和可得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环境有助于发挥金融创新之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政府政策引导也对发挥金融创新效应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引导金融创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方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恩文 王军 朱杰
数字经济为缓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阐述了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效应,从资源配置理论的视角,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框架下分析数字经济通过产业融合效应、资源匹配效应和技术乘数效应纠正传统农业资源配置扭曲从而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并运用2011—2019年全国216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数字红利”,且优化产品、资本与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是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核心路径;农业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城市间内生交互与邻近城市“数字红利”外溢实现区域协调;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效应在地形坡度较小的城市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为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探寻数字经济背景下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凌峰 陈雨馨 陈世桥 叶欣
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科技资源配置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关键环节。科技资源配置驱动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呈现了区域科技生态视角下科技资源配置焕发动能,赋予产业发展成效进程中,各影响因素互塑共生、彼此制约、协同促进的关系。以西部地区中的广西为研究对象分析科技资源配置驱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过程,运用系统仿真建立贴近历史变化趋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演绎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协同驱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动态过程,基于系统动力学模拟结果提出发展策略:加大科研资金支持力度、加强科研资金规制监管、促进创新主体多元参与。
关键词:
科技资源配置 工业高质量发展 系统动力学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庄旭东 段军山
结合中共二十大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要背景,系统梳理并实证分析金融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创新水平提升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渠道分析发现,金融创新有助于改善资源错配问题,并且存在金融资源补充效应,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创新促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却增大收入差距、消费差距,不利于共享发展,后续应当重点关注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普惠性和可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环境有助于发挥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政府政策引导也对发挥金融创新效应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引导金融创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卓瑶 马浚锋
人口是贯穿于社会底层逻辑的一个慢变量,其流动态势不仅加快了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重塑,而且是影响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200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人口流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人口密度构建空间权重矩阵,识别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当人口净流入态势加快时,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将重塑其空间格局,且在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更强的人口集聚效应,强化人力资本外部性;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能够间接增加就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科研创新效率,并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技术成果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空间溢出效应将带动弱势地区向高值地区收敛。在高等教育规模效应未达到拐点时,通过户籍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人口等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并根据人口流动方向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促进人力资本的持续改善,助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玉莹 郑浩天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劳动力市场运转以及劳动者就业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劳动力资源配置角度解释数字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会显著促进高质量就业。其中,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在两者关系间发挥机制作用,即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改善劳动力错配程度来实现高质量就业。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具备“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地区劳动力错配程度在其中发挥门槛作用,会负向调节两者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对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资源配置 高质量就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玉莹 郑浩天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劳动力市场运转以及劳动者就业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劳动力资源配置角度解释数字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会显著促进高质量就业。其中,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在两者关系间发挥机制作用,即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改善劳动力错配程度来实现高质量就业。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具备“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地区劳动力错配程度在其中发挥门槛作用,会负向调节两者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对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资源配置 高质量就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亚峰 赵康健
中等职业教育是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区域配置效率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运用相对效率评价模型DEA-BCC模型和DEAP软件,在区域层面和省域层面两个维度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区域配置效率的综合效率值、纯效率值、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等空间特征与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策略。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精准配置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科学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着力打造特色中职和精品中职;结合区域特色与需求,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丹妮 王俊文
以绿色金融为核心的新一轮金融政策深入推进,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基于2012—2021年我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滞后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探讨绿色金融、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不仅显著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而且对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空间溢出效应;绿色金融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对东中部地区、中小型城市及普通地级市高质量发展影响更显著;绿色金融可通过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未来,应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结构、制定差异化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因地制宜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