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7)
- 2023(11670)
- 2022(9966)
- 2021(8958)
- 2020(7862)
- 2019(18228)
- 2018(18026)
- 2017(34555)
- 2016(19005)
- 2015(21977)
- 2014(22199)
- 2013(22271)
- 2012(20903)
- 2011(19163)
- 2010(19548)
- 2009(18795)
- 2008(18901)
- 2007(17517)
- 2006(15633)
- 2005(14491)
- 学科
- 济(96517)
- 经济(96408)
- 管理(68266)
- 业(57482)
- 企(49708)
- 企业(49708)
- 方法(37133)
- 数学(32035)
- 数学方法(31769)
- 财(26577)
- 制(21418)
- 中国(21289)
- 地方(21028)
- 农(20418)
- 业经(19340)
- 学(18238)
- 务(16666)
- 财务(16616)
- 财务管理(16564)
- 企业财务(15664)
- 银(14914)
- 银行(14887)
- 体(14603)
- 行(14053)
- 贸(13934)
- 贸易(13928)
- 融(13760)
- 金融(13756)
- 和(13727)
- 地方经济(13584)
- 机构
- 大学(285906)
- 学院(284283)
- 济(126998)
- 经济(124287)
- 管理(109694)
- 研究(97336)
- 理学(91627)
- 理学院(90592)
- 管理学(89295)
- 管理学院(88715)
- 中国(77227)
- 财(62873)
- 京(60282)
- 科学(56717)
- 所(50196)
- 财经(47737)
- 江(45810)
- 中心(44950)
- 农(44943)
- 研究所(44794)
- 经(42913)
- 经济学(40033)
- 业大(38983)
- 北京(38264)
- 经济学院(35689)
- 州(35569)
- 农业(35078)
- 财经大学(34983)
- 范(34702)
- 师范(34371)
- 基金
- 项目(175365)
- 科学(137280)
- 研究(128830)
- 基金(127114)
- 家(109593)
- 国家(108704)
- 科学基金(92781)
- 社会(82926)
- 社会科(78596)
- 社会科学(78570)
- 省(68160)
- 基金项目(67031)
- 教育(58951)
- 自然(58213)
- 自然科(56793)
- 自然科学(56776)
- 划(56743)
- 自然科学基金(55783)
- 资助(52452)
- 编号(51843)
- 成果(43481)
- 重点(39631)
- 部(39597)
- 发(37926)
- 课题(36220)
- 制(35934)
- 创(35858)
- 国家社会(34359)
- 教育部(34186)
- 创新(33747)
- 期刊
- 济(153141)
- 经济(153141)
- 研究(89106)
- 中国(60113)
- 财(53817)
- 管理(44602)
- 学报(41455)
- 农(40515)
- 科学(38959)
- 大学(31829)
- 学学(30094)
- 融(29675)
- 金融(29675)
- 农业(26121)
- 技术(26102)
- 财经(25509)
- 教育(25048)
- 经济研究(24291)
- 经(22035)
- 业经(21664)
- 问题(19469)
- 技术经济(16434)
- 业(15565)
- 贸(15001)
- 统计(14105)
- 理论(13845)
- 财会(13701)
- 世界(13588)
- 现代(13300)
- 版(13103)
共检索到44992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马蔡琛
[摘 要]我国建国以来预算管理制度变迁大体经历了产生、长期相对稳定,“供给主导型”和“中间扩散型”与“供给主导型”并存等四个阶段。今后,“中间扩散型”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模式将长期并存,随着制度变迁中新的“第一行动集团”的成熟,逐步向“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凌云 刘全雷
成本管理是主体在发生资源耗费以及实现经济目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段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目标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组织的演进,人们愈来愈重视成本管理在经营活动中的运用,与此相适应,作为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预算管理也被更多地引入到企业、事业、金融等部门中来,并被赋予新的含义。本文将从产权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预算管理制度创新进行控讨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健
20世纪80年代起,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等逐步运用到政府预算研究中。产权理论认为,为约束政府的预算行为,需要对产权进行清晰的界定。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政府预算体现为社会公众与政府所形成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预算协议和预算分配也是一种交易,在预算过程中充满了机会主义、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现象,交易费用理论非常易于引入到政府预算研究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巧根
“细节决定成败”。近年来,管理会计研究开始关注其细节的变迁问题,并从制度的核心概念入手,设计出由制度领域向行为领域转化的框架结构。研究管理会计的变迁可以正确认识管理会计工具(如成本企画)中存在的问题,便于积极寻求解决对策。
关键词:
管理会计变迁 路径 规则 成本企画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涛
独立审计制度包括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造假大案的相继曝光,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违规事件也浮出水面,学术界从各方面对此现象进行了探讨。本文就我国现行独立审计制度中实施机制存在的主要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有效实施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独立审计制度 实施机制 重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庚寅 胡音
税制改革的目标是使税收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以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即实现税制供给与税制需求之间的均衡。本文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非均衡着手 ,探讨如何以最小成本的制度供给去适应现阶段的制度需求 ,认为成功的税制改革路径是 :我国税制改革应以现行税制的非均衡为出发点 ,改革增值税的制度供给 ;改革个人所得税的制度供给 ;实现辅助税种制度均衡的税制供给
关键词:
税制改革 制度非均衡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康 韩兆洲
新的综合性统计调查体系在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这源于统计行为本身的科学性与统计实际运作的计划性之间的内在矛盾。文章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新统计调查体系进行分析,明确相关体制以及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并从完善体制、刚性制度建设、软性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提高制度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
统计调查体系 制度经济学 统计体制 措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柳钦 黄坡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产业集群的性质、产生、发展、成熟、衰退及升级过程作出了新的解释和分析。产业集群在本质上是一种产业间交易、分工的创新,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和企业抗风险能力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安排。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新制度经济学 产业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建伟 单向前
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因其客体的无形特征,使得知识产权的保护、贸易及对其侵权的认定比较复杂。本文从公共产品角度分析了知识产权受保护的必要性。由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因而对其局限性也进行了分析。知识产权是通过对发明创造和创新创意进行保护来鼓励发明的创新热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利弊共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否可取,需要对这种保护的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进行权衡。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经济分析 利弊权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伍山林
通过制度分析与博弈分析 ,认为道德与法律是社会经济过程的润滑剂 ,均起节约交易费用的作用 ;道德与法律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 ,德治与法治需要同时并举 ;为了方便腐败治理 ,对行贿者可以考虑减轻直至免除其法律责任 ,对掌握公共权力的人要进行严密的监控 ,对受贿者要严惩不贷。
关键词:
道德 法律 腐败治理 制度安排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曾坚 卢露
运用芝加哥学派的成本—收益分析手段,对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进行了相关的法经济学分析,并通过考察信访制度成本—收益状况,对信访制度的实效性进行论证,同时,解析信访被高频度选用的原因。援用诺斯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剖析了信访制度的形成机制与制度变迁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访制度的改革应当走诱致性制度变迁道路的观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建锋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在中国运行了近30年,实践证明,这一制度设计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度运行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在现实中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这一制度又逐渐曝露出缺陷和不足,制度运行也衍生出很多问题。本文试图运用产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剖析我国农地承包经营制的所有权主体虚置、权能残缺以及使用权的设定不完整、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探索性的提出了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设想:调整农地产权结构,积极发挥产权功能;改革国家惠农政策,创造良好的农地产权制度运行环境;培育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
农地 使用权 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丽萍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交易成本极高、"搭便车"行为、"败德"行为、"少数派"侵占"多数派"利益、不能满足林农个体偏好多样性等经济缺陷,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能够克服上述经济缺陷,具有对林业经营主体进行激励与约束、将林业负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林业资源配置方式和提高配置效率等经济功能,并提出了实现其经济功能的途径:通过完善林权的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和安全性使林农拥有真正的私人产权;同时取消对商品林的采伐限额制度。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 改革 经济学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一,它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发展。以户均制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极大地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显现出一些缺陷。作为一种新制度,土地流转是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极好补充。鉴于此,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土地流转制度的产生及效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制度经济学 制度变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少安 杨立岩 王晓静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这个制度变迁的进程取决于其参与者的态度和力量对比。在“费改税”制度变迁过程中,一共有三类主体参与,分别是农民、基层干部和政府高层,其中农民和政府高层是支持者,基层干部是反对者。但是,基层干部又是“费改税”各项具体措施的具体执行者,因此这个群体对“费改税”制度变迁过程的影响力比较大,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我国“费改税”举步维艰。要想减小“费改税”的阻力,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就要有互补制度——行政体制的变迁过程同时发生。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