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6)
2023(7575)
2022(5940)
2021(5385)
2020(4592)
2019(10233)
2018(10070)
2017(19305)
2016(10418)
2015(11870)
2014(11660)
2013(11825)
2012(10481)
2011(8832)
2010(9321)
2009(9107)
2008(9622)
2007(9086)
2006(8066)
2005(7841)
作者
(29061)
(24237)
(24096)
(22517)
(15661)
(11249)
(10885)
(9233)
(8985)
(8912)
(8194)
(8107)
(8103)
(7625)
(7467)
(7288)
(7163)
(7056)
(7030)
(6850)
(5978)
(5903)
(5833)
(5725)
(5548)
(5514)
(5303)
(5212)
(4765)
(4739)
学科
(74793)
(72603)
企业(72603)
管理(60735)
(47898)
经济(47833)
业经(24661)
(23976)
(20105)
财务(20082)
财务管理(20052)
方法(19915)
企业财务(19011)
(18367)
技术(14837)
农业(14170)
(13661)
(13224)
(12827)
经营(12296)
数学(12275)
数学方法(12229)
企业经济(12176)
(11048)
理论(10845)
(10348)
技术管理(10115)
决策(9988)
中国(9593)
计划(9525)
机构
学院(153195)
大学(145619)
管理(70653)
(66849)
经济(65552)
理学(58339)
理学院(57893)
管理学(57560)
管理学院(57235)
研究(40944)
中国(38881)
(36700)
(30405)
财经(26950)
(26258)
(24385)
(23751)
科学(21461)
商学(21092)
商学院(20897)
(20524)
中心(20357)
(19728)
财经大学(19617)
业大(19179)
北京(18915)
经济管理(18535)
经济学(18534)
农业(18369)
研究所(16949)
基金
项目(89744)
科学(73018)
研究(69909)
基金(66005)
(54731)
国家(54126)
科学基金(49843)
社会(45756)
社会科(43473)
社会科学(43458)
(36961)
基金项目(35056)
自然(31364)
教育(30785)
自然科(30677)
自然科学(30672)
自然科学基金(30230)
(28336)
编号(28310)
(27825)
资助(26076)
(22832)
成果(21612)
创新(20233)
(20171)
(19681)
重点(19150)
(19095)
课题(18679)
国家社会(18666)
期刊
(85581)
经济(85581)
研究(45786)
(36308)
管理(35500)
中国(33933)
(23011)
科学(17422)
(17387)
金融(17387)
技术(17050)
业经(16343)
农业(15775)
学报(14727)
财经(14320)
大学(12711)
(12535)
财会(12481)
(12444)
经济研究(12204)
学学(12184)
教育(11535)
技术经济(11037)
会计(10935)
问题(10078)
现代(9807)
经济管理(8968)
通讯(8662)
会通(8641)
商业(8628)
共检索到248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静冉  杨树琪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来,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对保证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增长,优化内外资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发挥企业所得税调节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范执行,对税务机关的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相关制度予以保障。当前,各地企业所得税征管中,还存在一些措施不配套、机制不完善等许多亟待解决的制度建设问题。因此,本文拟在信息不对称的征纳税背景下,分析研究企业所得税征管安排中存在的问题,创新促进企业所得税征管制度有效运行的配套制度安排,据以在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中发挥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国忠  游达明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政府的支持。文章论述了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这些措施包括:强化创新意识;改革用人制度以选拔创新人才;增加创新资金;整合创新资源;制定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有效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彩慧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也是物资的消耗过程,为满足生产经营过程需要,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物资采购,且尽量降低采购支出、节约采购费用、降低采购成本。若做到这一点,企业在采购时,应科学选择物资、供应单位,实施物资采购比价管理、配送制、代理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节支增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鞠志萍  
信息化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应用了信息化的技术,从生产方式到各个方面的管理都改变了传统的模式,给企业的各个方面工作上了新水平,实践证明,是信息化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创新,企业也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和管理提升,培育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探索形成了一批企业管理创新成果。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赖振元  
“发展靠市场,市场靠信誉,信誉靠质量,质量靠素质”。对我们象山二建这样的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要在上海这个国内最大的同行竞争十分激烈的建筑市场立稳脚跟,求得发展,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我们象山二建上海分公司是从1983年打入强手如林群雄相争的上海建筑市场,当时仅有数百个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国祥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通过理顺产权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指明了方向,本文试图就如何通过深化企业资金管理,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作些粗浅探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梁仁荣   黄棘  
价值工程,是一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它通过选定对象、确定功能、核算成本、分析价值、提出方案、方案评价和试验改进,进行有组织的综合性工作,促使企业以最低的成本保证产品和劳务达到必要的功能。九十年代在改善企业管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价值工程这一先进的管理技术,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使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效果,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营   吕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创新已成为全面数字化背景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路径,本文从企业数字安全防护实践出发,实证检验了信息安全管理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安全管理促进了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且该促进作用主要源于信息安全管理能够增强企业技术素养需求、增加企业融资机会。进一步地,二者的正向关系并不会随着《网络安全法》的颁布产生异质性,但是对于国有企业以及未设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对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伟哉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992年初,我厂对这一年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由于原材料(能源、辅助材料、包装物)提价、部分产品压价、生产和销售费用增加,全年要给企业增加支出达300余万元,大大超越企业内部自我消化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我厂从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企业内部分级承包责任制入手,制订分级实施目标,有效地推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活动全方位的展开.同时注重营销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现场与基础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应用.极大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1992年全面完成了工业生产总值、产品销售总额和实现利税等工厂方针目标规定的主要考核指标,首次实现利税总额超千万元,把企业推入了一个发展新阶段.一、方针目标的编制根据企业发展总目标和发展方向,确定企业的精神和目标任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跃进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通过观念转变,促进机制创新,实现企业增效。一个完全依赖外部市场生存的企业,在经历市场连年疲软的背景下,濒临破产边缘。然而就在同一个企业里,实施管理创新后,企业实现了扭亏增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建霞  周咏梅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下,财政预算管理特别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应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与公众关注焦点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实践中应通过建立生态绩效预算,开展生态预算绩效评价,逐步建立生态资金环境管理约束机制和公众监督机制,促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生态绩效管理的协同机制,确保绩效管理具有刚性约束。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环境损害、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