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5)
2023(4744)
2022(3341)
2021(2912)
2020(2433)
2019(5197)
2018(5266)
2017(10243)
2016(5647)
2015(6377)
2014(6500)
2013(5922)
2012(5180)
2011(4408)
2010(4571)
2009(4239)
2008(4172)
2007(3930)
2006(3579)
2005(3438)
作者
(15302)
(12398)
(12373)
(12024)
(8000)
(5727)
(5704)
(4841)
(4814)
(4473)
(4319)
(4143)
(3990)
(3956)
(3924)
(3904)
(3740)
(3601)
(3595)
(3494)
(3155)
(3146)
(2946)
(2887)
(2832)
(2827)
(2777)
(2754)
(2505)
(2495)
学科
(21073)
经济(21045)
管理(17677)
(13980)
(10734)
企业(10734)
中国(9189)
(8572)
(7572)
(7441)
业经(6626)
(6498)
银行(6493)
(6425)
国家(6283)
(6246)
(5972)
(5955)
金融(5955)
地方(5486)
方法(5452)
农业(5030)
体制(4937)
财政(4795)
(4633)
数学(4414)
数学方法(4380)
发展(4097)
(4093)
产业(4087)
机构
大学(75196)
学院(74496)
(30891)
经济(30183)
管理(27254)
研究(26480)
理学(22652)
理学院(22421)
管理学(22080)
中国(21950)
管理学院(21939)
(18638)
(16131)
科学(15096)
财经(13427)
(13167)
中心(12564)
(12311)
(12088)
研究所(11655)
(11381)
经济学(10292)
北京(10114)
财经大学(10021)
(9844)
(9800)
师范(9709)
(9514)
业大(9404)
经济学院(9252)
基金
项目(48546)
科学(38407)
研究(37106)
基金(35421)
(30653)
国家(30421)
科学基金(26053)
社会(24660)
社会科(23384)
社会科学(23375)
(18391)
基金项目(18285)
教育(16255)
(15270)
自然(15101)
编号(15038)
自然科(14789)
自然科学(14786)
自然科学基金(14529)
资助(13454)
成果(13082)
重点(11099)
国家社会(10898)
(10746)
(10695)
课题(10618)
(9938)
(9908)
(9669)
项目编号(9417)
期刊
(37225)
经济(37225)
研究(24872)
中国(17532)
(16008)
(11615)
学报(11191)
(10651)
金融(10651)
管理(10625)
科学(10166)
大学(9004)
学学(8433)
教育(8083)
农业(7663)
财经(6926)
经济研究(6457)
(5972)
业经(5815)
技术(5658)
问题(5204)
(4029)
现代(3880)
(3727)
会计(3723)
世界(3583)
图书(3559)
财会(3559)
理论(3465)
(3456)
共检索到120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红霞  
一、预算公开不等于预算透明2012年4月,国务院部署当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要求省级政府要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并推进公开部门预决算。2012年5月,财政部表示,中央本级和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1年中央决算后公开。目前,虽然预算公开的程度离公众期待仍有一些差距,但毕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截至2011年年底,在国务院要求和民间高涨的呼声推动下,98个中央部委中除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和侨办宣布暂不公开"三公"经费外,有96个部委陆续公开了"三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谭建立  
政府信息公开不仅重要也是必要的,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5年多,其公开透明的情况仍然不能使公众满意,这既有主客观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原因。国外先进经验表明法律实施比制定法律更难。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为尽快建立与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本文提出五大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燕  
一、把握财政透明度由于在政府财政信息披露过程中,政府是信息的供应方,公众是需求方,推进财政信息公开透明,需要供需双方相互配合:从信息提供方的角度,看政府是否有意愿主动提供信息;从信息接受方的角度,看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  
中央政府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及中央代发2000亿地方债的开闸,对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提出了要求,加之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使得地方债务规模及风险逐渐扩大。本文是从地方政府投融资债务产生的背景、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阐述了如何从资金的筹集、运用到偿还保持高度透明,特别是提出了应建立政府债务预算,以促进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保证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健康运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荣莉  黄烨炜  
"三公经费"透明化是监督政府合理运用财政资金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公共治理的必要条件。我国政府财政公开"三公经费"存在公开信息笼统、预算外"三公经费"信息未公开、公开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规范笼统、财政科目未细化、监督制度和监管手段不完善。为加强"三公经费"的控制、提高"三公经费"的透明度,必须完善法律保障、细化"三公经费"科目、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监督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闫海  王洋  
政府性基金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工具,在我国财政收入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法治化程度较低,成为我国财政法治建设的薄弱环节。透明化治理是财政法治、财政民主对政府性基金法治构建的制度需求。根据透明化治理的要求,政府性基金设立法治应当构建专家和利益主体参与机制。为完善政府性基金开征透明化治理,我国应当推进审批信息外部流动,引入听证制度,增加征缴要件为清单形式要件,推进以理由解释为中心的实质化清单管理。以政府性基金预算公开为核心,从预算公开的范围、标准、载体和责任四个方面加强政府性基金运行的透明化治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满仓  赵守国  
财政透明度是民主社会中更为广泛的公众知情权和政府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财政透明度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本文通过对财政透明度的基础理论分析,认为财政透明化作为政府治理变革的核心,对于政府治理效率的提高有积极性影响。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更多领域内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就必须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政府治理再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姜爱华  
政府采购信息透明化是从信息需求者的视角研究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的进程。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政府采购过程中透明化问题的研究,对推进政府采购信息透明化、制度规范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与国外研究相比,目前国内研究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一定差距,存在相关概念及内容界定还不够完整,研究范围较窄,理论分析不深,对信息透明化改革缺乏较系统研究等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  童璐  
会议首先由财政学院副院长李燕教授发布了题为《财政预算透明度提升的环境基础研究报告》的财政学院中国财税研究报告第二辑。她从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讲起,谈到本研究报告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泽麒  
近几年,各地企业纷纷开展智能化改造,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热潮汹涌,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大干快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局面,这究竟是喜是忧?智能化改造需求广泛背后的根源是什么?人和机器是怎样的关系?智能更重要,还是透明更重要?一、智能工厂被“玩坏”?从已接触的几十家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的案例情况来看,笔者发现他们存在几个相对普遍的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隋紫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际资本流通的日益频繁,投资者希望获得更多政府财政等相关的宏观环境信息,以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根据产权理论,政府作为公共资源和财产的委托管理者,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完整的政府会计信息是帮助其履行受托责任的必然手段。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制度的不断推进,公众也日益关注政府部门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财政会计信息公开势在必行。作为宏观经济稳步增长重要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淮沫  
故事一一小孩搬石头,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最终孩子未能搬起石头,他告诉父亲:"我已经拼全力了!"父亲答:"你没有拼尽全力,因为我在你旁边,你都没请求我的帮助!"你全力以赴了吗?回头看看身边的资源,是否真的全部为你所用?
关键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红霞  
纵观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推进政府预算改革进程中,无一不是在加强财政预算监督,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度中取得成功的。"没有预算的政府是看不见的政府,有了预算不公开,仍然是看不见的政府,而看不见的政府不可能是负责任的政府"。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保证纳税人的知情权,是建立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分析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制约政府预算透明度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的有效途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锋  
人类从不同方向推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直到有一天发现互联网的全貌与自己的大脑高度相似。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千万家互联网企业开始了激烈竞争,推动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目不暇接的科技进展往往会让我们困惑:为什么谷歌、脸书、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发展得如此迅速,成为世界科技巨头?科大讯飞、商汤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金忠  
本文考察西方现代经济学中流行已久的一个说法,即作为西方现代主流经济理论之核心的市场机制理论乃源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在缺乏文本支持的条件下,主流经济学者们选择性地解读斯密的"看不见的手"隐喻,并将其转换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由此生发出"市场原教旨主义"及其"市场神话"观念。本文对斯密著述中使用的"看不见的手"隐喻进行文本考察,结果表明:斯密多处使用这一隐喻,然而其中竟无一处指涉主流经济理论;西方主流经济学者们关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那些不实吹捧是缺乏根据且具有误导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