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2)
2023(7285)
2022(6081)
2021(5787)
2020(4715)
2019(10156)
2018(9651)
2017(18262)
2016(9784)
2015(10792)
2014(9873)
2013(9459)
2012(8888)
2011(7940)
2010(8164)
2009(8052)
2008(8435)
2007(8088)
2006(7249)
2005(6353)
作者
(26583)
(22153)
(22089)
(20917)
(13994)
(10597)
(9971)
(8446)
(8300)
(7985)
(7495)
(7463)
(7006)
(6972)
(6877)
(6544)
(6520)
(6396)
(6356)
(6345)
(5416)
(5216)
(5205)
(5139)
(5006)
(4958)
(4911)
(4856)
(4558)
(4492)
学科
管理(35604)
(34963)
经济(34807)
(34472)
(32176)
企业(32176)
方法(14073)
(12327)
技术(12028)
(11442)
业经(11420)
中国(11364)
理论(9820)
(9482)
技术管理(9208)
数学(9166)
数学方法(8931)
(8871)
(8105)
财务(8091)
财务管理(8065)
(8013)
企业财务(7705)
农业(7091)
(6774)
教育(6590)
(6454)
银行(6437)
(6119)
贸易(6113)
机构
大学(136431)
学院(135798)
(51793)
管理(51788)
经济(50594)
研究(44824)
理学(44262)
理学院(43767)
管理学(42897)
管理学院(42616)
中国(34594)
(28449)
(27684)
科学(26627)
(21722)
(21422)
财经(20955)
中心(20792)
(19432)
研究所(19319)
(19234)
师范(19092)
(18840)
北京(17839)
业大(17375)
(17303)
(16349)
经济学(15776)
财经大学(15376)
师范大学(15270)
基金
项目(87131)
科学(69741)
研究(66755)
基金(63127)
(54434)
国家(53849)
科学基金(46792)
社会(45461)
社会科(41805)
社会科学(41787)
(34300)
基金项目(32559)
教育(30953)
(28346)
自然(27947)
自然科(27329)
自然科学(27324)
自然科学基金(26871)
编号(26869)
资助(24134)
成果(23570)
(20815)
重点(19566)
创新(19492)
(19101)
课题(18850)
国家社会(18668)
(17890)
(17846)
(17328)
期刊
(63785)
经济(63785)
研究(42491)
中国(32353)
(24634)
管理(21985)
学报(21520)
教育(20339)
科学(20201)
(19406)
大学(17237)
学学(15986)
(12740)
金融(12740)
农业(12557)
技术(11616)
财经(11321)
业经(10355)
经济研究(10080)
(9820)
(8016)
科技(7770)
问题(7397)
图书(7219)
技术经济(7051)
财会(6521)
(6385)
(6377)
论坛(6377)
(6210)
共检索到213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龙  
合作共识可以增强社会的韧性稳定、提高运行效率,是现代良序社会生成的重要因子。然而,"理性困境"阻碍了合作共识的形成。在良序社会生成中,除了作为效率工具和控制工具之外,预算还可以成为合作共识和公共理性的"培育场"。通过这一"培育场"功能,预算在国家治理中体现一些新价值,可以破解"理性困境"。例如,发挥社会安全阀功能,构建韧性、可控的稳定机制;促进价值和利益整合,消除共识阙如;促进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有机融合,为发展提供新动力,等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充分发挥预算的控制功能和培育功能,实现预算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平衡、统一。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桢  
社会困境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博弈论观点看,社会困境问题是囚徒困境的推广,但它与囚徒困境有本质的不同。社会困境问题一般可分为五大类。为破解社会困境可采用激励型方略或结构型方略,而结合此两者的混合型方略更为有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二元范畴在职业教育场域中具有丰富的表征形式,并且形成了职业教育在功能属性、课程属性和人才属性方面的二元困境,主要表现为两者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随着新技术时代的到来,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通过加强沟通理性以实现两者的统一,具体策略即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指导,将实践性知识融入课程内容开发中,以深化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为培养模式。
[期刊] 求索  [作者] 邹智贤  
符号消费导致了现代社会的消费困境,主要体现在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危机上。破解现代社会的消费困境,必须贯彻消费正义的价值原则。其要点是:分配正义是消费正义的基本前提;消费责任是消费正义的内在要求;精神转向是消费正义的集中体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华章琳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正人心论"是一种主导的理论观点与措施方法。生态伦理学是"正人心论"的集中体现与核心精神。生态伦理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但因生态伦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自身的困境,因此只是实行价值观的大转折,即"正人心论",并不能完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只有"正人心论"与"正制度论"的有机结合才能建成生态文明。
[期刊] 改革  [作者] 尹俊  孙巾雅  
资本治理是新时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议题。资本的本质、特性和行为规律决定了资本在发展过程中无法驾驭自身产生的异己力量,这也是资本治理的理论依据。现阶段,我国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经济环节仍存在诸多资本治理的困境。要通过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使各类资本公平有序竞争;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完善资本行为制度,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健全事前引导、事中防范、事后监管相衔接的全链条资本治理体系,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深化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资本监管能力和监管体系现代化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善芳  张胜军  
高职院校德育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是当前各校普遍面临的难题。高职德育困境主要表现为德育目标政治化、德育内容智育化、德育方法机械化、德育评价终结化等。要破解德育困境,高职院校及教师必须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生特点,培育自己的德育文化,即回归人的主体性及对学生日常生活世界的反思,关注对学生集体及其发展的评价,回归学生成长的背景与其进行深入"交往"与"对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天群  
“博弈参与人是理性的”是博弈论的公设,然而理性人假定存在许多博弈困境。囚徒困境与公共地悲剧反映的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纽科姆难题(Newcombproblem)体现了理性人使用占优策略原则与最大期望效用原则时的两难;最后通牒博弈与蜈蚣博弈则表现了理性参与人选择过程是理性的而结果是非理性的,其中蜈蚣博弈悖论又称为逆向归纳法悖论;而投票悖论则反映了群体建立加总群体偏好的理性规则的限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方淑丽  
近年来,不少大企业尤其是企业集团成功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使之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支柱。然而,在各国经济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的中小企业,却鲜有成功的范例报道。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中小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其可行的解决思路是什么?一、中小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六大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世潋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鼓励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职业教育治理成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契约化治理的关键所在,但传统观念形成的文化阻滞、参与空间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使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职业教育治理陷入困境,影响了职业教育治理水平的提升,而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以构建"政府-职业院校-社会力量"契约型关系为突破口,通过推进职业教育治理文化的转型、打造服务职业教育治理的新型职业教育智库、提供制度供给,将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治理水平,契合公众对职业教育的新期待。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平  周明星  
进入新时代,我国乡村社会治理基础已然变化,如社会大流动导致的乡村人口结构变迁、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社会关系嬗变、乡村社会秩序转变为"礼""法"相容的共存图式等。乡村社会治理面临多重困境,如乡村社会共享价值断裂导致的社会治理精神断层,时空脱域与乡土脱嵌引起的社会治理参与困境,乡村精英大量流失引发的社会治理危机,现有治理方式在驱动乡村社会内源性发展上的乏力等。创新乡村社会治理,可以从开展流动性治理,延展乡村社会治理空间;构建新型乡村共同体,凝聚乡村社会共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弥补精英治理缺陷;"外部推引"与"内源激活"结合,重构乡村振兴动力等方面着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滇庆  
中国目前居民住房仍然严重地供不应求,人均住房面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一线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一般工薪阶层买不起房的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缓解。建议当机立断,大规模修建廉租房,分配给低收入家庭,缩小贫富差距,拉动房地产上下游各个行业,扭转经济下滑态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方霞  
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下,项目制治理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项目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现实困境。随着国家深化体制改革的需要,优化项目制治理的路径是:转变观念,完善项目制设计;加强绩效拨款体制等制度建设,保障项目制功能发挥作用;加快形成"多元共治"体系,创设项目制有效运行的环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庚  郭智婳  
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是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机构改革的重点议题。其在经历多年的改革探索后,仍存在治理主体权责界定不清晰、治理机制不健全、治理深度不足等困境,原因在于我国文化体制机制的制约、公共文化机构的特殊性定位和社会治理环境的不健全。文章提出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治理环境是完善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策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  
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乡村治理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我国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乡村治理面临着治理主体弱化、治理过程异化、治理保障不到位等治理瓶颈。因此,提升与改善乡村治理方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可以通过构建和完善"三治融合"、多元共治、外部保障等机制,破解乡村治理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