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8)
2023(8284)
2022(7198)
2021(6575)
2020(5869)
2019(13490)
2018(13419)
2017(25797)
2016(14624)
2015(16801)
2014(17360)
2013(16960)
2012(15971)
2011(14344)
2010(14611)
2009(13616)
2008(13722)
2007(12767)
2006(10840)
2005(9710)
作者
(43955)
(36721)
(36651)
(35150)
(23238)
(17638)
(17061)
(14586)
(13834)
(13252)
(12510)
(12267)
(11812)
(11677)
(11630)
(11564)
(11482)
(10861)
(10740)
(10536)
(9236)
(9233)
(9117)
(8449)
(8376)
(8354)
(8232)
(8151)
(7671)
(7518)
学科
(57633)
经济(57563)
管理(41256)
(37230)
(28512)
企业(28512)
方法(27412)
数学(24363)
数学方法(24141)
(21723)
(18124)
中国(15705)
(13576)
(12904)
农业(12050)
地方(11841)
业经(11124)
(10184)
贸易(10183)
(10113)
财务(10080)
财务管理(10040)
(9868)
(9856)
银行(9829)
收入(9724)
(9692)
企业财务(9451)
理论(9434)
(9377)
机构
大学(212215)
学院(210910)
(85378)
经济(83451)
管理(77483)
研究(73191)
理学(66219)
理学院(65473)
管理学(64236)
管理学院(63851)
中国(54653)
科学(46257)
(45308)
(43360)
(41570)
(38609)
研究所(35016)
业大(34063)
中心(34037)
(33252)
财经(32982)
农业(32955)
(29891)
北京(28380)
(27692)
师范(27326)
经济学(26850)
(26055)
(25734)
经济学院(24440)
基金
项目(138347)
科学(106711)
研究(100655)
基金(98274)
(86376)
国家(85646)
科学基金(71304)
社会(62030)
社会科(58612)
社会科学(58593)
(55008)
基金项目(51739)
教育(46867)
(46302)
自然(45395)
自然科(44315)
自然科学(44299)
自然科学基金(43496)
编号(41974)
资助(40829)
成果(35638)
重点(31480)
(30892)
(29732)
课题(29511)
(28173)
科研(26797)
创新(26449)
教育部(25991)
(25948)
期刊
(93976)
经济(93976)
研究(61284)
中国(42803)
学报(37945)
(37628)
(36219)
科学(31589)
大学(27837)
学学(26281)
管理(25674)
农业(24887)
教育(23617)
技术(18265)
(18000)
金融(18000)
财经(16505)
经济研究(15540)
业经(15241)
(14188)
(13096)
问题(13004)
(11696)
统计(10595)
图书(10510)
技术经济(10311)
理论(10144)
(9885)
商业(9406)
业大(9374)
共检索到315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董娅  
我国将于2007年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重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收支科目分类。在收入分类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就是将预算外收入列归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但这种纳入只是技术层面的,实际中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预算外收入规模庞大已成为地方政府重要财源,将其纳入预算管理限制了地方财力支配权;二是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受到部门既得利益的约束;三是预算外收入项目的审批管理不尽合理。通过分析,对财政体制、立法、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借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契机推动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峥  周全林  
传统的财政努力研究基于预算内的分析框架,忽略了我国预算外收入长期大量存在的事实。通过理论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对预算内财政努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预算外收入的增加抑制了地方政府预算内的财政努力。另外,地区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东部地区预算外收入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但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因此,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有效约束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以及非税收入的追逐,对于激励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刁伟涛  
本文主要通过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这一渠道,搜集整理了我国31个省份截至2014年底的存量地方债务数据和2015年的新增债务限额数据(包括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并结合经济增长和财政运行的相应状况,对我国2014年和2015年地方债务的分省状况进行了分析(包括负债率、债务率、一般债务率和专项债务率等)。总体而言,2014年的负债率不高并在2015年有所下降,而债务率虽在2015年有所上升但基本可控,但是其中的专项债务率不容乐观并在2015年进一步恶化,并且省份之间的差异和分化更加突出。依据上述基本判断,本文相应地提出了治理管控地方债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芝清  朱德云  缪永龙  王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婉  
本文通过理论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仅就预算外收入问题本身并不能解决预算外收入膨胀。从根源上说,它受我国中央和地方间的财政分配模式的影响。如果要降低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的依赖,中央政府必须考虑,把更多的收入资源和收入权力让渡给地方政府,减少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增加其财政的自给程度。在支出方面,需要增加地方政府的支出规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学文  卢新海  张蔚文  
本文在官员动机多样化的假设与官员集团集体行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融合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包容性更强的"中国转轨经济高速增长"的解释框架,讨论中央-地方制度规则变化下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系。本文认为,由于地方政府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约束,针对自上而下的制度变化,地方政府总会做出最有利于地方利益的行为反应。而广泛存在于地方政府活动中的"预算外收入",成为地方政府集体行动的激励基础。无论是分税制前以"经营企业"为特征的地方保护主义经济增长模式,还是分税制后以"经营土地"为特征的土地发展主义经济增长模式,都产生于地方政府追求预算外收入的过程之中。尽管这种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取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霓裳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普及力度、培训内容、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因此,我国有必要对农村职业教育重新定位,将其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由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予以支持。数据测算发现,这一做法在财政上是可行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彤  
文章探讨了将养老社区建设纳入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以养老社区模式为代表的政府养老机构的建设是我国现阶段条件下较好的养老模式。通过政策引导,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保障房建设,解决养老保障房建设资金筹措和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难题,建立新型养老保障模式,达到推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金红  
一、引言:全球化体系与中国农村社会 有着悠久农业文明传统的中国,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直以来,中国农村社会都是按自身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向前发展着。尽管到了近代,中国被迫卷入到了世界资本主义全球化体系当中,但这并没有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造成太大的冲击,中国农村社会并没有真正被纳入到全球化市场体系当中。就是到了2001年,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中国的农村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范围和程度仍是微乎其微。缺乏全球化冲击的中国农村,农民驾轻就熟的小农生产方式破产压力并不很大。基于此,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利  
本文从公共财政理论入手对我国非税收入体系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这一分析的基 础上对有关非税收入的不同认识进行了相应的讨论。文章认为我国非税收入体系和税收收入体系共同构成 了我国政府的收入体系,并具有自己的基本特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璟莉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近年来我国在部门预算、综合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的政策改革,并初步取得了改革成果。但是与此同时,税式支出制度作为政府预算管理的重要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海涛  崔运政  
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通过预算的法定性、严肃性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管理和规范,已经成为业界与学界的共识。地方政府债务的预算管理包括公共预算、附属预算和复式预算三种模式,复式预算模式下的债务管理是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最理想状态和最终模式。应按照"三种模式"、"三步走"的渐进思路,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最终形成涵盖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政府债务预算的复式预算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忠滨  卜俊丰  杜欣  
解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存量问题和降低债务成本变得越来越急迫。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为地方债"开明渠,堵暗道"。探索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体系,强化外部控制和监督,对债务规模实现动态监测,并将全部地方政府债务其纳入预算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殷瑞锋  
除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外,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也会对某一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产生影响。对于县(区)级政府来说,这种制度约束主要包括税收征收权、地区内税收多级管辖权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由于我国实行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税制,对县级政府财政收入能力的制度影响主要体现在后两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