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5)
- 2023(5744)
- 2022(5101)
- 2021(4769)
- 2020(3978)
- 2019(8683)
- 2018(8647)
- 2017(17274)
- 2016(9292)
- 2015(10180)
- 2014(9598)
- 2013(9368)
- 2012(8352)
- 2011(7223)
- 2010(7425)
- 2009(7284)
- 2008(7104)
- 2007(6369)
- 2006(5831)
- 2005(5408)
- 学科
- 济(33235)
- 经济(33192)
- 管理(27311)
- 业(24975)
- 税(22193)
- 税收(20733)
- 收(20558)
- 企(19824)
- 企业(19824)
- 财(15938)
- 方法(12417)
- 农(11177)
- 数学(10925)
- 数学方法(10733)
- 中国(10012)
- 务(8537)
- 财务(8513)
- 财务管理(8492)
- 企业财务(7961)
- 地方(7837)
- 制(7597)
- 农业(7536)
- 贸(7293)
- 贸易(7288)
- 业经(7265)
- 易(7089)
- 财政(6471)
- 学(6100)
- 银(6025)
- 银行(6020)
- 机构
- 学院(119230)
- 大学(115094)
- 济(50232)
- 经济(49198)
- 管理(42324)
- 研究(38245)
- 理学(35382)
- 理学院(35059)
- 管理学(34429)
- 管理学院(34230)
- 财(32957)
- 中国(31388)
- 京(23335)
- 财经(23263)
- 科学(21446)
- 经(20856)
- 江(19265)
- 所(19256)
- 中心(17837)
- 财经大学(16891)
- 研究所(16422)
- 经济学(15985)
- 农(15941)
- 州(15575)
- 北京(14987)
- 经济学院(14484)
- 范(14243)
- 师范(14134)
- 省(14068)
- 业大(13866)
- 基金
- 项目(70950)
- 研究(55654)
- 科学(55464)
- 基金(50526)
- 家(42882)
- 国家(42533)
- 科学基金(36498)
- 社会(35542)
- 社会科(33710)
- 社会科学(33703)
- 省(28131)
- 基金项目(25812)
- 教育(25154)
- 编号(24268)
- 划(22931)
- 自然(21470)
- 资助(21189)
- 自然科(20994)
- 自然科学(20991)
- 成果(20675)
- 自然科学基金(20592)
- 课题(16374)
- 重点(16041)
- 性(15943)
- 发(15915)
- 项目编号(15499)
- 部(15228)
- 创(14959)
- 国家社会(14737)
- 制(14634)
共检索到194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馨
本次积极财政政策实行了结构性减税,这是我国财政政策操作的一次重大进展。然而,政府在减税的同时又安排了政府预算的增收计划,分析和认识这些矛盾,关系到减税政策效应能否充分发挥的问题。
关键词:
结构性减税 预算增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安体富 王海勇
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实行的是一种结构性减税政策。从直观上看,结构性减税政策确实与我国结构性过热的经济形势存在一定矛盾;但通过理性分析可知,结构性减税政策并不会导致我国结构性过热的经济状态再度升温;长期而言,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成龙
本文从税收职能角度,分析了结构性减税政策存在的收入约束、调节约束和公平约束,并得出结论:当前我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只能是一种应急性措施,具有一定时效性,目前不存在大规模减税空间。
关键词:
结构性减税 金融危机 税制结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梅冬州 杨龙见 高崧耀
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如何最大化减税的经济刺激效果,是当前宏观政策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多部门的DSGE模型,分析了增值税减税的作用路径及其效果,并将其与消费券、政府购买等其他提振经济的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对企业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高度相关。由于非国有企业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增值税减税能够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净值,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降低其外部融资成本,使其增加投资。对于非国有企业,由于其用于形成资本的投资品主要由国有企业提供,增值税减税在带来非国有企业投资增加的同时,也会带动国有企业产出的扩张。而对于国有企业,由于其受到的借贷约束较弱,税收减免即使改善了其净值,也不会影响其投资行为,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总体而言,在相同的减税额度下,对非国有企业的增值税减税带来的总产出提升效果最优,发放消费券次优,而增加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带动效果则非常有限。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深刻理解财政政策对经济影响的传导链条以及不同政策效果后,减税政策才能助力经济提质增效。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倪红日
基于对未来世界经济形势的估计和国内经济转型的需要,为企业提供宽松的营商环境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必然选择。减税降费的财税政策可能将持续保持一个阶段,为此需要对如何把握好减税降费政策与税收经济增长关系进行预测分析。本文从实证角度提出三种可能出现的基本情景,认为应该争取达到减税降费与税收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把握好减税降费相关政策组合和力度。
关键词:
财税政策 减税降费 税收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鹰飞 吴强华
本文试图考察减税对中国总需求的短期影响。文中分析表明,由于流动性约束存在,因而李嘉图等价定理不成立,暂时性减税能够影响总需求。通过利用中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消费支出适合作为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规模变量;在此基础上的校准和计算则进一步说明,减税可能通过增加货币需求而紧缩总需求。本文隐含的政策意义是,减税在中国并不能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
关键词:
减税 流动性约束 货币需求 李嘉图等价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健 宋尚彬 刘晓彤
减税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如何巩固前期减税效果并继续放大减税效应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坚力量的中小民营企业的减税问题更值得关注。当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减税面临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环境、税收政策设计层面以及税收征管环境四个方面的现实约束,为此,应从改善法律制度环境、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改善税收征管环境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中小民营企业的减税效果,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余红艳 孙丽 刘亚利
纵观我国税收制度的演进路径,“减税”理念逐渐融入税制改革进程。透过税制改革的实践镜像,我国减税政策的逻辑动因凝练为内部宏观动因、内部微观动因以及外部动因三个维度,即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转变、税收调节与税收中性原则的辩证统一以及国际减税理论与实践的冲击。面对我国当前的税收环境,减税政策是否能够持续并深入,取决于我国是否能够在减税动因形成的基础上甄别其所具备的制度条件,形成“内在动因推动→制度约束破解→可持续减税”的逻辑主线。遵循这一减税的战略主张,减税政策的路向选择应聚焦于拓展政府职能与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空间、注重减税调节目标转换与税收中性制度设计、提升国际减税的立法与制度成效。
关键词:
减税 政府职能 高质量发展 税收中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蓉 汤云鹏
供给侧改革旨在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制度与要素成本制约,改革举措始终蕴含的两条改革逻辑就是消除制度约束和减税降费。本文通过《个体工商户条例》和个人所得税改革两项政策来解释2011年个体工商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增加的现象,分析两种改革逻辑对激发市场活力的作用机制与贡献程度。通过2011—2015年CHFS数据分析,本文发现:首先,《个体工商户条例》在打破雇员壁垒、提高雇员规模的同时也会产生溢出收入效应。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助于激发中高收入个体工商户活力,税率减免每增加1%也会激励个体工商户增加雇员7.8%。其次,两种政策的实施整体会使得个体工商户雇员规模增加70%,营业收入平均增加110%,税后收入平均提高133%。最后,《个体工商户条例》在2011年个体工商业从业人数增加中贡献了87%—91%,个人所得税改革贡献了9%—13%。本文建议在实现减税降费保民生的基础上,需要继续消除制度壁垒,降低准入门槛,从而真正释放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内在增长潜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祝爱武 李似鸿 曾斌
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农民组织的缺失、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由此建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联产承包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现有的不足等方面。要对现有制度进行"矫正":一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是以户籍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来推进一系列的改革;三是推进农村地权改革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四是实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制度约束 矫正制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辉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其制度困境主要为农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不清,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残缺,推动地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主要有实行农地产权制度多元化,促进农地产权主体明晰化。同时,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明确农地使用权的内容等。
关键词:
产权 制度变迁 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早在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我国就提出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逐步推行了包括增值税转型、提高出口退税率、统一内外资所得税以及多次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等一系列改革。一揽子减税政策效果如何?面对减税呼声的高涨,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政府承诺继续推进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俊雪 秦聪 孙传辉 张珂玮
在一个分权的多级政府框架下,减税政策本质上是一个集体行为问题。本文以中国取消农业税改革为研究重点,深入剖析中央地方利益协调下减税政策的增收效应。理论研究表明,取消农业税对农民收入的一般均衡效应,不仅取决于改革对农民税费负担的直接影响及其对农民生产决策的影响,更取决于中央地方利益协调及其引致的地方政府收支政策行为反应的影响,因而效应是不明确的。基于2000—2010年县级数据的经验分析发现,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农民增收,但这并非主要源于农民总体税费负担的下降,而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获得较大的利益补偿(转移支付收入规模增加)、故而财政支出尤其农林水支出规模显著增加所致。取消农业税后,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并未显著减少,且非农部门税收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规模均没有显著增加,意味着地方政府更倾向通过加强其他涉农税费的征管来弥补改革造成的财力损失,农民的总体税费负担很可能没有明显减轻。这对于新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减税政策的有效运用具有良好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