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
- 2023(1156)
- 2022(772)
- 2021(773)
- 2020(624)
- 2019(1324)
- 2018(1331)
- 2017(2332)
- 2016(1419)
- 2015(1648)
- 2014(1599)
- 2013(1582)
- 2012(1576)
- 2011(1396)
- 2010(1427)
- 2009(1365)
- 2008(1320)
- 2007(1264)
- 2006(1068)
- 2005(895)
- 学科
- 济(3910)
- 经济(3809)
- 管理(3671)
- 业(2472)
- 企(1936)
- 企业(1936)
- 农(1932)
- 中国(1907)
- 财(1904)
- 预算(1783)
- 社会(1756)
- 障(1573)
- 保障(1570)
- 社会保障(1570)
- 决算(1566)
- 福利(1534)
- 学(1330)
- 教育(1130)
- 制(1129)
- 地方(979)
- 务(972)
- 理论(960)
- 业经(947)
- 财务(934)
- 财务管理(917)
- 财政(900)
- 农业(892)
- 村(891)
- 农村(890)
- 方法(873)
- 机构
- 大学(19430)
- 学院(18919)
- 研究(7210)
- 管理(6016)
- 济(5842)
- 经济(5614)
- 理学(5021)
- 中国(4937)
- 理学院(4901)
- 财(4802)
- 管理学(4748)
- 科学(4729)
- 管理学院(4722)
- 京(4440)
- 所(3667)
- 范(3464)
- 师范(3421)
- 中心(3314)
- 农(3307)
- 研究所(3281)
- 江(3138)
- 财经(2967)
- 业大(2965)
- 师范大学(2829)
- 北京(2815)
- 教育(2753)
- 经(2700)
- 院(2615)
- 农业(2593)
- 省(2580)
共检索到31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剑文 侯卓
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也是依法理财、防范财政风险的保障。近年来,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以及各部门在推进预算、决算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着公开主体意识淡薄、内容不够细化、形式差别较大等问题。此次预算法修改,明确将"预算公开"入法,形成了刚性的法律约束。本文在对比预算法修改前后有关预算公开的主要条文的基础上,厘清了预算公开的定义与功能,分析总结了此次修法在预算公开方面的进步之处,并为下一步全面推进预算公开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根宝 姜群瑛
高校后勤保障实际上就是高校的后方勤务,泛指高校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一切行政事务和物质保障事务。其基本特征为:从实施主体来看,高等学校是实施后勤保障的主体;从实施目的来看,主要是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物质保障和生活服务保障,维持高等学校基本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从实施方式来看,主要靠国家和高等学校的投入,同时国家对高校后勤组织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从实施途径来看,是通过设立相关的后勤保障组织,设定后勤保障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来保障有效实施;从实施手段来看,主要通过内部管理、经营和服务等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保障运行。高校后勤保障有社会性功能和经济性功能两大基本功能,社会性功能体现高校后勤在社...
关键词:
高校后勤保障 内涵 特征 基本功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萍 何阳
"互联网+价格听证"是指政府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就调整与公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事项的服务价格征集民众意见并给予反馈的一种形式。这种新兴价格听证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价格听证的固有缺陷,扩大价格听证规模,节约价格听证成本,增加价格听证灵活性以及提升价格听证透明度。"互联网+价格听证"整个运作机制设计可操作化为价格听证的准备、价格听证的进行和价格听证的决策与反馈三个阶段,每阶段需要处理的问题和程序设计都截然不同。
关键词:
互联网+ 价格听证 内涵 功能 运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政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是以职业教育教与学的需求和规律为设计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内容和结构蓝本,基于数字工具开发和数字终端运行的,满足课内外教师、学生与知识间沉浸式交互的官方媒介。教学嵌入、官方认可、沉浸交互、课标引领、数字赋能是数字教材的五个最关键特征。优秀的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应能服务基于教学逻辑和基于需求逻辑的两类知识关系的构建、服务抽象知识的生动表达、服务教学情境的有效驱动、服务多元主体的互动生成。未来需要重点解决四类数字教材建设的风险和问题:一是处理好教材公益性和市场性的关系,缓解技术公平矛盾;二是处理好数字教材作为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关系,解决技术安全问题;三是处理好先进性与普及性的关系,降低技术门槛效应;四是处理好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关系,解决超限开发和应用问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教材 数字技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建
高校教师外包配置是指高校为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应用型人才,除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专业课程等由本校教师施教之外,把其他非核心专业课程交由外部最优秀的专业组织或人员代理。这一模式具有节约教学成本、精简学校机构、提高办学效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功能。具体实施策略包括强化高校内部教学分析与评估,选择合适的外包教师,签订教师外包合同,制订外包教师激励与监管制度等。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外包配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斌 于兰华
产出性老龄化是老年人参与有报酬或无报酬的商品生产及服务供给的活动,与传统老龄观和积极老龄观相区别。产出性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在缓解市场劳动力供给不足和社会养老保障压力以及维系社会尊老敬老良好氛围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推进产出性老龄化,应从深入理论研究、转变老龄观念以及政府、社会、老年群体多管齐下等方面有效进行。
关键词:
产出性老龄化 社会参与 人口老龄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戎军涛 索传军 祝小静
[目的/意义]知识中介活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稳定的、一般的客观知识交流活动。将知识中介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对图书馆等以文献为载体、以知识服务为目的的相关组织或机构的业务活动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能力。[方法/过程]从图书馆活动的本质视角出发,借鉴传播学和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对知识中介活动的内涵、功能与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知识中介活动是知识中介者借助一定的技术与方法对知识客体的传递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行为。知识中介活动呈现出形式论、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多层结构形态,表现为连通性、转换性和控制性典型特征,基本结构包括中介者、用户和文献知识,核心功能由知识选择与序化、知识发现与获取、知识转化与利用构成。知识中介活动的运行系统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工具、目的、状态和环境,其运行机制包括驱动机制、施动机制、传动机制和受动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明 陈刚
和谐校园软环境具有心理、激励、价值、辐射、教育的功能,和谐校园软环境对学生成长的支持体现在文化环境、朋辈环境、互动环境和信息环境等方面。
关键词:
和谐校园 校园软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德斌 何舜辉
文章在界定"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四大功能,即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驱动和文化引领;同时总结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五个显著特征:功能支配性、结构层次性、空间集聚性、产业高端性、文化包容性;最后分析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组成要素和结构,将其归纳为三个层次的多要素系统,其中人才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核心要素,大学、企业和政府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驱动要素,创新文化、创新资本、创新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等是构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环境要素。
关键词: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内涵 功能 组织结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河江
学校信任主要是学生家长对学校是否可信和可信水平的状态描述,具有功能性与不确定性、理性与感性、绩效性与程序性、同质性与异质性等多元属性。整体来看,学校信任具有推进学校管理秩序建构、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改善家校交往状态、提升学校教学效率等功能。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家校冲突问题,亟须深入挖掘学校信任的教育治理功能。为增进学校信任,学校应在教学与管理中获取抽象信任与具体信任,家长应对学校建立理性信任与感性信任的双重标准,家校之间应形成稳定、持久、长效、多元的互动机制。
关键词:
学校信任 教育治理 家校合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丰 蒋永穆
农产品基地是一种规模化经营组织,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载体。当前对农产品基地的探讨主要是在研究农业产业化时附带提及,而未做系统深入研究。但我们不能忽视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利益联结松散、三重风险并存、社会资本盲目介入、规模无章等。解决农产品基地的这些主要问题,应在把握农产品基地内涵和功能基础上,分析农产品基地的三种发展形态及其演进。
关键词:
农产品基地 多功能性 发展形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学英 张东
阐述了建构技能型社会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投资型国家理论,促进经济增长需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消极福利制度转向积极救助则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就业能力。诠释了技能型社会的涵义,它是一种倡导促进技能知识积累和技能习得的社会发展理念,通过技能形成制度集合覆盖全体劳动力、贯穿全生命周期、囊括全产业链。界定了技能型社会的功能,它能够促进一个经济体实现技能均衡模式转变,形成贫困治理的自动稳定器。论述了技能型社会的核心制度,即基于"三全"特征,设计学历框架与资历框架接续的"两历对话"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樊小钢
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及土地比较收益逐渐下降等原因,土地的保障功能日渐弱化。同时,以土地作为农村人口生活保障的载体,也阻滞了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本文提出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率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通道,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关键词:
土地 保障功能 农村社会保障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许庆 陆钰凤
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是促进农地流转的必然要求。在非农就业已非常普遍的情况下,农户家庭农地流转发生率却依然偏低。文章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视角从参与非农工作、非农工作稳定、非农就业地点稳定3个维度考察了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有助于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从而促进农地流转。但是,参与非农工作对农地流转的边际效应大于非农工作稳定和非农就业地点稳定,若仅考虑农户家庭是否参与非农工作,忽视非农就业的稳定性问题,会高估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这为现实中农户家庭非农就业参与率高与农地流转发生率低的矛盾提供了重要解释。文章认为,今后在继续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基础上,应更加关注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质量。
关键词:
非农就业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农地流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司林波 刘小青 乔花云 孟卫东
政府生态绩效问责制是以政府生态绩效责任评估为基础的一种新型问责形式。绩效角色责任、说明回应责任和绩效改进责任构成了政府生态绩效责任的责任结构。政府生态绩效问责制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加强政府的生态职能、确定政府的生态目标底线、建立健全政府生态绩效考核机制具有重要功能作用。借鉴目标管理的实施框架,生态绩效问责制的运行机制主要由绩效责任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绩效回应机制、绩效奖惩机制以及绩效改进机制五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绩效 绩效问责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