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5)
2023(6317)
2022(5406)
2021(4961)
2020(4190)
2019(9449)
2018(9398)
2017(17892)
2016(9980)
2015(11579)
2014(11888)
2013(11840)
2012(11873)
2011(10982)
2010(11776)
2009(11256)
2008(11423)
2007(10655)
2006(10015)
2005(9470)
作者
(32677)
(27684)
(27345)
(26256)
(17782)
(13068)
(12250)
(10566)
(10382)
(10156)
(9791)
(9334)
(9132)
(8886)
(8873)
(8324)
(8114)
(8058)
(7892)
(7785)
(7253)
(6819)
(6788)
(6449)
(6202)
(6183)
(6177)
(5939)
(5748)
(5504)
学科
(66331)
经济(66262)
管理(29233)
(24321)
方法(19995)
(19980)
企业(19980)
地方(17053)
数学(16862)
数学方法(16544)
(14307)
中国(14056)
(12446)
地方经济(12393)
业经(11713)
(11275)
(10460)
(8593)
金融(8592)
农业(8293)
(8269)
银行(8249)
理论(8158)
(7985)
(7909)
经济学(7895)
环境(7880)
(7824)
贸易(7818)
(7803)
机构
大学(164686)
学院(162777)
(74193)
经济(72603)
研究(62937)
管理(54947)
中国(48555)
理学(45497)
理学院(44857)
管理学(43819)
管理学院(43525)
科学(38003)
(35816)
(34724)
(34184)
研究所(30420)
中心(27636)
(27528)
(27041)
财经(26683)
经济学(24139)
(23822)
北京(23408)
(23104)
师范(22885)
业大(21717)
(21456)
农业(21316)
(21272)
经济学院(21200)
基金
项目(93654)
科学(72817)
基金(67713)
研究(67219)
(59243)
国家(58767)
科学基金(48803)
社会(43371)
社会科(40910)
社会科学(40897)
(35837)
基金项目(34449)
教育(30497)
自然(30487)
(30135)
自然科(29738)
自然科学(29726)
资助(29375)
自然科学基金(29174)
编号(26054)
成果(23827)
重点(21671)
(21218)
(20707)
课题(19410)
国家社会(17995)
(17865)
教育部(17646)
(17560)
大学(17401)
期刊
(98077)
经济(98077)
研究(56415)
中国(34168)
(27388)
学报(26949)
(26556)
科学(24602)
管理(23135)
大学(20251)
学学(19093)
(17841)
金融(17841)
农业(17540)
教育(16561)
经济研究(15636)
财经(15027)
技术(14011)
(13176)
业经(12807)
问题(12687)
(10065)
技术经济(9775)
统计(9466)
世界(9329)
国际(9202)
(8257)
(7979)
经济问题(7963)
(7619)
共检索到271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博  
竞业限制虽是保护雇主商业秘密及其他竞争利益的有效手段,但也极易造成对雇员择业自由权乃至其生存权的不合理限制。此即竞业限制之局限性所在。为克服或减缓该局限性:竞业限制权利义务配置应以约定义务为原则,以法定义务为例外;其违约救济应以实际履行为原则,以损害赔偿为例外。因为,违约损害赔偿的约定及其支付,并非竞业限制契约之目的或本意。作为竞业限制事前违约救济的集体劳动合同,由于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长期缺位,使其并未在实践中得到普遍实施。我国竞业限制立法,仍应继续细化劳资双方权利边界、适度限缩其约定空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运祥  龚佳  
本文探讨了英美法系中合同不能如约履行时,当事人可以援用的三种救济方式,即法院判定的金钱赔偿(包括预期赔偿、依赖赔偿和归还)、强制履行和议定赔偿,以及对违约补救的限制情况,分析了这几种赔偿方式的依据、效率与经济功能,并论述了我国企业在签订涉外商务合同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春蓉  
本文分析《劳动合同法》和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的规定及法理,以帮助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违约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丹  
全球经济复苏的背后存在巨大的国际主权债务隐患,主权债务人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和债券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及广泛性加剧了主权债务争端解决的复杂性。目前国际法框架下尚未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主权债券违约救济机制,而是国际救助、主权债务重组、集体行动条款和法院调解等多种机制并存,这削弱了争端解决的可操作性,降低了主权国家重整债务的效率。国际仲裁机制具有中立性、协商性和效率性,争议双方选择仲裁员和运用的规则不仅提高了争端解决的效率,而且彰显了裁判的公正性,应成为联合国治理框架下全球统一的主权债券违约的主要救济机制,并能以其固有的特性弥补其他救济机制的短板,同时不否认其他救济机制的作用,将债务重组和国际官方救助作为仲裁的有益补充。国际仲裁机制应遵循全球公认的框架性原则,包括不干涉债务国经济主权原则、主权债务可持续性原则、公平正义和中立性原则、透明度和保密性原则以及效率原则。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彬  
进出口合同违约的救济李彬在当前国际经贸实务中,进出口双方在履行会同时,常有违约事例发生。所谓违约,就是违反合同资规定的义务。卖方违反合同的情况主要有:拒绝交货、迟延交货或所交货物不符合同的规定。买方违反合同的情况主要有不支付价金和不受领货物。违约事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国栋  詹原瑞  
文章在假设贷款组合中债务人违约相关的前提下,借助资产价值收益的单因素模型,根据最大谨慎原则估计了两个具体的低违约贷款组合的违约率,得到了给定置信水平下违约率置信区间的上边界值。文章还用最大似然方法估计了违约率,并将两种方法得到的违约率估计值进行了比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春兰  
预期违约(Anticipatory breachof contract)亦称先期违约,是违约行为的一种客观表现形式,包括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两种。作为对约定履行期限未至的合同当事人利益的保护,预期违约制度为英美法系的国家所独有,它与缔约过失责任、实际违约责任共同构成完善英美法系国家的合同责任制度。由于预期违约制度允许受害方(即非违约方)尽早采取对策,最低限度地减少其所受之损失,并迅速了结他们之间的债务或赔偿纠纷,从而能及时从原有的合同关系中解脱出来,故有利于对受害方利益的极大保护和现实的经济流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莲叶  
合同是市场交易最基本的法律形式。为公平地保护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合同法设定了预期违约制度 ,它源于英美法 ,大陆法在类似问题上规定了不安抗辩权制度 ,而我国《合同法》兼收并蓄 ,同时规定了两项制度 ,对此 ,需要提出的看法是 :它破坏了两项制度的原貌和完整性 ,容易造成适用上的混乱 ;预期违约制度较之不安抗辩权更为优越 ,具有公平、效益、安全等价值 ;建议尽早修订我国《合同法》 ,完善预期违约制度 ,以默示预期违约替代不安抗辩权制度 ,使预期违约这一先进制度的功能和效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完整的发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喻勤娅  
我国的《合同法》没有确立完整的预期违约制度,只是在条款中作出了一些相应的零碎的规则。如何制订预期违约制度?笔者通过《公约》与《美国统一商法典》的比较,说明《公约》既吸收英美法预期违约制度的精华,又采纳了大陆法系的一些规则。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这对于我国立法是一个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茂年  
预期违约源于英美法,我国已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以及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一理论予以采纳。本文拟对预期违约理论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作出评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文松  王晓  
预期违约制度对促进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公平化,保障交易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合同法》已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了相关规定,但由于法律规定的粗疏,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其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在阐明现行《合同法》有关预期违约制度规定所存在的不足后,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立法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蓉  
作为或然条款的替代,违约救济可以弥补合同的不完全性,但不同的违约救济方式的效率是不同的。本文运用法和经济学的方法,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分别从履约—违约决策、信任投资和风险分担的角度考察了各种违约救济方式的效率,以期找出最优的违约救济方式。同时,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并指出这一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华  赵阳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在我国普遍存在,现阶段我国施工合同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纠纷的解决机制不够完善,研究解决施工合同违约救济的相关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在研究美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立法以及违约救济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违约救济体系的一些建议,有助于保护合同双方的权利,明确义务,提高合同的履行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冰梅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没有确立系统的预期违约制度 ,导致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预期违约行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 ;直到 1 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颁布实施后 ,这一局面方得以改变。本文从预期违约行为的含义入手 ,具体分析了我国确立预期违约制度的必要性以及现行合同法上预期违约制度的主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