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8)
2023(10073)
2022(7820)
2021(7334)
2020(6078)
2019(13429)
2018(13197)
2017(25690)
2016(13900)
2015(15400)
2014(15549)
2013(15068)
2012(13750)
2011(11771)
2010(11874)
2009(10844)
2008(11275)
2007(10085)
2006(8968)
2005(8120)
作者
(38480)
(32147)
(31969)
(30728)
(20551)
(15445)
(14494)
(12314)
(12143)
(11594)
(11102)
(10661)
(10435)
(10373)
(10299)
(9654)
(9379)
(9327)
(9291)
(9106)
(7997)
(7823)
(7802)
(7438)
(7296)
(7293)
(7228)
(7092)
(6488)
(6447)
学科
(54466)
经济(54290)
(44394)
管理(43885)
(36661)
企业(36661)
(31861)
方法(22974)
中国(19073)
(18865)
数学(18205)
数学方法(18056)
(14774)
财务(14751)
财务管理(14699)
业经(14432)
企业财务(14154)
(14026)
财政(13002)
农业(12481)
(11230)
地方(10953)
理论(10602)
(10456)
(10369)
银行(10355)
收入(10331)
(10155)
(9638)
(9242)
机构
大学(193661)
学院(192191)
(81324)
经济(79784)
管理(72862)
研究(66350)
理学(62816)
理学院(62150)
管理学(61107)
管理学院(60752)
中国(50551)
(49229)
(40001)
科学(39208)
财经(35238)
(33585)
(32231)
(32034)
研究所(29916)
中心(29801)
(29180)
业大(26640)
经济学(26226)
财经大学(26113)
北京(24949)
农业(24719)
(24705)
师范(24456)
经济学院(23608)
(23283)
基金
项目(127775)
科学(101926)
基金(95699)
研究(93415)
(84387)
国家(83282)
科学基金(71444)
社会(63722)
社会科(59406)
社会科学(59384)
基金项目(49955)
(47995)
自然(44796)
自然科(43771)
自然科学(43758)
自然科学基金(43043)
教育(42766)
(40431)
资助(38324)
编号(36410)
成果(31192)
(29199)
重点(28749)
国家社会(27208)
(26571)
(26285)
(26153)
教育部(25556)
课题(25047)
人文(24578)
期刊
(91068)
经济(91068)
研究(61632)
(44113)
中国(40467)
学报(31996)
(30464)
科学(29100)
管理(27189)
大学(25016)
学学(23725)
农业(20080)
教育(19359)
(19186)
金融(19186)
财经(18828)
(16135)
经济研究(15698)
技术(13678)
业经(13560)
问题(12274)
(10881)
财会(10722)
(10533)
会计(10359)
(8866)
世界(8727)
技术经济(8486)
(8435)
财政(8435)
共检索到295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文涛  谢家智  
文章从心理、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视角,通过提出预期社会化的形成与传导机理,构建"心理(预期社会化)→行为(资产选择行为)→结果(财产性收入)"的分析框架,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等估计技术,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检验了预期社会化影响资产选择行为与财产性收入的研究假设。研究发现:预期社会化促进了家庭的金融投资行为,加快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但是预期社会化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积极效应并非同质,家庭预期社会化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加剧了家庭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扩大。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为解释家庭财产性收入积累与差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文涛  谢家智  
文章从心理、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视角,通过提出预期社会化的形成与传导机理,构建"心理(预期社会化)→行为(资产选择行为)→结果(财产性收入)"的分析框架,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等估计技术,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检验了预期社会化影响资产选择行为与财产性收入的研究假设。研究发现:预期社会化促进了家庭的金融投资行为,加快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但是预期社会化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积极效应并非同质,家庭预期社会化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加剧了家庭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扩大。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为解释家庭财产性收入积累与差距找到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而且为预期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广东调查总队课题组  程学斌  陈铭津  
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其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还是很低。为实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本文对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收入—财产(生活型和投资型)—财产性收入三者相联关系的观点,分析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发现财产性收入增长受家庭财产、居民个人因素、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和投资市场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  卢洋  
家庭财产性收入逐渐成为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及其城乡、地区异质性值得关注。本文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宏观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9年的微观数据,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家庭财产性收入规模的扩大,这一作用是通过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来实现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存在城乡和地区异质性,表现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家庭金融关注度越高,越有利于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争艳  刘凯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各种因素影响家庭财产水平的理论框架。然后通过对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2007年"城市投资者行为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和实证分析,估算了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函数,重点考察了户主的主观行为特征在财产积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发现:户主投资参与度与风险偏好度的提高有利于家庭财产水平的增加;与低收入或者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家庭相比,对高收入或者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来说,投资参与度与风险偏好度对家庭财产水平的积极影响更显著一些。最后,针对政府如何促进居民财产水平的提升,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兵  生晗  
采用2015年及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两期数据,结合工具变量Tobit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知识水平对于城镇家庭财产性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于城镇家庭财产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位数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知识对于财产性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作用弹性更强。因此,政府及金融机构在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稳健运行的基础上,要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居民的投资意识,加深居民对于金融产品的了解,提高低财产性收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缓解财产性收入给居民财富带来的"马太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海林  杨颜铭  
房屋拆迁补偿具有典型的李嘉图租金性质,不仅会直接增加家庭的财产性收入,而且也可能拉升家庭的风险偏好程度,在金融资产配置中偏重高风险资产,因此拆迁补偿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财富净效应并不一定为正。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1)拆迁补偿作为一种特殊的“租金收入”,对家庭财产性收入能直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心理账户”与财富损失预期的调节下,拥有股票账户的被拆迁家庭风险偏好将会显著增大,这将会使家庭财产性收入显著缩水;(3)家庭房产的数量差异和城乡区位差异也显著影响着居民家庭的风险偏好特征,即房产数量更多的农村家庭,在股票账户的调节作用下财产性收入面临的风险更多。因此,应该大力普及金融教育,降低拆迁补偿所致的财富效应下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发生概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媛媛  方会琳  张春蕾  
基于CHFS数据,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探讨多重社会网络与居民家庭财产安全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横向网络与纵向网络均会显著降低家庭财产安全风险。在间接影响路径中,多重社会网络可通过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控制力的独立中介渠道以及“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力”的链式中介渠道发挥负向影响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丽芬  潘慧峰  林向红  
本文首先分析城乡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二元特征,然后对城乡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二元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城市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存在影响;对农村家庭财产性收入不存在影响。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农村人均储蓄存款是影响其财产性收入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灿  王辉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6年面板数据分别进行OB分解和FFL分解,从禀赋效应和回报效应两个方面探讨社会网络对中国家庭净财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6年家庭净财产差异主要是由回报差异造成,且回报差异在总体上是显著的;2016年社会网络对各分位点上的家庭财产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与家庭财产水平呈U型变化。另外,采用夏普利值分解考察社会网络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率发现,社会网络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不断扩大,由2010年的0.66%上升到2016年的1.18%。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秦海林  潘丽莎  
近年来,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财产性收入的决定因素却扑朔迷离。为此,基于CFPS(2014)数据,本文借助工具变量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人力资本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与家庭财产性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影响在家庭规模、家庭经济实力以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具有异质性。同时,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家庭的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投资理财活动,从中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损失的最小化,进而提高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因此,要想发挥人力资本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效应,家庭应该着重培育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人力资本。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贺小军  
当你对家庭财产投资增多时,是否考虑到家庭财产也面临着自然灾害和盗窃损失的风险呢?这就需要参加保险来增加保障,为您分担忧愁。首先,当您选择保险时,要弄清自己家庭财产状况、需要投保什么样的险种。要先向当地保险公司机构咨询或索取保险宣传单。如果您居住在城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桑希玉  桑海鹏  
还本家庭财产保险业务不仅能顺应保户“既保险又还本”的心理 ,又适应目前我国实行的拉动需求、鼓励消费的政策 ,因而不应将其停止办理。作者从分析条款着手 ,指出造成该业务亏损的直接原因是条款设计有待完善 ,提出了完善条款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琼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具有生产、生育、赡养、教育和满足性及精神生活的功能。家长制和宗法制是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家庭关系的核心是财产和继承制度。文章以唐律为主线,从妻子私财、离婚后财产分配、女儿财产、女性家庭遗产继承等方面展示了唐代女性家庭财产问题的制度细节,反映了唐代女性的真实地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和  
家财险在我国财产保险领域中属于经营历史比较悠久,且经营效益也相对较好的业务,但业务总量一直不大,在财产保险业务中的占比也很小。我国家财险从新中国保险业务开办之初至今,基本上有四种经营模式,即"单位福利型"、"长效储金型"、"按揭业务型"和"投连产品型"。导致我国家财险困境的原因十分复杂,因素众多,但供给是主要矛盾,具体表现在产品、营销和经营三个方面。要促进我国家财险持续、健康地发展就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综合治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夯实基础,大胆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