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5)
2023(7125)
2022(5941)
2021(5387)
2020(4373)
2019(9967)
2018(9694)
2017(19517)
2016(10471)
2015(11732)
2014(11931)
2013(11770)
2012(11494)
2011(10615)
2010(11345)
2009(10844)
2008(10659)
2007(9844)
2006(9477)
2005(9047)
作者
(30336)
(25336)
(25289)
(24488)
(16511)
(11916)
(11403)
(9684)
(9669)
(9401)
(8842)
(8420)
(8264)
(8243)
(8163)
(7897)
(7556)
(7297)
(7293)
(6993)
(6635)
(6161)
(6126)
(5921)
(5825)
(5796)
(5551)
(5379)
(5166)
(4957)
学科
(66995)
经济(66931)
管理(32167)
(27506)
(21651)
企业(21651)
地方(18113)
方法(18095)
数学(15903)
数学方法(15651)
中国(15533)
(14407)
地方经济(12743)
(12670)
业经(12017)
(11337)
(11277)
(10304)
农业(9499)
(9338)
银行(9338)
(9146)
金融(9146)
(9036)
(9029)
贸易(9023)
(8679)
环境(8475)
及其(8247)
(8064)
机构
学院(161250)
大学(159418)
(81824)
经济(80163)
研究(60052)
管理(59201)
理学(49010)
理学院(48472)
中国(47844)
管理学(47761)
管理学院(47448)
(38816)
(33252)
科学(31321)
(30362)
财经(29234)
中心(26825)
研究所(26487)
(26451)
经济学(26373)
(26262)
经济学院(23202)
北京(22089)
(21526)
师范(21440)
财经大学(21112)
(20881)
(20701)
(20411)
(17783)
基金
项目(91100)
科学(72792)
研究(71442)
基金(66135)
(55209)
国家(54718)
社会(47679)
科学基金(47229)
社会科(45166)
社会科学(45158)
(34561)
基金项目(32966)
教育(32305)
编号(28859)
资助(28611)
(28494)
自然(27388)
自然科(26723)
自然科学(26718)
自然科学基金(26224)
成果(25482)
(21546)
课题(21086)
(20930)
重点(20372)
国家社会(19488)
(19091)
发展(18657)
教育部(18590)
(18395)
期刊
(106341)
经济(106341)
研究(60441)
中国(32449)
(29249)
管理(25051)
(21931)
金融(21931)
(19934)
科学(18133)
经济研究(17813)
学报(16938)
教育(16338)
财经(15994)
业经(15093)
技术(14464)
(14010)
大学(13985)
问题(13657)
学学(13138)
农业(12901)
(11305)
国际(10103)
技术经济(9887)
世界(9477)
统计(8925)
经济问题(8688)
经济管理(8249)
现代(7961)
改革(7943)
共检索到272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东  刘力臻  
在决策者生态理性和决策者自利性的假设条件下,心理学中的后悔理论可以引入到经济学的预期效用理论中。作为预期效用理论的辅助,后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决策悖论问题。改进的后悔理论认为:预期后悔和预期欣喜情绪可以转化为人们决策的动机——避免后悔或者追求欣喜;在预期效用值相近的情况下,避免后悔或追求欣喜成为了影响人们进行决策的主要因素。避免后悔或追求欣喜的决策动机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偏好反转"现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东  刘力臻  
在决策者生态理性和决策者自利性的假设条件下,心理学中的后悔理论可以引入到经济学的预期效用理论中。作为预期效用理论的辅助,后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决策悖论问题。改进的后悔理论认为:预期后悔和预期欣喜情绪可以转化为人们决策的动机——避免后悔或者追求欣喜;在预期效用值相近的情况下,避免后悔或追求欣喜成为了影响人们进行决策的主要因素。避免后悔或追求欣喜的决策动机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偏好反转"现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辉华  凌文辁  
本文首先从决策条件和决策主体的理性水平这两个维度描述了现有的经济决策观点,据此摆脱了过去研究过程中“非此即彼”思维的束缚,把各种决策类型有机统一到一个分析框架中。在这一框架下,决策主体的理性水平是一个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而且决策条件和决策主体的理性水平存在一种对应关系。这一发现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个体经济决策过程中“理性”所扮演的角色。然后,重点分析了主体的认知分析水平,指出传统经济决策所考虑的认知局限仅仅指的是理性认知局限。参考已有的情绪研究成果,通过把情绪引入决策主体的认知分析,认为主体决策的认知分析包括情绪和理性两种形式,主体认知分析是情绪和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主体的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根宏  林木西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预期冲击与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动态机制进行了讨论,并基于我国1999~2015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对预期冲击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能力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将消费者情绪用主观贴现率和消费跨期替代弹性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将情绪变量引入到预期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动态影响机制之中,进一步对情绪、预期与经济周期波动三者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预期冲击可以解释50%以上的中国中长期经济波动;消费者的情绪变动与预期冲击的效应呈现正相关关系;通过稳定预期提升宏观经济管理效率的路径机制是有效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乔梅  廖冰  
文章以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将社会个体情绪等心理学变量置入经济决策的研究范式,以此构建基于情绪博弈的行为经济学决策模型,并以投资决策为实例实施博弈运算。研究不仅对金融投资决策有益,而且对企业管理等决策行为有所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爱梅  梁颖  田婕  
情绪是近来决策研究的焦点之一,情绪与决策的研究受到各个学科的重视。文章首先概括了决策研究的三种范式,即标准化范式、描述性范式和进化论范式;接着分别阐述了心理学与经济学两大领域关于情绪与决策的理论模型、研究范式、研究成果等;最后分析了两大学科在研究内容、方法和范畴上的优劣,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内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卿志琼  
认知科学中情绪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人们对情绪介入经济决策的传统认识。文章在梳理认知科学关于情绪介入决策的基础上,从权变的视角分析了情绪介入决策的权变因素,并阐述了认知科学对情绪介入经济决策研究的渗透和影响。文章认为认知科学对经济学的影响表现为:在研究视角上,可以从认知科学的信息加工视角理解情绪介入经济决策的内在机制;在研究层次上,经济决策的研究从行为层进入到认知心理层和脑神经层;在研究方法上,认知科学的行为实验和脑功能成像技术等方法被运用到经济决策的研究中;在研究模型上,经济学家发展了一些基于具体情绪的决策模型。文章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学情绪—理性互动决策的概念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仪垂林,张力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卿志琼  
情绪曾是古典经济学研究经济决策的出发点。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决策模型却把情绪视为干扰因素而加以排除。行为经济学从有限理性、偏好逆转和认知偏差中"发现"了情绪对经济决策的重要影响。神经经济学则运用fMRI等脑成像技术揭示了情绪影响经济决策的脑神经机制。文章从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探讨情绪影响经济决策的演变路径,试图运用不同分析视角形成情绪与决策关系的一般分析框架及其适用条件。最后探讨了情绪与决策关系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振亚  
一、合理预期的理论与模型合理预期假说最初产生于6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的年轻经济学家约翰·穆思(John·F·Muth)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合理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合理预期”的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晓东  刘力臻  
西方经济学在风险决策理论中存在缺陷,表现为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诸多的决策悖论。行为经济学所倚重的前景理论虽然能够解释悖论问题,但是未能真正揭示悖论问题产生的心理学机理,其本质上只是对实验数据形而上的总结。这导致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诸多模型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呈现碎片化状态。现代心理学把情绪作为影响决策问题的重要变量。情绪理论中的预期情绪可以带来附加效用,因而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可以作为预期效用理论的修正和补充。情绪理论中的即时情绪可以通过群体心理影响群体决策,能够用来解释市场经济中的极端现象。西方经济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晓东  刘力臻  
西方经济学在风险决策理论中存在缺陷,表现为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诸多的决策悖论。行为经济学所倚重的前景理论虽然能够解释悖论问题,但是未能真正揭示悖论问题产生的心理学机理,其本质上只是对实验数据形而上的总结。这导致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诸多模型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呈现碎片化状态。现代心理学把情绪作为影响决策问题的重要变量。情绪理论中的预期情绪可以带来附加效用,因而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可以作为预期效用理论的修正和补充。情绪理论中的即时情绪可以通过群体心理影响群体决策,能够用来解释市场经济中的极端现象。西方经济学的决策理论需要与心理学的情绪理论相融合以解决其理论缺陷。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国锋  毛北行  杜虎兵  
已有风险决策模型只能对部分个体的决策结果作出解释。其根本原因在于3个方面:没有将个体情绪包含在内,所采用的单一决策模式及单向数据拟合方法不合理。这些问题需要采用4项措施来解决。依据情绪函数的一般特性,为结果及其实现概率分别设计情绪函数。根据信息的控制加工逻辑,确定情绪函数之间的加和关系,用多模式决策替代单一模式决策。建立双向拟合方法,替代单向拟合方法。从而建立决策情绪模型,使所有个体的选择行为都获得解释。利用前景理论经典案例及14个异常行为案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所建模型为风险决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亮  
选取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沪深300指数、5个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11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月度数据,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出投资者情绪因子、经济增长因子和货币因子,然后采用VAR模型研究了这三个因子与沪深300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沪深300指数除了受其自身滞后项的影响,投资者情绪也起到了较强的正向作用;投资者情绪则主要受到了沪深300指数和货币因子的影响,且沪深300指数从第4期开始成为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增长因子主要受自身影响;而货币因子除了受自身影响外,经济增长因子也起着较大的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荣景  
理性预期的假说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是理性预期,即假定经济主体(这里指微观层面,下文也是指同一层面的)对未来作出的预测是理性的。其二是持续的“市场出清”,也就是假定,无论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将适应供求状况迅速调整,使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