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
- 2023(1488)
- 2022(1253)
- 2021(1173)
- 2020(1090)
- 2019(2375)
- 2018(2322)
- 2017(4364)
- 2016(2536)
- 2015(2810)
- 2014(2810)
- 2013(2625)
- 2012(2684)
- 2011(2158)
- 2010(2351)
- 2009(2123)
- 2008(2390)
- 2007(2082)
- 2006(1875)
- 2005(1772)
- 学科
- 管理(10768)
- 济(9419)
- 经济(9413)
- 业(9076)
- 企(8829)
- 企业(8829)
- 财(5919)
- 务(5023)
- 财务(5019)
- 财务管理(5004)
- 企业财务(4789)
- 方法(3640)
- 数学(3013)
- 制(2995)
- 数学方法(2953)
- 银(2522)
- 银行(2521)
- 中国(2405)
- 行(2304)
- 学(2202)
- 融(2001)
- 金融(2001)
- 体(1906)
- 策(1875)
- 理论(1815)
- 业经(1779)
- 划(1769)
- 体制(1647)
- 教育(1562)
- 农(1515)
- 机构
- 大学(33230)
- 学院(32456)
- 济(12757)
- 经济(12411)
- 管理(11494)
- 研究(11461)
- 中国(10261)
- 理学(9376)
- 理学院(9255)
- 管理学(9085)
- 管理学院(9017)
- 财(8395)
- 京(7760)
- 科学(6368)
- 财经(6129)
- 所(5888)
- 中心(5705)
- 经(5613)
- 江(5229)
- 研究所(5060)
- 北京(5022)
- 农(4732)
- 财经大学(4701)
- 州(4241)
- 业大(4232)
- 范(4130)
- 院(4087)
- 师范(4075)
- 经济学(3969)
- 省(3770)
共检索到56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秋白
预期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始见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其基本含义是指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在作出行动决策之前,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和重要经济变量的变化趋势所作的主观预测或估计。 预期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与客观经济现实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首先,预期的产生是以反映客观经济现实的各种信息为依据的。人们对经济形势或经济变量的未来状况的预测或估计,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一种成果。人们无论是有意识地还是无意识地,都是在占有并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永军
2013年6月份以来,我国银行间市场两次出现同业拆借利率急剧上升的情况,货币市场流动性出现异常紧张的局面。6月20日上海银行间市场隔夜同业拆借利率上升到13.44%的创纪录水平,反映出我国货币市场流动性出现异常紧张的局面。这种情况成为引发我国股票市场6月份和12月份出现持续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直到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表示已经采取措施缓解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同时表示我国商业银行资金仍然充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世银
宏观调控中普遍存在消费预期。这种预期对宏观调控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预期作用于宏观调控的效率,就是要正确地引导消费者的预期,树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就是要使城乡居民不仅要有钱花,而且要有钱敢花。扩大消费需求需要正确地引导人们的消费预期。
关键词:
消费预期 消费者信心 消费需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黎明
十年改革,成效显著,举世瞩目。但是,也出现许多问题: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社会腐败现象加重,收入不公、机会不均等状况有所恶化。专家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去几年我们对改革发动后可能出现的经济运行和调控机制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了某些原有机制在当前不可取代的作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张敦富 傅晓东 叶裕民
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日趋由产业推动型转向区域和产业联合推动型,这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的基础和对像正在发生变化,那么具有独特功能的区域调控手段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现实需要有力的区域调控,在各区域或地方越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条件下,越是需要区域协调、区域调控。只有按照各自有利的条件进行区域分工和交换,才会使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克服不利因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为使我国经济在产业(条条)和区域(块块)两个层面上相互协调配合,健康发展,作为政府,可在发挥产业政策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区域调控的职能作用必不可少。
关键词:
区域 调控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关键词:
宏现调控 总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就业深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及相应的经济政策选择面临着"控通胀"与"稳增长"的"两难"冲突与矛盾。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资源和资金大量投入、依靠以国有部门为主导的投资拉动的情况下,抑制通胀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成为两个相互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地
中国已进入全面通胀时期,通胀现象将在小幅振荡中持续攀升。通胀的主要根源是过度投资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控制通胀必须在较长时期内坚持总量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改善和优化经济增长结构,降低各级政府投资冲动,依赖于政府职能转变,即把大部分经济职能移交给市场,由市场与政府共同分担调控责任。保证增长、控制物价,需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刺激以农民为主体的有恒产者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并以此作为未来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 政府职能 私营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锡良
人们的预期已越来越影响到金融宏观调控效率的高低。在基于对未来经济预期的金融宏观调控下,决策者必须对未来的经济运行趋势作出判断,从而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金融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延 邱牧远
本文在回顾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演变的基础上,预期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政策的五个特点:(1)一向重视凯恩斯主义所强调的财政政策。(2)仍然偏好运用外部时滞短、有立竿见影效果的财政政策。(3)从财政政策工具的选择看——增支和减收政策的直接后果是刺激了总需求,间接后果是兼顾了对政府规模的控制。(4)预期未来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组合:如果稳增长是第一位的,会选择松财政(积极的财政政策)辅之以松货币(积极的货币政策);如果调结构是第一位的,会选择松财政(积极的财政政策)辅之以紧货币(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定向宽松,定向降准)。(5)借鉴供给学派,以微观活力支撑宏观稳定,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以结构调整促进总量平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滔
预期是影响经济主体决策的重要因素,是宏观调控需要重点关注的变量。实施预期管理,目的是引导公众预期,进而影响企业投资、居民消费等经济行为,使宏观调控事半功倍。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在宏观调控中做好预期管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稳定市场预期"纳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之中。2018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预期"列为"六稳"要求之一。而
关键词:
预期管理 政府性基金预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大佑
重视价格预期改善价格宏观调控徐大佑·什么是价格预期?价格预期包括哪些内容?怎样进行分类?如何利用合理的价格预期,改善价格的宏观调控呢?请看──价格预期是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主体对未来时期各种商品与劳务价格、价格比例关系、价格总水平及其变动趋势的估计和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