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8)
2023(6245)
2022(5465)
2021(5062)
2020(4579)
2019(10963)
2018(10619)
2017(21862)
2016(11985)
2015(13682)
2014(14033)
2013(14173)
2012(13349)
2011(12010)
2010(12231)
2009(11701)
2008(12086)
2007(11257)
2006(9626)
2005(8834)
作者
(35994)
(30435)
(30156)
(29088)
(19303)
(14542)
(14090)
(11738)
(11266)
(10777)
(10157)
(10130)
(9589)
(9586)
(9583)
(9479)
(9325)
(8861)
(8857)
(8754)
(7531)
(7469)
(7382)
(6951)
(6897)
(6891)
(6742)
(6666)
(6100)
(6096)
学科
(58219)
经济(58176)
(36911)
管理(35566)
方法(30760)
(30101)
企业(30101)
数学(28037)
数学方法(27871)
(17236)
(14157)
中国(12813)
(12272)
财务(12258)
财务管理(12236)
企业财务(11760)
(10736)
贸易(10732)
(10580)
(10383)
(10080)
(9971)
金融(9969)
业经(9639)
(9274)
银行(9254)
地方(9198)
农业(9123)
(8768)
(7651)
机构
大学(185882)
学院(183021)
(83101)
经济(81501)
管理(71969)
理学(61715)
理学院(61103)
研究(60346)
管理学(60226)
管理学院(59874)
中国(47729)
(39433)
(38144)
科学(34453)
财经(31744)
(31162)
(30910)
(28774)
中心(28203)
研究所(27910)
(27023)
经济学(26837)
业大(26429)
农业(24543)
经济学院(24484)
北京(24255)
财经大学(23717)
(21362)
(21345)
师范(21136)
基金
项目(115095)
科学(90522)
基金(85351)
研究(82867)
(73555)
国家(72982)
科学基金(62544)
社会(53327)
社会科(50618)
社会科学(50595)
基金项目(45340)
(43423)
自然(40554)
自然科(39628)
自然科学(39614)
自然科学基金(38945)
教育(38539)
(36936)
资助(36261)
编号(33408)
成果(27298)
(27082)
重点(25590)
(23977)
(23584)
教育部(23509)
人文(22600)
科研(22597)
大学(22443)
课题(22141)
期刊
(89154)
经济(89154)
研究(54355)
(32871)
中国(30984)
学报(27597)
(26744)
科学(24968)
管理(24477)
(21206)
金融(21206)
大学(20708)
学学(19703)
农业(17397)
财经(17202)
技术(15072)
经济研究(14716)
(14700)
业经(13192)
教育(13142)
问题(12547)
(11365)
技术经济(10740)
国际(10040)
理论(10038)
统计(9767)
(9663)
商业(9251)
实践(8945)
(8945)
共检索到270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世银  
预期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和心理现象,是人们在进行经济行为活动之前对经济变量的一种估计和主观判断。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充满预期因素作用和影响的市场。从本质上来说,投资者投资于资本市场,就是投资于这个市场的未来收益预期。预期作用于资本市场投资需求的传导机制是通过影响各经济行为主体的预期作用于投资需求的。资本市场投资供求均衡点是否稳定,取决于经济运行在受到使它离开均衡位置的冲击后将会如何变化的预期。预期的合理引导,对于投资者进行资本市场投资、防止经济的剧烈振荡,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重视投资者预期因素比重视和规划货币供应量增长的若干个百分点更为重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邓文龙  
本文以创业板财务造假上市第一股万福生科为例,从上市公司重组预期角度分析万福生科被暂停上市风险下的资本市场交易异象,揭示这一异象下凸显的监管制度漏洞,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虹  
本文仅从资本市场结构出发,分析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资本市场效率发挥的阻碍作用,探究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红红  蒋殿春  
文章采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测算资本品市场的分割指数,并用2001年~2009年省际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市场分割的作用大小,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弱化了资本市场分割,促进了区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一方面其跨地区的投资并购行为,促进了地区间资本的流动,弱化资本市场的分割程度;另一方面其导致各地区政府争夺外资资源,加强对资本的流出控制,加剧了市场分割程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筱箭  郭杨  
利率风险的存在使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不能够满足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需要 ,本文从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特点和对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应将养老保险基金投入资本市场的建议 ,并指出了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泽荣  胡佳  
本文通过企业IPO筹资方式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笔者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应以规范和发展为主基调,在改革和创新中不断成熟和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德环  李岩  李思龙  
文章从投资者互动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理论模型,以此研究其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同时利用网络数据对相关假说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社交媒体中的投资者互动行为会促进公司层面的特质信息融入股价,降低股价同步性,提升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2)分析师关注与投资者互动间存在着"互补"效应,具体而言,分析师关注越低,投资者互动对股价同步性的减缓作用越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曜  
我国新生资本市场中的寿险投资分析李曜一、寿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的共生关系分析从寿险资金运动的全过程来看,经历了寿险收入——寿险基金——寿险赔款的转换,这一过程是以保险单为媒介的资金调剂行为,体现着寿险的基本职能——补偿和保障效应。但是,如果寿险盈利也出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世银  
早期西方经济学者看到了对未来判断的重要性以及预期对现实经济运行的影响。随着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国外对资本市场的研究逐渐纳入了预期因素。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活动中,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投资者逐渐形成了他们的预期,出现了资本市场的预期问题。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资本市场预期理论。凯恩斯探索投资心理预期、马科维茨和夏普研究资本资产定价预期、法马进行信息和预期对资本市场效率影响分类等不同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为后人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但是,他们的见解与现实情况却相差较大,表现出了对资本市场预期问题研究的局限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在S=I的国民经济恒等关系中,如果利率的下降导致储蓄S减少,那么从储蓄流出的货币将转向投资I,形成S<I的状况,投资的增加一方面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另一方面又引致利率上扬。这两方面的结果促使储蓄增加,S与I在一个新的水平恢复均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邱永红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对资本市场将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带来资产证券化业务、基金份额质押业务、股票最高额质押业务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对此作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善勇  
传统的资本市场理论(CMT)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公平合理的随机游动(布朗运动)或“鞅(Martingales)”,即对明天价格的期望等于今天的价格。其特点是对正态分布及有限方差的存在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即特别强调序列独立(不相关),也就是说资产价格对信息无记忆,即使有记忆,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章和杰  
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弱有效市场 ,弱有效的原因在于法律制度的制定滞后于市场的发展 ,信息披露不规范 ,市场泡沫严重。为接轨国际资本市场 ,需加快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工作 ;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加强证券市场的基础建设如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 ;加强中国证券公司的竞争能力 ;逐渐增加交易工具 ,丰富交易品种 ;提高中国证券投资者的素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黎明  
持续审计是信息时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期间审计相比,持续审计具有不可抵挡的功效优势,不仅体现在给审计师和企业带来的功效上,同时持续审计还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和对资本市场发展的促进。持续审计应用对于我国审计职业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