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1)
- 2023(10732)
- 2022(9015)
- 2021(8142)
- 2020(6787)
- 2019(15153)
- 2018(14822)
- 2017(28315)
- 2016(15447)
- 2015(17118)
- 2014(17316)
- 2013(17006)
- 2012(16300)
- 2011(15084)
- 2010(15503)
- 2009(14680)
- 2008(14728)
- 2007(13359)
- 2006(12050)
- 2005(11471)
- 学科
- 济(82518)
- 经济(82413)
- 管理(48389)
- 业(41146)
- 企(34939)
- 企业(34939)
- 方法(27719)
- 数学(23692)
- 数学方法(23443)
- 学(20734)
- 财(19123)
- 中国(18326)
- 地方(18238)
- 制(17788)
- 业经(15977)
- 农(15588)
- 体(13260)
- 融(13059)
- 金融(13056)
- 地方经济(12743)
- 银(12572)
- 银行(12542)
- 行(12077)
- 环境(11707)
- 理论(11109)
- 务(11022)
- 财务(10998)
- 财务管理(10972)
- 企业财务(10533)
- 和(10428)
- 机构
- 大学(241295)
- 学院(236907)
- 济(106180)
- 经济(104111)
- 研究(89036)
- 管理(83927)
- 理学(71397)
- 理学院(70441)
- 管理学(69208)
- 管理学院(68739)
- 中国(66002)
- 科学(53072)
- 财(51689)
- 京(50662)
- 所(46346)
- 研究所(41838)
- 财经(40403)
- 农(39147)
- 中心(38402)
- 江(37139)
- 经(36530)
- 经济学(35241)
- 业大(32919)
- 范(31918)
- 北京(31866)
- 师范(31581)
- 院(31447)
- 经济学院(31307)
- 农业(30570)
- 财经大学(30011)
- 基金
- 项目(152700)
- 科学(121458)
- 基金(113964)
- 研究(109099)
- 家(100473)
- 国家(99725)
- 科学基金(84587)
- 社会(72939)
- 社会科(69159)
- 社会科学(69139)
- 基金项目(59050)
- 省(57536)
- 自然(53785)
- 自然科(52535)
- 自然科学(52516)
- 自然科学基金(51632)
- 教育(50183)
- 划(49068)
- 资助(46815)
- 编号(40800)
- 成果(35606)
- 重点(35474)
- 部(35035)
- 发(32906)
- 制(32037)
- 国家社会(31453)
- 创(31243)
- 教育部(30231)
- 性(29885)
- 课题(29773)
- 期刊
- 济(126566)
- 经济(126566)
- 研究(77071)
- 中国(48649)
- 财(41163)
- 学报(40542)
- 科学(37010)
- 农(35957)
- 管理(33939)
- 大学(30721)
- 学学(29193)
- 融(24208)
- 金融(24208)
- 农业(23612)
- 教育(23043)
- 财经(22171)
- 经济研究(21072)
- 经(19195)
- 技术(18603)
- 业经(16423)
- 问题(16145)
- 技术经济(12369)
- 贸(12332)
- 版(11939)
- 世界(11860)
- 业(11729)
- 统计(11195)
- 国际(10980)
- 现代(10304)
- 理论(10281)
共检索到369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春平 田敏
预期在宏观经济学及其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但在预期是否有偏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争议,预期的形成机制更是国际经济学界的难题。历史回顾发现,预期设定的变化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紧密关联。从经验证据看,对多种数据、多种变量、多种主体等的研究发现,预期通常是有偏的,通常假设的无偏性预期或理性预期难以成立。而难点在于预期形成机制,目前主要从信息处理能力和适应性学习的角度刻画预期形成过程。在不同预期模型和信息处理能力设定下,宏观经济的波动解释和最优政策设计都有所不同,一旦引入有偏性预期,宏观经济学及宏观政策都将做相应的调整。整体上看,有偏性预期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仍然是个重大的挑战和前沿研究领域。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预期 信息 机制 冲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靳兰征
理性预期学派是六十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界兴起的重要学派之一。罗伯特·霍尔和约翰·泰勒合著的《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与价格调整》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其包含理性预期思想的宏观经济理论。评介该书中他们的宏观经济理论对于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动向,认识资产阶级宏观经济学的实质和有分析地借鉴其中有用成份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服务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成 唐杰
本文采用动态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讨论现代宏观经济学及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70年的时间里,宏观经济学通过对信息、预期与市场均衡之间关系的把握,逐步形成了深刻揭示宏观经济特性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各种流派的理论均可以归结为在信息不完备条件下宏观经济如何实现动态一般均衡的理论,宏观经济学业已成为关于宏观经济长期动态均衡的理论。
关键词:
信息 预期 均衡 宏观经济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谢海玉 刘帅
宏观经济预期对资产价格波动的研究成果较多,对EUA价格走势的影响还未有定论。将2005年3月—2012年4月欧洲宏观经济预期同实际发布之间的误差设为自变量,EUA价格变化率为因变量,运用一般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宏观经济指标的公布对EUA价格走势的影响。通过分析宏观经济信息公布当天、一周和一个月内EUA价格波动,分别检验宏观经济预期在短期、中期内对EUA价格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大部分宏观信息公布对EUA价格影响不明显,宏观经济预测偏误对EUA价格波动的解释能力较弱。
关键词:
宏观经济信息 EUA 预期理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荣景
理性预期的假说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是理性预期,即假定经济主体(这里指微观层面,下文也是指同一层面的)对未来作出的预测是理性的。其二是持续的“市场出清”,也就是假定,无论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将适应供求状况迅速调整,使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毕吉耀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又称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产生于70年代早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演变,已经形成为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微观经济分析、实际经济周期分析、经济政策分析以及经济计量分析在内的完整体系,对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理性预期假设最初是由穆斯(Muth,J.F.)在60年代初提出的,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却是在70年代产生和形成的,主要奠基人是卢卡斯(Lucas,R.E.Jr)和萨金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志伟 范幸丽
近年来,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1995年奥布斯菲尔德(Obsfeld)和罗果夫(Rogoff)在《政治经济学期刊》(JPE)上发表的文章《汇率动态回顾》一文,开创了"新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学",标志着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学根本特征在于将名义价格刚性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到开放经济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从而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一般动态均衡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微观基础。该理论对现实的国际经济现象做出的理论分析和解释,比传统的无微观基础的国际经济学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同时该模型中采用的福利分析标准——总效用分析标准比传统的"以邻为壑"的福利标准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超 王智强
通过研究1999年1月到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本文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形成方式中,适应性预期占据主导地位,导致通货膨胀存在惯性,而消费者预期变量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显著;货币政策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首要影响因素,当期便可以产生影响;财政政策的合理使用可以起到刺激经济又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作用,但是其作用存在时滞,其使用需要以精确的判断为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德勇 杨柳青青
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宏观经济学的形成过程和主要观点,并对其前沿研究领域进行了阐述。生态宏观经济学主要采用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方法,探讨如何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维持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和繁荣问题,并初步形成了相关的理论体系,重点研究了负增长、收入分配、气候政策及生态宏观经济的情景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德勇 杨柳青青
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宏观经济学的形成过程和主要观点,并对其前沿研究领域进行了阐述。生态宏观经济学主要采用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方法,探讨如何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维持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和繁荣问题,并初步形成了相关的理论体系,重点研究了负增长、收入分配、气候政策及生态宏观经济的情景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卞志村 高洁超
传统货币政策框架所定义的最优货币政策是围绕中央银行二次型损失函数展开的。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货币政策是否最优的重要标准是能否使经济趋于理性预期均衡水平。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进一步探讨中央银行与公众间不同策略互动如何导致实际经济偏离理性预期均衡水平。首先,在新凯恩斯模型框架内,对理性预期假设进行适当放松,通过引入适应性学习刻画宏观经济预期形成过程。其次,通过动态数值模拟,计算不同货币政策目标制下实际经济对均衡水平的偏离程度以及相应的均值和波动水平。最后,分析并甄选我国最优货币政策框架。本文发现,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和混合名义收入目标制均可成为我国最优货币政策的有效实现形式,可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春玲 胡建渊
理性预期理论是最近二十几年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学派,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结构。本文从理性预期学派的起源和理论基础出发,以理性预期的视角探讨现代宏观经济体系中微观层面上个体行为与宏观层面上经济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政府在微观经济主体具备良好理性预期能力的前提下,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调节是有限的,政府必须充分尊重并合理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才能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效用。
关键词:
理性预期 宏观经济 政策效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彦斌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张苏教授历时七年撰写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于2014年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我认为该书具有如下两个鲜明的特点:1.对宏观经济学经典文献的引入深刻、生动。作者在序言中提出,要坚持对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每一个理论板块都回溯到经典文献,这一点作者的确做到了。教材还对经典文献的前后文献进行了细致考察,加深了读者对理论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比如,第五章引入了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继瑞
近年来,在国内预期理论研究领域造诣颇深、堪称领军型学者之一的江世银教授,最近出版了《预期理论在宏观经济中的应用》(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一书,这是江世银教授长期以来对预期理论与预期问题研究的第四本个人学术专著,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该书将各种不同的预期理论应用于宏观经济中,已大大超出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最新认识。虽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上个世纪已经达到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