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2)
- 2023(11596)
- 2022(10212)
- 2021(9569)
- 2020(7712)
- 2019(18233)
- 2018(18283)
- 2017(35690)
- 2016(19354)
- 2015(21637)
- 2014(21902)
- 2013(21576)
- 2012(19700)
- 2011(17549)
- 2010(17365)
- 2009(15434)
- 2008(14772)
- 2007(12649)
- 2006(11027)
- 2005(9588)
- 学科
- 济(78525)
- 经济(78439)
- 管理(56167)
- 业(51136)
- 企(43000)
- 企业(43000)
- 方法(38495)
- 数学(33089)
- 数学方法(32676)
- 农(19221)
- 学(19201)
- 财(18841)
- 中国(18828)
- 业经(16853)
- 环境(15772)
- 地方(15688)
- 理论(14734)
- 和(13691)
- 农业(13372)
- 贸(12728)
- 贸易(12721)
- 易(12321)
- 制(12105)
- 划(12085)
- 务(11792)
- 财务(11724)
- 财务管理(11703)
- 技术(11475)
- 企业财务(11087)
- 银(10480)
- 机构
- 大学(273070)
- 学院(270457)
- 管理(109584)
- 济(106026)
- 经济(103730)
- 理学(96021)
- 理学院(94997)
- 管理学(93245)
- 管理学院(92782)
- 研究(87174)
- 中国(62829)
- 京(57927)
- 科学(55409)
- 财(47328)
- 所(42900)
- 业大(41669)
- 农(41049)
- 研究所(39425)
- 中心(39068)
- 财经(38711)
- 江(37312)
- 北京(36421)
- 范(35445)
- 经(35250)
- 师范(35096)
- 农业(32105)
- 院(32035)
- 经济学(31868)
- 州(30655)
- 财经大学(28989)
- 基金
- 项目(191189)
- 科学(149588)
- 研究(139200)
- 基金(138656)
- 家(120739)
- 国家(119787)
- 科学基金(103029)
- 社会(86398)
- 社会科(81838)
- 社会科学(81820)
- 省(74653)
- 基金项目(74209)
- 自然(67997)
- 自然科(66377)
- 自然科学(66362)
- 自然科学基金(65156)
- 教育(63927)
- 划(62682)
- 资助(57273)
- 编号(56359)
- 成果(45050)
- 重点(42634)
- 部(41771)
- 发(40361)
- 创(39612)
- 课题(38516)
- 创新(36884)
- 科研(36881)
- 大学(36092)
- 教育部(35934)
- 期刊
- 济(111007)
- 经济(111007)
- 研究(77713)
- 中国(45504)
- 学报(44049)
- 管理(40437)
- 科学(40078)
- 农(36309)
- 财(35451)
- 大学(33625)
- 学学(31687)
- 教育(30186)
- 农业(25811)
- 技术(24337)
- 融(18576)
- 金融(18576)
- 财经(18386)
- 经济研究(17779)
- 业经(17562)
- 经(15643)
- 图书(14723)
- 问题(14425)
- 科技(13806)
- 理论(13653)
- 技术经济(13108)
- 业(12805)
- 实践(12617)
- 践(12617)
- 版(12360)
- 现代(11984)
共检索到378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伟 黄金涛 薛红京 秦昌安 宋佳晔 张凯修 廖文杰
为提升加固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施工效率,提出了一种射钉作为连接层的加固方式,为充分发挥加固材料性能,需要对射钉的传力机理和加固梁抗弯承载力进行深入研究,因此,该文开展了基于预应力碳纤维织物增强混凝土(P-TRC)板采用射钉加固混凝土梁的四点弯曲试验;通过平截面假定和截面极限状态分析,提出了P-TRC板加固梁在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受压区高度计算公式;在梁底纵筋屈服后,考虑了射钉弯曲导致的碳纤维织物应变滞后,并由力矩平衡得到不同破坏模式下加固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此外在考虑预应力碳纤维织物等代和加固梁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P-TRC板加固梁正常使用阶段和塑性阶段的跨中挠度理论计算公式。为验证加固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跨中挠度的计算公式,设计6种工况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试验值与计算值较为吻合。该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在指导实际工程设计时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向往 胡芃 刘阳
碳纤维增强板(CFRP)胶接结构是高精度固面反射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热载荷是反射器在轨飞行的主要载荷,胶接部位的界面热阻对高精度固面反射器在轨运行状态的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根据界面热阻测量原理,设计了一套可测量真空环境中不同温度下CFRP单片结构的热导率和胶接结构的界面热阻的实验装置.并且通过304不锈钢热导率的实验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对比,验证了实验装置的准确性.通过对环氧树脂胶添加高热导材料,提高了它的热导率.实验中采用了3种添加剂:氮化硅(β-Si3N4)、氧化铝(Al2O3)、石墨烯.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体积分数的增加,热导率也随之增大,进而可以强化胶接部位的传热,减小界面热阻.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胶接件的界面热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关键词:
热导率 界面热阻 传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希俊 申士杰 靳婷婷 袁卉 赵书平
通过对预应力FRP增强竹木集成材的抗弯实验,研究了不同预应力FRP对集成材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及中性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预应力FRP增强竹木集成材中,30%UTS预应力FRP增强竹木集成材的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及中性轴偏移最大,抗弯强度达到73.05 MPa,弹性模量7312.80 MPa,相对于无预应力FRP增强的竹木集成材中性轴向下偏移1.73 MM。并且集成材在一次破坏后,30%UTS、40%UTS预应力FRP增强竹木集成材承受荷载仅分别下降11%,18%,而无预应力FRP增强竹木集成材则急剧下降46.8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季日臣 陈尧隆 李宇
通过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上拱度的分析认为,预应力、恒载、弹性模量、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等是影响上拱度的主要因素,而上拱度的预测主要取决于对混凝土徐变的合理估算;为了防止上拱度过大对结构使用性能的影响,提出对上拱度的控制应采用降低预应力和减小徐变相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梁式渡槽 上拱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秀根 剧锦三 王宏志
根据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常用曲线方程,对受弯截面压区混凝土应力进行了矩形应力简化,推导得到了等效矩形应力图形高度及应力强度的一般公式。选取4种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计算得到了矩形应力图形的简化结果,并分析了单筋截面不同模型的相对抗弯强度及其与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称《规范》)建议值的相对误差。分析表明,不考虑混凝土受压的软化性能将过高估计截面的承载力,《规范》建议值导致截面抗弯强度计算值提高近5%,且在截面高配筋率下更为显著。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正截面 应力图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洁 王正中
在截面核心用钢管高强混凝土增强的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轴压短柱 的受力特点、荷裁变形全过程及其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提出了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简化计算结 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骏 李章浩 陈尧隆
基于湿度传导理论及一般外荷载作用下的接触摩擦单元理论,经过系统分析,建立了面板与垫层之间接触面的湿度场及干缩应力有限元计算模型。算例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可以获得较为准确合理的接触面湿度场及干缩应力计算结果。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海涛 王皓冉 李永龙 陈永灿 张华
检测水下基础设施混凝土表观缺陷是保障水下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使用遥控水下机器人(remote operated vehicle, ROV)采集混凝土表观图像是当前水下检测最高效的方式,然而ROV采集到的混凝土图像存在光照不均、色彩失衡、对比度差和边缘信息弱等问题。该文针对水下混凝土图像质量不佳的问题,提出了水下非均匀光照场景下的混凝土图像增强方法。首先采用图像修复技术(image inpainting technique, IIT)对图像局部高光区域进行修复;然后在暗通道图像增强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图像对比度感知调节方法,选取不同窗口尺寸,在每个局部窗口区域中实现图像增强;最后采用自然图像质量评估、基于感知的图像质量评估、无参照物图像质量评估和水下彩色图像质量评估4个指标对增强后的图像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在多个对比指标中优于现有水下图像增强方法,能有效提升水下图像质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武乾 黄太兴 孙敏 王力 王航
当前人们选择旧工业厂房结构加固方案效率低下,且所考虑的因素较为片面,为了全面、高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时间性、可行性和适用性等因素,以加固效果显著的工程案例为标准,以全面的18个参数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种基于蛛网面积相似和形状相似的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模型。该模型中首先运用熵权法确定18个指标权重,并将参数值归一化处理,随后运用Python计算蛛网结构相似度,检索出与目标范例最为相似的源范例。最后以结构加固效果显著的工程为例,验证了该模型能有效减少主观误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以此模型优选出了某轧钢厂房结构加固方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东青 卢哲安
为研究层布式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应用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对普通混凝土、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以及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在恒温((20±2)℃)、恒湿(相对湿度(60±5)%)条件下的干缩率和质量损失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干缩率明显小于普通混凝土和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在龄期180 d时,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干缩率降低了26.9%,掺入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的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降低了40.2%;而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比普通混凝土大,在龄期180 d时,增加了18.3%,掺入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的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其质量损失率与普通混凝土基本一致。层布式混杂纤维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强 阎慧群 王可
秸秆纤维混凝土砌块作为一种性能突出的生态建筑,在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综述了秸秆纤维混凝土砌块发展相关性研究,对制备工艺的现状做出了总结,并在材料性能方面重点介绍了其力学性能与热工性能。最后展望了秸秆纤维混凝土砌块在我国推广使用的价值,为我国农村住宅建设领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建材 秸秆纤维混凝土砌块 材料性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炎隆 涂幸 王海生 王瑞科
【目的】基于混凝土面板与垫层之间接触面的数值计算模型,考虑温度荷载作用,研究面板堆石坝面板的应力变形特性。【方法】以接触摩擦单元理论为基础,采用接触单元模拟混凝土面板与垫层之间的接触面,进行了公伯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应力变形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面板挠度呈现出中部大、两端小的分布规律,最大值为0.24m,位于面板的中心位置,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面板的顺坡向应力分布呈现出中部受压、两端受拉的变化趋势,顺坡向压应力最大值为7.9MPa,出现在约1/2坝高处,拉应力最大值为1.3MPa,出现在面板的底部与顶部;面板底面点与表面点的应力分布是一致的,在同一高程处,面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小军 杨茵 陈炼 王正 孙友富
以木构件端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增强试验法对其端面增强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木构件端面复合粉状碳纤维可有效提高木构件端部的力学性能;采用非刚性施压方法可促使碳纤维与木构件端面的工艺复合;对木构件端面进行高温热处理可使木材端面获得200条·dm-2以上的分布较均匀的可见裂纹;内层0.5 mm、外层2 mm的碳纤维涂层的增强效果最好;水曲柳、落叶松、桦木木构件端部横向抗拉强度分别提高55%、46%和59%.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清宇 曹雄 李积元 陈高强 刘瞿
铝合金是汽车、航空等领域轻量化过程中的重要应用材料,但铝合金强度和塑性的不足限制了其应用。为了提高5052铝合金的强度及塑性,采用多道搅拌摩擦加工的方法成功制备出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组织形貌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相较于母材提升了18.9%,延伸率提升了19.7%。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弥散分布,复合材料断口观察到韧窝内有明显的碳纤维拔出痕迹,说明复合材料的强度及塑性提升与碳纤维的弥散分布及碳纤维的载荷转移作用有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骏 李炎隆 焦丽芳 田艳
结合某在建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针对施工期日温差及发生寒潮等气温骤降情况,进行了气温骤降条件下面板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全过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气温骤降条件下,面板表面及中心的温度将随气温骤降的发生而持续降低,其中面板表面温度降幅最大;此时面板表面和中心均出现拉应力,面板表面的最大主应力大于面板中心的最大主应力;面板表面和中心的最大主应力均发生在高程约为坝高一半的位置。采取保护措施,可以明显削减气温骤降所产生的面板降温幅度及最大主应力增幅,保护措施越强其削减效果越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