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7)
2023(5588)
2022(5013)
2021(4672)
2020(4297)
2019(10186)
2018(10062)
2017(19657)
2016(11075)
2015(12848)
2014(13316)
2013(13351)
2012(12667)
2011(11569)
2010(11691)
2009(11143)
2008(11405)
2007(10550)
2006(8960)
2005(8193)
作者
(34224)
(28907)
(28722)
(27572)
(17998)
(13811)
(13179)
(11342)
(10673)
(10273)
(9850)
(9556)
(9228)
(9167)
(9116)
(9102)
(8947)
(8489)
(8392)
(8312)
(7293)
(7163)
(7138)
(6648)
(6509)
(6481)
(6463)
(6419)
(5891)
(5885)
学科
(47034)
经济(46960)
管理(30901)
(29809)
方法(24175)
(23682)
企业(23682)
数学(21631)
数学方法(21417)
(13585)
(13354)
中国(11330)
(10742)
(10713)
(9367)
贸易(9366)
(9097)
地方(8776)
业经(8535)
农业(8404)
(8233)
财务(8194)
财务管理(8169)
企业财务(7698)
(7499)
银行(7471)
(7324)
(7105)
金融(7103)
(7047)
机构
大学(168708)
学院(166513)
(68082)
经济(66575)
管理(61698)
研究(56643)
理学(52900)
理学院(52274)
管理学(51266)
管理学院(50942)
中国(43006)
科学(36513)
(35966)
(32380)
(32362)
(30345)
业大(27571)
研究所(27463)
中心(26630)
(25879)
农业(25660)
财经(25433)
(22847)
北京(22829)
(21605)
经济学(21450)
师范(21367)
(20263)
(20050)
经济学院(19516)
基金
项目(107067)
科学(82085)
基金(76322)
研究(76239)
(67169)
国家(66608)
科学基金(55234)
社会(46852)
社会科(44202)
社会科学(44185)
(41849)
基金项目(40680)
自然(35969)
(35674)
教育(35443)
自然科(35067)
自然科学(35052)
自然科学基金(34436)
资助(31866)
编号(31610)
成果(26547)
重点(24422)
(24134)
(22705)
课题(21772)
(21511)
科研(21150)
大学(20260)
教育部(20258)
计划(20239)
期刊
(74526)
经济(74526)
研究(46630)
中国(31956)
学报(29536)
(28987)
(27216)
科学(25699)
大学(21821)
学学(20646)
管理(19833)
农业(18912)
教育(15776)
(14592)
金融(14592)
技术(14139)
财经(12941)
业经(12034)
经济研究(11500)
(11037)
问题(10644)
(10262)
(8980)
技术经济(8634)
理论(8449)
统计(8347)
(8326)
商业(7686)
实践(7666)
(7666)
共检索到245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楚杰  张军华  马莉  路海东  
【目的】化学预处理是生物质聚合物产品高值化利用的关键步骤,阐明预处理机制有助于提高热处理效率。【方法】以4年生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酸、碱、甘油分别在117℃和135℃进行砂浴预处理,并采用光谱和湿化学方法对预处理前后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和比较,包括傅里叶红外光谱、聚合度、X射线衍射等。【结果】综纤维素和纤维素的产量显著增加,碱(NaOH)预处理比稀硫酸(H_2SO_4)和甘油(丙三醇)脱木素效果好;在相同预处理条件下,135℃比117℃样品的结构变化更明显。平均聚合度结果显示,所有预处理样品均表现出较低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伟伦  李坚  
对以热处理介质为空气和N2下落叶松木材(热处理温度180~240℃,热处理时间4 h)的抗胀缩率(ASE)、结晶度及红外光谱进行测定和表征。结果表明:相同热处理时间下,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在180~220℃范围内,无论热处理介质是空气或N2时,落叶松木材的ASE值均达60%以上,介质为N2的木材的ASE值低于空气的;红外吸收光谱表明,3 380 cm-1附近—OH基团的伸缩振动强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且变化显著,1 730 cm-1附近羰基随温度的升高吸收强度降低,相同条件下N2保护下羟基和羰基吸收峰强度高于空气的;落叶松木材在热处理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经过不同超高温度的处理后,木材结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梦霄  杭芸  黄华宏  张胜龙  童再康  楼雄珍  
木材结晶度的测定费用高、耗时长,所以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结晶度很有实用价值。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中国南方栽植面积最大的用材树种之一,结晶度作为衡量木材品质的重要指标,了解其变异对杉木无性系选育及木材加工技术改进都有实际意义。本研究样品来自广西、湖南和贵州等11个不同地理种源的杉木无性系,通过X衍射技术测定结晶度,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模型预测未知样品,进而分析杉木木材结晶度在不同种源和无性系间的变异。当光谱区域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阮锡根  王婉华  潘彪  
应压木是针叶树木中一部分非正常组织,它的性质及超微结构与正常材有很大差异。应压木的存在对加工、制浆等木材利用均不利。多年来木材工作者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对于应压木中纤维素结晶度的分布已有明确结论,但详尽的测量和理论分析不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忠  赵荣军  费本华  江泽慧  
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湿地松的木材结晶度,对木材结晶度与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年轮宽度、早材宽度、晚材宽度、晚材率和年轮距髓心距离等)、木材化学组成(α-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木材结晶度与树木年轮的年轮宽度、早材宽度、晚材宽度、α-纤维素和木质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通过比较木材结晶度分别与树木年轮生长特征因子、化学组成因子建立的回归模型可知,回归模型同时选用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化学组成因子时的拟合性最好,模型校正决定系数最高,并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因此,可以利用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木材化学组成来评估木材结晶度,并可将木材结晶度作为一项综合评价树木生长特征和木材性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石雷  孙庆丰  邓疆  
对元江地区幼龄印度黄檀木材各生长轮间的解剖各参数和结晶度的径向变异趋势及它们的相关性做了全面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纤维长度和宽度、导管分子长度和弦径、纤维比量总体径向变化趋势是从髓心往外呈增加趋势;纤维壁厚和生长轮的径向变异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小;导管比量、胞壁率和微纤丝角的变化趋势是沿髓心向外呈递减趋势;结晶度的径向变异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小。方差分析表明:各生长轮间的解剖参数和结晶度差异均明显。相关分析表明:生长轮年龄与各解剖参数和结晶度相关性显著,据此建立了木材解剖性质和结晶度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大都达到0.88以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泽慧  杨忠  王戈  余雁  
对湿地松木材近红外光谱与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木材结晶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理论,探讨降低光谱范围和选择相关光谱信息对近红外光谱预测木材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低参与建模的近红外光谱范围仍然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近红外光谱模型与预测结果,当选用2000~2500nm区域的光谱建立模型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达到0.943;2)当选择光谱范围更小但与木材纤维素吸收峰密切相关的光谱数据(1400~1660nm或2020~2250nm)进行建模时,模型的预测效果并未降低(r>0.947),甚至仅采用7个光谱数据也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预测结果,预测相关系数r可达到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聪聪  潘彪  王慧  黄利斌  
【目的】为引种栎木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4年生美国红橡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水栎Quercus nigra、舒玛栎Quercus shumardii为对象,采用富兰克林解离法及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其纤维形态、微纤丝角及结晶度,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3种美国红橡纤维长度分别为1 172.14、 1 178.68和1 162.45μm,纤维宽度分别为15.86、 16.56和16.91μm,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双壁厚度分别为10.23、11.19和10.96μm,壁腔比分别为1.85、 2.10和1.91,种间差异均显著(P<0.01)。3种美国红橡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壁腔比以及结晶度均随生长轮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微纤丝角随生长轮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并且年轮间存在着一定的波动。【结论】14年生纳塔栎、水栎和舒玛栎纤维尺寸、微纤丝角、结晶度径向变化尚未稳定,仍处于幼龄期。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及微纤丝角与生长轮有较好的拟合关系。图3表2参2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牛思杰  王娜  崔百祥  王传贵  武恒  张双燕  
【目的】研究竹龄与部位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纤维形态及结晶度的影响,为实现毛竹在制浆造纸、竹纺织品等工业生产中的高效选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纤维离析法,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纤维形态;通过Segal法计算相对结晶度。【结果】竹龄主要影响竹材的纤维长度,纤维长度随竹龄的增长而增大,且80%的纤维长度为1 000~2 500μm,属长纤维。轴向高度对毛竹材纤维形态的影响较小,纤维壁腔比、长宽比在3个取样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但未有明显变化规律;轴向上,不同位置纤维长度未见显著差异。径向纤维长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竹肉、近竹青、近竹黄;结晶度与竹龄无明显关系,径向上由近竹黄到近竹青呈现递增趋势。在影响竹材纤维形态的因子中,竹龄贡献率最大,影响最为明显。【结论】毛竹纤维形态受竹龄影响最大,受径向取样部位影响明显,轴向高度影响较小,所有部位纤维可用于工业生产,建议将竹龄作为原材料筛选的优先指标。图6表6参2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佳美  胡勇庆  钱少平  李冰  钱俊  
为更好地研究和利用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茎秆,并为五节芒工业化利用奠定基础,研究了五节芒茎秆微观构造及茎秆去髓原料的纤维素相对结晶度。结果表明:五节芒茎秆皮部为茎秆最外层不含维管束的部分,木质部为皮部内圈维管束较多且紧密分布的部分,髓部为茎秆中部呈白色、含少量维管束的部分。茎秆表皮层由表皮膜、长细胞、短细胞和气孔器构成,长细胞长边边缘多呈锯齿形,且长、短细胞内含硅质。维管束由木质部、韧皮部、纤维细胞组成。原生木质部含环纹导管或螺纹导管。后生木质部的导管类型有网纹导管和孔纹导管。基本组织薄壁细胞主要特点是壁薄,壁上有纹孔,且内含淀粉粒。五节芒去髓茎秆梢部纤维相对结晶度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中建  田建国  
【目的】研究脲醛树脂固化条件(pH)对固化树脂水解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其结晶度变化进一步解释产生影响的原因,为优化脲醛树脂固化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合成4种不同F/U摩尔比(0.95、1.20、1.35和1.50)的脲醛树脂,并使其在不同pH条件(3.5、4.0、4.5、5.0和7.5)下固化。运用XRD技术分析固化脲醛树脂的结晶度,通过检测固化树脂在酸性水溶液(0.1 mol·L(-1)HCl)中的质量损失率和因水解释放的甲醛量判断脲醛树脂固化时pH环境对固化树脂水解稳定性和结晶度的影响。【结果】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灿  顾继友  张彦华  
为分析不同用量氧化剂(次氯酸钠)对氧化淀粉结晶度的变化,以及氧化剂次氯酸钠利用率,分别对原淀粉和氧化剂加入量为5、7.5、10、12.5、15 g的氧化淀粉进行羧基含量的测定和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得知氧化剂次氯酸钠的利用率为0.02%。氧化淀粉的结晶度随着氧化剂次氯酸钠用量的增加而减小,说明次氯酸钠破坏了淀粉结晶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贤武  邓丽萍  王滋  王玉荣  吕建雄  赵荣军  
【目的】研究不同年轮沙柳(Salix psammophila)材的孔隙结构、微纤丝角和纤维素结晶度,为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沙柳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取自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地的3年生沙柳为研究对象,利用氮气吸附法(NAD)研究不同年轮处沙柳木材的孔隙结构,并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不同年轮处沙柳木材的微纤丝角和纤维素结晶度。【结果】从髓心到树皮的3个年轮处沙柳木材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分别为0.54,0.68和1.81m2/g;孔体积逐渐增大,分别为0.002,0.468和1.560cm3/g,大多数孔隙的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堃  王芳  蒋建新  孙润仓  刘圣英  马雅琦  宋先亮  
为研究爆破维压时间对胡枝子原料化学成分、结晶度的影响,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方法,以胡枝子为原料,在爆破压力为2.25MPa,爆破维压时间为2、3、4、5、6、10min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后纤维素、木素含量变化不大,而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蒸汽爆破处理后的物料结晶度比未处理的木质纤维素原料提高了60.67%。以胡枝子为酶解糖化原料,考察了温度、时间、用酶量、底物浓度4个影响因素,得到了最佳的条件为:温度46℃、时间60h、用酶量80U、底物浓度5%。在此条件下,对比了原料与不同蒸汽爆破维压时间处理后胡枝子物料的酶解糖化率。结果表明:蒸汽爆破预处理可使糖化率提高约2.8倍,达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文吉  余养伦  江泽慧  
为了揭示不同处理方法对竹材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该文以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ESCA和FTIR分析技术,对不同部位和不同处理条件竹材表面的碳氧比和C1s4种结合形式的分布情况,以及红外光谱的谱峰位置和相对吸收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和不同处理条件下竹材表面的碳氧比有很大差异;竹材表面主要以木素和各种抽提物为主;高温干燥导致竹材表面易挥发的抽提物分解,使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结构特征得以显露,而硼酸处理效果不明显;高温处理和硼酸处理后竹材表面的自由羟基减少,活性降低;竹黄表面的活性自由羟基的数量高于竹青表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