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9)
- 2023(5380)
- 2022(4475)
- 2021(3970)
- 2020(3313)
- 2019(7196)
- 2018(6810)
- 2017(12906)
- 2016(7108)
- 2015(7460)
- 2014(7095)
- 2013(6971)
- 2012(6375)
- 2011(5722)
- 2010(5326)
- 2009(4716)
- 2008(4797)
- 2007(3901)
- 2006(3238)
- 2005(2603)
- 学科
- 济(25505)
- 经济(25476)
- 管理(20660)
- 业(20572)
- 企(16015)
- 企业(16015)
- 方法(12845)
- 数学(11722)
- 数学方法(11647)
- 财(8504)
- 农(7706)
- 贸(6845)
- 贸易(6845)
- 学(6715)
- 易(6689)
- 中国(6100)
- 业经(5768)
- 务(5694)
- 财务(5693)
- 财务管理(5689)
- 企业财务(5430)
- 农业(5418)
- 环境(4987)
- 技术(4790)
- 制(4401)
- 产业(3902)
- 银(3809)
- 地方(3800)
- 划(3787)
- 银行(3771)
- 机构
- 大学(100771)
- 学院(100734)
- 济(40179)
- 经济(39568)
- 管理(37488)
- 研究(35784)
- 理学(33614)
- 理学院(33206)
- 管理学(32542)
- 管理学院(32388)
- 农(27837)
- 科学(26000)
- 中国(25494)
- 业大(22901)
- 农业(22403)
- 京(20682)
- 所(19726)
- 研究所(18479)
- 财(16589)
- 中心(15701)
- 农业大学(15538)
- 江(14005)
- 财经(13957)
- 院(13052)
- 经(12831)
- 省(12707)
- 经济学(12402)
- 北京(12348)
- 室(12112)
- 科学院(11708)
- 基金
- 项目(77765)
- 科学(59901)
- 基金(57889)
- 家(54866)
- 国家(54428)
- 研究(46961)
- 科学基金(45056)
- 自然(32343)
- 自然科(31627)
- 自然科学(31609)
- 基金项目(31540)
- 社会(31173)
- 自然科学基金(31090)
- 省(30438)
- 社会科(29674)
- 社会科学(29665)
- 划(26355)
- 资助(22746)
- 教育(20796)
- 重点(17958)
- 计划(17693)
- 创(16551)
- 科技(16196)
- 部(16191)
- 发(16117)
- 科研(16090)
- 编号(16073)
- 创新(15558)
- 业(15252)
- 国家社会(13712)
共检索到133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路 孙照斌 陈凤义 邵利英 马淑玲 相广东
对黑胡桃木进行了微观构造观察、抽提物含量测定,并测重分析了5种预处理方式对黑胡桃木干缩湿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抽提处理抽提物含量不同,抽提物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NaOH、热水、冷水、苯醇;在RH65%→RH33%过程中,干缩率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处理、汽蒸处理、NaOH处理、苯醇处理、冷水处理、热水处理;在RH65%→RH86%过程中,湿胀率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处理、NaOH处理、苯醇处理、冷水处理、热水处理、汽蒸处理,其干缩湿胀特性数值大小与抽提效果基本相一致;分析认为预处理影响黑胡桃木中抽提物含量
关键词:
黑胡桃木 构造 抽提物 预处理 干缩湿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蒋佳荔 吕建雄
研究分别采用高温干燥、低温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对杉木人工林木材进行干燥处理,测定了3种干燥处理材的干缩率和差异干缩,并在33%和85%相对湿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种干燥处理材的湿胀率、差异湿胀和水分吸着率。结果表明:1)3种干燥处理材之间的干缩率、湿胀率和水分吸着率差异显著,均表现为: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材>低温干燥处理材>高温干燥处理材;2)高温干燥处理材和低温干燥处理材的差异干缩显著高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材的差异干缩,前二者之间差异干缩的差异不显著;3)在33%相对湿度下,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材的差异湿胀显著高于其它2种干燥处理材的差异湿胀,在85%相对湿度下的情况则相反。
关键词:
杉木 干燥处理材 干缩 湿胀 水分吸着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涛 石柳 熊善柏 胡杨 尤娟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骨为原料,采用湿法粉碎的方法制备微粒化鱼骨泥,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常温加冰、低温冷冻、100℃蒸煮和120℃蒸煮)对鱼骨泥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0℃蒸煮预处理后加工制备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的粒度最小(164.11μm),其次分别为低温冷冻组(317.40μm)、100℃蒸煮组(343.47μm)和常温加冰组(522.61μm)。120℃蒸煮预处理后加工制备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的比表面积显著(p<0.05)大于其他3组的比表面积。低温冷冻预处理后加工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多呈短棒状,表面光滑;而蒸煮预处理的鱼骨颗粒接近球形,...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兴平
白蜡木是一种坚硬有弹性的木材,可应用于制作家具、工具柄、运动器材等.本研究采用干燥及吸湿的方法对其干缩和湿胀性能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这种木材在3个方向的尺寸及体积上随着木材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并且将这个特性与其他树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蜡树的基本密度是0.73 g.cm-3,其干缩和湿胀性表现为:弦向>径向>纵向,当白蜡树木材的含水率小于FSP时,其干缩和湿胀性能非常明显,而当其含水率大于FSP时,其干缩和湿胀性趋于0.当木材含水率小于FSP时,在相同的含水率下,白蜡树木材比白松有更大的干缩和湿胀性.
关键词:
干缩 湿胀 白蜡木 含水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春杰 王丽芳 潘凤娟 许艳丽
【目的】探讨提高昆虫病原线虫冷冻存活能力的方法,以改进昆虫病原线虫储存技术。【方法】以我国高寒地区分离、筛选出的高致病力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HBN(HBN,45°45′N)和从美国引进的同种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H.bacteriophora-NJ(NJ,40°13′N)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2个品系线虫冷冻存活率的影响。【结果】HBN经过25℃7d、10℃7d、4℃7d、25℃3d10℃3d和25℃3d10℃3d4℃3d的预处理后,于-4℃冷冻5d时的存活率为86.1%~95.2%,显著高于直接冷冻法(25℃0d)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传翠 张丽 宫国义 王富
研究温度(低温和高温)及培养基(无碳源、甘露醇及秋水仙素)预处理对4个萝卜基因型小孢子活力的影响,得出的结果是:4℃低温条件下处理3 d的小孢子可保持较高的存活率,36℃高温处理后的小孢子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加入蔗糖的培养基对提高小孢子存活率作用明显;甘露醇及秋水仙素处理也能提高萝卜小孢子存活率,其合适的浓度在不同萝卜基因型中存在差异。
关键词:
萝卜 预处理 小孢子活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殷方宇 都亚敏 李珠 蒋佳荔
【目的】实时、同步测量楸木早材和晚材的水分吸着-解吸等温线以及木纤维组织、木射线、导管尺寸的变化比率,揭示早材和晚材不同类型组织的尺寸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方法】以楸木心材同一生长轮内的早材和晚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仪联用视频白光显微镜,在水分吸着-解吸阶段[温度设置为(25.0±0.1)℃,相对湿度变化过程设置为0%→95%→0%,以相对湿度10%为梯度进行升湿、降湿,同步测量早材和晚材的水分吸着-解吸等温线以及木纤维组织、木射线、导管尺寸的变化比率;在平衡含水率恒定阶段,考察“尺寸变化行为”与“平衡含水率”之间是否存在滞后现象。【结果】1)在水分吸附全过程中,早材和晚材均表现出明显的吸湿滞后现象,绝对滞后值随相对湿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相对湿度70%时达到最大值;与早材相比,晚材的绝对滞后值较小。2)早材和晚材木纤维组织、木射线尺寸的变化比率均随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大;导管弦向直径变化比率随相对湿度的变化模式与之相反,在相对湿度95%时,早材和晚材导管弦向直径的变化比率分别为0.945和0.918。3)随着木射线与导管之间直线长度(L)增加,木射线弦向尺寸的变化比率减小,L≥200 μm后不再发生变化;轴向尺寸的变化比率未改变或改变很小,在相对湿度95%时,早材和晚材木射线弦向尺寸变化比率的最大值分别为1.051和1.038。4)在水分吸附循环过程中,早材和晚材木纤维组织、木射线、导管尺寸的变化比率均表现出明显的湿胀滞后现象,湿胀滞后值随相对湿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相对湿度70%时达到最大值。5)在水分吸着-解吸过程中,早材和晚材组织“刚达到含水率平衡态”的尺寸变化比率与“保持含水率平衡态180 min”后的尺寸变化比率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可被认为是相等的。【结论】木质素对绝对滞后值的影响大于半纤维素;在水分吸着过程中,木纤维组织和木射线的湿胀行为对导管产生挤压使其收缩;在水分解吸过程中,木纤维组织的干缩行为对导管产生拉伸使其扩张;晚材组织对导管的挤压和拉伸大于早材组织;木纤维组织对木射线的湿胀-干缩行为起抑制作用,相较于早材木纤维组织,晚材木纤维组织对木射线弦向湿胀-干缩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木材吸湿滞后行为是引起湿胀滞后现象的原因之一;早材和晚材组织均可视为同步达到“含水率平衡态”和“尺寸变化平衡态”,即“尺寸变化行为”与“平衡含水率”之间不存在滞后现象。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雄 刘银春 阮凯斌 魏芬 刘佳
利用旋转涂膜的方法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40 nm)/P3HT∶PCBM(100 nm)/Al(30 nm)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P3HT∶PCBM共混体系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对器件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以及光学特性产生影响,其中热后处理(镀电极后热处理)的器件串联电阻极大地减小,短路电流密度较热前处理(镀电极前热处理)的器件有了很大的提高,由1.53 mA·cm-2提高到5.03 mA·cm-2,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了近3倍.
关键词: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热处理 本体异质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玲 李森 王聪 张敏 谷士艳 刘庆玉
为研究沼液、组合碱和白腐菌3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纤维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分别将沼液与玉米秸秆按5∶2的比例混合预处理5d,组合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质量比是2∶1)按1∶5的固液比例添加预处理5d,白腐菌按5%比例添加预处理10d。采用范式(Van Soest)纤维测定法、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预处理前后的玉米秸秆纤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3种方式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纤维组分含量均降低,其中组合碱预处理后玉米秸秆木质素结构的破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尔妮 赵广杰
该文较系统地归纳了有关水分平衡状态下木材干缩湿胀的影响因素、各向异性的机理及非平衡状态下木材干缩湿胀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研究工作的课题进行了讨论.旨在使木材科学工作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够从中得到启迪和借鉴,把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上.
关键词:
木材 干缩湿胀 平衡态 非平衡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岑路梅 林剑
【目的】为提高速度材杉木利用价值,探究柠檬酸预处理和热压缩处理对杉木压缩变形的影响,从而改善其密度低、尺寸稳定性差和力学性能不佳等缺点。【方法】采用柠檬酸预处理和热压缩,通过调控柠檬酸质量分数和热压温度制备杉木压缩材,并测定压缩材的吸水回复率和吸湿回复率。采用应力松弛测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探究柠檬酸预处理杉木压缩材的变形固定机理,并表征杉木压缩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柠檬酸预处理杉木压缩材吸水回复率随着柠檬酸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减小后略微增加,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吸水和吸湿回复率最低分别为10.78%和1.38%。柠檬酸预处理过程杉木细胞壁组分产生微量降解,切断杉木细胞壁组分之间少部分连接而释放压缩过程产生的内应力。此外,柠檬酸可能与杉木中的少部分游离羟基酯化反应形成交联网络。在热压过程中,填充在木材细胞壁间隙中的柠檬酸酯化生成的聚合物在高温下发生软化并流动,促进了木材内应力的释放,最终固定杉木压缩材形变。杉木压缩材的密度随压缩率的增大而增大,并在压缩率为50%时达到最大值0.717 g/cm~3,相较于未处理材密度提高了94.8%,同时其抗弯强度提高了70.6%,抗弯弹性模量提高了278.2%,硬度整体提高了52.5%。【结论】柠檬酸预处理能够较好地实现杉木压缩材的变形固定,杉木压缩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本研究结果可为速生材杉木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娟红 米娟娟 李治刚 包晗 黄婷 秦垦 杨涓 郑国琦
【目的】制干是中药枸杞子炮制的重要环节。对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与制干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枸杞制干工艺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制干差异较大的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果实加工性状、果皮及角质层结构和果皮蜡质微形态、不同预处理与枸杞果实制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对果实制干的影响。【结果】1)不同品种(系)枸杞果实纵径、百粒质量、单果体积存在显著差异,‘16-23-7-8’横径、纵径、百粒质量、单果体积均最大,‘宁杞1号’最低。2)随着果实的发育,果皮及角质层厚度逐渐增加且存在显著差异,‘宁杞5号’果皮厚度最大,达768.273μm,‘宁杞1号’最低,为445.100μm;‘14-402’角质层最厚,达9.420μm,‘16-23-7-8’最低,为7.528μm。3)成熟期枸杞果实表皮被束状蜡质层覆盖,蜡质晶体呈无规则片状,片状蜡质层较厚,排列较紧密。4)不同品种(系)枸杞果实制干时间存在差异,由易到难依次为‘宁杞1号’,‘Z44’,‘16-23-7-8’,‘14-402’,‘宁杞5号’,与对照相比,碱处理后,平均制干时间缩短了4.10 h,氯仿处理后,平均制干时间缩短了16.94 h。【结论】枸杞果皮结构通过影响水分运输途径影响枸杞果实制干过程;预处理可以破坏枸杞表皮蜡质层从而缩短制干时间,本研究中的5个枸杞品种(系)中,‘宁杞5号’不易制干,‘宁杞1号’最易制干。因此,在枸杞制干时,应用的预处理方式必须考虑品种间存在的组织和形态解剖学特征的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国彬 郑华 冯颖 张雯雯 李坤 徐涓 涂行浩 张弘
余甘子果实采收期长于多数水果,留树越冬落果率低,采后余甘子果实失重率、腐烂率高,容易发生褐变,所以果实的贮藏保鲜成为了余甘子加工行业的关键问题,试验选取包装、预处理方式以及贮藏温度对采后余甘子果进行贮藏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冷激处理并且真空包装,贮藏温度为4℃条件下,余甘子果实的失重率为0,含水率保持在81.5%左右,贮藏时间达到70 d,理化性质变化较小,Vc和还原糖等营养成分得到较好保留,无胀袋现象,为余甘子果的贮藏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包装 预处理 温度 余甘子 理化性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汪立芹 王静 赵云程 林嘉鹏 黄俊成
旨在研究羔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绵羊类胚胎干细胞及处理方式对核移植效率的影响。比较了羔羊皮肤成纤维细胞饥饿及消化后平衡时间对细胞可用率的影响;胎儿成纤维细胞饥饿及消化后平衡时间对细胞可用率的影响;羔羊成纤维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类胚胎干细胞在可用率及对融合率的差异和类胚胎干细胞与转基因羔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对核移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对胎儿成纤维细胞可用率影响不大(P>0.05),但平衡时间影响极大(P<0.01);饥饿及平衡时间对胎儿成纤维细胞影响都很显著(P<0.01);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可用率极显著高于类胚胎干细胞和羔羊皮肤成纤维细胞(P<0.01),融合率显著高于羔羊(P<0.05),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