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7)
2023(6712)
2022(6037)
2021(5654)
2020(4782)
2019(10209)
2018(10336)
2017(19594)
2016(10551)
2015(11721)
2014(11419)
2013(11075)
2012(10027)
2011(9155)
2010(9705)
2009(9316)
2008(8918)
2007(8083)
2006(7607)
2005(7203)
作者
(28820)
(23817)
(23452)
(22943)
(15036)
(11446)
(10726)
(9021)
(8848)
(8643)
(8061)
(7978)
(7338)
(7331)
(7326)
(7262)
(7186)
(7118)
(7030)
(6778)
(5986)
(5832)
(5664)
(5458)
(5434)
(5262)
(5251)
(5208)
(4819)
(4586)
学科
(37678)
经济(37618)
管理(36059)
(30827)
(25789)
企业(25789)
方法(14097)
(13042)
(13009)
数学(11588)
中国(11399)
数学方法(11346)
(11146)
环境(11114)
业经(9781)
(9110)
贸易(9102)
(8782)
农业(8301)
(8211)
银行(8207)
(8152)
财务(8116)
财务管理(8096)
(8089)
(7920)
(7840)
地方(7626)
企业财务(7540)
理论(7067)
机构
学院(146060)
大学(142468)
(56764)
经济(55358)
管理(54849)
理学(45805)
研究(45582)
理学院(45349)
管理学(44500)
管理学院(44240)
中国(38710)
(30747)
(29854)
科学(26245)
(24342)
财经(23192)
(22901)
中心(22595)
(20648)
(20267)
(20197)
师范(20059)
(20042)
研究所(19825)
北京(19301)
业大(17595)
财经大学(16745)
经济学(16399)
(16268)
(16158)
基金
项目(87217)
科学(68841)
研究(67387)
基金(62139)
(52320)
国家(51787)
科学基金(45238)
社会(42578)
社会科(40219)
社会科学(40210)
(35072)
基金项目(31922)
教育(31860)
编号(29314)
(28587)
自然(28326)
自然科(27647)
自然科学(27642)
自然科学基金(27098)
资助(25866)
成果(24221)
课题(20377)
重点(19339)
(18946)
(18458)
项目编号(17899)
(17796)
(17777)
(17423)
人文(16835)
期刊
(75006)
经济(75006)
研究(47469)
中国(31301)
(25074)
管理(21719)
教育(19911)
(19662)
学报(18251)
(17938)
金融(17938)
科学(17431)
业经(15055)
大学(14249)
学学(13003)
农业(12618)
经济研究(12418)
技术(11654)
财经(11267)
(9706)
商业(9042)
问题(8879)
图书(8619)
(7770)
理论(7578)
财会(7047)
会计(6918)
实践(6843)
(6843)
书馆(6685)
共检索到236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段永瑞   高一分   喻博峰   要雅姝  
针对考虑消费者后悔厌恶行为的预售定价问题,构建了溢价预售与折价预售下考虑不同消费者类型的定价模型,得到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表明: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与消费者后悔厌恶水平有关,且后悔厌恶行为能降低消费者策略性行为对企业利润造成的损失。消费者类型对企业的利润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当消费者为“步步为营”型且后悔厌恶程度较低时,企业采取折价预售策略更优,若“步步为营”型消费者后悔程度较高,则两种预售策略利润相同;当消费者为“全盘考虑型”时,企业采用溢价预售能够带来更高利润。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段永瑞  喻博峰  霍佳震  
行动后悔与等待后悔是消费者常见的两种后悔行为。在考虑这两种后悔行为的基础上研究了当消费者是策略型时预售环境下的企业能力规划问题。研究表明:对于企业而言,预售策略是否有利取决于消费者对于产品感知价值的高低,当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感知价值高于某个临界值时,企业采用预售策略是有利的,通过采用预售策略,企业能够更好地对消费者进行区分,从而从高价值消费者身上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企业的能力与供给水平受到正常销售阶段产品获得率与两阶段销售价格的影响,第二阶段产品获得率越高,对企业的能力要求也就越高;两阶段售价的差异越大,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官振中  何三明  杜华峰  
随着电子产品迭代速度的不断加快,零售商为抢占市场和缓解资金压力,开始广泛采用溢价预售模式。此模式下,当消费者预售期购买时,会产生高价后悔;当消费者现货期购买时,可能会产生缺货后悔。在考虑这两种后悔行为基础上,研究了零售商预售模式下的联合定价与订货决策问题。研究表明,在高价后悔敏感度与缺货敏感度在相差较大时零售商采用预售更优;当零售商采用预售时,对比动态定价策略和价格承诺策略,发现动态定价各阶段价格更低,订货量更高,利润则是价格承诺更优;当零售商采用预售且价格承诺策略时,消费者的高价后悔敏感度与缺货后悔敏感度较接近时,若忽略消费者的后悔行为,零售商将会面临较大的利润损失。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福明  王丽亭  
后悔作为一个认知性因素,在消费者购买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垄断零售商动态定价产生重要影响。预期后悔分价高后悔、缺货后悔和质差后悔。根据消费者预期后悔和产品价格的关系,构建垄断零售商的多产品动态定价模型,在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引入博弈均衡思想,研究多产品同时销售时不同销售方案下的最优定价策略。模型中产品的销售分全价销售和降价促销两个阶段。结果表明:产品成本、产品质量因子、成本因子和第二阶段产品可获得性都能引起零售商利润和销售策略的变化,其中产品成本、产品质量因子和成本因子由产品本身决定,而第二阶段产品可获得性与产品本身无关,是消费者个体基于客观认识的理性预期,这种预期主要基于零售商的信息透明度。当产品成本、产品质量因子、成本因子和第二阶段产品可获得性都明确后,零售商的最佳定价策略和最大收益也因之而得到确定。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官振中  康怀飞  
建立随机需求下的两阶段销售模型,研究消费者高价后悔和缺货后悔对零售商定价与库存决策的影响,分析两种运营策略:价格承诺和快速响应。结果表明,高价(缺货)后悔加重(减轻)消费者策略性等待行为,零售商应降低(提高)定价并减少(增加)库存;价格承诺和快速响应均能缓解消费者策略性等待行为,但两者的价值受消费者预期后悔的影响相反;价格承诺仅在补货成本高于某个阈值且消费者预期后悔敏感度低于某个阈值时优于快速响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维奇  张晋菁  
由于信息的易得性,面对企业的持续产品创新运营计划,消费者决策时不仅会将未来可选项纳入考虑,而且会在事前预期可能出现的后悔。本文分析了两种产品创新换代策略下零售企业与消费者的两阶段动态博弈,发现预期后悔对消费者自身购买决策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得到不同的消费者预期后悔相对强度下企业取得均衡的条件。最后,将两种产品换代策略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共生换代策略在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方面更有优势,而单品换代策略能实现更高的企业利润。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桦  官振中  
研究了需求不确定且策略型消费者具有失望厌恶时,一个报童零售商在两个销售时期销售单一产品的情形。分析了策略型消费者具有失望厌恶时,其策略性购买行为以及零售商的定价、库存和利润将如何变化。此外,考虑了策略型消费者具有失望厌恶时,对零售商而言,价格承诺和非价格承诺何者最优的问题。结果表明:失望厌恶缓解了消费者的策略性购买行为,提高了零售商的价格、库存和利润;对于高利润产品,当失望厌恶水平较低时,零售商最优策略是价格承诺,反之,是不承诺价格;对于低利润产品,或者当失望厌恶水平较高时,零售商的最优策略是不承诺价格。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飔佳  官振中  
考虑策略型消费者对线上产品估值的不确定导致其失望厌恶时,研究了线上渠道退货策略对消费者购买渠道偏好、购买时机选择及零售商渠道开设、定价订货决策的影响。以最大化利润为目标,同时考虑线上渠道是否退货下,分别构建了线下渠道、线上渠道无退货,线上渠道退货策略下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以及零售商的利润模型。研究表明:零售商的开设渠道偏好与消费者的购买渠道偏好并不总是一致的,当产品匹配率较低且旅行成本较低时,零售商与消费者均偏好线下渠道,反之零售商与消费者的渠道偏好不一致;另外,当消费者偏好线上渠道时,在无退货策略下,消费者对产品估值的不确定与失望厌恶行为降低了零售商的最优定价、订货量与最优利润,而退货策略有利于消除估值不确定与失望厌恶对零售商利润的不利影响,并且退货策略有利于吸引消费者到线上渠道购买,因此零售商开设线上渠道时总会同时提供退货策略,从而为零售商的退货策略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康怀飞   官振中   冯桂芳  
考虑由一个供应商、一个零售商和消费者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基于理性预期均衡假设和逆向归纳法,分析零售商的定价和库存决策,探讨收益共享契约问题。研究发现,零售商应采取数量承诺策略以增加利润,收益共享契约能增加数量承诺的可信度并协调供应链,但不同于传统结论,最优批发价格不一定低于产品成本;只有当零售商与供应商议价能力的比值达到一定阈值时收益共享契约才有效,有效区间内的零售商合作意愿可以分为高、一般和低3种。数值实验表明,收益共享契约的有效区间随消费者缺货后悔的增强而扩大,随消费者高价后悔的增强而缩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路  
基于后悔厌恶的心理因素,投资者会表现出持亏卖盈的行为偏好。本文利用中国个体投资者交易账户的交易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处置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考察了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十二月效应”对“处置效应”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中国个体投资者存在显著的“处置效应”,并在十二月份存在“反处置效应”现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一漂  李贵萍  孙建红  
以现实生鲜电商预售模式为背景,研究考虑消费者参照价格效应的生鲜产品定价与订购联合决策问题。首先分别构建消费者为损失中性和损失厌恶两种情境下的决策模型,证明最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假设需求受产品价格和参照价格共同影响,其中参照价格与产品不同时期的价格相关。最后设计了问题的迭代求解算法并进行数值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参照价格效应对零售商的利润以及定价和订货策略存在显著影响,当市场上存在较多损失厌恶型消费者时,商家应谨慎采取预售策略;预售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库存风险,产品预售折扣的减小将使订货周期和订货量先减少后增加,并使平均利润的增速逐渐放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夏良杰   冯锦茹   王君   侯棚文  
本文在碳交易规制下考虑消费者对产品价值估值的过度自信,研究由单个制造商和有预售选项的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的减排、订货量和价格决策,分析零售商的预售决策,以及过度自信对供应链成员的博弈均衡和利润、碳排放总量、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新产品批发价很低时,零售商应采用“仅现售”模式且以最低价格出清新产品,此时,产品批发价、现售价和社会福利均与消费者过度自信水平正相关,但消费者剩余与其过度自信水平负相关,现售期订货量和制造商减排决策及碳排放总量都与消费者过度自信无关;当新产品批发价较低时,零售商应采用“折价预售+现售”,此时,消费者过度自信有利于提高单位产品碳减排量,但消费者过度自信对供应链定价决策、企业利润、碳排放及社会福利的影响与产品生产成本、碳交易规制和消费者低碳偏好等因素有关。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程明宝   吴硕   李子怡  
考虑一个制造商和一个第三方投机者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其中,制造商在高价市场和低价市场实施两阶段定价策略,第三方投机者将产品从低价市场转移到高价市场形成灰色市场。考虑消费者预期后悔效应,探究了消费者预期后悔效应对制造商和第三方投机者定价决策及收益的影响,以及分析了灰市环境下制造商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预期后悔效应损害了制造商的收益,促进了灰市投机,且消费者预期后悔程度越大,制造商受灰市侵蚀越严重;制造商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有利于抑制灰市投机,提高收益,因此可作为制造商应对灰色市场的有效措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旭光  张嘉祺  刘子建  
以往研究认为沉没成本效应的产生与损失厌恶和后悔厌恶相关,但对其相互关系的探讨较少考虑货币性沉没成本和非货币性沉没成本的不同影响。文章选取证券监管者和证券市场投资者作为被试对象,通过有情境因素的调查问卷对损失厌恶、后悔厌恶与沉没成本效应之间的关联性进行验证。实证结果发现,与证券市场投资者相比,证券监管者的损失厌恶倾向要显著更低,而二者的后悔厌恶和沉没成本效应则无显著差异;证券监管者的数据结果表明,后悔厌恶与沉没成本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损失厌恶与沉没成本效应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比之下,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数据结果则表明,损失厌恶与沉没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后悔厌恶与沉没成本之间则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世贞  姜曼  徐娜  
针对线上企业在集成销售模式下考虑消费者具有时间敏感的决策问题,提出现售和预售集成模式下企业的价格策略和库存策略,并分析不同模式下企业的库存量和利润,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分析预售时间对企业决策参数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市场规模一定,集成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库存;当市场规模增加,集成模式可以分担库存剩余风险。单一现售和集成模式的优劣取决于企业能否有效降低产品交付成本以及能否有效刺激市场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