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2)
- 2023(12647)
- 2022(10876)
- 2021(9993)
- 2020(8473)
- 2019(18964)
- 2018(19276)
- 2017(37032)
- 2016(19959)
- 2015(22413)
- 2014(22706)
- 2013(22257)
- 2012(20639)
- 2011(19036)
- 2010(19450)
- 2009(18649)
- 2008(18217)
- 2007(16716)
- 2006(15264)
- 2005(14243)
- 学科
- 济(101689)
- 经济(101572)
- 管理(64529)
- 业(53649)
- 企(44706)
- 企业(44706)
- 方法(34780)
- 数学(30244)
- 数学方法(30012)
- 中国(26130)
- 财(24416)
- 制(23024)
- 农(22713)
- 地方(20890)
- 业经(20147)
- 贸(16814)
- 贸易(16801)
- 学(16297)
- 易(16279)
- 银(16252)
- 银行(16232)
- 体(15926)
- 行(15569)
- 融(14861)
- 金融(14857)
- 农业(13819)
- 务(13652)
- 地方经济(13620)
- 财务(13619)
- 财务管理(13571)
- 机构
- 学院(291281)
- 大学(289035)
- 济(130815)
- 经济(128040)
- 管理(107293)
- 研究(97361)
- 理学(90255)
- 理学院(89309)
- 管理学(87895)
- 管理学院(87373)
- 中国(77748)
- 财(65957)
- 京(60328)
- 科学(53110)
- 财经(50638)
- 所(48423)
- 江(46228)
- 经(45551)
- 中心(44377)
- 研究所(42404)
- 经济学(42105)
- 北京(38832)
- 农(38156)
- 经济学院(37556)
- 财经大学(37140)
- 范(36897)
- 州(36669)
- 师范(36602)
- 业大(35074)
- 院(34751)
- 基金
- 项目(173560)
- 科学(136779)
- 研究(133845)
- 基金(125080)
- 家(105821)
- 国家(104915)
- 科学基金(90158)
- 社会(87043)
- 社会科(82495)
- 社会科学(82478)
- 省(67365)
- 基金项目(64901)
- 教育(62552)
- 编号(55999)
- 划(55344)
- 自然(53724)
- 自然科(52415)
- 自然科学(52401)
- 资助(51735)
- 自然科学基金(51472)
- 成果(47019)
- 部(39490)
- 课题(39119)
- 重点(38821)
- 发(38054)
- 制(37406)
- 创(36059)
- 国家社会(35837)
- 性(35166)
- 教育部(34970)
- 期刊
- 济(161500)
- 经济(161500)
- 研究(97638)
- 中国(60953)
- 财(52646)
- 管理(43980)
- 学报(36278)
- 农(35422)
- 科学(35194)
- 教育(33140)
- 融(32347)
- 金融(32347)
- 大学(29109)
- 经济研究(27434)
- 学学(27171)
- 技术(26440)
- 财经(26410)
- 业经(25467)
- 农业(23082)
- 经(22867)
- 问题(20667)
- 贸(17716)
- 理论(16288)
- 技术经济(15438)
- 商业(15383)
- 国际(14965)
- 实践(14412)
- 践(14412)
- 统计(13944)
- 现代(13802)
共检索到466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尤璞 张红军
商品房预售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一直受到质疑,但是感性的判断多于理性的分析,本文通过构建商品房预售制下的房价模型,实证分析了商品房价格与经济基本面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商品房价格不能用经济基本面因素解释,而房价却是经济基本面上涨的Granger原因,说明房价脱离了经济基本面,而商品房预售制度推动了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恩源 朱恩伟 刘洪玉
本文利用2006-2017年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城市住房价格与经济基本面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合房价收入比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住房价格与经济基本面之间整体上存在均衡关系,多数城市的住房价格能够得到经济基本面因素的良好支持。但是,以一线城市和厦门为代表的部分城市住房价格过高或上涨过快,无法被基本面因素充分解释。在2015年去库存政策影响下,上述城市住房价格相对经济基本面的偏离进一步扩大。此外,福州、合肥、兰州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一般、住房价格偏离较大,应该作为"一城一策"背景下"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和落实"房住不炒"定位的重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洪玉 杨振鹏
本文总结了我国编制住房价格指数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并针对部分问题提出了应对方案。通过归纳分析,本文提出,利用各地房管部门的签约备案数据编制新建住房特征价格指数,在当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而以商业银行的抵押评估数据建立二手房重复交易价格指数,是未来应考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住房价格 房价统计 指数编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瞿富强 程世振
通过总结预售商品房价格的主要特点,运用需求、动机、行为理论和预期机制,系统地探究了预售制度对商品房价格变动的影响过程,得出了预售商品房现期价格的变化与未来预期价格的变化是同方向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应用机会成本理论,对商品房价格在预售期间的理性波动幅度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当前预售商品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最后,针对预售商品房价格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具体包括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机制等四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
预售制度 商品房价格 变动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丽呐
文章基于省级、地市级和企业微观三个层面的数据系统分析了房价上涨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通过成本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由于工资粘性和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使得这种负面影响具有较大的滞后性。住房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呈现倒U型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的出现使得当住房价格上涨到一定幅度时,新的刺激房市政策会被住房价格对增长的负面影响所抵消而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关键词:
住房价格 经济增长 人力成本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石路明
我国住房需求的影响因素复杂且具有中国特色,住房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价值储藏功能。如果说我国住房价格异常,那是因为住房需求异常,正是过度膨胀的需求使得房价上涨预期强烈,这种预期反过来又影响了消费者和供给者的行为。要改变房价上涨趋势,关键不是控制供给,而是改变需求,而改变需求的关键,一是改变房价上涨预期,二是让民间资本有充分的出路。房价上涨预期与供给不充分有关,如果希望房价稳定,应该增加而不是抑制供给,需求不变时,只有竞争性供给才可能对价格产生压力。不论是改变需求还是增加供给的竞争性,根本问题是政府行为的调整。
关键词:
价格预期 资产回报率 资源垄断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耀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薛冰
自我国房地产业进入商品化阶段以来,济南市住房市场始终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但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该市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社会稳定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负面影响。解决该市住房价格过快增长的根本对策是回归合理的土地交易价格和适时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关键词:
住房价格 土地价格 居民收入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华平 张所地
笔者以住房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支出、消费水平、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开发商住房投资的影响途径为基础,通过对2000年~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除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住房投资对住房价格变动在东、中、西部都表现出一致的持续正向响应以外,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住房价格变动在东、中、西部都表现出不同的响应过程。因此,地方政府要结合地区实际分析房价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效发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平
理顺住房价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陈平根据“九五”计划,到2000年房地产将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支柱型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瞄准住宅产业,普通住房将成为新一轮主导消费品。理顺普通住房价格,启动普通住房市场,可以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清除普通住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洪玉 姜沛言
为有效控制房价泡沫可能带来的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需要根据泡沫发展机制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设计。本文对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泡沫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房价泡沫的发展机制,重点考察了造成泡沫水平城市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泡沫的发展同时存在自相关机制和均值回复机制,研究发现住房供给弹性、金融支持力度是影响泡沫发展机制、造成泡沫水平城市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进一步完善土地供给来调节住房供给弹性,通过加强房地产金融监管保证必要的金融支持、防止过度的金融参与,实现有效管理房价泡沫、控制区域性和系统性市场风险的目标。
关键词:
住房市场价格泡沫发展机制城市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邢戬 侯惠英
资本市场中理性投资者与非理性投资者占比很小,而混合理性投资者更能代表广大投资者真实状态。当房价快速上涨时,混合理性投资者将住房视为一种资产,基于已掌握的信息进行理性投资,但并不知道所掌握信息的真伪,因此其理性决定带有非理性因素,由此触发了正反馈投机机制。本文认为,交易者对信息的反应程度以及投机意愿越强烈,触发正反馈投资行为的可能性越大,进而房价上涨形成泡沫。而当预期转变时,由于住房具有消费和民生属性,其价格下跌路径不遵从正反馈机制,而表现为收敛于其均衡价格。但是在有效消费性需求存在的情况下,不论是房价泡沫生成还是破裂,都具有一定黏性。这说明房价泡沫既不会骤然生成,也难以突然破裂。本文的实证部分检验了我国北京、上海、河北和全国平均房价泡沫水平,较好地证明了此结论,同时还证明了泡沫存在与否不取决于房价绝对水平的高低,而取决于其是否非平稳性偏离于均衡房价。
关键词:
混合理性 房价 泡沫黏性 预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洪玉 姜沛言
为有效控制房价泡沫可能带来的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需要根据泡沫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设计。本文对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泡沫水平进行测度,分析房价泡沫的形成机制,重点考察造成泡沫水平城市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泡沫的形成同时存在自相关机制和均值回复机制,住房供给弹性、金融支持力度是影响泡沫形成机制、造成泡沫水平城市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进一步完善土地供给来调节住房供给弹性,通过加强房地产金融监管来保证必要的金融支持、防止过度的金融参与,实现有效管理房价泡沫、控制区域性和系统性市场风险的目标。
关键词:
住房市场 价格泡沫 形成机制 城市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