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0)
- 2023(12964)
- 2022(11338)
- 2021(10701)
- 2020(9030)
- 2019(20748)
- 2018(20567)
- 2017(39246)
- 2016(21684)
- 2015(24093)
- 2014(23729)
- 2013(23481)
- 2012(21434)
- 2011(19233)
- 2010(18672)
- 2009(16921)
- 2008(16168)
- 2007(13737)
- 2006(11775)
- 2005(9903)
- 学科
- 济(80386)
- 经济(80300)
- 管理(59064)
- 业(56403)
- 企(46357)
- 企业(46357)
- 方法(38617)
- 数学(33477)
- 数学方法(33138)
- 农(22754)
- 中国(20362)
- 财(19403)
- 学(19285)
- 业经(18526)
- 地方(17812)
- 贸(15868)
- 贸易(15858)
- 农业(15520)
- 易(15380)
- 环境(13549)
- 理论(13424)
- 和(13394)
- 技术(13352)
- 制(12919)
- 务(12427)
- 财务(12368)
- 财务管理(12352)
- 企业财务(11596)
- 划(11545)
- 银(10701)
- 机构
- 大学(299047)
- 学院(296727)
- 管理(119260)
- 济(111402)
- 经济(108941)
- 理学(104943)
- 理学院(103718)
- 管理学(101848)
- 管理学院(101340)
- 研究(98599)
- 中国(70552)
- 科学(66176)
- 京(63741)
- 农(55680)
- 业大(51399)
- 所(49779)
- 财(47702)
- 研究所(46276)
- 中心(44543)
- 农业(44271)
- 江(41423)
- 北京(39606)
- 范(39518)
- 财经(39495)
- 师范(39033)
- 院(36054)
- 经(36037)
- 州(34011)
- 经济学(32150)
- 师范大学(31794)
- 基金
- 项目(216341)
- 科学(167980)
- 基金(155696)
- 研究(152510)
- 家(138236)
- 国家(137085)
- 科学基金(116568)
- 社会(94254)
- 社会科(89213)
- 社会科学(89188)
- 省(85490)
- 基金项目(84651)
- 自然(78929)
- 自然科(77043)
- 自然科学(77020)
- 自然科学基金(75614)
- 划(72498)
- 教育(69288)
- 资助(62896)
- 编号(62132)
- 成果(48369)
- 重点(48291)
- 部(46190)
- 发(45782)
- 创(45168)
- 课题(42117)
- 创新(42050)
- 科研(41989)
- 计划(41242)
- 大学(39525)
- 期刊
- 济(115130)
- 经济(115130)
- 研究(81520)
- 学报(55397)
- 中国(51621)
- 农(49465)
- 科学(48022)
- 大学(40502)
- 管理(40172)
- 学学(38086)
- 农业(34458)
- 财(34409)
- 教育(31593)
- 技术(23832)
- 业经(20324)
- 融(20096)
- 金融(20096)
- 经济研究(18235)
- 业(17872)
- 财经(17730)
- 图书(17128)
- 科技(16494)
- 问题(15629)
- 版(15332)
- 业大(15140)
- 经(15028)
- 资源(14681)
- 理论(14051)
- 技术经济(13497)
- 实践(13122)
共检索到411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悦 王智琦 刘则渊 谭建国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6种图书情报学期刊和5种机器人出版物中发表的arXiv自存档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论文数量变化、发表时滞、引用优势和引用趋势4个方面对发表在同一本出版物中的arXiv论文和非arXiv论文进行对比,多视角地分析了arXiv自存档论文的学术影响力。研究结果表明:①arXiv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多;②多数作者倾向于将论文提交在arXiv平台上的时间是在论文正式发表的前后两年之内;③同一本出版物中arXiv论文相比于非arXiv论文具有明显的引用优势;④论文提交到arXiv平台后的引用增长速度显著提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欣 董洪光
对2008-2011年发表于Frontiers of Physics期刊上的161篇论文进行数据分析,发现13.66%的论文进行了arXiv自存档,自存档论文被引用的比率是非自存档论文的2.24倍,篇均被引频次是非自存档论文的6.06倍,高被引优势为400%,在出版者网站上其篇均下载次数比非自存档论文高约11%。建议国内物理学期刊出版者加强网站建设,在获得作者授权情况下代替作者完成arXiv自存档以及利用arXiv辅助约稿,充分利用arXiv平台提升期刊引用水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魏明坤
[目的/意义]目前,国际领域关于论文影响力的研究越来越多,选取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国内学者论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备受中国学者的关注。掌握中国学者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对提升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可视化软件对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获知中国学者学术论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通过采用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共被引作者分析来探测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结果/结论]通过对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论文影响
关键词:
中国学者 学术论文 学术影响力 模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蓉英 郭凤娇 谭洁
本文借助Altmetric explorer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获取和分析处理数据,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现有AltmetricS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选取,设计和构建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及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评价模型的可行性。通过与传统引文指标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发现AltmetricS评价指标同传统的引文指标在评价结果上既具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AltmetricS测度的影响力偏向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关注度,较少涉及表征论文质量的学术影响力。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对传统的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有所补充。
关键词:
Altmetrics 学术论文 评价模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郭凤娇 赵蓉英 孙劭敏
基于学术论文的科学交流过程,本文将学术论文影响力划分为原生影响力、线下影响力、Web 1.0影响力和Web 2.0影响力,并讨论了各类型影响力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两组数据(包含1个对照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学术论文影响力得分与来源期刊相对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相关度最高;(2)中国研究机构学者同时作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学术论文(数据组1)影响力得分在整体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还有差距,且两组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得分趋势线都呈右偏态势;(3)学术论文影响力总得分最高的50个研究机构的影响力得分按指数趋势递减,高校是中国社会科学国际研究的中坚力量;(4)在两个数据组共同覆盖的79个学科领域中,数据组1只在24个学科的平均得分大于对照组,并对学术论文覆盖的学科领域按影响力相对大小进行了分类。
关键词:
科学交流 学术论文 影响力评价 社会科学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悦 王智琦 刘则渊 宋超
以图书情报领域的550篇arXiv论文和5782篇non-arXiv论文(2005—2017年)为主要分析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与方法,从引用度和关注度两个层面对论文的影响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rXiv论文在Web of Science (WoS)、Scopus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均具有显著的引用优势;关注度优势主要体现在Mendeley读者数上,其在WoS使用量和Twitter转载量上表现并不明显;补充计量指标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学术资源的开放获取,预印本的Mendeley读者数和WoS使用量均与被引量显著相关,但前者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更高。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图书情报预印本在科学发展和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为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适用于当今不同交流模式和交流载体的"多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蓉英 郭凤娇 谭洁
本文借助Altmetric Explorer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获取和分析处理数据,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现有Altmetrics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选取,设计和构建出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及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评价模型的可行性。通过与传统引文指标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发现Altmetrics评价指标同传统的引文指标在评价结果上既具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Altmetrics测度的影响力偏向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关注度,较少涉及表征论文质量的学术影响力。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对传统的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有所补充。图6。表...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晓慧 王康
【目的/意义】量化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并综合评估选取最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为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以CNKI期刊库为数据来源,以竞争情报为检索词,统计该领域所有学者,并计算被引频次排名靠前的99位学者的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重要论文数、重要论文被引频次、合作率、h指数、g指数、p指数,利用SPSS22.0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运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将得出不同的结论;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较多相关性;p指数在众多指标中更具区分
关键词:
学术影响力 评价指标 相关分析 竞争情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明坤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环境下,补充计量指标成为影响力评价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学术论文进入流通领域开始其影响力分析,随着学术论文进入交流传播过程,其次生影响力随之产生。分析学术论文次生影响力能更好了解学术论文在交流传播过程中对其他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产生的作用。[方法/过程]文章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学术论文社交媒体指标与引文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指标与引文指标呈弱相关,表明社交媒体指标与引文指标测度学术论文的次生影响力不尽相同,二者不具替代性。最后,在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次生影响力系数,以期在学术论文贡献度进行其次生影响力测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春建
[目的 /意义]基于评价指标设计原理,建立可扩展到多篇论文评价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多角度评价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提供多种指标。[方法 /过程]兼顾施引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建立包含TVF、TVF(n)以及VF(t)等单篇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提出将TVF指标扩展到多篇论文影响力的分析方法。通过实证研究,计算TVF、TVF(3)与被引次数C及施引文献的h指数的皮尔森相关性,并与他人的评价结论对照印证。[结果 /结论]对TVF及TVF(n)等指标不同的用途进行了探讨:TVF是累计综合影响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江丽
发展开放仓储事业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所涉及的电子印本的版权问题,尤其是要促进期刊出版者对自存档版权政策的调整,同时其本身的合理诉求与合法权益应该得到切实保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玲玲
文章首先运用PLoS ALMS工具设计和构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及模型,进而结合网络环境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实证研究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现有论文层面计量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选取,量化各评价指标在不同层面的重要性,客观地评价其对学术论文的影响力,结果发现,在评价学术论文的影响力方面,PLoS ALMS论文层面计量指标相较于传统的引文指标更偏向于体现其社会影响力。PLoS ALMS论文层面计量指标对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能够作为传统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有效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论文的影响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晓莉 武群芳 王继民
现行期刊的评价指标以正向评价指标为主。为探究期刊的反向评价指标,研究与高被引论文相对应的零被引论文的占比情况与期刊影响力的关系,基于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的经济学学科发文量位居前10位的期刊所发表的论文在2-6年后的零被引率,并通过相关分析探究其与JCR 2012年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关系,包括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5年影响因子和h指数等指标,并探究其变化趋势与时间窗口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期刊零被引率用于期刊反向评价是合理的,对于经济学这种综合实力较强的学科,时间窗口定为2-3年更为合理,随着年限的变长,论文零被引率与期刊的综合实力的关系越来越弱。
关键词:
零被引 期刊评价 时间窗口 相关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魏绪秋
[目的/意义]Web 2.0时代,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一分为二:传统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和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由于Altmetrics研究工具的缺陷性,国内学术论文无法测度其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依据国内学术论文数据特点,丰富国内学术论文评价影响力评价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方法/过程]为了综合考虑被引频次与被引时间对学术论文价值的影响,文章引入了学术论文引证因子,并基于即年指标、影响因子及5年期影响因子定义了即年因子、2年期引证因子和5年期引证因子。此外,运用因子分析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宇娥 杨颖 李世兰
针对目前学术评价和人才评价中的种种问题,提出潜力科研人才学术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基于优博论文(即优秀博士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相关学科优博学术成果为基准,制定综合的评价指标,对比分析该学科潜力科研人才。通过具体的案例,将该指标体系用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科潜力科研人才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以印证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文献计量分析 潜力人才评估 博士论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