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7)
- 2023(8232)
- 2022(6982)
- 2021(6586)
- 2020(5553)
- 2019(13370)
- 2018(12800)
- 2017(25436)
- 2016(13018)
- 2015(15175)
- 2014(14740)
- 2013(15266)
- 2012(14192)
- 2011(12861)
- 2010(12710)
- 2009(11951)
- 2008(11881)
- 2007(10041)
- 2006(8934)
- 2005(8168)
- 学科
- 济(61581)
- 经济(61529)
- 管理(40821)
- 业(40115)
- 方法(33305)
- 企(30907)
- 企业(30907)
- 数学(30689)
- 数学方法(30597)
- 银(19359)
- 中国(19243)
- 银行(19214)
- 制(18618)
- 行(17930)
- 贸(14995)
- 贸易(14978)
- 易(14689)
- 财(14395)
- 融(13017)
- 金融(13017)
- 农(12901)
- 度(11448)
- 制度(11444)
- 业经(11274)
- 业务(9768)
- 体(8746)
- 地方(8606)
- 农业(8506)
- 技术(8415)
- 划(8411)
- 机构
- 大学(190339)
- 学院(184420)
- 济(92650)
- 经济(91204)
- 管理(78746)
- 理学(68052)
- 理学院(67402)
- 管理学(66948)
- 管理学院(66559)
- 研究(62416)
- 中国(58188)
- 财(42230)
- 京(39785)
- 财经(34154)
- 经(31576)
- 科学(31259)
- 经济学(30779)
- 中心(29638)
- 所(29260)
- 经济学院(27955)
- 研究所(26366)
- 财经大学(25990)
- 江(25566)
- 北京(25557)
- 农(24339)
- 商学(22602)
- 商学院(22419)
- 银(22392)
- 院(22191)
- 银行(21418)
- 基金
- 项目(122472)
- 科学(100001)
- 基金(95740)
- 研究(91634)
- 家(81823)
- 国家(81239)
- 科学基金(71585)
- 社会(64591)
- 社会科(61617)
- 社会科学(61605)
- 基金项目(49858)
- 自然(43577)
- 自然科(42694)
- 自然科学(42687)
- 省(42081)
- 自然科学基金(42075)
- 教育(41431)
- 资助(39903)
- 划(36290)
- 编号(34322)
- 部(30320)
- 国家社会(28755)
- 成果(28131)
- 教育部(27414)
- 重点(26989)
- 人文(26350)
- 中国(26068)
- 创(25883)
- 发(25496)
- 创新(24131)
共检索到286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贤传 张磊
银行业大变革时代,价值链重构、经营战略调整势在必行。为此,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了大、中、小三类银行共312名员工的一手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组织认同的中介效应和组织规模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顾客导向、魅力型领导感知对员工组织认同和服务绩效正向影响显著;组织认同在顾客导向与员工服务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魅力型领导感知与员工服务绩效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而组织规模的调节作用通过组织认同的中介效应进而影响员工服务绩效。因此,银行业需要继续强化员工顾客导向理念,采用软管理模式;同时,加快配套改革,全面发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文超 包红丽 张振华
中国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让更多顾客满意已成为银行业竞争的焦点。对中国银行业的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同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顾客满意同银行综合绩效及部分维度均有正相关关系;顾客忠诚同银行综合绩效及部分维度均有正相关关系;顾客忠诚在顾客满意对银行绩效及部分维度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综合来看,中国银行业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就需要通过各种努力,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资源,使不满意的顾客变得满意,使满意的顾客更加满意进而变得忠诚,最终发展出更多的忠诚顾客。
关键词:
顾客满意 顾客忠诚 企业绩效 银行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启涛
笔者探讨了服务型领导对员工顾客导向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中介心理机制及其边界条件,构建了服务型领导、员工责任知觉、领导权力感知和顾客导向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型领导对员工顾客导向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2)员工责任知觉在服务型领导和顾客导向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领导权力感知调节了员工责任知觉对顾客导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即领导权力感知水平越高,员工责任知觉对顾客导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就越弱,反之则越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启涛
笔者探讨了服务型领导对员工顾客导向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中介心理机制及其边界条件,构建了服务型领导、员工责任知觉、领导权力感知和顾客导向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型领导对员工顾客导向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2)员工责任知觉在服务型领导和顾客导向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领导权力感知调节了员工责任知觉对顾客导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即领导权力感知水平越高,员工责任知觉对顾客导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就越弱,反之则越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茂勇
本文运用我国117家商业银行2000-2012年的数据,采用两阶段法探讨非利息业务与银行效率的关系。第一阶段采用随机前沿法测量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第二阶段构建回归模型分析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普遍高于利润效率;银行效率测量中不考虑非利息业务产出导致银行效率明显低估;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近年来均有所提高。其次,非利息业务发展并未提高银行效率,反而显著降低银行效率。最后,本文将非利息业务拆分为佣金手续费业务和交易业务,发现佣金手续费业务为商业银行带来积极效应,而交易业务则带来消极效应。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利息业务 成本效率 利润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尧 庞学升 陈岩
新生代员工已成为职场中的主力军,如何激发新生代员工的创新潜能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揭示魅力型领导与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魅力型领导、工作投入、内部人身份感知和员工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基于226份新生代员工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魅力型领导能够有效提升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工作投入在魅力型领导与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工作投入与内部人身份感知之间的交互对于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崇美
以银行业为例,文章创新性地从员工激励和管理的视角,探讨并实证检验了影响顾客知识获取的前置因素。研究发现,对应于不同类型的顾客知识,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是不一样的。针对比较容易获取的关于顾客的知识,交易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有效的;而针对较难获取的来自顾客的知识,银行需要注重对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建设。此外,无论是对于关于顾客的知识还是来自顾客的知识,组织内社会资本都会发挥有效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惠璠 罗海成 姚唐
企业形象在学界与业界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但企业形象与顾客忠诚之间的确切关系尚未得到深入研究。本文探讨了企业形象通过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的作用机理。以零售银行业为刺激物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形象不但直接正向影响顾客态度忠诚,而且通过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间接地正向影响顾客态度忠诚;(2)企业形象是最重要的顾客态度忠诚决定因素;(3)顾客态度忠诚是联结企业形象、顾客价值、顾客满意与顾客行为忠诚的唯一中介因素。本研究对于推动我国零售银行业用心塑造积极的企业形象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卫海英 骆紫薇
由于中国人"互依自我"和"关系导向"的国民性,中国服务企业具有发展关系营销的先天优势。西方顾客关系理论侧重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整体和顾客的企业互动,而忽视管理者、员工和顾客作为社会个体的社会互动,缺乏对社会人情的考量和借重。同时,本土企业的管理者、员工在工作中往往自发采用人情手段,但缺乏将之提升为竞争战略和管理手段的理论依据。本文一方面梳理出中国式顾客关系的核心变量——信任、承诺—企业真情、承诺—社会人情,另一方面构建了一个经由企业互动导向、变革型领导和员工互动响应对中国式顾客关系的、企业互动和社会互动共同作用的双驱动模型,揭示本土关系营销中人情关系裹挟管理行为和商业行为的特征,而以珠三角地区2...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建刚 王舒军 关天宇
本文立足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现实背景,对H-S(做市商模型)利差决定模型进行调整,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作为衡量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代理变量,并利用45家商业银行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利差产生了影响,但利率市场化与利差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而是呈倒U型关系。整体而言,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的利差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利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芳 蔡莎 王煊
本文运用我国92家商业银行2000~2015年的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商业银行实际利差对非利息业务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具有同期性;实际利差越高,佣金手续费收入和投资收益越低;商业银行的规模越大,实际利差对非利息收入的影响越大,且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尤为明显。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正确审视实际利差和非利息业务的关系,而且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及交叉补贴策略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勇 李振
流动性风险对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均具有重要影响,其中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在历次的银行危机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使用2002—2016年中国338家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金流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结果发现:(1)具有较低资金流动性风险的银行会承担更大的总体风险,这被更低的Z值和资本充足率,以及更高的风险加权资产比例和流动性创造所证明;(2)资金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构成因素产生影响,较低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会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并降低资本水平;(3)资金流动性风险通过银行贷款的中介效应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行为;(4)在资金流动性风险较低时,较大资产规模、较高杠杆率会抑制银行承担更大风险,在国际金融危机或经济高风险时期银行风险承担较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谷慎 吴国平
基于我国103家商业银行2003年至2015年的数据,系统考察了业务自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效果看,业务自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趋势,适度业务自由化有助于减弱银行风险承担,过度业务自由化反而会加重银行风险承担;从作用机制看,业务自由化通过对银行资产收益率和经营风险的非线性影响,以及对资本充足率和杠杠风险的不利冲击,对银行破产风险产生影响;部分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尤其是交易投资性业务发展过快,已加重了自身的风险承担,存在业务过度自由化的迹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澄 沈悦
本文以中国30家商业银行2005—2015年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考察了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以及银行信贷的关系,立足于宏观审慎思想,研判系统重要性银行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对信贷行为的异质作用。并基于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检验在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的冲击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的调控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信用风险的降低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相反,会造成银行信贷规模的收缩。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信贷行为存在异质性。目前中国房价上涨并不会扩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扩张效果,但信用风险的降低会强化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同时在信用风险约束逐渐减小的背景下,房地产价格对银行信贷将会产生"加速器效应",进一步加重了中国银行的信贷"高烧"。
关键词:
房价波动 风险约束 银行信贷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徐宏 曲昭光 蒲红霞
随着监管强度不断提升,小银行监管负担是否比大银行更重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运用中国115家商业银行2011—2018年数据,通过构建包含监管变量的成本函数,估算了银行平均合规成本的大小,并对小银行的监管负担是否更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提升监管强度将显著提高银行成本;无论按总资产大小、银行传统类型以及是否上市分类,均发现提升监管强度更加重了小银行负担,稳健性检验也支持这一结论。异质性分析发现,风险不同的小银行其监管负担并无显著差异,但金融创新活跃的东部地区小银行承担了更重的监管负担。因此,建议构建差异化监管机制,降低小银行合规成本,为小银行发展提供公平的监管环境。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合规成本 监管差异化 小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金融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证据
市场竞争、银行市场势力与流动性创造效率——来自中国银行业的证据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形象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魅力型领导风格、群体效能感与群体绩效——中国企业情境下的实证研究
外资潜在进入的竞争效应分析:来自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经验证据
农户正规信贷配给变化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来自中国银行业的证据
提升监管强度具有风险抑制效应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基于顾客价值的银行业竞争力研究
银行治理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证据
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银行业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