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28)
- 2023(16841)
- 2022(14629)
- 2021(13917)
- 2020(11698)
- 2019(26777)
- 2018(26800)
- 2017(51367)
- 2016(28293)
- 2015(31861)
- 2014(31525)
- 2013(30492)
- 2012(28124)
- 2011(25352)
- 2010(25917)
- 2009(23807)
- 2008(23341)
- 2007(20809)
- 2006(18453)
- 2005(16238)
- 学科
- 济(105816)
- 经济(105691)
- 管理(86243)
- 业(81557)
- 企(70268)
- 企业(70268)
- 方法(47372)
- 数学(40369)
- 数学方法(39618)
- 中国(29910)
- 农(29381)
- 财(27802)
- 业经(24940)
- 学(23797)
- 制(22299)
- 技术(22125)
- 地方(22094)
- 理论(21125)
- 农业(19121)
- 贸(18799)
- 贸易(18788)
- 策(18396)
- 易(18237)
- 银(18178)
- 银行(18122)
- 和(17615)
- 行(17346)
- 务(17101)
- 财务(17011)
- 财务管理(16977)
- 机构
- 学院(391333)
- 大学(389653)
- 管理(155857)
- 济(151277)
- 经济(147743)
- 理学(134163)
- 理学院(132639)
- 研究(131172)
- 管理学(130117)
- 管理学院(129361)
- 中国(98404)
- 京(83640)
- 科学(81726)
- 财(71382)
- 所(65950)
- 农(63148)
- 研究所(59901)
- 江(59618)
- 中心(59214)
- 业大(58190)
- 财经(55839)
- 北京(52957)
- 范(52358)
- 师范(51853)
- 经(50633)
- 农业(49241)
- 院(48392)
- 州(48044)
- 技术(44374)
- 经济学(43350)
- 基金
- 项目(263776)
- 科学(207239)
- 研究(194899)
- 基金(188722)
- 家(164436)
- 国家(163000)
- 科学基金(139944)
- 社会(119572)
- 社会科(113098)
- 社会科学(113066)
- 省(105203)
- 基金项目(98973)
- 自然(91880)
- 教育(91122)
- 自然科(89779)
- 自然科学(89756)
- 划(88189)
- 自然科学基金(88128)
- 编号(80913)
- 资助(78486)
- 成果(66865)
- 重点(59005)
- 创(57406)
- 课题(57228)
- 部(57149)
- 发(56145)
- 创新(52930)
- 项目编号(49948)
- 科研(49801)
- 大学(49028)
- 期刊
- 济(169275)
- 经济(169275)
- 研究(115723)
- 中国(80843)
- 学报(60975)
- 管理(60850)
- 农(57401)
- 科学(56416)
- 财(54198)
- 教育(52588)
- 大学(46148)
- 学学(43147)
- 农业(39431)
- 技术(37070)
- 融(35448)
- 金融(35448)
- 业经(28833)
- 经济研究(26633)
- 财经(26406)
- 经(22551)
- 图书(21578)
- 问题(21185)
- 业(21178)
- 科技(20320)
- 技术经济(19454)
- 理论(18188)
- 版(17880)
- 现代(17844)
- 统计(17724)
- 坛(17383)
共检索到584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德鹏 张凤华
企业获取与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在企业产品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顾客参与已成为企业获取顾客信息并将其整合到产品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手段,顾客创新已成为企业重要的创新源泉,如何有效吸引顾客参与到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中是企业实行差异化经营、维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通过回顾和梳理顾客参与创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本文结合顾客创新动因,对顾客参与产品创新的激励体系模型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激励顾客参与的管理策略,旨在为企业吸纳顾客参与的战略决策提供新的分析视角。
关键词:
顾客参与 创新顾客 创新动因 激励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德鹏 杨晨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顾客的日渐成熟,顾客创新的战略重要性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Dufwenberg&Kirchsteiger(2004)的动机公平模型,结合物质支付和心理互惠支付,建立创新顾客团队协作激励模型。通过激励模型的求解与分析,探讨互惠敏感度与最优顾客有效参与时间、个人绩效报酬系数、团队产出分享系数以及企业期望收益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企业雇佣具有互惠偏好的顾客参与产品创新,能增加企业的期望效益;团队协作的实现需要满足基本条件;积极互惠对于最优顾客有效参与时间、个人绩效报酬系数、团队产出分享系数的影响效应与消极互惠情况下的影响效应恰好相反。此外,通过产品提升项目的算...
关键词:
互惠偏好 激励机制 创新顾客 团队协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静
服务创新是企业寻求竞争优势并在迅速变化的动荡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阐述了服务创新中顾客参与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总结顾客参与服务创新的动因和结果,以明确"顾客参与的激励因素(前因)—顾客参与服务创新(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结果)"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服务创新 顾客参与 激励因素 创新绩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和征 席玉娥
为了激励顾客参与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根据顾客与制造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动机,采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信任激励模型,并对模型求解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信任激励策略。研究表明: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当顾客是风险规避的,顾客的努力程度、声誉系数、信息共享程度、顾客与制造企业的互动程度与制造企业对顾客的信任激励系数正相关;顾客的成本系数、风险规避系数、产出分享系数、外部环境变量的方差与信任激励系数负相关。如果制造企业给予顾客较高的信任程度,即使给予顾客较低的产出分享份额,顾客也会积极参与服务创新,即信任激励能够达到报酬激励的替代激励效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俊义 王永贵 黄永春
随着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服务创新问题。顾客参与服务创新过程既是满足顾客需求的需要,也是服务创新过程本身的需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顾客参与有利于促进顾客知识转移。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顾客参与服务创新和顾客知识转移关系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并构造了以社会资本三个维度为中介机制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顾客参与 知识转移 社会资本 中介机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凤华 张德鹏 陈春峰
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互惠公平,从创新顾客的互惠偏好程度、激励契约类型与激励效果的关系入手,构建创新顾客参与企业创新活动的激励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分析,探讨激励契约的外部性和互惠关系对于激励效果的影响;此外,进一步分析如何联合经济激励和心理激励,降低企业获得创新顾客高努力投入的成本;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模型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当创新顾客之间出现互惠关系时,最优激励契约取决于创新顾客心理偏好与风险态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创新顾客的风险规避程度较低时,最优激励契约为相对绩效契约;当创新顾客的风险规避程度较高时,最优激励契约为团队报酬契约。
关键词:
互惠公平 创新顾客 心理激励 激励契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范秀成 王静
服务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与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驱动力,而顾客在服务创新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了解和满足顾客需求已经成为服务创新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顾客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创新过程中,企业需要科学、合理地管理顾客参与,其中对顾客参与激励的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借鉴内/外在动机理论,企业应挑选对服务创新具有较强内在参与动机的顾客参与并给予奖励,建立即时、有效的反馈机制,来自企业和其他顾客群体的社会认可及创新平台体验等是保持顾客参与积极性的手段,且这种激励不应限制或损害顾客参与的内在动机,不应降低顾客的创造力水平。借鉴机制设计理论思路,企业可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使顾客群体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创新努力得到保...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萌菲 张凤华 潘嘉欣
针对现有研究缺乏结合创新贡献率和关系强度对创新顾客推荐激励模型进行系统探索,基于创新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活动的重要性及其与普通顾客的差异性,构建创新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活动的产品推荐激励模型,确定企业需要设置推荐激励计划时的条件,并以JS公司为例,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对模型的推导结论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企业给予创新顾客的推荐激励强度比给予普通顾客的低,但创新顾客带来的净利润比普通顾客高;当创新顾客只向与其为强关系的朋友推荐产品/服务,或与其为强关系朋友的占比较大时,企业不需要设置推荐激励计划;随着创新顾客的创新贡献率增大,企业应减小推荐激励强度,而随着创新顾客与被推荐者之间弱关系强度增大,企业应增加推荐激励强度。研究为企业提出管理启示:应积极引导创新顾客进行产品推荐,并结合创新顾客与被推荐者的关系强度优化推荐激励计划,同时应重视创新顾客进行产品推荐的真实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温馨 贾俊秀
顾客参与企业研发是产品价值创造的最初始过程,不仅提高产品接受度、满足顾客需求,而且为企业增加收入,但同时也产生相应成本。文章探究顾客参与研发的系统中,顾客、企业和产品的价值共创行为以及企业决策如何影响三者价值;立足多目标视角,充分考虑企业与顾客的收益、成本,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顾客参与研发过程的动态价值共创模型,全面探究系统内部共创机理。在模型基础上,重点就企业产品价格、交互次数以及激励资金比例等策略进行仿真,使企业、顾客及产品实现价值共创。结论如下:(1)随着顾客、企业交互次数的增多,顾客参与研发过程同样具备一般产品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的特点。(2)系统存在最优交互次数;且最优交互次数随着研发投入比例减少而增加。(3)在不考虑参与顾客获取激励资金的情况下,企业针对不同顾客群(参与研发顾客与普通购买顾客)进行定价,在最优交互次数状态下,统一定价模式优于差别定价模式,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四渭
构建一体化的服务供应链,优化供应链管理水平,已成为当今旅游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旅游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游客地位的提升,仅基于内部企业成员开展的旅游服务供应链优化管理已不能满足现代旅游市场发展的要求。文章从创新顾客价值的角度出发,提出新时期旅游服务供应链优化管理以为顾客创造其所需并感到满意的价值为基础,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建立顾客忠诚为根本,以创造更多优异的顾客价值为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比传统服务供应链,尝试运用顾客价值创新理论对旅游服务供应链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
顾客价值创新 旅游服务供应链 优化设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继国 王桂森
加强服务消费管理,有助于提升服务业竞争力。本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服务消费管理既包括消费过程管理又包括消费结果管理,由此提出服务消费管理的框架模型,并对如何加强服务消费管理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蒋楠 刘依 崔甦博
区分客户参与企业创新活动中的个体顾客参与和组织顾客参与,探究组织顾客参与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综合运用资源基础管理理论、服务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基于对制造业企业在内外部激励条件下通过顾客参与获得创新资源进而影响服务创新绩效的路径分析,构建“内外部激励—组织顾客参与—创新绩效”理论模型,选取210家服务型制造业企业及其组织顾客作为样本,从观念共识、知识共享和知识共创3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内外部激励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2)观念共识、知识共享和知识共创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3)组织顾客参与在外部激励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内部激励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制造业企业应合理利用激励策略去激发组织顾客参与意识、促进组织顾客参与行为产生,从而实现传统制造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建国
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技术,通过调研并筛选激励要素,建立了自主创新激励模型,以揭示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激励 解释结构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祥西 王新新 刘德文
以社会学习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顾客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驱动机理,并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内部动机在两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基于297份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顾客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内部动机在两者关系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且创造性自我效能的单独中介效应高于内部动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超
协同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关系到国家创新竞争力的高低。文章采用主体计算经济学方法,依托NetLogo仿真平台,构建了一个由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等四类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仿真模型,并在不同场景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最后,基于该模型模拟分析政府创新补贴政策的理论效果,仿真结果显示,补贴政策对整个系统的创新产出是有效的,不同补贴策略的效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补贴小企业、补贴金融机构、补贴大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