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0)
2023(11696)
2022(9582)
2021(8962)
2020(7668)
2019(17440)
2018(17096)
2017(33435)
2016(17288)
2015(19003)
2014(18429)
2013(17971)
2012(15927)
2011(13773)
2010(13354)
2009(12275)
2008(11964)
2007(10248)
2006(8603)
2005(7540)
作者
(45133)
(38082)
(37906)
(35620)
(24067)
(17863)
(17138)
(14909)
(14374)
(13196)
(12830)
(12647)
(11817)
(11656)
(11547)
(11466)
(11258)
(11081)
(10862)
(10807)
(9147)
(9056)
(8913)
(8833)
(8425)
(8418)
(8259)
(8189)
(7435)
(7383)
学科
(85537)
(79513)
企业(79513)
(77081)
经济(77003)
管理(70891)
方法(38017)
数学(29946)
数学方法(29606)
业经(28606)
(26167)
(25160)
(20870)
财务(20833)
财务管理(20813)
企业财务(19739)
农业(18489)
技术(17960)
中国(15697)
(14484)
(14186)
(14175)
理论(14134)
(14067)
(12975)
贸易(12970)
(12643)
企业经济(12458)
经营(12369)
技术管理(11807)
机构
学院(242577)
大学(235799)
管理(109169)
(104604)
经济(102966)
理学(95637)
理学院(94832)
管理学(93563)
管理学院(93096)
研究(65056)
中国(52935)
(47801)
(46319)
财经(39109)
科学(36996)
(35951)
(35830)
(34812)
业大(33619)
中心(32268)
经济学(31093)
商学(30823)
商学院(30561)
经济管理(29431)
财经大学(29200)
(29057)
经济学院(28346)
农业(28122)
北京(27573)
(27274)
基金
项目(167854)
科学(137634)
基金(127225)
研究(124699)
(108175)
国家(107201)
科学基金(97630)
社会(83756)
社会科(79601)
社会科学(79583)
基金项目(68289)
(66046)
自然(63568)
自然科(62292)
自然科学(62280)
自然科学基金(61251)
教育(57154)
(53569)
资助(50209)
编号(49544)
(39119)
(37740)
(37423)
重点(36316)
成果(36296)
创新(35577)
(35360)
国家社会(35182)
人文(33933)
(33761)
期刊
(111375)
经济(111375)
研究(62703)
管理(45517)
(41037)
中国(39261)
(33122)
科学(30659)
学报(28383)
技术(24941)
大学(23811)
农业(23255)
学学(22911)
业经(22057)
财经(19460)
(18901)
金融(18901)
教育(17594)
经济研究(17003)
(16756)
技术经济(15022)
(14844)
问题(14597)
财会(13660)
商业(13050)
现代(12547)
(11026)
科技(10956)
统计(10790)
世界(10779)
共检索到338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芳  
企业要维持自身市场优势,不仅需要满足顾客需求,还需引导顾客参与价值创造过程。这不仅能够降低价值创造成本,也能够提升企业关系资本,同时深化顾客对企业的认同,最终促进顾客形成品牌依恋。尤其是对于电商企业而言,由于存在空间距离,顾客从建设信任到产生认同直至形成品牌依恋的过程往往困难重重。因此,引导顾客参与无疑是电商企业提升顾客认同与品牌依恋的有效路径。同时,网络口碑对于电商企业的品牌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快速发展的电商企业,从消费者视角出发,探究了顾客参与、顾客-企业认同与品牌依恋的关系以及网络口碑作为调节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品牌依恋受到顾客参与显著的积极影响;顾客-企业认同在品牌依恋与顾客参与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顾客参与和品牌依恋的关系中网络口碑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思  张德鹏  林萌菲  
网络营销新环境中,授权逐渐成为企业挖掘顾客购买力与创造力价值的重要途径。但是,被授权顾客后续口碑推荐行为中蕴藏的潜在营销价值仍未受到充分重视。本文结合社会认知与社会交换视角,探讨差异化的网络环境中顾客心理授权对网络口碑推荐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顾客心理授权对网络口碑推荐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顾客承诺起中介作用;在线品牌社区类型对顾客心理授权与顾客承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得到部分验证。研究为企业通过顾客心理授权挖掘顾客网络口碑传播的营销价值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珍  施佳蓉  潘公贺  叶靖雅  
将顾客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分为设计、执行和监督三个阶段,以"感知伪善"为中介变量、顾客间互动为调节变量,探讨社交媒体下顾客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对品牌态度的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顾客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不仅直接改善顾客品牌态度,而且通过抑制"感知伪善"间接影响顾客品牌态度,在这一过程中,顾客间的互动具有调节作用;相较于参与设计和执行,顾客参与监督对改善品牌态度的贡献最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祁小波  张凤华  张德鹏  
社交媒体中创新顾客以高涨的情绪参与创新活动,但仅限于"自娱自乐",销售型社交媒体企业亟须通过网络口碑扩大销售,这一现实问题表明探索创新顾客情绪对网络口碑推荐行为的影响机制对销售型社交媒体企业扩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情绪事件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可探索创新顾客情绪和专业认同对网络口碑推荐行为的影响。通过SPSS 21.0和AMOS 24.0对452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创新顾客情绪对网络口碑推荐行为和专业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专业认同对网络口碑推荐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专业认同在创新顾客情绪与网络口碑推荐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相比于高专业地位和高社会地位,低专业地位和低社会地位对专业认同和网络口碑推荐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更强,而且第二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成立。实践中,销售型社交媒体企业应有效掌握创新顾客情绪及其对网络口碑推荐行为的影响机理,引导低专业地位和低社会地位创新顾客提升专业认同,最终在社交媒体平台有效拓展网络口碑推荐市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勇  张功勋  
近几年,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服务业在经济增长结构中的占比明显持续上升。经济服务化的新常态给零售服务企业带来丰富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服务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以及顾客需求日益变化也让零售服务企业面临重大挑战。零售服务企业想要获得竞争优势,就要让顾客参与其中,这样才能持续不断地进行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顾客作为企业创新力量和竞争优势的来源,在服务生产和传递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根据理论分析构建了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并且借鉴国内外的成熟量表结合零售服务业的特点开发本研究的量表,对268份样本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研究采用SPSS23.0和Amos22.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萌菲  张德鹏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网络环境、顾客认知和口碑行为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顾客主观知识对网络正面/负面口碑呈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区参与自我效能感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和完全中介的作用;当网络社区是由企业创建时,社区参与自我效能感对正面口碑的影响比负面口碑更强烈,但当社区是由顾客创建时,社区参与自我效能感对正面和负面口碑的影响没有差别。企业应针对顾客主观知识的差异引导其进行网络口碑传播,在品牌社区中有意识地提高顾客社区参与自我效能感,利用不同的社区类型特点激发顾客的网络正面口碑。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袁兵  郑文哲  
基于语言类别理论,本文研究了企业家具体口碑和抽象口碑对品牌评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研究发现:(1)企业家的正面抽象(vs.具体)口碑导致顾客对企业家有更多本质(vs.偶然)属性的认知,进而产生更高的品牌评价,而企业家的负面抽象(vs.具体)口碑导致顾客对企业家有更多本质(vs.偶然)属性的认知,进而产生更低的品牌评价;(2)品牌关系强度影响不同效价、不同类别的企业家口碑对品牌评价的交互作用,正面(负面)抽象口碑使强(弱)关系顾客产生更高(低)的品牌评价,而负面(正面)不同类别的口碑对强(弱)关系顾客的品牌评价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3)企业补救信息能够明显减少负面具体口碑对品牌评价的影响,但对于负面抽象口碑的效应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辛磊  宋玉霞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品牌社区互动也有了新的变化,除了传统的线下品牌社区互动,还形成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虚拟线上品牌社区互动。精准把握并充分利用品牌互动社区对企业产生的效益能够帮助企业自身提高竞争力。本文在此背景下,构建了品牌社区互动与顾客口碑推荐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探讨了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中间解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品牌社区的产品互动、人际互动以及信息/认知互动正向影响顾客口碑推荐意愿;消费者涉入度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即品牌社区互动越高,消费者涉入度也相对较高,进而提高了消费者或顾客的口碑推荐意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奎  刘文昌  
从顾客价值视角对品牌竞争力进行研究在理论和企业界引起广泛关注,但多数集中在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顾客价值影响品牌竞争力的内在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引入消费动机作为调节变量,依据变量的逻辑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研究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对理论研究模型进行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消费动机与顾客价值和品牌竞争力都有相关性,在顾客价值影响品牌竞争力的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这说明消费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景波  许万有  张君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志国  柴海静  
在服务主导逻辑下,在线品牌社群顾客参与对品牌忠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顾客视角出发,将顾客参与、顾客契合、感知不确定性与品牌忠诚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探讨在线品牌社群中顾客参与对品牌忠诚的具体作用机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收集到的537份有效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线品牌社群中顾客参与能够直接促进常规品牌忠诚和敌对品牌忠诚;顾客参与能够通过顾客契合间接促进常规品牌忠诚和敌对品牌忠诚,顾客契合在顾客参与和品牌忠诚间起到中介作用;感知不确定性负向调节顾客参与对顾客契合的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志国  柴海静  
在服务主导逻辑下,在线品牌社群顾客参与对品牌忠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顾客视角出发,将顾客参与、顾客契合、感知不确定性与品牌忠诚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探讨在线品牌社群中顾客参与对品牌忠诚的具体作用机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收集到的537份有效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线品牌社群中顾客参与能够直接促进常规品牌忠诚和敌对品牌忠诚;顾客参与能够通过顾客契合间接促进常规品牌忠诚和敌对品牌忠诚,顾客契合在顾客参与和品牌忠诚间起到中介作用;感知不确定性负向调节顾客参与对顾客契合的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静  张新圣  李先国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与虚拟经济的高速发展,虚拟品牌社区成为消费者参与企业活动,与企业沟通的重要窗口,并在品牌营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与消费者建立持久、和谐关系联结的重要工具以及企业品牌资产提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依据风格特征视角,虚拟品牌社区中的顾客参与可以划分为任务型参与、社交型参与和贡献型参与,三种风格的顾客参与是企业品牌资产形成和提升的重要前置因素,并通过关系联结的中介机制影响企业品牌资产。顾客任务型参与、社交型参与和贡献型参与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品牌知名度、顾客感知质量和顾客忠诚度;关系联结在顾客参与风格和企业品牌资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在顾客任务型参与和品牌资产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顾客社交型参与/贡献型参与和品牌资产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区意识在不同顾客参与风格和关系联结关系中发挥的调节作用不同,正向调节顾客任务型/社交型参与对财务联结的正向影响,正向调节顾客社交型/贡献型参与对社会联结的正向影响;竞争强度负向调节关系联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作用,即当行业竞争强度提高时,关系联结对品牌资产的正向影响受到削弱。因此,企业应通过虚拟品牌社区平台,积极引导、掌控和规范不同风格顾客参与,拓展企业价值提升的组织外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哲  宁昌会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消费者日益与企业共创品牌价值。先前有不少研究探讨品牌共创如何影响参与共创的消费者,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面向共创品牌而没有参与共创的消费者。更多的消费者仅仅看到共创品牌而不是积极地参与到共创过程中。因此,文章从非参与顾客视角出发,探究共创信号怎样影响品牌认同,同时检验自我建构和产品涉入的调节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共创信号能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同;自我建构对共创信号主效应具有调节性;自我建构和产品涉入无法同时调节共创信号主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哲  宁昌会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消费者日益与企业共创品牌价值。先前有不少研究探讨品牌共创如何影响参与共创的消费者,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面向共创品牌而没有参与共创的消费者。更多的消费者仅仅看到共创品牌而不是积极地参与到共创过程中。因此,文章从非参与顾客视角出发,探究共创信号怎样影响品牌认同,同时检验自我建构和产品涉入的调节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共创信号能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同;自我建构对共创信号主效应具有调节性;自我建构和产品涉入无法同时调节共创信号主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