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1)
- 2023(14542)
- 2022(12727)
- 2021(11873)
- 2020(10070)
- 2019(22895)
- 2018(22603)
- 2017(43475)
- 2016(23855)
- 2015(26596)
- 2014(26398)
- 2013(26111)
- 2012(23707)
- 2011(21547)
- 2010(21381)
- 2009(19712)
- 2008(19341)
- 2007(16747)
- 2006(14624)
- 2005(12878)
- 学科
- 济(89148)
- 经济(89010)
- 管理(73493)
- 业(68285)
- 企(57579)
- 企业(57579)
- 方法(41557)
- 数学(35832)
- 数学方法(35461)
- 财(26578)
- 农(24570)
- 中国(22911)
- 制(21179)
- 业经(20897)
- 学(20695)
- 贸(17147)
- 贸易(17140)
- 务(16868)
- 财务(16794)
- 财务管理(16763)
- 地方(16660)
- 易(16639)
- 农业(16185)
- 企业财务(15906)
- 环境(14907)
- 技术(14888)
- 银(14878)
- 银行(14811)
- 理论(14689)
- 体(14437)
- 机构
- 大学(342198)
- 学院(338494)
- 管理(134500)
- 济(131770)
- 经济(128911)
- 理学(117429)
- 理学院(116097)
- 管理学(114111)
- 管理学院(113499)
- 研究(113459)
- 中国(82972)
- 科学(72461)
- 京(72460)
- 财(62099)
- 农(61242)
- 所(57617)
- 业大(55778)
- 研究所(52773)
- 中心(50752)
- 财经(49755)
- 江(48760)
- 农业(48426)
- 北京(45247)
- 经(45235)
- 范(42970)
- 师范(42425)
- 院(40963)
- 经济学(39144)
- 州(39052)
- 财经大学(37116)
- 基金
- 项目(237815)
- 科学(185829)
- 基金(173264)
- 研究(168605)
- 家(153214)
- 国家(151975)
- 科学基金(129539)
- 社会(106148)
- 社会科(100534)
- 社会科学(100508)
- 基金项目(92946)
- 省(92550)
- 自然(86606)
- 自然科(84555)
- 自然科学(84530)
- 自然科学基金(83033)
- 划(78689)
- 教育(76963)
- 资助(70653)
- 编号(67622)
- 成果(54342)
- 重点(53189)
- 部(52108)
- 创(49685)
- 发(49363)
- 创新(46414)
- 课题(46325)
- 科研(45993)
- 制(44804)
- 教育部(44339)
- 期刊
- 济(141230)
- 经济(141230)
- 研究(97054)
- 中国(62806)
- 学报(61123)
- 农(55144)
- 科学(53215)
- 管理(48307)
- 财(47619)
- 大学(45440)
- 学学(43086)
- 农业(37321)
- 教育(34188)
- 融(27839)
- 金融(27839)
- 技术(26459)
- 财经(24247)
- 业经(23365)
- 经济研究(22314)
- 经(20540)
- 业(18836)
- 问题(18549)
- 科技(17750)
- 版(17327)
- 理论(16479)
- 业大(16382)
- 图书(16123)
- 技术经济(15275)
- 实践(15111)
- 践(15111)
共检索到484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谢凤华 袁振兰 朱虹
顾客不当行为是指在消费情境中违反社会和行为规范,破坏消费秩序的行为。目前学术界及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顾客不当行为制约企业发展,并对员工和同属顾客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从道德行为理论与认知行为理论出发,通过实证研究揭示顾客不当行为与顾客事后反应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探讨自我反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顾客不当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内疚情绪与行为修正;自我反省在顾客不当行为与事后反应的路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从道德层面引导不当行为顾客修正自身行为是服务型企业应对其不当行为的新途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占小军
服务交互双方权力的不对称,使得顾客欺凌员工行为频繁发生。通过对312名员工及其主管进行追踪调查,探讨了消极情绪、尽责性及主管支持在顾客欺凌行为对员工工作反应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消极情绪在顾客欺凌行为与员工服务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而在顾客欺凌行为与员工服务破坏行为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尽责性及主管支持能够缓解顾客欺凌行为对员工消极情绪的影响。此外,在讨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服务性企业如何预防及应对顾客欺凌行为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顾客欺凌行为 工作反应 尽责性 主管支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汝萍 马钦海
顾客不当行为指违反消费情境中可接受的行为规范,并且破坏消费秩序的顾客行为。相对于顾客购买行为而言,学术界和企业界对顾客的社会行为尤其是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缺乏关注。本文围绕顾客不当行为的概念、类型、影响效应、影响因素以及管理策略等问题,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顾客不当行为 不良顾客 服务营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费显政 韩超
面对顾客不当行为,同属顾客的干预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着眼于探讨正效价偶然情绪的作用。三个实验研究发现:(1)相对于满足情绪,带有自豪、感激情绪的同属顾客有更高的干预意愿;(2)在高感知风险情境下,正效价情绪对干预意愿的作用会被抑制;(3)高兴和惊喜这两种情绪下,干预意愿的差异并不能得到验证。本研究利用进化心理学和情绪维持理论拓展了对消费情境中正效价偶然情绪的解读,同时也对评价倾向框架在正效价偶然情绪下适用性的质疑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费显政 周航
顾客不当行为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相关研究依然不足,尤其缺乏同属顾客对顾客不当行为反应模式的研究,这与缺少相应的测量量表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意在开发一个同属顾客对顾客不当行为反应模式的瑟斯顿量表。本文中,研究者通过120个深度访谈获得了80条有代表性的描述同属顾客对顾客不当行为反应的语句,组成了初始语句库;然后由专家小组对语句进行了两轮筛选,得到了30条语句;再对30条语句进行了两轮问卷筛选,最终开发出由11条语句组成的同属顾客对顾客不当行为反应模式的亲社会行为强度量表。该量表能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测量工具。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晓晖 张艳清 吴海波
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采取经验取样法探讨了顾客不当行为对员工工作投入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识别了工作常规化和主动性人格两个边界条件对顾客不当行为负面影响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28位医护人员连续测量10个工作日的调查,获得1023份数据。研究发现,每日顾客不当行为对员工第二天早上的工作投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工作常规化和主动性人格对每日顾客不当行为的负面影响有显著弱化作用。此外,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工作常规化和主动性人格的三重调节效应。这些结论对服务型企业有以下启示:需要关注顾客行为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甄选员工和培训员工要重视其主动性人格,提升工作常规化水平;员工主动性人格和工作常规化可以有效缓解顾客不当行为造成的员工工作投入低下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建磊 张梦霞
本文针对服务场所中顾客产生不当行为的现象,从顾客自身的视角,研究顾客与企业的关系质量、服务企业员工的努力程度、事件的严重性等因素对同属顾客的情感体验和功能体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顾客产生不当行为的情况下,同属顾客与企业的关系质量越高且企业员工付出努力时,顾客的负向情感体验和功能体验越弱,反之,则越强;同属顾客对顾客不当行为严重性的感知越强,则其负向情感体验和功能体验越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志辉 费显政
文章基于组织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方法,检验了顾客不当行为情景下企业声誉、员工特征对顾客-企业认同的影响,顾客-企业认同在企业声誉和员工特征对顾客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顾客自我效能感对顾客-企业认同和顾客公民行为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顾客-企业认同在企业声誉和员工特征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并且这种中介作用受到顾客自我效能感的调节,即仅当同属顾客自我效能感较高时,顾客-企业认同的中介作用才存在;反之,顾客-企业认同的中介效应不存在。文章对服务企业在管理顾客不当行为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范钧 林帆
探明服务失误模糊情境下顾客不当行为意向的形成机制,对服务企业有效预防和避免顾客不当行为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归因视角分析了服务失误模糊情境下,社会距离、顾客知识对失误归因及顾客不当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距离对服务失误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归因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顾客知识对两类服务失误归因均有显著负向影响;两类服务失误归因对顾客不当行为意向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内外控人格特质对社会距离与两类服务失误归因间作用关系起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凤玲 张广玲 费显政
服务场所频发的顾客不当行为及其危害已逐渐引起企业和学术界关注,但目前主要着眼于事前防控,对顾客不当行为发生后一线员工和同属顾客的能动作用仍重视不足。文章基于调查研究深入剖析顾客不当行为背景下,不良顾客、同属顾客、员工之间多方人际互动对同属顾客体验和态度的影响及内部机制。研究发现,同属顾客与不良顾客间消极互动、同属顾客之间积极互动,以及员工与顾客间互动对同属顾客体验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员工与顾客间互动对同属顾客与不良顾客间互动影响有显著强化作用。此外,服务体验在三种人际互动对同属顾客态度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中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凤玲 张广玲 费显政
服务场所频发的顾客不当行为及其危害已逐渐引起企业和学术界关注,但目前主要着眼于事前防控,对顾客不当行为发生后一线员工和同属顾客的能动作用仍重视不足。文章基于调查研究深入剖析顾客不当行为背景下,不良顾客、同属顾客、员工之间多方人际互动对同属顾客体验和态度的影响及内部机制。研究发现,同属顾客与不良顾客间消极互动、同属顾客之间积极互动,以及员工与顾客间互动对同属顾客体验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员工与顾客间互动对同属顾客与不良顾客间互动影响有显著强化作用。此外,服务体验在三种人际互动对同属顾客态度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企业调动员工和同属顾客共同参与顾客不当行为管理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飞 冉茂刚 沙振权
基于渠道沟通的互惠行为理论,本研究探索多渠道整合对跨渠道顾客保留的影响机制,考察渠道沟通质量和消费者享乐型购物导向可能存在的作用。通过对272份多渠道顾客的数据,本文研究表明:(1)多渠道整合对渠道沟通质量和跨渠道顾客保留的直接影响都显著成立;(2)渠道沟通质量在信息整合与跨渠道顾客保留之间的完全中介效应,在业务整合和过程整合与跨渠道顾客保留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3)享乐型购物导向在多渠道信息整合和过程整合与渠道沟通质量之间以及多渠道过程整合与跨渠道顾客保留之间存在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飞 冉茂刚 沙振权
基于渠道沟通的互惠行为理论,本研究探索多渠道整合对跨渠道顾客保留的影响机制,考察渠道沟通质量和消费者享乐型购物导向可能存在的作用。通过对272份多渠道顾客的数据,本文研究表明:(1)多渠道整合对渠道沟通质量和跨渠道顾客保留的直接影响都显著成立;(2)渠道沟通质量在信息整合与跨渠道顾客保留之间的完全中介效应,在业务整合和过程整合与跨渠道顾客保留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3)享乐型购物导向在多渠道信息整合和过程整合与渠道沟通质量之间以及多渠道过程整合与跨渠道顾客保留之间存在调节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汝萍 曹忠鹏 范广伟 马钦海
已有服务失败和补救的研究更多集中于服务系统和服务员工引发的失败与补救,较少关注由其他顾客不当行为引发的服务失败与补救。本文提出其他顾客补救的概念,并考察其他顾客不当行为引发服务失败情境下,其他顾客补救、服务商补救以及共同补救对顾客满意及行为意向的影响。基于餐饮业采用实验法进行数据收集,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顾客不补救相比,其他顾客补救使顾客有更高的满意度和重购意愿以及更低的负面口碑传播意向。与其他顾客不补救相比,其他顾客补救情境下,员工道歉会更显著地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重购意愿。其他顾客和员工进行补救后,赔偿的效果不明显;其他顾客无补救情境下,赔偿可以显著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重购意向。本研究为服务企业...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田建 王宝恒
文章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以负面情绪为中介和人际不友好敏感性为调节,探究顾客不文明行为对服务破坏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451份来自酒店一线服务员工的有效问卷实证分析发现:(1)顾客不文明行为对酒店一线员工服务破坏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负面情绪在顾客不文明行为与员工服务破坏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人际不友好敏感性对顾客不文明行为和负面情绪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人际不友好敏感性越高,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4)人际不友好敏感性能够有效调节顾客不文明行为与员工服务破坏行为之间的中介关系,即人际不友好敏感性越高,负面情绪的中介效应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