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2)
2023(7099)
2022(5785)
2021(5541)
2020(4603)
2019(10308)
2018(9907)
2017(18427)
2016(10351)
2015(11191)
2014(11417)
2013(11066)
2012(10658)
2011(9594)
2010(9678)
2009(8907)
2008(9217)
2007(8533)
2006(7400)
2005(6435)
作者
(31964)
(26927)
(26716)
(25697)
(17159)
(13169)
(12267)
(10392)
(10155)
(9813)
(9312)
(9219)
(8835)
(8648)
(8442)
(8341)
(8129)
(7842)
(7805)
(7772)
(6801)
(6728)
(6678)
(6167)
(6107)
(6047)
(5932)
(5854)
(5622)
(5536)
学科
(38953)
经济(38912)
管理(27994)
(24518)
(19963)
企业(19963)
方法(16962)
数学(14370)
数学方法(14115)
中国(11910)
(11780)
(10418)
(9979)
地方(9063)
业经(8223)
(7865)
理论(6913)
农业(6877)
(6685)
银行(6661)
(6541)
金融(6540)
(6373)
(6107)
财务(6081)
财务管理(6062)
(6057)
(6020)
贸易(6014)
环境(5992)
机构
大学(146423)
学院(144334)
研究(54832)
(50980)
经济(49531)
管理(48643)
理学(41310)
中国(41113)
理学院(40563)
管理学(39394)
管理学院(39118)
科学(37768)
(33482)
(29631)
(29418)
研究所(26859)
中心(25642)
(25547)
业大(24440)
农业(23643)
(23346)
(21681)
师范(21378)
北京(20924)
(20544)
财经(19971)
(18725)
(18581)
(18218)
师范大学(17408)
基金
项目(99302)
科学(77278)
基金(72009)
研究(66666)
(66104)
国家(65577)
科学基金(54718)
社会(41071)
社会科(38783)
社会科学(38775)
基金项目(38343)
(38339)
自然(38154)
自然科(37320)
自然科学(37310)
自然科学基金(36623)
(33680)
教育(31274)
资助(29607)
编号(25604)
重点(23307)
(21357)
成果(21190)
(20487)
计划(20056)
(19760)
科研(19548)
课题(19174)
创新(18607)
大学(17877)
期刊
(58757)
经济(58757)
研究(41563)
中国(34608)
学报(30995)
(26682)
科学(26145)
大学(22406)
学学(20799)
(20243)
教育(19014)
管理(18792)
农业(18253)
(12813)
金融(12813)
技术(12062)
财经(10191)
(10119)
图书(9530)
经济研究(9086)
(8825)
业经(8705)
(8496)
资源(8421)
业大(8167)
问题(7459)
统计(7327)
书馆(7210)
图书馆(7210)
科技(6922)
共检索到223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涛  方宏  韦玉春  胡祺  徐晗泽宇  
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建设用地常常连片分布,其开发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聚集性,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这在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中更加明显。基于2016年、2017年两期南京市域内的北京2号3.2 m多光谱遥感图像,对比分析了引入变化向量的空间自相关指数作为图像特征后建设用地遥感变化检测的性能。首先提取遥感图像光谱变化向量的局部G指数、Moran’s I和Geary’s C三个典型空间自相关指数,然后确定适用于变化检测的最优空间间隔(Lag)范围和最优自相关指数。结果表明:(1)光谱变化向量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2)全局Moran’s I和半方差函数相结合可以确定最优的Lag范围。(3)在光谱变化向量的基础上加入局部G指数和局部Moran’s I能够提高检测精度,F1分数表明前者优于后者。(4)在光谱变化向量的基础上加入最优Lag范围内的局部G指数作为附加图像特征,F1分数比只使用光谱变化向量提高了20%以上。融合空间自相关信息,特别是多尺度局部G指数作为遥感图像特征可有效地提高连片区域建设用地的变化检测精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祝锦霞  郭庆华  王珂  
【目的】研究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湿地动态检测,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支撑。【方法】充分利用面向像元和面向对象两种方法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多变量变化检测(MAD),提出对MAD变量的面向对象后分类方法(OB-M方法)。【结果】基于MAD变换的差异影像集中了两期影像的变化信息,基于像元差异影像的面向对象后分类方法能成功的检测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几何配准误差、单时相阴影、光照季节变化等"伪变化信息",成功提取变化/未变化信息。【结论】比较传统的面向对象分类后比较和MAD方法,提出的OB-M方法能较好地提高湿地变化/未变化信息检测的精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春干  代华兵  
【目的】探讨基于统计检验的面向对象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森林(地)变化的自动检测,为准确、快速、高效采集森林变化信息,及时更新森林资源数据库提供一种有效方法。【方法】以森林(地)覆盖变化频繁和快速、变化图斑多而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局部区域为研究区,以2013年12月资源三号卫星图像、2015年1月高分一号卫星图像和2013年小班专题图为数据源,试验基于统计检验的面向对象森林变化检测方法:1)对两时相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提取图像对象(图斑)各波段的灰度均值和标准差;2)鉴于两时相图像图斑灰度均值、标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爽  张锦水  
将遥感变化检测技术结合多期遥感影像进行农作物提取,及时、准确地获取作物播种面积信息,对于制定国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规划、指导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变化检测方法特点出发,从硬变化检测方法 (HCD)和软检测方法 (SCD)等2个方面入手,以近几十年国内外重要成果为基础,首先,总述了各自的应用领域;接着分别对HCD和SCD各自的方法分类,方法特点、方法适用性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认为:硬变化检测方法 (HCD),侧重于硬变化区域的信息提取,其排他性的二值结果 (0,1)对于中、低分辨率影像,尤其是在作物破碎种植区的识别结果误差较大;而软变化检测方法 (SCD),...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春悦  张树清  江红星  刘志明  李晓峰  那小东  
利用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CA)对江苏省盐城市及周边地区两个不同时相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anduse/landcover,LULC)变化检测。在对两幅辐射归一化影像采用CA算法进行变换后,将二者的第一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1,PC1)相减得到差值影像,利用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曲线,经反复试验,最终设定±1.6δ作为上下限最佳阈值,对差值影像进行密度分割(DensitySlice),并提取出研究区域的植被变化信息。在利用混淆矩阵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旺  
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化检测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大多数深度学习模型属于监督方法,需要海量的标准样本,但是样本构建成本过高,而目前非监督变化检测方法的精度较低.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遥感领域知识引导的自监督变化检测方法,结合对比损失和Vision Transformer设计了自监督表征学习架构,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将NDVI和NDWI作为遥感领域知识与自监督表征学习的回归误差进行加权融合,以进一步提高变化检测精度.通过在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OSCD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该方法检测结果的F1相较于其他非监督变化检测算法平均提高2.76%以上,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號  孙华  胡满  罗孝云  罗喜华  杨政宇  
以攸县黄丰桥林场为研究区,选择2001,2009和2013年3期Landsat影像,应用影像代数变化检测、掩膜处理变化检测、写功能存储插入法变化检测和分类后比较变化检测4种算法开展森林变化检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分类后比较变化检测方法在总体精度上有较明显的优越性,其2013年与2009年、2009年与2001年总体精度均为96.67%;其次是写功能存储插入法变化检测,其2013年与2009年、及2009年与2001年总体精度分别为94%和95.67%;掩膜处理变化检测精度排名第三,其2013年与2009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乐  林辉  孙华  
湿地遥感变化信息检测并识别一直是遥感动态监测的一个技术难点。以东洞庭湖为研究区,2期GF-1遥感影像为研究对象,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分为芦苇、苔草、辣蓼与泥蒿、水体、泥滩地等6种类型。研究引进了NDVI植被指数波段与第一主分量波段(PC1)对传统的图像差值算法进行改进,提取出两期影像的变化信息,并与支持向量机的多时相影像分类后检测算法相比较。结果表明:(1)研究区遥感影像经过大气校正和图像配准等预处理之后,GF-1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最佳波段组合为RGB=432;(2)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两期遥感影像进行分类时,样本选择的可分离度均在1.9~2.0之间,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为85.34...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秋  李大成  刘贺春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图像,设计了一种基于缨帽变换、数据正则化以及多尺度光谱分析技术的多尺度循环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Landsat-7 EtM+图像,其检测精度与基于热波段的自动化云量估计算法相近,但优于传统的直接分类方法(最大似然分类与IsOdata分类)。由于该算法无需借助热波段及其他辅助数据,因而在实现高分辨率图像厚云掩膜的高效与高精度提取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林艳  谭炳香  王晓慧  郝家田  侯晓巍  
[目的]探讨用于快速更新森林资源数据库的森林变化检测方法,监测短时期内森林采伐与更新的动态变化。[方法]以变化频繁快速,高度集约经营的广西上思县人工林作为研究区,以两个时相的高分二号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分别利用红波段、近红外波段和NDVI 3种特征的影像差值,并基于分布函数确定阈值,对研究区进行快速的变化检测,并提取变化区域和变化类型。[结果]表明,3种特征差值的检测精度排序为:NDVI差值法最优,红波段差值法次之,近红外波段差值法最差。其中NDVI的总体精度为87.12%,Kappa系数为0.76,[结论]该方法在实现快速检测变化的目的下,可用于森林资源数据库的更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昌秀  严泰来  朱德海  张玮  
为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 ,本文提出了一种 GIS与 RS集成的分类技术。它从遥感影像和 GIS矢量数据一体化的角度出发 ,充分利用了矢量数据的图斑边界信息 ,通过提取单一地类图斑内的灰度特征、纹理特征和形态特征识别图斑所属地类。经研究表明 :无论在实验结果上还是在分类的机理上都证明了 ,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中 ,这种 GIS与 RS集成的分类技术的准确率超过了传统遥感影像分类的准确率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裴艳艳  黄进良  王立辉  陆俊  
武汉城市圈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点,研究其建设用地扩张规律对区域城市规划及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1990年2015年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OBIA)方法提取了武汉城市圈的建设用地信息,并用扩张面积、速度、强度以及紧凑度等指数分析了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1)利用多种指数及SPM自动确定分类阈值,能较好地提取建设用地,分类总精度为94.3%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万远  李霖  应申  
研究目的:针对地籍时空数据库中不同时期的宗地数据无法判断其变化类型的问题,探索研究一种能够准确检测出不同时期宗地发生的变化信息并进一步进行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方法:对地籍时空数据库中的宗地数据采用增量信息提取算法提取出不同时期宗地数据之间的增量信息,并通过模式识别分析出其各种变化类型;通过ArcGIS二次开发设计一个变化检测系统,自动完成其检测过程。研究结果:通过该变化检测系统检测出的两个时期之间的宗地变化信息准确无误。研究结论:通过ArcGIS二次开发地籍数据库变化检测系统,能够准确提取宗地数据的变化数据,通过分析宗地的变化信息并进一步进行数据挖掘,对地理国情监测与土地利用决策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志英  蔡宝昌  
本文简要回顾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历程,并从遥感影像内涵出发分析了高分辨率影像对新阶段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实现从静态向动态、从宏观向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指出高分辨率影像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关键在于数据融合技术的运用和实践,并给出了一些高分辨率数据融合实例,希望藉此促进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红梅  郑标  卢阳禄  胡月明  王淼淼  易璐  
研究目的:以"高分一号"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探讨规划区内道路交通对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的影响特征。研究方法:以从化中心城区规划区道路为例,运用道路密度指数、长度—半径分维、景观破碎度、威弗指数等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从化中心城区规划区,(1)道路网络分形特征较明显但道路完善度较低,建设用地用途宏观布局呈圈层分布特征;(2)综合道路最大服务范围最大,一、二级道路影响范围次之,三、四级道路逐级缩小;(3)建设用地的主要用途类型数量与道路距离整体上成反比,综合道路周围以三种用途为主,一至四级道路两侧以不同的两种用途为主;(4)高分遥感影像利于乡道提取和建设用地用途判读。研究结论: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