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8)
- 2023(13191)
- 2022(11589)
- 2021(11190)
- 2020(9239)
- 2019(21342)
- 2018(21147)
- 2017(41011)
- 2016(22654)
- 2015(25090)
- 2014(25287)
- 2013(24853)
- 2012(22976)
- 2011(20373)
- 2010(20461)
- 2009(18590)
- 2008(18354)
- 2007(15829)
- 2006(13775)
- 2005(12081)
- 学科
- 济(82501)
- 经济(82405)
- 管理(69232)
- 业(64393)
- 企(54323)
- 企业(54323)
- 方法(38675)
- 财(34376)
- 数学(33505)
- 数学方法(33062)
- 农(23289)
- 中国(23207)
- 学(19284)
- 务(18713)
- 财务(18646)
- 财务管理(18594)
- 业经(18304)
- 地方(17872)
- 制(17852)
- 企业财务(17721)
- 贸(15172)
- 贸易(15168)
- 农业(15086)
- 理论(14757)
- 易(14755)
- 财政(13876)
- 策(13872)
- 银(13799)
- 银行(13757)
- 技术(13526)
- 机构
- 大学(310163)
- 学院(309722)
- 管理(124188)
- 济(120828)
- 经济(118054)
- 理学(107698)
- 理学院(106523)
- 管理学(104750)
- 管理学院(104185)
- 研究(103633)
- 中国(76938)
- 京(65546)
- 科学(65221)
- 财(63717)
- 所(52396)
- 农(49795)
- 财经(47539)
- 研究所(47501)
- 中心(46818)
- 业大(46277)
- 江(45397)
- 经(43185)
- 北京(41433)
- 范(40549)
- 师范(40196)
- 农业(39032)
- 院(37993)
- 州(36617)
- 经济学(35347)
- 财经大学(35216)
- 基金
- 项目(212549)
- 科学(166416)
- 研究(155904)
- 基金(153632)
- 家(133689)
- 国家(132546)
- 科学基金(113672)
- 社会(96197)
- 社会科(91092)
- 社会科学(91069)
- 省(82911)
- 基金项目(81515)
- 自然(75020)
- 自然科(73247)
- 自然科学(73231)
- 自然科学基金(71892)
- 教育(71575)
- 划(69900)
- 编号(64110)
- 资助(63895)
- 成果(52900)
- 重点(47255)
- 部(46992)
- 发(44467)
- 课题(43988)
- 创(43967)
- 创新(40959)
- 科研(40818)
- 教育部(40167)
- 项目编号(39964)
- 期刊
- 济(131329)
- 经济(131329)
- 研究(93737)
- 中国(58120)
- 财(51842)
- 学报(49652)
- 科学(44834)
- 农(44805)
- 管理(44456)
- 大学(37299)
- 学学(35114)
- 教育(34920)
- 农业(31289)
- 融(27663)
- 金融(27663)
- 技术(25428)
- 财经(22857)
- 业经(21343)
- 经济研究(21154)
- 经(19326)
- 问题(16738)
- 图书(16213)
- 业(15659)
- 理论(15505)
- 科技(14888)
- 版(14540)
- 实践(14328)
- 践(14328)
- 技术经济(14304)
- 现代(13981)
共检索到454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红生
经济学家对顺周期性财政政策这一反常现象给出了四大理论解释并做了相应的经验研究。本文认为,在理论上,尽管与贪婪效应论、腐败与民主互动论和社会偏好极化论相比,金融约束论并没有给予其合理解释,但是后者可以增强前者在经济衰退期的解释力。在经验上,现有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在识别哪个是更好的理论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除此之外,本文还指出,现有研究成果可以从两方面有助于中国周期性财政政策行为的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天琦 杨岚 苗文龙
作为反周期工具的财政政策,调控行为及效果是研究的一个焦点之一。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利用计量方法、设计相机财政统计量、检验财政政策行为特征,得出如下结论:我国财政收入受经济周期影响显著,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财政支出总量波动顺周期行为显著,但结构变量波动周期特征不一,从类别上分析,购买性支出变量较转移支付变量顺周期特征明显;从时间上分析,财政支出在1998年之前具有一定的顺周期特征,之后逐渐呈现出经济繁荣期的顺周期与经济萧条期的逆周期并存的非对称性特征。与其他国相比,中国相机执行了更多积极的财政刺激措施,在经济下滑时期表现出更高的逆周期性;在经济上升时期具有更高的顺周期性;相机抉择效应大于自动稳...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财政政策 顺周期(逆周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晓安 王志刚 胡祖铨
反周期调控是财政的重要经济稳定职能,国内基于全口径的反周期效果评价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利用国际标准的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中国财政政策反周期效果,结果发现:(1)从1995-2014年期间,一般公共预算的反周期性年份比例仅为75%,加上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后的反周期年份比例仅为83%,表明了预算平衡调节基金的反周期性特征显著。四本预算账户综合后的反周期年份比例为100%。其中,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冲击,中国2008年为反周期财政政策。(2)分账户看。反周期表现从好到差依次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平衡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于此,我们分析了一些主要原因并对未来如何改进财政政策的反周...
关键词:
预算 赤字 反周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蔡琛 孙利媛
财政政策的顺周期性容易加剧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是当前全面深化财税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对中国财政政策的周期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财政政策也具有顺周期特性的结论。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化解财政政策顺周期性的经验,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实施结构性预算平衡准则,促进经济繁荣期的财政盈余积累;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提升政府债务的安全预警水平;逐步提升直接税比重,减缓经济运行的波动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晓安
消除财政政策顺周期效应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前我国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其中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解决财政政策顺周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晓安
按照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理想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应呈现显著的逆周期性,即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政策刺激复苏,经济繁荣时采取紧缩性政策防止过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财政政策顺周期效应明显,增加了财政可持续风险。一、我国财政政策效应顺周期的具体表现国外学者对56个国家实证研究成果表明,G7国家的财政政策基本上符合逆周期调节的性质,但拉美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却显示出顺周期的特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海霞
通过对失业进行分解,利用菲利普斯曲线间接地估算自然失业率,研究表明中国实际失业率的变动趋势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且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回归模型对财政政策变量与就业变量进行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就业增长的确引致了政府投资的增加,但政府投资对就业的影响率并不是很高即政府投资存在逆就业倾向;虽然中国政府投资支出与就业量增长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但政府支出拉动就业的成本要远高于民间投资拉动就业的成本。因此,必须同时着眼于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此两种不同成因的失业,一方面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另一方面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以降低经济活动成本,才能够有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竹志奇 武彦民 丁硕伟
本文在厘清债务规则与财政规则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新《预算法》中债务规则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债务规则的出现是我国财政政策逆周期性下降的重要原因,该结论部分解释了我国当前财政政策积极性遭遇某些质疑的原因。而后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含有扭曲税率的NK-DSGE模型,考察了三种不同经济下行原因的情况下,财政政策逆周期性下降对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政策逆周期性的减弱虽然在短期内造成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出恢复速度降低;但从中长期角度来看,逆周期性下降可以有效降低债务风险和提高经济的中长期恢复速度。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新《预算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路径及其具体效应,最后基于结论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元红
本文首先从农业投入角度肯定了财政支农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然后检验了财政支农对农业短期波动的调控作用 ,发现财政支农的波动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波动明显同步 ,财政政策未能发挥缓周期作用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推波助澜的因素。财政支农的不稳定及其在反周期方面的不良作用 ,主要是由于总体财力有限这一根本原因所造成的。在新形势下 ,国家应在扩大财政规模的前提下 ,逐渐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和作用。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农业 周期波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志刚
始自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国际性金融危机,危机的不断蔓延给全球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也动摇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信念。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金融危机,财政买单"成为各国政府应对此次危机的主要举措。尽管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峰 邓可斌
本文首次建立理论模型证明了国际资本约束是发展中国家顺周期财政政策形成的重要动因。同时基于125个发展中国家1960-2016年的面板数据,得到了与理论预期一致且稳健的经验证据:发展中国家呈现出顺周期财政政策的典型事实。在充分考虑内生性问题,引入加权的贸易伙伴实际GDP增长率和加权的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作为有效工具变量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主权信用评级每下调1个级别,顺周期财政政策倾向将会增加5. 83%。这种国际资本市场的劣势地位所引致的国际资本强约束,是发展中国家采用顺周期财政政策的关键原因。本文的研究在经验上丰富了关于发展中国家顺周期财政政策成因的讨论,为深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与互助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财政政策顺周期行为特征,从财政分权体制和预算款约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体制使地方政府具有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动力,而预算软约束有助于其融资能力,使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动力变为现实。同时,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期采用的是反周期的扩张性调控,而在经济繁荣期,所采用的则是顺周期的财政政策,这与我们理论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从财政支出结构看,在经济衰退期,基建支出扩张效应最大;在经济繁荣期,行政管理支出扩张效应最大。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我国财政政策调控的新模式、财政分权和其他财政改革措施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顺周期 财政分权 预算软约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其中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解决财政政策顺周期性问题,使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减小财政政策顺周期效应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前我国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财政政策顺周期性的特点及主要表现所谓顺周期性即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或实际运行效果)表现出与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红坤
通过构建保险资金运用质量顺周期模型、数量顺周期模型,采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资产与负债期限之差、广义货币供应量、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等分别包含192个时间序列观察值数据,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共64个时间序列观察值数据,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GMM回归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顺周期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显著顺周期性效应,这种效应使得保险公司经营顺经济周期而波动,并加深宏观经济波动程度。基于实证结论,从保险资金来源与保险资金运用两个方面提出逆周期政策建议。该研究对我国保险行业实施逆周期政策以缓解顺周期性对保险业和宏观经济环境冲击、降...
关键词:
保险资金运用 顺周期性 逆周期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