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9)
- 2023(10096)
- 2022(8931)
- 2021(8483)
- 2020(7396)
- 2019(17538)
- 2018(17526)
- 2017(34398)
- 2016(19017)
- 2015(21760)
- 2014(22007)
- 2013(21639)
- 2012(20385)
- 2011(18676)
- 2010(19127)
- 2009(18096)
- 2008(17979)
- 2007(16458)
- 2006(14447)
- 2005(13018)
- 学科
- 济(78729)
- 经济(78652)
- 管理(52764)
- 业(51312)
- 企(41486)
- 企业(41486)
- 方法(39391)
- 数学(35424)
- 数学方法(34784)
- 农(22446)
- 财(20096)
- 中国(19860)
- 学(17163)
- 贸(15841)
- 贸易(15836)
- 易(15408)
- 业经(15264)
- 地方(14714)
- 制(14694)
- 农业(14359)
- 理论(13104)
- 策(12645)
- 银(12313)
- 银行(12266)
- 务(11958)
- 财务(11907)
- 财务管理(11874)
- 和(11748)
- 行(11682)
- 融(11440)
- 机构
- 学院(277042)
- 大学(276311)
- 济(112371)
- 经济(109821)
- 管理(105100)
- 研究(95708)
- 理学(89927)
- 理学院(88935)
- 管理学(86981)
- 管理学院(86499)
- 中国(72785)
- 科学(61137)
- 京(59049)
- 农(52922)
- 财(52000)
- 所(50710)
- 研究所(46062)
- 业大(44339)
- 中心(44320)
- 江(43593)
- 农业(42198)
- 财经(40413)
- 北京(37495)
- 经(36496)
- 范(35559)
- 师范(35106)
- 州(34353)
- 院(34195)
- 经济学(33774)
- 技术(31223)
- 基金
- 项目(179877)
- 科学(139471)
- 基金(128427)
- 研究(127568)
- 家(113414)
- 国家(112491)
- 科学基金(94784)
- 社会(77083)
- 社会科(72975)
- 社会科学(72951)
- 省(71646)
- 基金项目(66535)
- 自然(63980)
- 自然科(62486)
- 自然科学(62463)
- 自然科学基金(61338)
- 划(60932)
- 教育(60397)
- 资助(55948)
- 编号(52929)
- 成果(43870)
- 重点(41113)
- 部(39687)
- 发(38593)
- 课题(37529)
- 创(36663)
- 科研(35150)
- 计划(34569)
- 创新(34309)
- 教育部(33249)
共检索到414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利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平均在不到8年的时间里,国民生产总值就翻一番。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的数字(第31页),198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2.035倍,1991年是1978年的2.938倍,平均年增长率为8.6%。若从1980年算起,198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2.16倍;1991年是1980年的2.53倍,11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为8.8%。由于1992年是高增长年,增长率超过了12%,若把1992算进去的话,从1980年到1992年12年间的年均增长率在9%以上。最近,国家把“八五”期间的年增长率目标从6%调高到8-9%,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晓安 王志刚 胡祖铨
反周期调控是财政的重要经济稳定职能,国内基于全口径的反周期效果评价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利用国际标准的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中国财政政策反周期效果,结果发现:(1)从1995-2014年期间,一般公共预算的反周期性年份比例仅为75%,加上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后的反周期年份比例仅为83%,表明了预算平衡调节基金的反周期性特征显著。四本预算账户综合后的反周期年份比例为100%。其中,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冲击,中国2008年为反周期财政政策。(2)分账户看。反周期表现从好到差依次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平衡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于此,我们分析了一些主要原因并对未来如何改进财政政策的反周...
关键词:
预算 赤字 反周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反周期政策,也即逆经济走向调节的经济政策。这种理论及其政策主张最初是由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经过希克斯、汉森和萨谬尔森等人的发展,成为完整的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凯恩斯的反周期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打破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神话。30年代大危机强度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出人意料。这次危机席卷了各主要资本主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红坤
通过构建保险资金运用质量顺周期模型、数量顺周期模型,采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资产与负债期限之差、广义货币供应量、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等分别包含192个时间序列观察值数据,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共64个时间序列观察值数据,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GMM回归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顺周期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显著顺周期性效应,这种效应使得保险公司经营顺经济周期而波动,并加深宏观经济波动程度。基于实证结论,从保险资金来源与保险资金运用两个方面提出逆周期政策建议。该研究对我国保险行业实施逆周期政策以缓解顺周期性对保险业和宏观经济环境冲击、降...
关键词:
保险资金运用 顺周期性 逆周期政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次贷危机之后,动态调整的逆周期监管政策似乎可以成为缓解信贷顺周期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逆周期监管的本质是"相机抉择"。它始终无法回避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监管者能否准确预测未来经济周期的特征以及监管政策效果的时滞,并据此判断动态调整的方向与幅度。所以,监管部门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增强宏观经济预测能力,其次才是如何实施逆周期的动态监管政策。
关键词:
顺周期性 资本充足率 相机抉择 货币学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彦文 樊雲
本文通过建立家庭生命周期消费和投资组合决策模型,分析了我国家庭生命周期消费、投资行为的基本特征,以及家庭生育决策、风险偏好和时间偏好变化对家庭消费、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生育数和子女抚养成本的增加,提高了家庭教育储蓄水平和风险资产占比;不同的风险厌恶系数影响家庭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家庭的消费水平;主观贴现因子的降低提高了家庭的消费水平,但使家庭生命周期风险资产投资比例降低。
关键词:
家庭生命周期 消费-投资决策 动态规划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璐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既具有内生性,也与现行资本、拨备、公允价值计量政策有关。缓解顺周期性和建立逆周期调整机制,被一致认为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国际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关监管当局已在朝着建立资本缓冲、实行前瞻性的拨备制度、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修订新资本协议这些方面努力。但银行业内生的顺周期性很难消除,确定合理的资本缓冲技术上非常困难,动态拨备机制的建立尚存争议,当前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改变也并不能改变经济的实质。因此,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仍然是永恒的主题,各种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还应抓紧研究,监管者应提高对经济变化和风险变化的敏感度。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逆周期 资本 拨备 公允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段奇奇
基于TVP-VAR模型,本文重点对经济周期、影子银行、货币政策的动态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影子银行具有顺周期性,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顺周期行为具有时变性;二是影子银行降低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M2作为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值得商榷;三是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均具有正向作用,且该作用具有长期性。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会间接地影响到影子银行自身的运行,形成正反馈环机制,放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最后,文章从影子银行顺周期问题的治理、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以及影子银行的规范发展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兴庆
新一轮粮价周期与政府的反周期政策叶兴庆改革以来,我国市场粮价经历过三次大的起伏,呈明显的周期波动特征,三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983、1989和1995年。如果以峰值为中心,将峰值到来之前的上升阶段和峰值过后的下降阶段界定为一个周期,则可以大致地将198...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雪锋 史晋川
本文把"地根经济论"与土地"三位一体"属性相结合,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土地宏观调控的作用机理,这一机理包括实物配置、价值配置和产权配置三个方面。本文认为,基于"三位一体"属性和地根经济论,把握土地政策参与反周期调节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形成更加清晰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昊宇
经济社会生活中日益表现出来频繁的经济波动以及非确定的经济发展周期,给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应对不断增强的不确定性和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波动对经济活动的消极影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波动给予各种不同的解释和说明,进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政策与管理方法,逆向政策选择成为一种必要的应对措施。本文在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下,从效用的饱和性角度来说明经济波动的内在机制以及逆向政策选择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波动 饱和性 非饱和性 逆向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晓安
消除财政政策顺周期效应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前我国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其中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解决财政政策顺周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晓安
按照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理想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应呈现显著的逆周期性,即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政策刺激复苏,经济繁荣时采取紧缩性政策防止过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财政政策顺周期效应明显,增加了财政可持续风险。一、我国财政政策效应顺周期的具体表现国外学者对56个国家实证研究成果表明,G7国家的财政政策基本上符合逆周期调节的性质,但拉美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却显示出顺周期的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