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9)
2023(9240)
2022(8333)
2021(7896)
2020(6590)
2019(15487)
2018(15516)
2017(29941)
2016(16505)
2015(18475)
2014(18465)
2013(18326)
2012(16700)
2011(14919)
2010(14687)
2009(13320)
2008(12651)
2007(10806)
2006(9331)
2005(7866)
作者
(48652)
(40395)
(40169)
(38012)
(25567)
(19583)
(18109)
(16047)
(15372)
(14355)
(13947)
(13475)
(12680)
(12644)
(12374)
(12288)
(12228)
(12043)
(11495)
(11323)
(10253)
(9793)
(9744)
(9068)
(9021)
(8966)
(8923)
(8877)
(8094)
(8085)
学科
(63365)
经济(63298)
管理(44952)
(42913)
(35620)
企业(35620)
方法(30853)
数学(26775)
数学方法(26478)
(16856)
(15822)
地方(15421)
中国(15089)
(14583)
业经(13838)
农业(11548)
(10864)
贸易(10858)
(10671)
理论(10665)
(10494)
环境(10353)
技术(10037)
(9591)
(9475)
财务(9418)
财务管理(9403)
企业财务(8913)
教育(8893)
(8766)
机构
大学(231165)
学院(229502)
管理(93329)
(84405)
经济(82446)
理学(81952)
理学院(81001)
管理学(79525)
管理学院(79135)
研究(76551)
中国(53594)
科学(51511)
(49607)
(40609)
(39163)
业大(38834)
研究所(36362)
(36351)
中心(34012)
农业(32081)
(31596)
北京(31155)
(30686)
师范(30404)
财经(30202)
(27815)
(27487)
(26554)
师范大学(24700)
技术(24663)
基金
项目(167750)
科学(130110)
基金(120388)
研究(119775)
(106550)
国家(105705)
科学基金(89613)
社会(72340)
社会科(68383)
社会科学(68359)
(65860)
基金项目(65504)
自然(60888)
自然科(59417)
自然科学(59402)
自然科学基金(58291)
(56235)
教育(54237)
资助(49264)
编号(49108)
成果(39183)
重点(37691)
(35987)
(35782)
(34789)
课题(33418)
科研(32548)
创新(32413)
计划(31842)
大学(30725)
期刊
(88358)
经济(88358)
研究(63887)
学报(41890)
中国(38181)
科学(37062)
(36942)
管理(32408)
大学(30577)
学学(28921)
农业(26283)
(25400)
教育(24977)
技术(18900)
(15163)
金融(15163)
业经(14820)
财经(13616)
图书(13477)
经济研究(13350)
(13295)
科技(12737)
理论(11872)
问题(11615)
业大(11426)
(11396)
实践(11215)
(11215)
(11053)
资源(11021)
共检索到316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彬  刘振河  张佩仪  
根据顺义地区的土壤分布状况,选择典型小区,利用排水沟进行了地下水回补的入渗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入渗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回补效果明显。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渗透系数,同时对某一处理的渗透系数进行回归显著性检验,效果显著,表明所得渗透系数值具有可靠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少辉  刘广路  官凤英  邓旺华  肖复明  吴继林  
以福建省永安市不同管护类型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毛竹林Ⅰ(挖笋+劈草)、Ⅱ(挖笋+劈草+专用肥)和Ⅲ(挖笋+劈草+专用肥+灌水)土壤的持水能力和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护类型对毛竹林土壤的持水能力有显著影响,林分Ⅱ60 cm土层最大持水能力为3 498.33 t.hm-2、林分Ⅲ为3 333.33 t.hm-2,林分Ⅰ为3 254.00 t.hm-2;林分Ⅰ60 cm土层毛管持水能力为2 806.67 t.hm-2,林分Ⅲ为2 728.0 t.hm-2,林分Ⅱ为2 638.330 t.hm-2;与土壤渗透性密切相关的土层非毛管持水能力的排列顺序为Ⅱ>Ⅲ>Ⅰ,分别为860.00、60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涛  张建丰  杨艳芬  程慧娟  李剑  
为了揭示土壤容重对深层坑渗灌入渗量的影响规律,通过室内均质土模拟试验,采用非线性回归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以土壤容重为参数深层坑渗灌的Kostiakov和Philip改进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入渗时间相同时,入渗量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大而减小;Kostiakov入渗模型和Philip入渗模型都适用于模拟深层坑深灌的入渗过程,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建立的2个改进模型计算精度均很高,效率系数分别为99.7%和99.9%。相比较而言,深层坑渗灌的Philip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计算精度较高且模拟效果好,可作为计算深层坑渗灌入渗量的有效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昌顺  范少辉  官凤英  刘广路  翁玉榛  
以中亚热带杉木纯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对闽北毛竹林类型(竹杉混交林、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土壤渗透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和同一林分不同层次土壤渗透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常绿阔叶林土壤渗透能力最强,竹阔混交林次之,毛竹纯林土壤渗透能力最弱;各林地土壤渗透能力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通用经验方程对各林分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最好,Hoton方程次之,Kostiakov方程最差;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生物活性显著影响土壤渗透性能。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渗透性能的实质是土壤生物加速了林地养分循环速率,最终提高了土壤质量;结合相关分析,筛选出11个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土壤渗透性能的土壤理化和土壤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家林  郭二辉  杨果果  孔玉华  杨喜田  
为了探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不同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渗透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区域3种30年生的侧柏、刺槐和栓皮栎水土保持林地土壤的入渗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进行入渗过程模拟及土壤入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3种水土保持林地土壤初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稳渗速率、前30min入渗量均大于相同土层裸地土壤入渗数值,同时也表现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样地0~20 cm土层土壤渗透速率均呈现侧柏>刺槐>栓皮栎>裸地的趋势。(2)不同样地土壤渗透性能综合评价结果为侧柏(2.414)>刺槐(-0.817)>栓皮栎(-1.169)>裸地(-1.180)。(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晋珉  牛灵安  魏小静  李吉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伟钦  陈步峰  尹光天  张刚华  罗瑞强  李意德  
The soil moistur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ecosystem at 7 sites in Shunde region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bulk density increases and the por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the soil waterholding characteristic of Jun'an town is superior to that of Jingping H...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帮华  张明如  翟明普  毛培利  
研究了4个刺槐Robinapseudoacacia无性系在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和渗透调节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干旱胁迫明显抑制了刺槐无性系的生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增加,叶片水势降低,同时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增加。对4个刺槐无性系渗透调节能力进行比较,发现无性系间存在差异,L1和L78渗透调节能力较强,W1和L59较差,渗透调节能力的高低与刺槐无性系生长、细胞膜损伤没有必然的关系。图5表3参2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锦梅  张德罡  刘长仲  
为了解祁连山东段天祝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持水能力和渗透性的影响,研究选取天然草地、退耕自然恢复地、燕麦地和多年生草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持水能力和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持水能力和渗透性影响显著。土壤容重大小依次为退耕自然恢复地(1.104 g/cm3)>多年生草地(1.061 g/cm3)>燕麦地(1.011 g/cm3)>天然草地(0.781 g/cm3);总孔隙度为天然草地(68.196%)>燕麦地(60.606%)>多年生草地(58.93%)>退耕自然恢复地(57.5%);土壤最大持水量和土壤稳渗速率天然草地最大(681.966...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艳燕  张弛  匡文慧  罗格平  陈春波  
城市非渗透面(Impervious Surface Areas,ISA)的覆盖,强烈地改变了区域土壤理化性状,从而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生态系统碳循环。ISA下土壤样品获得的困难性致使对ISA所封存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beneath ISA,SOCISA)及其分布特征的认识极为缺乏。为揭示ISA下土壤理化特征,本文收集天山北坡城市群在建工程ISA下27个100 cm深土壤样品,同时采集对应ISA点邻近的渗透面(Pervious Surface Areas,PSA)样品作对比分析。利用Landsat 8图像提取了研究区ISA与PSA面积,并结合实测值估算SOC储量。研究发现:1干旱区城市100 cm深土壤剖面平均SOCISA=5.74±0.39 kg C·m-2,显著低于其邻近PSA下的SOC;ISA下土壤容重(Bulk Density,BD)BDISA=1.58±0.02 g·cm-3,显著高于其邻近BDPSA约5%(p<0.05),两者间并无稳定的比例关系。3天山北坡城市群SOCISA为总城市土壤碳库的68%,单个城市SOCISA比例50%以上,SOCISA构成干旱区城市土壤碳库的主体。本文不仅加深了对城市ISA下土壤理化性状的了解,而且对评估城市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碳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华  刘军鸽  李元沅  刘炳炎  王志勇  
小沙江地区位于湖南省隆回县北部雪峰山的东南麓,成土母质以燕山期中、晚期二长花岗岩侵入体为主,山区土壤粗骨性强,土壤特性和成土母质的地球化学特性相似,具有富硅、富钾、富微量元素的特点,不仅适种多种农作物,有利生产多种绿色保健食品,而且二长花岗岩地区的森林生态、自然景观好,还有丰富的药石和矿泉水资源,是开发保健药石、特优饮料和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好地方.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丁国栋  冀世锋  邢云青  蒋经纬  刘圣慧  韩乃旭  方涵  贾磊  
针对含高浓度铝盐混凝剂的模拟废水,结合膜面形貌和元素分析技术,研究了进水pH、进水铝盐浓度及系统操作压力等因素对反渗透膜污染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进水中高浓度的铝盐迅速在反渗透膜表面形成密实的无机污染层。进水pH对膜污染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相比于进水呈酸性或碱性的情况,当进水pH为中性时,膜通量最低,脱盐率最高,膜面污染层中铝含量最高,污染程度最严重。酸性进水时膜面污染层中Al元素含量低于碱性进水,膜污染程度最低。在进水pH相同情况下,对于膜面污染层的形成,进水中铝浓度影响更显著,而操作压力影响不大。建议在实际工程中,调整进水pH至碱性,精准控制铝混凝剂投加,维持适当操作压力,以降低铝盐引起的膜污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平仓  杨勤科  夏艳华  
基于中国大陆水蚀地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抗侵蚀性指标进行的 35个一级控制性测点试验对比研究和野外人工降雨原位试验 ,重点讨论了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侵蚀形成的机制和过程。结果表明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侵蚀主要表现为在降雨和土壤蓄满壤中流参与下的重力侵蚀过程。在形式上表现为坡地上土壤体表层小范围的滑动和微型阵性泥石流过程 ,导致沟道河流泥沙输移比小并产生局部严重淤积 ,土壤侵蚀的危害首先表现为土层进一步变薄、退化和荒芜 ,其次表现为泥沙淤积和洪害。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保持的基本方针应该是“保土减水” ,与黄土高原“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的方针有所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勤  张凤荣  薛永森  齐伟  
对曲周试验区 2 8个土壤剖面的研究表明 :大多数土壤冲积层理较明显 ,发育程度低 ,粉砂含量高 ,盐化现象普遍 ,人类活动迹象清晰可见 ,长期灌溉导致明显淋淀粘化层出现。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方案 )》,该区土壤分别属于人为土、淋溶土和雏形土 3个土纲中的相应亚纲、土类及亚类 ;按《中国土壤分类系统(普查 )》,分别属于潮土和盐土 2个土类中的相应亚类。比较了 6个土壤代表剖面在 2种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克瑾  费良军  尹娟  
将Green-Ampt模型用于均质土壤毛管水上升过程分析中,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对均质土毛管水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均质土毛管水上升高度和地下水补给量均与时间之间为幂函数关系,毛管水上升速度和地下水补给速率也均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毛管水上升高度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毛管水上升速度与地下水补给速率也呈线性关系;通过试验资料可以推求有关参数;说明入渗条件下的Green-Ampt模型用于模拟均质土的毛管水上升过程是可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