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25)
- 2023(4072)
- 2022(3169)
- 2021(3168)
- 2020(2474)
- 2019(5697)
- 2018(5371)
- 2017(9624)
- 2016(5640)
- 2015(6737)
- 2014(7165)
- 2013(6554)
- 2012(6010)
- 2011(5334)
- 2010(5451)
- 2009(4501)
- 2008(4455)
- 2007(4271)
- 2006(3698)
- 2005(2853)
- 学科
- 济(19832)
- 经济(19819)
- 管理(15215)
- 业(11098)
- 企(9676)
- 企业(9676)
- 中国(7979)
- 方法(7901)
- 数学(6478)
- 数学方法(6427)
- 理论(6214)
- 农(6007)
- 地方(5665)
- 教学(5329)
- 业经(5155)
- 教育(4829)
- 技术(4539)
- 学校(4369)
- 财(4213)
- 农业(3916)
- 学法(3787)
- 教学法(3787)
- 学(3781)
- 和(3633)
- 学理(3335)
- 学理论(3335)
- 发(3269)
- 制(3186)
- 策(3098)
- 环境(3087)
- 机构
- 学院(75842)
- 大学(67329)
- 管理(25641)
- 济(23523)
- 研究(22801)
- 经济(22726)
- 理学(21236)
- 理学院(20971)
- 管理学(20502)
- 管理学院(20392)
- 职业(17436)
- 中国(16361)
- 技术(16225)
- 京(14866)
- 科学(13732)
- 江(13016)
- 职业技术(12695)
- 技术学院(12562)
- 财(11568)
- 范(11331)
- 师范(11241)
- 所(11026)
- 州(10980)
- 中心(10537)
- 农(10081)
- 业大(9788)
- 研究所(9781)
- 北京(9397)
- 教育(9258)
- 院(8811)
- 基金
- 项目(48033)
- 研究(41258)
- 科学(37765)
- 基金(30596)
- 家(25682)
- 国家(25324)
- 教育(23001)
- 社会(22941)
- 科学基金(21904)
- 省(21859)
- 社会科(21345)
- 社会科学(21342)
- 编号(20065)
- 划(17687)
- 基金项目(16089)
- 成果(16078)
- 课题(16013)
- 年(14373)
- 自然(12985)
- 自然科(12675)
- 自然科学(12673)
- 自然科学基金(12457)
- 资助(11853)
- 规划(11527)
- 重点(11464)
- 项目编号(11143)
- 发(10601)
- 创(10436)
- 性(10403)
- 部(10279)
共检索到117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甘华银
建设一批综合办学水平领先的优质高职院校,是国家优质校建设的基本愿景。为此,多数优质校建设单位确定了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专业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产教深度融合、国际交流与合作、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项目任务,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优质校建设的内涵机理,其中,体制机制创新是优质校建设的内生动力,专业建设是优质校建设的核心任务,产教融合是优质校建设的基本主线,师资队伍是优质校建设的关键依靠,信息化是优质校建设的重要支撑,国际交流合作是优质校建设的内涵拓展,社会服务是优质校建设的最终归宿,文化建设是优质校建设的境界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叔亮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命题,加强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乃至整个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基点。文章从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厘清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关系、建设使命、系统要素,探讨内涵建设的主体、内容与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传喜 李秉强 黄磊
高职院校"双高"建设是后示范时期高职建设的新目标。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应理顺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之间的关系,突出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从构建基于人才紧缺指数的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融合动态监测机制、识别高职院校培养方案和质量监控与产业链及所需能力的匹配性、制定"高水平高职与专业"认定的科学评价标准、探索政校企协同的"双高"建设推进政策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欧阳丽
“课程美育”是广泛挖掘课程中的美育元素进行审美教学的教育实践活动。高职院校的“课程美育”,有着“以美育人”的工具性、“全面发展”的目的性和“显隐结合”的载体性。结合高职院校新时代“大国工匠”人才培养需求,依据美育规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实施高职院校“课程美育”,引导工匠精神根植于心、外化于技、持之于行。遵从课程作为教育性经验的规律,从“内生融入”的教学设计、“协同联动”的教学组织、“师生共鸣”的教学策略、“增值发展”的教学评价等实践路径,实施“课程美育”。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创高质量美育新格局,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课程美育 以美育人 工匠精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三贵 冯紫曦
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减贫成就斐然,连续六年年度减贫超过一千万人,43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在体制机制、政策落实、成效认定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要在深刻理解和把握衔接内涵的基础上,实现二者在重点目标、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成效认定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机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军
探索高职高专课程标准建设的基本原则、路径与方法。理清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关键点,本文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根据岗位任务,确定课程标准建设的知识、能力、素质模块;以"职业性"和"行业性"为核心,强化学生职业情感与职业素养的养成,建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适应高职院校实际应用的课程标准。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课程标准 建设内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志兵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入推进办学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只有全面理解国家政策内涵,准确掌握政策导向,明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体对象、厘清四种实现形式、把握投入要素和定位,形成参与各方相互的认同、理念的相同、目标的趋同、行动的协同、责任的共同,才能探索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发展之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混合所有制 逻辑 内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超 堵文静 钱江涵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中国之治”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影响深远,不可替代,其多元、跨界、开放等鲜明特征倒逼学校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要从“单治”向“共治”的转变、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化、从“经验”向“科学”的转换,深刻把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要从教育强国战略下的内容与选择、“双高计划”引领下的特色与创新、类型层次视域下的实然与必然等维度,深入理解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意蕴;要从治理理念价值重塑、治理形态一体协同、治理效能内外评价、治理方式数字转型、治理制度基础支撑五个层面,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进行“五位一体”的逻辑构建。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治理体系 教育现代化 类型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昕 高鸿
产业学院是一种创新型的产教融合组织形态,具有产业与教育的双重属性,其发展亦遵循产业与教育的双重逻辑,是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需求的外驱力与职业教育自身变革的内驱力共同推动的结果。创新性地推动产业学院发展,应着力于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学院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促进作用,推进产业学院融入区域创新系统;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优势,精准定位产业学院功能与特色;基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需求,推动产业学院成为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新民 杨文涛
专业群组群逻辑包括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外部逻辑建立起专业群和产业的对应关系,主要是职业联系;内部逻辑建立起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知识联系,人们平常所说的组群逻辑一般是指外部逻辑。外部逻辑主要有产业链组群逻辑、学科基础组群逻辑和技术基础组群逻辑,外部逻辑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专业群组建。专业群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既不是外部逻辑也不是内部逻辑,而是连接专业群和产业的桥梁。作为专业群的内部逻辑,主要包括核心专业的作用、职业岗位群的分配、课程体系和平台课程、共享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
关键词:
组群逻辑 外部逻辑 内部逻辑 职业岗位群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思宇 何海燕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时代主题。从"职能维—创新维"的角度分析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关系,从职能维度探讨建设过程中的职能耦合逻辑关系,从创新维度探讨建设过程中的互利共生逻辑关系,并提出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作支撑,建设一流大学必须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一流大学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对学科知识进行发掘、综合、应用和传播,通过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在不同层次上的交叉融合,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晓蕾 吴飞 沈春竹 金志丰 陈诚 周秦
研究目的:界定自然资源资产规划理论内涵,明确规划定位、层级和分类,剖析规划引领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作用机理,理顺规划编制逻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实践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资产规划即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为前提,以资产配置高效化、综合利益最大化、所有者收益最优化为根本目标,由不同履职主体对权责范围内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的目标、方向以及空间时序进行统筹安排的过程。规划定位为国家发展规划体系的专项规划,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以及资产规划、专题规划和配置单元规划三类。(2)资产整备、资产配置和资产经营是规划关键策略和抓手,通过规划实施,可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交易化、产品服务资金化,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存在价值—使用价值—要素价值—交换价值”演化。(3)资产规划编制实践要以“整体管护、整体配置、权责利统一”为根本原则,按照“目标导向+分区调控+策略牵引+协同落实”的逻辑开展。研究结论:自然资源资产规划是引导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明晰权利—高质供给—市场配置—价值显化—经营管理—收益分配—系统监督”全链条管理的关键,从资产价值实现视角为国土空间规划做补充,是推进“两统一”协同的重要桥梁,需尽快完善规划体系,深化技术规范研究,统筹开展各层级规划试编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玉成 贾少华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既是对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拓展和升华,也是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必须以构建卓越的师资队伍、明确专业发展特色、创新办学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国际化办学水平为着力点。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以专业建设为主线,打造一大批高水平的优质专业;围绕"双师"特色,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优质师资队伍;深化产教融合,加快高职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内涵建设,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拓展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
优质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专业 师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檀祝平 杨劲松 胡彩霞
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互联网+"等新经济带动新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等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为高职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应成为高职优质校建设的逻辑起点,同时,以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打造"中国高职"品牌优质校为目的,在人才培养供给侧环节精准发力,营造适合的教育环境、培育适合的师资队伍、提供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全方位提升高职办学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小芹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着不可替代的贡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已开展四年了,各批立项院校已陆续验收。客观地看,三年建设期中,100余所高职院校深入进行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