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9)
- 2023(6986)
- 2022(5461)
- 2021(5181)
- 2020(3948)
- 2019(9076)
- 2018(8798)
- 2017(16788)
- 2016(8812)
- 2015(9353)
- 2014(8801)
- 2013(9023)
- 2012(8320)
- 2011(7549)
- 2010(7765)
- 2009(7111)
- 2008(6819)
- 2007(6583)
- 2006(5844)
- 2005(5252)
- 学科
- 农(49027)
- 济(41433)
- 经济(41391)
- 农业(32870)
- 业(30107)
- 业经(15412)
- 管理(14079)
- 贸(13613)
- 贸易(13611)
- 易(13493)
- 农业经济(12357)
- 中国(11314)
- 出(11294)
- 方法(10444)
- 地方(10250)
- 数学(9798)
- 发(9753)
- 数学方法(9726)
- 村(9474)
- 农村(9457)
- 发展(8595)
- 展(8582)
- 制(8433)
- 企(8414)
- 企业(8414)
- 财(8366)
- 收入(8217)
- 出口(8196)
- 出口贸易(8196)
- 口(8196)
- 机构
- 学院(118998)
- 大学(112083)
- 济(55830)
- 经济(54818)
- 管理(45327)
- 农(42569)
- 研究(41347)
- 理学(38863)
- 理学院(38539)
- 管理学(38064)
- 管理学院(37882)
- 中国(34293)
- 农业(31728)
- 业大(24421)
- 财(23100)
- 科学(22839)
- 京(22460)
- 中心(20757)
- 所(19869)
- 农业大学(19320)
- 江(19194)
- 研究所(17680)
- 财经(17089)
- 经济学(16425)
- 经济管理(16336)
- 省(15869)
- 经(15666)
- 发(15471)
- 范(15282)
- 师范(15197)
- 基金
- 项目(79672)
- 研究(64059)
- 科学(63023)
- 基金(57456)
- 家(49262)
- 国家(48654)
- 社会(42803)
- 科学基金(41426)
- 社会科(40121)
- 社会科学(40115)
- 省(32531)
- 基金项目(30313)
- 编号(27837)
- 农(26973)
- 教育(26680)
- 划(25213)
- 自然(22788)
- 自然科(22248)
- 自然科学(22245)
- 自然科学基金(21840)
- 成果(21763)
- 资助(21466)
- 发(19591)
- 国家社会(18456)
- 部(18160)
- 课题(17974)
- 制(17464)
- 性(17096)
- 重点(17075)
- 发展(16644)
共检索到190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军全 杜馨儿 赵延安
资源下沉是国家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项目进村是主要的实现路径。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既是项目进村的目标,也是衡量项目进村运行效果的标尺。通过W村的深度田野调查发现,国家和地方合作通过专项项目资源进村扶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项目引进创富、项目运行共同参与和项目成果共享三种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机制。同时,项目进村运作实践中,由于项目“配套转嫁”、项目悬浮和规划滞后等导致村集体负债风险、村干部信任危机和村庄高质量发展乏力等问题。加强项目进村的机制创新,即赋责、赋权、赋能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是扎实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项目进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翁贞林 鄢朝辉 谌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抓手。本文利用十八大以来的国家宏观统计数据,立足于农民农村发展的现实基础,重点分析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困境,探讨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显著提升,为推进农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认识到农民共同富裕推进过程中仍面临农业部门比较效益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收入地区差距扩大等困境。因此,提出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建议,以期各种政策工具相互衔接、协同发力,拓宽农民增收来源和提升农民增收能力,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翁贞林 鄢朝辉 谌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抓手。本文利用十八大以来的国家宏观统计数据,立足于农民农村发展的现实基础,重点分析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困境,探讨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显著提升,为推进农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认识到农民共同富裕推进过程中仍面临农业部门比较效益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收入地区差距扩大等困境。因此,提出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建议,以期各种政策工具相互衔接、协同发力,拓宽农民增收来源和提升农民增收能力,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华堂 王军 廖祖君
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需要帮助农民增强致富本领,为农民创造更多致富机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展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筑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础,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振乡村振兴发展动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加快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庄天慧 邱峰 杨浩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难点在农村。县域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城镇,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县域富民产业是能在长期内显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其在空间维度、组织维度和价值维度上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县域富民产业在产业发展端通过凝聚竞争优势提高产业效益;在农民参与端通过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实现农民就近就业和共享资产收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实践中,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仍然面临产业集群培育不足、辐射带动效应不强,产业同质化突出、结构不优,产业生产经营主体能力不足,产业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加快培育县域富民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应依托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生产经营主体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
关键词:
县域富民产业 农民共同富裕 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苑丽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以分配正义为核心价值理念,分配正义的实现则依赖于税收。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个人商化”潮流,新经济新业态下个人所得税法的立法与适用面临综合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高于经营所得有违税收公平、经营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界限不明、“转换收入性质”行为的定性模糊不清等困境。为实现共同富裕和税收公平,个人所得税法的立法应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使劳动性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不高于非劳动性所得。在个人所得税法的执法层面,税务机关为实现执法公平及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应将如实申报重要涉税事实,仅转换收入性质的行为定性为避税而非逃税;为防止纳税人通过转换收入性质避税,应当严格适用核定征收政策,扩大查账征收的范围。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分配正义 商个人 经营所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洋 王雪锋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促进共同富裕中具有独特优势。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能够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开辟农民增收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进而促进共同富裕。但在现实运行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共同富裕面临困境,应探索和推广多种稳健经营模式、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联结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队伍、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政策体系。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共同富裕 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鸣 魏佳朔
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短板和弱项在农民农村。当前,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仍有缩小空间,也还需将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稳定在合理区间内,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建设有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公益事业仍有发展空间。对此,中央及有关部门、部分地区已有一些政策安排,但在范围上和内容上还有优化空间。面向2035年加快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还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优先向农业农村投入支持的长效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并实现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林羽 安同良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探讨数字经济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虽然我国已经取得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但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可以通过变革农村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等方式,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同时强调了政府在推动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农民 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浩
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百年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赓续,以新时代发展为现实依据。总体上包括农民和农村两类主体、内容涉及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样态,拓宽社会保障服务覆盖面,持续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乡村全面全方位振兴。
关键词:
农民农村 共同富裕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万龙 纪晓凯
2020年,中国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进入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历史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本文认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底线要求,促进低收入农户收入更快增长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核心任务。据此,本文提出,脱贫攻坚期内针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政策体系在5年过渡期内应遵循“双渐并重、动态调整”的原则,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和力度,以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针对农村低收入农户相对贫困程度不断加深的现状,政府应构建“一底线三支柱”政策体系,即精准性监测和帮扶体系、包容性经济增长政策、益贫性公共服务政策和可持续性社会帮扶政策,以促进低收入农户收入更快增长,走向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与此同时,应着力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相对贫困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淋议 钱文荣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突破口,然而,长期乡村制度供给的滞后成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掣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三农”问题现状,文章认为,要坚持底线思维和发展思维,建立健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制度供给体系,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分别入手,健全以生产者为导向的农业支持保障制度,完善以提升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城乡资源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农村公共保障制度,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关键性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整体出发,巩固和完善以共同富裕为旨归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协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构筑根本性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君国 胡依洁
推动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所在。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职责和首要任务。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志雄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看,共同富裕及其内涵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文化再到多维度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渐进性地推动共同富裕战略的形成。新时期共同富裕的推进,以防止返贫致贫为前提,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基础,以提升民生福祉为进路。但也应看到,我国还面临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亟待构建、“先富”带“后富”的局限及农村集体经济弱化等现实困境。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构建和优化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夯实集体经济基础性地位、促进带动效果全面提升。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内涵演化 战略演进 农民 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禄峰 王雅如 魏明 梅运鹏 陈超
社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时期,共同富裕成为国家引领各类资本流动和配置的长效规制。现代农业需要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产权稳定,人口流动变化与土地承包权固化之间的张力,诱发“不在地主”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矛盾,土地与人力资源错配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以推动城乡共同富裕为目的,探讨农民土地承包权稳步退出路径,以期形成土地所有者兼经营者的农业生产单位,促进人地协同互动和城乡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