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0)
2023(9523)
2022(7845)
2021(7360)
2020(5682)
2019(13037)
2018(12964)
2017(22013)
2016(13600)
2015(15572)
2014(16200)
2013(14878)
2012(14242)
2011(13162)
2010(13754)
2009(11946)
2008(11601)
2007(10873)
2006(9830)
2005(9285)
作者
(38183)
(31403)
(31310)
(29757)
(19942)
(15099)
(14479)
(12379)
(12365)
(11689)
(10724)
(10618)
(10328)
(10173)
(10156)
(9791)
(9595)
(9424)
(9263)
(8999)
(8498)
(8040)
(7723)
(7580)
(7360)
(7219)
(7048)
(6918)
(6654)
(6631)
学科
(46607)
经济(46551)
管理(27236)
(23770)
中国(23468)
教育(21755)
地方(18210)
(16582)
企业(16582)
(15431)
理论(13216)
(12797)
业经(11821)
(11766)
教学(11316)
农业(10457)
(10196)
地方经济(10192)
方法(10091)
(10043)
金融(10036)
(9923)
银行(9899)
(9761)
技术(9500)
发展(9290)
(9162)
(8791)
数学(8029)
(7894)
机构
学院(180797)
大学(175348)
研究(72276)
(60664)
经济(58716)
管理(54521)
中国(48766)
科学(44115)
理学(43922)
理学院(43207)
管理学(42181)
(41929)
管理学院(41830)
(38189)
(36699)
师范(36370)
教育(35566)
研究所(34333)
(32561)
(31820)
技术(31744)
中心(31112)
(29404)
师范大学(29264)
职业(28850)
北京(28035)
(26376)
(26338)
业大(24667)
农业(24564)
基金
项目(108597)
研究(90785)
科学(84186)
基金(68077)
(58763)
国家(57980)
教育(50401)
社会(50209)
(48563)
科学基金(47229)
社会科(47030)
社会科学(47023)
编号(42425)
(41622)
成果(37546)
课题(35424)
基金项目(34435)
(30632)
(30246)
资助(27655)
自然(27142)
重点(26687)
自然科(26461)
自然科学(26451)
自然科学基金(25917)
规划(24992)
发展(24838)
(24338)
项目编号(24042)
(23749)
期刊
(82950)
经济(82950)
研究(66774)
教育(65304)
中国(57784)
(31050)
学报(27287)
科学(24143)
技术(24060)
(22048)
管理(21850)
农业(21389)
大学(21346)
职业(20378)
学学(18233)
(17830)
金融(17830)
业经(15059)
技术教育(13525)
职业技术(13525)
职业技术教育(13525)
(13061)
论坛(13061)
经济研究(12317)
(11152)
财经(10356)
(10218)
图书(9951)
问题(9846)
(9090)
共检索到310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祥兴  
项目课程是近年来高职教育中受到推崇的课程模式,本文在经过几年来对项目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项目课程的涵义和特征,介绍了项目课程的开发原则、项目课程体系开发的路径和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宜康  吴倩  
课程决策是所有类型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和设计所需要的,高职教育决策不仅仅是方法与手段问题,更重要的是依据和原理问题。高职教育的课程决策取决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的二元性、技术课程的专业性、课程学习绩效的非线性、课程利益相关者的复杂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桂霞  钟建珍  
从我国现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来看,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明确其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并掌握以下原则:坚持课程设置的“三接轨”;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开放性和个性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彬宇  
基于开放视角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可以突破传统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使高职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内课外结合,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文章提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法主要有以工作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结合自身优势、建设教学体系,创新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丰富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光余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构建高等职业课程体系提出一些看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越琪  吴念香  孟国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来,特别是在随后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中,相关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导向课程"、"任务导向课程"等多种课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伟娟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论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钰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形成了注重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高职"本科+技师"与专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学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梳理出高职教育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现状及特点,进而对黄河水院"教·学·练·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特点进行探索,以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提供操作性的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献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开发出一个科学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体现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就必须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把学科教育转变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来,并充分考虑行业背景、实践教学、学生综合素质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松  辛香玲  
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立足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整体提升和职业生涯和谐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依据相关的教育原理,本文阐述了职业素质结构及职业素质本位的内涵,对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思路和模块作了总体构划,并对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具体方策进行了梳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庆斌  
技术是高技能人才的核心要素,高技能人才岗位职业能力是以技术来呈现的,因此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典型技术为主线,专业课程门类划分以典型技术为边界,专业课程序化以技术的发展为顺序,课程内部结构以"任务引领型"为主要形式,课程内容选择以覆盖课程目标指向的技术领域为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锦平  
课程体系构建关系到能否培养社会所需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一般步骤,包括:调研、确定岗位核心能力、根据岗位核心能力设置系列课程、确定综合实训项目和顶岗实习要求,并对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介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燕如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课程体系与工作体系脱节、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脱节、评价方式与能力目标脱节等问题。高职旅游专业应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包括:以工作任务为起点,开发专业项目课程;以服务专业建设为核心,改革公共基础课程;为专业项目课程开发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保障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向平  
近年来,高职院校已经不满足于高技能目标下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将改革的目光转向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中"素质"提升的层面。高职界关于素质培养的讨论与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在通识教育以及通识类课程建设方面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但长期强调专业教育、能力本位的风气延续至今,要创设一种全新的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职教新模式并非易事,就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及其通识课程改革来说,就面临着诸多困难,改革任重道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少伟  戴庞海  
高校国学教育对于高校发展来说,有引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民族精神、传承和谐信念、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补充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将优秀国学内容——经、史、子、集等分为儒家经典、史学经典、诸子经典和文学经典四个课程模块,并配合社团文化活动、国学讲座、高校交流及吸纳民间机构等课堂拓展,构建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