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3)
- 2023(4807)
- 2022(3872)
- 2021(3773)
- 2020(3301)
- 2019(7859)
- 2018(7871)
- 2017(15504)
- 2016(8405)
- 2015(9715)
- 2014(9793)
- 2013(9393)
- 2012(8355)
- 2011(7335)
- 2010(7689)
- 2009(7092)
- 2008(6925)
- 2007(6173)
- 2006(5188)
- 2005(4628)
- 学科
- 济(33643)
- 经济(33610)
- 管理(23139)
- 业(21180)
- 企(19946)
- 企业(19946)
- 方法(19732)
- 数学(16560)
- 数学方法(16050)
- 理论(8991)
- 业经(8072)
- 中国(7934)
- 农(7838)
- 学(7067)
- 和(6231)
- 教学(5435)
- 技术(5417)
- 财(5338)
- 地方(5298)
- 贸(5097)
- 贸易(5091)
- 易(4948)
- 农业(4945)
- 教育(4738)
- 策(4733)
- 制(4708)
- 划(4685)
- 产业(4233)
- 经营(3979)
- 体(3806)
- 机构
- 学院(116733)
- 大学(115568)
- 管理(47604)
- 济(41328)
- 理学(41317)
- 理学院(40901)
- 经济(40317)
- 管理学(39734)
- 管理学院(39541)
- 研究(34175)
- 中国(25428)
- 京(24415)
- 科学(22159)
- 财(17838)
- 业大(17496)
- 农(17378)
- 江(17260)
- 所(16851)
- 中心(16054)
- 范(15822)
- 师范(15634)
- 研究所(15392)
- 北京(15187)
- 财经(14404)
- 技术(14308)
- 州(14208)
- 农业(13653)
- 经(13077)
- 院(12375)
- 师范大学(12304)
- 基金
- 项目(79852)
- 科学(62971)
- 研究(57523)
- 基金(56825)
- 家(49425)
- 国家(49023)
- 科学基金(42793)
- 社会(34926)
- 社会科(33041)
- 社会科学(33028)
- 省(32759)
- 基金项目(29446)
- 自然(29131)
- 教育(28643)
- 自然科(28578)
- 自然科学(28575)
- 自然科学基金(28034)
- 划(27288)
- 资助(24568)
- 编号(24148)
- 成果(19440)
- 重点(17948)
- 课题(17096)
- 创(17045)
- 部(16873)
- 发(16327)
- 创新(15687)
- 大学(15131)
- 科研(15047)
- 项目编号(14881)
共检索到166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维兴 张静晓
文章基于文献回顾研究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哲学理念、价值判断的演进方向及其对项目组织模式演化的影响。以哲学理念、价值判断、项目组织模式为维度,并根据它们的演化时序,构建了项目组织模式的文化进化模型(PPV),对模型中哲学理念-项目组织模式平面做了矩阵分区实证分析。对建筑业企业组织模式的实证研究表明,PPV模型能够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演化在项目组织模式演变中的影响;同时发现,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古代政府建制思想对引进的项目组织模式仍处于主导影响者的地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芦慧 陈红 柯江林
在综合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独辟蹊径,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从区分员工敬业与敬业度概念出发,分析员工敬业的两种构成。同时,立足传统文化与文化变迁,构建两种敬业与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进一步提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员工敬业 员工敬业度 绩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静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相关课程的体系化设计欠缺,课程学习时间较短等问题,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文章旨在探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途径,将"多元课堂"模式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从有利因素、存在问题和相关对策等方面来研究"多元课堂"模式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适应性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宪印 陈万明
文章在有限理性前提下,运用进化博弈论的模仿者动态模型,分析了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型员工的进化稳定战略。研究发现:在共享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型员工所获得报酬、同伴行为以及共享知识的对方的行为都会影响到知识员工的行为选择。组织应该为员工共享知识提供积极的氛围和健全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知识共享 进化博弈 进化稳定战略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运红 朱婧雅 于静 赵敏
在文化强国战略与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理应承担起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与使命,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服务。文章基于符号学相关理论,通过行动研究范式,提出开展阅读推广服务首先应建设包含象征性符号、具身性符号和信息化符号的三重文化符号体系,基于文化符号体系构建起阅读推广的“激发—推动型”双主体互动模式,并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服务为例,阐述构建文化符号体系的方法和“激发—推动型”双主体互动实践的策略。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启昉 白思俊
对动态联盟项目组织模式下的成本计划与控制特点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联盟项目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模型,提出了在不同合作方式下联盟项目成本预算与分配的核心方法及成本控制的主导思想和策略。
关键词:
动态联盟 项目组织 成本计划与控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丽霞 宫承涛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和对生命质量的高追求,临终关怀需求大大增加。但是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还没有得到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临终关怀理念尚未被国人广泛接受,尤其是农村地区,适宜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本土临终关怀模式尚在探索中。本文选择山东省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了解老年人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情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农村留守老年人临终关怀现状的影响,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农村老人临终关怀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为更好地关爱和照护留守老人群体创造条件。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留守老年人 临终关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琦 邓娜
地方文化的传承意义深远,关系到一个城市本质精神与血脉的继承与发扬。文章通过对绍兴市青少年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现状的调研,结合图书馆读者活动开展中的情况分析,提出"家庭—学校—公共文化机构"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强调强化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机构的职能,将其作为青少年本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青少年 本土传统文化 传播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何洋 王政
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文献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是文化自信的必然途径。黑龙江省图书馆古诗词吟唱公开课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合作,立足于文化自信与社会需求,通过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全媒体宣传推广相结合,促进中国古典诗词的全社会传播,对构建多维的以图书馆、人、阅读推广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在国家意志和大众情怀中重塑图书馆形象起到了一定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蔡晓阳 史丽 胡海
文章就传统文化产业与工艺传承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探索,提出建构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硕士学历教育直通式和阶段性递升式的职业教育体系,重点为高职院校发散型和放射型的人才培养一体化系统的研究,是创新国家职业教育的完整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支撑传统文化产业作为地域性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文化传承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刘岩 崔为
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搜集图书馆以"图书馆+书院"模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的相关研究文献,调查典型实践案例并分析"图书馆+书院"模式的特征,基于"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在丰富完善服务体系、营造引领社会风尚、带动促进古籍保护开发、调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的优势,对"图书馆+书院"模式在未来发展的六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应对措施: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地方文献资源、标准化建设、新媒体技术应用、社会力量参与,从而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4。
关键词:
图书馆 书院 传统文化 创新服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尧 刘菁
以项目投资建设方的角度,从项目投融资风险、工程建设风险和项目回购风险三个阶段分析,找出影响BT项目运作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以项目实践调研为依据,利用排序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组建风险评价模型,对项目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策略。旨在为BT模式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风险评价方法,提高其对BT项目的风险防控能力。
关键词:
BT模式 风险 评价 投资建设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锐 鞠晓峰
产业创新系统是介于企业和国家创新系统的中间组织环节,对于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中观作用。本文从复杂系统理论角度说明了产业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分析了其创新过程的不稳定性、分岔、突变和随机"涨落"等特征和组织方式,探讨了其自组织进化机制;结合演化经济学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构建了产业创新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动力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和演化趋势进行分析;随后以我国通信产业进化发展为例进行了相关案例分析。此研究旨在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对产业创新系统的进化机制及动力进行新的尝试研究。
关键词:
产业创新系统 自组织 进化机制 动力模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宁 陈秀荔 黄欣
为探究RNase 1在鱼类食性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对不同食性的9种鲤科鱼类,包括草食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杂食性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鲤(Cyprinus carpio)、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和斑马鱼(Danio rerio)以及肉食性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鳡(Elopichthys bambusa)的RNase 1基因进行鉴定、序列特征分析、进化规律及组织表达模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哺乳动物不同,9种鲤科鱼类基因组中只存在1个RNase 1基因,序列同源性高,且具有RNase A超家族的序列特征,包括N端信号肽序列,6个间隔的半胱氨酸残基,3个催化碱基形成的催化三联体和"CKXXNTF"序列;系统发育树显示,硬骨鱼和哺乳动物的RNase 1聚为不同分支,鲤科鱼类单独聚为一支;qRT-PCR结果显示,植食性的团头鲂和草鱼、杂食性的鳙和肉食性的翘嘴鲌的RNase 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各不相同,4种鱼类在肝脏中相对表达量高,在团头鲂和翘嘴鲌的脾脏中表达量也高。以上结果表明,鲤科鱼类的RNase 1的进化与物种食性的关联性不大,但符合物种进化的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