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9)
- 2023(16070)
- 2022(13442)
- 2021(12823)
- 2020(10547)
- 2019(24418)
- 2018(24463)
- 2017(45447)
- 2016(26037)
- 2015(29496)
- 2014(29731)
- 2013(28014)
- 2012(25145)
- 2011(22726)
- 2010(22946)
- 2009(20520)
- 2008(19624)
- 2007(17172)
- 2006(14906)
- 2005(13140)
- 学科
- 济(90728)
- 经济(90634)
- 管理(68079)
- 业(62896)
- 企(52764)
- 企业(52764)
- 方法(42802)
- 数学(37109)
- 数学方法(36462)
- 中国(30531)
- 农(25370)
- 教育(24987)
- 财(22206)
- 学(21857)
- 业经(21262)
- 理论(21149)
- 地方(17974)
- 农业(16828)
- 技术(15686)
- 制(15328)
- 贸(15060)
- 贸易(15047)
- 和(14646)
- 易(14588)
- 务(14456)
- 财务(14371)
- 教学(14369)
- 财务管理(14349)
- 环境(13894)
- 发(13604)
- 机构
- 大学(347333)
- 学院(345302)
- 管理(131439)
- 济(122880)
- 经济(119755)
- 研究(114636)
- 理学(114103)
- 理学院(112730)
- 管理学(110151)
- 管理学院(109520)
- 中国(78763)
- 京(75544)
- 科学(72947)
- 所(57317)
- 范(56476)
- 财(56238)
- 师范(56046)
- 农(52980)
- 研究所(52322)
- 江(51562)
- 业大(51031)
- 中心(50903)
- 北京(48169)
- 财经(45339)
- 师范大学(45306)
- 教育(45105)
- 技术(43524)
- 州(41945)
- 院(41855)
- 农业(41347)
- 基金
- 项目(237312)
- 科学(187207)
- 研究(179985)
- 基金(167034)
- 家(144741)
- 国家(143371)
- 科学基金(122817)
- 社会(108515)
- 社会科(102448)
- 社会科学(102423)
- 省(95820)
- 教育(91273)
- 基金项目(87733)
- 划(82082)
- 自然(79602)
- 自然科(77767)
- 自然科学(77751)
- 编号(77043)
- 自然科学基金(76270)
- 资助(69114)
- 成果(64619)
- 课题(56475)
- 重点(54620)
- 部(52930)
- 发(51044)
- 创(49409)
- 项目编号(47142)
- 年(46385)
- 教育部(45981)
- 创新(45692)
- 期刊
- 济(133071)
- 经济(133071)
- 研究(106349)
- 教育(76662)
- 中国(75727)
- 学报(53899)
- 科学(48661)
- 农(48414)
- 管理(47805)
- 财(42375)
- 大学(41547)
- 学学(37469)
- 技术(36779)
- 农业(34229)
- 融(23631)
- 金融(23631)
- 业经(22891)
- 职业(21250)
- 经济研究(21173)
- 财经(20985)
- 图书(19699)
- 业(18220)
- 经(17904)
- 问题(16835)
- 科技(16230)
- 坛(15840)
- 论坛(15840)
- 版(15773)
- 技术经济(15761)
- 发(15503)
共检索到507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菊红
本文从分析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研究了集团化办学框架下教师队伍的新内涵,并重点对项目引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的研究实践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其主要特点,认为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现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
关键词:
教师 双师型教师 培养 项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志兵
培养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资是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政府、职业教育界从培养机构的确定,培养对象的条件,培养的措施和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制和机制上的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解决师资质量和数量不足的困扰。文章通过对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以期对当今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提供借鉴和反思。
关键词:
民国 职业教育 师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荷
"双师型"教师就是既能为学生传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培养"双师型"教师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长期发展,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和日本的"产学结合"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文章从内容选择和培养方式选择两方面提出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职业教师培养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媛媛
高职院校大力推行项目课程,但改革过程中受到不少因素制约,尤其是师资问题,如教师教学观念陈旧、项目教学能力不足、教师培训滞后等问题,成为项目课程改革的最大阻碍。"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举措,能有效提高教师由内而外的自我发展意识,增强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项目实施指导能力和项目教学评价能力。
关键词:
项目教学 教师能力 “双师”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华中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一种办学模式,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起到积极作用。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有其特殊意义和作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民族区域实践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民族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高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综合型大学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培养出的职教教师的质量最终影响着整个职业教育的质量。文章总结了该模式的发展成果,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综合型大学 职教师资培养 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军 黄小宇
通过对全国多个省份职业院校教师的调查,研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的现状及问题。结果显示,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整体情况一般,校企合作浅层化、校校合作表层化问题突出,尚未构建有效的协同培养机制等问题。应加快构建基于"校-企-校"三方协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与管理、监督机制,加大对"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的支持力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慧 曾绍玮
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集中表现在完善的教师在职培训网络、独具特色的师资校本培训、高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培训以及完备的外部制度保障等方面。与德国相比,当前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对"双师型"概念的认识不清、校本培训的优势发挥不足、缺乏企业的有效参与、法律支持薄弱等问题。鉴于此,应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借鉴德国经验,明确教师准入制度,创新校本培训形式,增强教师培养的校企合作力度,加大外部条件保障,建立评价考核机制,激发教师群体自我提升的动力。
关键词:
德国 “双师型”教师 校本培训 校企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亚莲
"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既是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重点,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教学改革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面对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严峻挑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思维素质,构建张扬教师个性成长、彰显教师健全人格和鲜明个性的培养机制,以教师个性张扬和充满活力的姿态激活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的大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个性化培养 双师型 教学团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苗德华 石连栓 刘新钰 王茹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应具备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的能力、职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解决生产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职教师资培训学校应根据"高层次双师型"师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实行分类培养,尤其要针对弱势能力予以强化。
关键词:
职教师资 高层次 双师型 培养方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振刚 孙翠香
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提高博士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从本质上来讲,是跨"教育学"与"工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应确立融"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培养目标;制定凸显"跨学科"及"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的招生制度;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为核心课程类型,凸显"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多学科来源的、校内外导师相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组织体系,理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
跨学科 “双师型”教师 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颜明忠 张建荣 王建初
目前,我国虽已建设了一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并多次提出依托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但职教界对"双师型"的含义还十分模糊,对高等工科院校开展职教师资培养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中德两国政府合作在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展的"职教师资培养项目",提出"双师型"的内涵,研究"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素质结构,以确定其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评价指标。
关键词:
双师型 职教师资 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清立 吴翠玲
"双师型"教师缺乏,是贯彻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突出瓶颈,突破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对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师资,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翠香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开启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之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成为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而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关键。由此,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其目标定位应是"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研究性"于一体的高层次职教教师;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专业课程+教育课程+职业课程+研究性课程+实践课程"相整合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契合应用技术大学需要的、独具职教特色的博士层次的"双师型"教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婷 侯婷婷
《国标》是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其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中体现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课程交叉现象,因应了我国不断推进融合教育的进程,对于当前中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具有引领作用。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载体,以培养教师融合教育素养为目标的融合教育课程,需要直面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的现场需求,课程目标从特殊教育知识补充转向融合教育素养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从阶段性师范教育到强调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课堂教学从重视教师知识输入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课程资源建设从重视教师教学资源的开发,转变为重视学生学习指导服务体系建构。
关键词:
融合教育素养 融合教育课程 中小学教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