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0)
- 2023(9421)
- 2022(7926)
- 2021(7174)
- 2020(5823)
- 2019(13145)
- 2018(12854)
- 2017(24155)
- 2016(12687)
- 2015(13986)
- 2014(14251)
- 2013(14426)
- 2012(14159)
- 2011(13145)
- 2010(13686)
- 2009(12711)
- 2008(12278)
- 2007(11301)
- 2006(10468)
- 2005(9913)
- 学科
- 济(83018)
- 经济(82955)
- 业(32399)
- 管理(29289)
- 地方(28156)
- 农(23271)
- 中国(22613)
- 方法(20927)
- 企(20470)
- 企业(20470)
- 业经(17904)
- 数学(17870)
- 数学方法(17783)
- 地方经济(17263)
- 农业(17189)
- 学(14318)
- 产业(12917)
- 发(12403)
- 融(11819)
- 金融(11818)
- 制(11425)
- 环境(11226)
- 银(10757)
- 银行(10748)
- 行(10609)
- 贸(10041)
- 贸易(10030)
- 技术(9987)
- 财(9932)
- 易(9493)
- 机构
- 学院(191793)
- 大学(188379)
- 济(93675)
- 经济(91937)
- 研究(77195)
- 管理(69343)
- 中国(58672)
- 理学(57284)
- 理学院(56563)
- 管理学(55820)
- 管理学院(55452)
- 科学(43803)
- 京(41882)
- 所(39708)
- 财(38722)
- 江(35876)
- 研究所(35535)
- 中心(34329)
- 农(32651)
- 经济学(29625)
- 财经(29497)
- 院(27579)
- 范(27335)
- 师范(27084)
- 北京(26796)
- 经(26416)
- 经济学院(26215)
- 州(25744)
- 业大(25614)
- 省(25262)
- 基金
- 项目(119112)
- 科学(94002)
- 研究(91358)
- 基金(83767)
- 家(71868)
- 国家(71191)
- 科学基金(60343)
- 社会(60157)
- 社会科(57020)
- 社会科学(57011)
- 省(49095)
- 基金项目(43800)
- 教育(39498)
- 划(39283)
- 编号(36513)
- 自然(34673)
- 发(34284)
- 资助(33800)
- 自然科(33750)
- 自然科学(33744)
- 自然科学基金(33150)
- 成果(29933)
- 发展(28562)
- 展(28085)
- 重点(27567)
- 课题(27291)
- 部(25707)
- 国家社会(24962)
- 创(24589)
- 创新(23107)
- 期刊
- 济(124160)
- 经济(124160)
- 研究(66442)
- 中国(46843)
- 农(31703)
- 管理(28082)
- 财(27724)
- 科学(25990)
- 学报(25077)
- 融(22351)
- 金融(22351)
- 农业(21353)
- 教育(21112)
- 业经(19921)
- 经济研究(19714)
- 大学(19492)
- 技术(19051)
- 学学(18368)
- 问题(15773)
- 财经(15474)
- 经(13723)
- 技术经济(12374)
- 世界(11607)
- 贸(11007)
- 业(10824)
- 经济问题(10584)
- 国际(10272)
- 商业(10033)
- 资源(9929)
- 统计(9857)
共检索到324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红宇 王本利 赵建国
项目安排·支柱产业与经济开发──武陵山区鄂西、黔江扶贫调查张红宇,王本利,赵建国1993年5月5日-5月22日,根据农业部武陵山区扶贫工作组的安排,我们前往湖北鄂西和四川黔江地区进行了第一次实地调查、这次调查着重于掌握部援项目执行和支柱产业规划以及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静兰 张红宇 宋乃振
草地畜牧业:武陵山区经济开发的产业选择冯静兰,张红宇,宋乃振位于川黔湘鄂四省边区的武陵山区,在解决了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巩固政府反贫困努力的效果,选择何种产业作为经济开发的契机这是各级政府上下求索的新问题。在实地考察中,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秀英 叶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璐琳
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的湘鄂渝黔边境邻近地区,包括湖南、湖北、重庆、贵州4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约为17.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645万人,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武陵地区总人口的48.9%,是我国内陆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秀根 卓勇良
1.以内需拉动为主。浙江GDP增长中,外贸出口的贡献份额低于全国水平。当然,浙江外贸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全国,但应看到,浙江GDP增长速度更快。浙江经济更多地是依靠国内需求,国内市场,而不是主要依靠国际市场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的。 2.以低层次产业推动为主。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纺织、食品等行业对浙江工业总产值增长有较高的贡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正贤
特色文化产业扶贫具有两大鲜明特征:一是扶贫绩效呈倒"U"字型曲线,但由于就业刚性和粘性,该曲线滞后于产品生命周期;二是特色文化产业扶贫具有"双刃剑"的特征。目前武陵山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处于倒"U"字型曲线的上升阶段。其中特色演艺产业扶贫广化效果不足,扶贫空间有限;文化旅游产业扶贫绩效显著,但"双刃剑"特征已经显现;特色工艺产业扶贫正在起步。长远来看,一是厘清"精准扶贫"与"广化扶贫"的辩证关系;二是慎用资本代替劳动的资本密集型发展模式;三是以"情法合一"的方式避免企业的"挤出效应";四是加强文化产权立法,
关键词:
特色文化产业 扶贫 绩效 武陵山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洪绍华
成绩与启示“七五”时期,大别山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由起步到发展、由不得温饱到率先越过温饱线,走完了一段艰难而富有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5年的开发,使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别山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红安、麻城、英山、罗田、大悟5个重点贫困县市为例,1989年与1985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31亿元,比1985年的14.57亿元增长了53.12%,年递增11.24%,其中工业产值增长114.52%,农业产值增长9.4%。财政收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祖坤 杜倩文 周婷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出武陵山区2009—2013年的旅游扶贫效率,结合MI指数评价其效率形态,分为潜力型,朝阳型,黄金型和夕阳型。在分类基础上研究各类型旅游扶贫适宜采用的模式,四类型分别适用于产业联动模式,战略联合模式,政企合作模式,项目支撑模式。还原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随时间演进的路径,具体可分为往复式演进,渐进式演进和复杂演进。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从产出效益角度与投入产出效率角度研究其空间分异。两个角度共同揭示了旅游扶贫在空间上具备的聚集效益和区域间差距,但是某些县(市)旅游经济效益与旅游扶贫效率数据结果存在一定不协调,意味着必须在保证较高的旅游效益同时提高的旅游扶贫效率,从而实现旅游的精准扶贫。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我国山区的情况令人担忧,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主观指导方面,即掠夺性经营思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实行的山区综合开发是山区工作的突破性举措,它协调了农林水的矛盾,并由此形成农林复合型的山地农业,同时抓住了水利建设的关键。搞好山区综合开发必须有新的经济建设理论作为指导,这就是生态经济理论。一批生态农业县的实践为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提供了借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夹江县支行课题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寻舸
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是当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阐释自组织理论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自我发展机制基础上,以武陵山片区为例,从区域学习机制、内生增长机制、协同发展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等角度,分析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自我发展机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多层次区域学习机制,大力培育区域内生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区域发展主体和要素的协同机制,强化区域发展的外部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机制创新,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应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庚德昌
论贫困地区支柱产业的发展庚德昌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明显缓解,没有完全稳定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8000万人。在实践中,贫困地区的广大群众和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开发性扶贫方针,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世夫 郑海霞 徐莎莎
[目的]在扶贫开发战略中成长起来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和经济效率直接决定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方法]文章以茶叶、蔬菜代表武陵山片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扶贫产业,利用集中度指数、扩张弹性系数、单位面积的产值能力和产量能力以及单位产量的产值能力等指标进行扶贫产业发展的规模特征及其经济效率评价。[结果]"十一五"期间以来武陵山片区扶贫产业发展的产业地位逐渐提高、规模扩张优势显著、规模收益递增、投入规模扩张率高于产出规模扩张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比较经济效率差距持续扩大。[结论]扶贫产业亟待根据产业发展的生态化、集聚化和融合化等趋势,在规模扩张中强化特色产品的品质建设和效率优势品种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完善产业化组织及其能力建设,提高扶贫产业的经济效率和致富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有德
发展龙型支柱产业振兴县域经济张有德安徽省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脉腹地,面积3814平方公里,其中山场占75%以上。可耕田地2.3万公顷,人均不到0.04公顷,桑园已有1.33万公顷,全县13万农户有12万户养蚕,年产鲜茧12万担,居安徽省第一。全县实施蚕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