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74)
- 2023(19871)
- 2022(17105)
- 2021(15802)
- 2020(13442)
- 2019(31345)
- 2018(31138)
- 2017(59709)
- 2016(32392)
- 2015(36573)
- 2014(36653)
- 2013(36373)
- 2012(33550)
- 2011(30269)
- 2010(30543)
- 2009(28424)
- 2008(28151)
- 2007(25286)
- 2006(22146)
- 2005(19453)
- 学科
- 济(132600)
- 经济(132422)
- 管理(94737)
- 业(91924)
- 企(74393)
- 企业(74393)
- 方法(61091)
- 数学(53331)
- 数学方法(52613)
- 农(42900)
- 财(37318)
- 中国(34357)
- 业经(30812)
- 农业(28413)
- 制(28365)
- 学(28132)
- 地方(27355)
- 贸(23251)
- 贸易(23241)
- 务(22756)
- 财务(22665)
- 财务管理(22607)
- 易(22478)
- 企业财务(21431)
- 理论(21145)
- 银(20643)
- 银行(20582)
- 融(20099)
- 金融(20092)
- 和(19760)
- 机构
- 大学(464450)
- 学院(462306)
- 济(183631)
- 管理(181286)
- 经济(179460)
- 理学(156416)
- 理学院(154666)
- 研究(153223)
- 管理学(151753)
- 管理学院(150910)
- 中国(115472)
- 京(98822)
- 科学(95017)
- 财(87757)
- 农(79534)
- 所(77020)
- 中心(71412)
- 业大(70279)
- 江(70057)
- 研究所(69713)
- 财经(69195)
- 经(62737)
- 北京(62327)
- 农业(61413)
- 范(61248)
- 师范(60669)
- 州(57401)
- 院(55534)
- 经济学(55513)
- 财经大学(51298)
- 基金
- 项目(313313)
- 科学(245709)
- 研究(227866)
- 基金(226886)
- 家(197269)
- 国家(195600)
- 科学基金(168111)
- 社会(143163)
- 社会科(135511)
- 社会科学(135476)
- 省(122890)
- 基金项目(120163)
- 自然(109690)
- 自然科(107097)
- 自然科学(107066)
- 教育(105429)
- 自然科学基金(105102)
- 划(102947)
- 资助(93896)
- 编号(93428)
- 成果(76280)
- 重点(69957)
- 部(69113)
- 发(65931)
- 课题(64513)
- 创(64153)
- 科研(60105)
- 创新(59901)
- 教育部(59169)
- 大学(58666)
- 期刊
- 济(204333)
- 经济(204333)
- 研究(135362)
- 中国(91664)
- 学报(75125)
- 农(74987)
- 财(69431)
- 科学(68028)
- 管理(65143)
- 大学(57331)
- 学学(53920)
- 教育(50934)
- 农业(50224)
- 融(42273)
- 金融(42273)
- 技术(41322)
- 业经(34712)
- 财经(33832)
- 经济研究(31498)
- 经(28804)
- 问题(26890)
- 业(24814)
- 版(23589)
- 图书(23471)
- 技术经济(22556)
- 理论(22155)
- 统计(21996)
- 科技(21433)
- 实践(20212)
- 践(20212)
共检索到685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天禛
项目制帮扶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项目制帮扶具有多种形态,作为对传统科层制结构的延展和突破,其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制度控制能力与政策动员能力两者的均衡。制度控制能力和政策动员能力的强弱差异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运作形态,"强制度控制——强政策动员"模式是实现项目制帮扶有效运作的最优策略。杭州市"联乡结村"帮扶项目,通过纵向穿透、横向协同、创新财政体制和双向验收强化了政府制度控制能力,通过聚合性动员、参与性动员、情感性动员相互叠加强化了政府政策动员能力,提供了项目制帮扶助力共同富裕的可行方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红 易元鹏
基于消费帮扶交易的混合属性及其实施特征,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国家发改委和人民网公布的消费扶贫案例中,筛选出55个样本案例,分析影响消费帮扶交易的多个因素的组态路径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场运作是形成有效消费帮扶交易的必要条件;存在四种消费帮扶交易的有效组态,包括“社会氛围主导+市场运作辅助”、“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双主导、“市场运作+物流设施”双主导、“科技支撑+市场运作”双主导;“社会氛围主导+市场运作辅助”解释了68.2%的案例,必要性检验中社会氛围作为单一变量涵盖了92.5%的案例,验证了消费帮扶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研究结论蕴含了共同富裕背景下构建消费帮扶长效机制的政策优先序:市场运作、社会氛围、政府引导、物流设施和科技支撑。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消费帮扶 交易 组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红 易元鹏
基于消费帮扶交易的混合属性及其实施特征,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国家发改委和人民网公布的消费扶贫案例中,筛选出55个样本案例,分析影响消费帮扶交易的多个因素的组态路径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场运作是形成有效消费帮扶交易的必要条件;存在四种消费帮扶交易的有效组态,包括“社会氛围主导+市场运作辅助”、“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双主导、“市场运作+物流设施”双主导、“科技支撑+市场运作”双主导;“社会氛围主导+市场运作辅助”解释了68.2%的案例,必要性检验中社会氛围作为单一变量涵盖了92.5%的案例,验证了消费帮扶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研究结论蕴含了共同富裕背景下构建消费帮扶长效机制的政策优先序:市场运作、社会氛围、政府引导、物流设施和科技支撑。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消费帮扶 交易 组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俞祥贤
本文从金融支持视角,阐述金融机构如何配合好地方政府主导的纾困帮扶实体企业工作,更为广泛、有效地担当起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社会责任,多维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维护区域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实体企业 纾困帮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左孝凡 陆继霞
脱贫攻坚时期数字技术赋能贫困治理释放了巨大的行政治理效能,为现阶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迈向共同富裕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以贵州省“大数据帮扶”为案例,阐释数字技术通过构建平台型政府促进社会协同、内部协同、治理应变能力拓展,构建学习型政府促进政府形成双环学习模式与贫困治理平行经验分享能力提升,以此呈现数字技术赋能贫困治理的具体机制路径。贵州省劳务就业扶贫大数据平台、乡村振兴云、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等数字技术的建设和运用是数字技术赋能贵州省贫困治理的具体内容。贵州省“大数据帮扶”的经验表明,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型政府与学习型政府构建是贫困治理效能提升的有效路径,并在迈向共同富裕进程中展现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持续赋能效应。然而,具体实践中仍存在数字收集偏差、数字孤岛及数字依赖等科层体制下需警惕的数字化陷阱问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杨 徐加玉 柴恭静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农村低收入问题治理成为我国新阶段农村社会治理新命题,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与绝对贫困相比,农村低收入问题具有相对性和多维性等特征,治理上更加强调常态化和差异化。因此对治理模式也有新的要求,在治理主体上强调多元化,在治理策略上强调从运动式治理转向常规化治理。为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差异化帮扶机制,在战略衔接层面,应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依托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加速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整体性帮扶机制;在治理主体层面,处理好个人、政府、社会在三次分配中的责任和义务,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常态化帮扶机制;在政策设置层面,依据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群体特点进行分层分类,以收入、劳动能力等多维度衡量标准体系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帮扶政策。
关键词:
农村低收入人口 共同富裕 治理转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杨 徐加玉 柴恭静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农村低收入问题治理成为我国新阶段农村社会治理新命题,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与绝对贫困相比,农村低收入问题具有相对性和多维性等特征,治理上更加强调常态化和差异化。因此对治理模式也有新的要求,在治理主体上强调多元化,在治理策略上强调从运动式治理转向常规化治理。为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差异化帮扶机制,在战略衔接层面,应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依托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加速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整体性帮扶机制;在治理主体层面,处理好个人、政府、社会在三次分配中的责任和义务,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常态化帮扶机制;在政策设置层面,依据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群体特点进行分层分类,以收入、劳动能力等多维度衡量标准体系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帮扶政策。
关键词:
农村低收入人口 共同富裕 治理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常秀 曹海霞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农村低收入问题成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如何有效帮扶农村低收入群体成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与绝对贫困相比,农村低收入问题具有相对性、复杂性和多维性等特征,因而在治理过程中需要采取常态化、差异化策略。本文尝试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实现共同富裕所面临的现实障碍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解的思路和建议,以期通过更加有效的举措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些赋予了新时代金融发展的使命担当。探讨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通过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的考察,深入剖析了金融发展对不平等的影响机制:适度、规范的金融发展有利于减轻不平等,但金融压抑和过度金融化都可能导致不平等加剧。而金融压抑与金融赶超(以及金融化)并存是中国金融发展的"特色",二者也成为当前分配不均的驱动因素。中国金融发展促进共同富裕需要着力于以下五点:一是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避免过犹不及;二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住有所居;三是落实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四是发展普惠金融,使低收入群体也能分享增长红利;五是重视金融科技的双刃剑效应,推进金融科技向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国磊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干部驻村与部门帮扶形成的跨层级治理方式逐渐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运用的治理技术。基于"情境—过程"分析框架对桂南Q市联镇包村制度运作考察发现:在国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的情境下,驻村第一书记的外部嵌入、有效衔接与内部执行,使得国家治理、地方治理与基层治理的各项任务得到可持续推进。在此过程中,高层部门"一把手"的政治动员逻辑是从"高位推动"到"嵌入互动";中层部门的资源供给逻辑是从"条块分割"到"集中供给";基层部门的技术运作逻辑是从"被动回应"到"主动衔接"。由于驻村第一书记的动态调整与治村理念延续的冲突、各职能部门的趋利选择与合作治理之间的冲突、基层干部的晋升需求与服务基层之间的冲突,使得跨层级治理陷入制度困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先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并对未来如何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了长远规划,“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东中西部高校发展的区域性差距越来越引发关注。东部高校得益于重大国家战略和较强区域经济实力的支撑,
关键词:
东中西部 协同发展 高校学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明
本文结合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和省际合作帮扶(以下简称帮扶政策)的理论分析,从人民富裕、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民生福祉方面,实证分析帮扶政策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宏观表现和微观实践路径。研究发现,一是在人民富裕层面,帮扶政策提升了受援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尤其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而降低了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二是在区域差距层面,帮扶政策促进了受援地区经济较快发展,因而缩小了受援地区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发展差距;三是在城乡差距层面,帮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四是在民生福祉层面,帮扶政策优化了居民消费结构,改善了居住条件和精神消费等方面的消费能力。进一步地,结合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探讨了省际合作帮扶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省际合作帮扶 共同富裕 回归控制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 丁士军 吴海涛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是我们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本研究运用华中L县精准扶贫实绩核查数据,分析了帮扶主体层级、帮扶措施类型对于帮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帮扶主体层级高低、帮扶措施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对帮扶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其中,帮扶主体的层级越高,同时对贫困户实施可持续性的帮扶措施可以明显提升贫困户对帮扶效果的认可度。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任务,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对扶贫资源的合理调度,整合一切可整合的资金、资源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同时要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 丁士军 吴海涛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是我们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本研究运用华中L县精准扶贫实绩核查数据,分析了帮扶主体层级、帮扶措施类型对于帮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帮扶主体层级高低、帮扶措施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对帮扶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其中,帮扶主体的层级越高,同时对贫困户实施可持续性的帮扶措施可以明显提升贫困户对帮扶效果的认可度。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任务,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对扶贫资源的合理调度,整合一切可整合的资金、资源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同时要加强对驻村帮扶人员的技能和职业培训,保证其对贫困户实施科学、可持续的帮扶措施,杜绝扶贫资源被"精英捕获",防止扶贫资源被"滥用"和"错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文刚 崔新明 温海珍
由于住宅产品的异质性,国外学者广泛使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城市住宅市场。特征价格模型的理论基础主要由Lancaster偏好理论和Rosen的产品特征市场供需均衡模型两部分组成。在访谈的基础上,选择了18个住宅特征作为模型的自变量,基于线性函数形式构建了杭州市住宅特征价格模型。采用杭州市2 473个住宅样本数据和290个住宅小区的实地调查资料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发现就整个住宅市场而言,14个住宅特征对住宅价格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影响程度有差异。同时,根据特征价格对14个住宅特征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序,并分为四类。
关键词:
住宅价格 住宅特征 特征价格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