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0)
2023(7233)
2022(6058)
2021(5619)
2020(4371)
2019(10111)
2018(9932)
2017(18926)
2016(9998)
2015(10287)
2014(10301)
2013(10218)
2012(9841)
2011(9149)
2010(9388)
2009(8585)
2008(8377)
2007(7848)
2006(7282)
2005(6858)
作者
(27879)
(23392)
(23305)
(21782)
(14746)
(11184)
(10486)
(9172)
(8935)
(8431)
(8032)
(7772)
(7549)
(7480)
(7266)
(7185)
(6838)
(6768)
(6767)
(6724)
(5979)
(5811)
(5577)
(5460)
(5386)
(5346)
(5255)
(5129)
(4937)
(4739)
学科
(46434)
经济(46375)
(28363)
(22524)
管理(21605)
地方(17962)
中国(17324)
农业(16931)
(14946)
企业(14946)
业经(11639)
方法(10635)
地方经济(10104)
(9856)
数学(8948)
数学方法(8845)
(8633)
金融(8631)
(8489)
(8428)
银行(8413)
(8371)
(8314)
(7837)
发展(7512)
(7490)
收入(7385)
环境(7361)
(7342)
贸易(7332)
机构
学院(136828)
大学(133082)
(58503)
经济(57142)
研究(52916)
管理(49739)
理学(41203)
中国(40688)
理学院(40687)
管理学(40058)
管理学院(39800)
科学(30616)
(29435)
(26887)
(26162)
(26140)
中心(24175)
研究所(23965)
(22493)
(20911)
师范(20726)
农业(19550)
财经(19321)
业大(19299)
北京(19268)
(18921)
(18801)
(17672)
经济学(17469)
(17415)
基金
项目(85715)
科学(67711)
研究(67093)
基金(59699)
(51191)
国家(50611)
社会(43065)
科学基金(43065)
社会科(40608)
社会科学(40602)
(35461)
基金项目(31075)
教育(29506)
(28956)
编号(28617)
(25562)
自然(24716)
自然科(24108)
自然科学(24105)
成果(23809)
自然科学基金(23654)
资助(23567)
发展(21017)
课题(20659)
(20633)
重点(19270)
(18048)
(17795)
国家社会(17729)
(17020)
期刊
(79047)
经济(79047)
研究(45194)
中国(36475)
(28282)
教育(19594)
科学(19377)
管理(19186)
农业(19146)
学报(18799)
(18527)
(16632)
金融(16632)
业经(15401)
大学(14983)
学学(14006)
技术(13021)
经济研究(11755)
问题(10265)
财经(9339)
(8819)
(8168)
农业经济(7373)
世界(7158)
技术经济(7115)
经济问题(7076)
(6982)
论坛(6982)
(6959)
图书(6940)
共检索到229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良顺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已成为水库移民社区发展和贫困移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支撑,但在精准扶贫理念的审视下,项目供给偏差问题日渐突显,既表现为现有政策框架缺乏针对贫困移民的"特惠"安排,也表现为贫困移民在项目落实中的参与并不充分,致使后期扶持项目与水库移民社区及贫困移民之间较难实现精准对接。水库移民更多地是凭借"关系"获得发展机会和途径,与社区干部"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在项目落实中资源分配的多寡;又因政策缺乏对贫困移民"特殊关照",使贫困移民在项目资源分配中陷入"被边缘化"的困境。最终导致当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在落地中过于强调"看得见的"物质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了"看不见的"社会基础设施投入,社区发展存有幻象,贫困移民陷入难以脱贫的"泥沼"。
[期刊] 求索  [作者] 孙良顺  
水库移民社区发展和贫困移民精准脱贫均离不开外部关系网络的介入扶持和内部关系网络的整合调节,在梳理二者间应然逻辑和实践困境的基础上,讨论在水库移民社区发展中实现精准扶贫的优化路径。一方面,应重视贫困移民主体性的重塑,以内生发展需求逆向约束资源输入,由"内"至"外"地矫正外部资源供给偏差;另一方面,需不断完善水库移民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机制,优化资源分配格局,由"外"至"内"地消解社区内部结构壁垒,促成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的有效协同,以"内""外"互动的方式统筹实现水库移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贫困移民的精准脱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军  谢若扬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措施、增强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是脱贫攻坚阶段必须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基于能力贫困视角,解析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结构,探求可持续脱贫能力形成机制,剖析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提出了促进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的根本路径。研究发现,扶贫移民的可持续脱贫能力主要由社会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层面的能力所构成,形成机制在于能力建设主体各自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形成合力。当前能力建设面临移民自身生存发展能力不足、城乡二元贫困治理体制制约、社会组织扶贫参与不够等难题。协同治理是促进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的根本路径,需要移民自身主动提高生存发展能力,政府部门强化制度政策供给,民营企业积极履行扶贫责任,社会组织深度参与脱贫攻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胡维金  
本文对金融反贫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进而提高贫困群体的绝对收入水平,但是只有当贫困群体享受到金融服务时,他们的相对收入水平才能提高。因此,在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为贫困群体安排适当的金融服务机制,以加快反贫困进程。进一步地,本文通过对社区发展基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证明了为贫困群体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确实可以提高他们的绝对和相对收入水平,对加快反贫困进程具有显著效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强  
为了缓解农村生产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创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方式,2006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在四川省旺苍县启动了贫困社区互助资金项目试点工作。通过在四川省旺苍县七年的实践,探索出了创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使用和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以及如何解决贫困地区农民发展生产资金不足,建立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新路径。新型的扶贫机制和模式对满足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农民的金融需求,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促进农村社区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贫困社区互助资金项目服务于农民的同时,促进了农民自身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经济目标与扶贫目标的统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立新  
广西在助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脱贫时,由于这些地区区位环境、资源开发、人才、技术、市场对接,特别是发展产业时相关决策者观念的问题,产业扶贫工作处于一定的困境中,如有政策却达不到相应目标、有资源却无法规模开发、有资源却无人力、有产业却无市场、有产品却无品牌、缺投入、缺渠道,一部分产业无法可持续发展。要破解这个困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相关产业扶贫政策,加强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服务,特别是各种对接性服务,加大投入和培训力度,采用适当的运营模式推动深度贫困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斐筱菲  
中国正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城市贫困问题。本文从社区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反贫困视角 ,总结出社区发展对城市反贫困的三大功能 ,即 :精神整合、资源传递和动力机制功能。结合对我国城市贫困和社区发展的现状分析 ,本文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景帅  张东玲  范伟丽  
农村贫困减缓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基于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SCC-FE模型和门槛变量二元虚拟变量法,对经济发展和政府干预背景下,金融发展、结构偏差和农村贫困减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发展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的单一门槛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在不同的门槛变量下均表现为减贫效应减弱,金融效率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转变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减贫效应逐渐消失,较高政府干预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阻碍了农村贫困减缓。结合研究结论,发展普惠金融、培育农村人力资本和扶持乡村产业发展是农村贫困减缓的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曾代良,徐达华,杨文辉,易国华  
湘西武陵山贫困地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18 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快这一地区脱贫与发展,对缩小这一地区与全国的差距,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这一地区贫困现状入手,研究了贫困的原因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快脱贫与发展的规划设想与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胜恩  
三维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从人、自然与社会这一三维结构的独特视角分析贫困地区的脱贫与发展问题 ,认为贫困地区至今经济停滞不前 ,脱贫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固然有多种 ,但主要原因是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良性运行链条被打断。要解决此问题 ,必须通过整合作用 ,找到三者之间结合的最佳状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金媛  王世尧  
中国的扶贫工作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性质,在2020年实现脱贫的强约束下,政府扶贫政策快速推进所产生的结果与扶贫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否一致呢?文章将脱贫目标下的政府干预纳入农户参与产业扶贫项目的行为选择分析框架,理论和实证的结果均显示,部分农户退出产业扶贫项目是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实证结果表明:(1)如果作物选种利用了内部边际土地,则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户参与意愿和参与强度,这为自然禀赋条件缺乏的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参考路径;(2)禀赋较差的农户被动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可能面临较大的收入风险,因为产业扶贫项目的高风险给贫困户带来的效用损失降低了他们对致富项目的预期评价,贫困户因抗风险能力低而倾向于选择低风险、低预期收入的传统经营;(3)政府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对土地租金以及劳动报酬变化的敏感性。在脱贫时间节点逼近的约束下,政府直接干预产业扶贫项目中的生产环节,可能会使良好的扶贫意愿与农户的行为选择产生偏差;而对贫困深度不同的地区制定差别化的脱贫考核标准,降低经济活动交易成本,才是扶贫绩效的帕累托改进。因此,政府在扶贫领域的干预是有边界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谋立  卓信宁  
一、严峻的贫困现实 贵州是目前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虽然建国以来贵州省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1994年,连续16年稳定持续发展(见表1),但贵州省和全国水平比差距还很大,1993年人均GDP只有全国水平的46.24%,相当于全国10年前的水平;和邻近省份相比,贵州和他们的比例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从表1中可见,和邻省相比,贵州省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低于相邻省,但人均GDP水平却低1/3。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蓉华  李鹏飞  
本文认为基础教育对生态移民的反贫困效果具有一定作用,但在降低贫困发生的优势比方面是显著低于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而后两者对抑制贫困发生的贡献也不一样,文化水平越高则对生态移民的反贫困效果越佳。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源源  张艳  
就地后靠安置模式下的水库移民是特殊的贫困人群。对五强溪库区就地后靠安置移民的实地调研表明,其生存空间狭小,可资利用的资源窘迫,权利难以伸张。目前,我国大部分移民资源的贫乏导致其权利无法伸张,进而产生普遍的移民贫困;因此,必须由政府介入,通过政策手段来推动移民权利的实现及其能力的提升,帮助其摆脱资源贫乏状态,进而促进安置区经济发展、消除移民贫困。具体来说,需要发展市场经济以促进公平交易和自主发展,加强教育培训以提升移民能力,创造良好环境以利于移民权利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江霞  文传浩  
文章利用三峡库区566个移民户的调研数据,在探讨社区发展对移民社会融合影响的基础上,探索了政策环境的中介效应作用以及发展氛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基础设施、政策环境与移民社会融合呈现出正相关性特征;政策环境在社区发展与移民社会融合影响关系中产生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发展氛围在社区文化对移民经济融合的影响中产生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