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2)
2023(7183)
2022(5937)
2021(5579)
2020(4434)
2019(9957)
2018(10073)
2017(18050)
2016(10020)
2015(11580)
2014(11576)
2013(10918)
2012(9846)
2011(8824)
2010(9231)
2009(8257)
2008(8266)
2007(7486)
2006(6652)
2005(6248)
作者
(27497)
(23068)
(22648)
(21917)
(14447)
(10958)
(10563)
(8774)
(8698)
(8452)
(7828)
(7792)
(7462)
(7386)
(7269)
(7182)
(6840)
(6816)
(6731)
(6685)
(5864)
(5507)
(5494)
(5377)
(5315)
(5222)
(5129)
(5119)
(4635)
(4493)
学科
管理(32808)
(30093)
经济(30014)
(27261)
(22902)
企业(22902)
(14950)
(12722)
教学(10673)
(10454)
中国(10359)
方法(9778)
(9576)
(9447)
银行(9434)
体制(9052)
(9048)
业经(9039)
理论(8833)
(8486)
金融(8482)
数学(8018)
数学方法(7812)
(7232)
财务(7213)
财务管理(7185)
学法(6879)
教学法(6879)
企业财务(6791)
农业(6411)
机构
学院(135937)
大学(135850)
(51343)
经济(49989)
管理(47888)
研究(44329)
理学(39993)
理学院(39522)
管理学(38747)
管理学院(38470)
中国(35822)
(29604)
(28514)
科学(24942)
(22851)
财经(21971)
中心(21901)
(21510)
(19826)
研究所(18862)
(18826)
(18595)
师范(18539)
北京(18171)
(17985)
业大(17307)
技术(16975)
(16366)
财经大学(16292)
经济学(16249)
基金
项目(87199)
研究(68416)
科学(67568)
基金(60571)
(51895)
国家(51437)
科学基金(44320)
社会(41436)
社会科(39160)
社会科学(39155)
(35097)
教育(34612)
基金项目(31642)
(28861)
编号(28798)
自然(27110)
自然科(26446)
自然科学(26440)
自然科学基金(25958)
成果(25230)
资助(24002)
(22682)
课题(21573)
重点(20160)
(19765)
(18480)
(18237)
(18159)
大学(18008)
项目编号(17754)
期刊
(61210)
经济(61210)
研究(43981)
中国(37283)
教育(27690)
(25472)
管理(22417)
学报(18947)
(17973)
科学(17088)
技术(16578)
(16405)
金融(16405)
大学(15876)
学学(14501)
农业(11808)
财经(11788)
(10157)
职业(9183)
经济研究(9008)
业经(8980)
问题(7555)
(6546)
会计(6518)
(6504)
论坛(6504)
理论(6488)
财会(6381)
技术教育(6209)
职业技术(6209)
共检索到221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潘卫东   赵志宁   李咸锦   张立辉   李新源  
为丰富“采矿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促进本科生对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的了解,该文研制了顶煤运移轨迹监测实验平台。实验平台包括模型框架、综放支架、辅助铰轮、磁场发射装置、轨迹识别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平台基于电磁波技术精准定位顶煤位置和精准识别顶煤运移轨迹,可用于研究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对顶煤运移规律的影响。实验设计了“模型搭建、标志点安装、模拟放煤、数据采集、轨迹反演”等环节,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思考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立军  张德潇  韩琳  李增辉  张军伟  金永山  王旱祥  姜浩  刘延鑫  张辛  
将声发射、传感器及机械设计等技术相结合,开发了基于声发射的棒料磨损监测教学实验平台。采用声发射技术对低应力下料过程棒料表面磨损状态进行监测,并对声发射参数进行处理,确定出在不同圆形锤头转速下施加质量分数为0.5%的纳米Mo S2添加剂时其减摩抗磨效果最佳,棒料表面磨损量减少了10%以上。通过该实验平台能直观地描述棒料磨损状态,加深学生对精密成形技术及摩擦磨损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信号处理技术的兴趣,使得学生从多个方面直观地分析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过程,达到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仲淑姮   姜喜迪   王琪   李锐彬  
边坡变形监测及预警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保障。为满足矿山智能化的科教要求,提高学生工程实际创新能力,设计开发了基于云计算的边坡多源监测协同预警仿真实验平台。根据露天矿边坡不同监测指标的感知特点和数据特征,分别使用不同的监测手段;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提出预警指标体系和灾害预警阈值;采用实时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数据进行测算和预测建模。开发了以实际露天矿边坡为实例的灾害预警可视化平台,通过仪器安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预警平台使用等步骤,使学生深入理解露天矿边坡的监测预警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在此平台基础上设计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庞新宇  江旺旺  高玉光  杨兆建  任芳  李娟莉  
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提升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网络实验教学平台。根据终端的不同,该网络平台分为互联网实验教学子平台和移动互联网实验教学子平台。两个子平台均包含设备监测、设备诊断和设备选型等功能模块。设备监测和设备诊断模块面向提升设备的5个子系统,实现实时值查看、数据查询、故障报警和原因分析等功能。在教学中,将现场实验和网络实验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程学珍  闫云雪  赵猛  李继明  
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智能检测技术""矿山智能监测监控"等课程中的位移检测理论、无线通信技术、语音报警技术、矿山顶板防护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和ZigBee无线通信协议的顶板位移监测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主要由顶板位移数据采集、无线传输、显示、红外语音报警、电源等模块组成,可以实现对顶板位移数据的采集、无线远距离传输、数据显示、红外语音报警及自锁功能。通过4个实验演示及分析,验证了设计装置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动手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江勇  
该文以STM32为核心,采用物联网和微信公众号相结合的模式,设计了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验室环境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种传感器技术实现实验室内环境参数采集,并利用服务器和数据库存储采集信息,实验室管理人员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远程监测和查询实验室内环境参数。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运行稳定,监测数据精度高、成本低、响应快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严庆增   何金奎   赵仁德   宋晓英   张子旭  
现代电力系统存在大量的非线性负载,产生的电流谐波严重污染电力环境,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的电力电子装置。该文设计了三电平APF电流环,并使用二阶广义积分器(second-order general integrator,SOGI)锁相环,提升谐波补偿效果。为观测APF系统的负载电流、网侧电压和电流等多路电量,设计了基于以太网上位机的三电平APF实验监测平台。同时,使用W5300芯片设计以太网通信电路硬件,使用Visual Studio软件编写APF监控系统上位机。实验结果表明:三电平APF实验平台能够有效补偿谐波电流,基于以太网上位机可观测多路电压、电流波形,以及控制系统内部变量,便于实验平台的调试和监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富建  
针对传统光伏发电系统现场监测方法现场作业工作量大、数据分析难度高等问题,探索高效且高质量的光伏发电系统监测方式,促进实现对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智能化管理并保障其运行稳定。依托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源网荷”一体智能光伏实验室电网项目,设计构建光伏发电系统远程监测平台,在平台各功能模块中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并在平台实践应用中重视相关可能故障的控制和管理研究,以保障平台稳定高效运行。通过设计数据信息传递与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处理、可视化数据界面和远程控制功能等模块,实现远程数据采集、智能分析、数据可视化呈现和远程控制等功能,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和管理;并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主要常见的通信故障、数据异常和系统故障,提出加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使用高质量的自动化设备等管理措施和建议。此外,根据平台监测结果推断,数字化和智能化且高质量的光伏发电系统远程监测平台应用,有助于推动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环境保护,并为智慧城市的智能应用和管理提供支持。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东辉   张星星   陈晓鹏   李立   樊聪  
动水作用下煤岩失稳破坏是地下工程稳定性监测的关键,开展该条件下煤岩单轴蠕变试验,对于研究加速蠕变特征和裂隙煤岩损伤劣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研制了一套动水条件下煤岩单轴蠕变试验监测装置。该试验装置由伺服加载系统、动水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3部分组成。该装置配备了水流速度控制系统,能实现在载荷恒定条件下不同水流速度对煤岩的冲刷,且满足蠕变试验的长时加载需求,具有性能稳定、操作便捷、造价低廉等优点,能够为动水条件下煤岩蠕变试验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殷华  王江  杨珺  徐亦璐  
为了提高机械工程及轨道测控领域相关人才的培养质量,设计了一套钢轨波磨检测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基于对传统弦测法的扩展,利用双中点弦结构及逆滤波算法实现对钢轨表面波磨的快速、准确测量。通过对弦的构成方法、逆滤波方法参数的调节及机械结构、嵌入式系统、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等,学生可以充分理解钢轨波磨弦测的机理及结果的实际意义。该实验方案涉及科研创新成果,体现了实验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创新性且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挑战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俊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建设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结合北方工业大学建工实验中心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及实验中心网络教学进行了研发探索实践,开发出选择功能好、操作简单的软件,实现了实验室网络智能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进卿  毛伟洋  毛佳妮  张光学  詹明秀  顾海林  池作和  冯致  陈启扬  曾霖  
为践行新工科工程实践创新理念,以传热传质学课程实验教学为切入点,研制了一套干燥过程传热传质实验教学综合平台。该平台包括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和干燥过程传热传质实验两个模块。利用LabVIEW搭建了一个实时数据采集、显示、记录和控制系统,实现了实验过程中对温度、风速、干燥过程水分蒸发量等数据的实时测量、显示和读写,系统还可对风机转速和加热功率进行控制。该实验平台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热传质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引导他们掌握温度、流速和质量等参量的测试过程,鼓励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阎凤元  刘凯  
针对非常规油气地面集输、储存及运输出现的新技术,建设了非常规油气的集输、储运创新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与科研实验室研究成果相结合,由低压气集输管网模拟计算平台、小型液化装置模拟平台、LNG汽化模拟实验平台、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平台及重油、超稠油输送技术实验平台构成,分3个层次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内容。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培培  王科盛  何倩鸿  凌丹  
为了配合本硕博贯通培养的有效实施,设计了一个面向本硕博3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大数据下监测数控制造过程的多层次实验平台。工艺规划及工艺规划中的实验设计和工艺参数优化面向本科生,处理从监测制造过程得到的大数据面向硕士生和博士生。此实验平台将传统实验和研究型实验结合,融入制造学科动态前沿,很好地将教学和科研融会贯通,也为本硕博的贯通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霞  陈雪莉  王亦飞  龚欣  刘海峰  于广锁  王辅臣  
针对该专业煤化学知识缺乏的现状,在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气流床气化的煤质评价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主要由样品制备系统、煤质基本分析系统、煤的反应性评价系统、煤粉流动性评价系统、煤的成浆性能评价系统、煤灰性质分析系统6部分组成。实验平台可以为本科生创新实验、毕业课题提供实验条件,并使研究生直接参与到煤质分析实验中,通过实践学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煤化学知识。此外,本实验平台还为工业煤化工项目的选煤及后期运行提供数据支撑。实践表明,该实验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对学科发展及科研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