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0)
2023(6697)
2022(5712)
2021(5332)
2020(4500)
2019(10245)
2018(10526)
2017(19256)
2016(10597)
2015(11528)
2014(11654)
2013(11093)
2012(9964)
2011(8878)
2010(9190)
2009(8849)
2008(8897)
2007(7778)
2006(7085)
2005(6765)
作者
(28257)
(23977)
(23616)
(22670)
(15152)
(11283)
(10695)
(9195)
(8996)
(8404)
(8144)
(8041)
(7845)
(7646)
(7638)
(7351)
(6956)
(6931)
(6899)
(6836)
(6150)
(5868)
(5655)
(5556)
(5349)
(5301)
(5285)
(5273)
(4712)
(4587)
学科
管理(35355)
(34758)
经济(34681)
(31664)
(26941)
企业(26941)
(16318)
(14389)
(12325)
方法(12309)
(11342)
中国(10535)
数学(10341)
数学方法(10159)
业经(9999)
体制(9748)
(8893)
银行(8884)
(8489)
(8185)
财务(8161)
财务管理(8133)
农业(7911)
企业财务(7749)
(7699)
金融(7697)
(7130)
制度(7099)
(6825)
理论(6750)
机构
大学(144006)
学院(142559)
(58862)
经济(57531)
管理(54809)
研究(48762)
理学(46562)
理学院(46080)
管理学(45357)
管理学院(45067)
中国(39303)
(32691)
(30361)
科学(26590)
财经(24083)
(23570)
(23348)
(23316)
中心(23064)
(21769)
研究所(20729)
业大(20222)
北京(19051)
(18361)
师范(18152)
(17947)
财经大学(17766)
农业(17643)
经济学(17642)
(17559)
基金
项目(92105)
科学(73228)
研究(70145)
基金(67456)
(58634)
国家(58137)
科学基金(50266)
社会(45216)
社会科(42759)
社会科学(42750)
基金项目(35403)
(35174)
教育(33219)
自然(31332)
自然科(30599)
自然科学(30590)
自然科学基金(30054)
(29733)
编号(28867)
资助(26579)
成果(24848)
(23884)
(21260)
重点(20805)
课题(20104)
(19399)
国家社会(19280)
(18828)
教育部(18750)
(18527)
期刊
(69719)
经济(69719)
研究(46765)
中国(35681)
(28214)
管理(22494)
(21639)
学报(20722)
教育(19963)
科学(19312)
(17278)
金融(17278)
大学(17225)
学学(15904)
技术(13818)
农业(13530)
财经(12833)
(11024)
业经(10537)
经济研究(10263)
问题(8715)
(7425)
理论(6994)
财会(6921)
会计(6689)
(6666)
改革(6436)
(6436)
(6427)
图书(6411)
共检索到230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庆  钱有飞  孙君  
户籍制度阻碍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本文首先认为,现今与户籍相关的福利最主要的有保障性住房、最低生活保障和子女入学三项,而解决现有农民工的这三项福利是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进而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质就是中央转移支付的问题,地方政府在利益驱动和财政压力的前提下并无接纳外来劳动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户籍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改革成本也需要中央统筹;同时,经过定量计算,在今后的20年的时间里,中央政府有能力逐渐将现有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完全转移到城镇中来,从而在2035年左右使得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国胜  陈明明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演化至今,已经完成了人口的城乡禁锢到自由迁移,但尚未全面调整户籍背后的经济利益,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需要以户籍利益的协调与重组为价值取向。现有改革措施还远远没有突破"户籍利益固化的藩篱"。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仍然需要强化中央政府在不同利益需求者之间"意见一致"的建设作用,围绕"突出中央政府的全面主导、推进户籍利益的协调与重组、构造户籍改革的成本分摊机制、推动(特)大城市成为户籍改革的重点对象,构造户籍改革的强制性约束激励机制"等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登兴  
户籍管理制度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在中国已实行了近50年,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0年之后,现在已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和限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已到了必须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的时候。"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新思路,这是针对我国目前城乡经济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改革户籍制度是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城市化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广大农民收入、扩大国内需求等方面的要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本文在一个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尝试从城乡社会福利制度的层面上理解户籍制度,回顾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整个历程,特别对2004年以来改革的最新进展做出描述和剖析。本文揭示,在中国经济迎来刘易斯转折点,即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出现稀缺现象之后,对户籍制度改革的需求更加强烈,而各级政府进行改革也具有了激励更加相容的条件,因此可以预期一个更为彻底的改革。同时,本文也针对目前一些地方的改革试验,揭示其尚存的局限性和需要突破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跃  欧书阳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统筹城乡发展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重庆市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6月启动全面户籍制度改革。本调查报告通过对转户农民工群体的实地走访调查,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重庆此次户改的经验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义博  刘敏  
人的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核心。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进城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发现以降低落户门槛为标志的狭义户籍制度改革的边际落户效应是递减的,以"降低落户门槛+综合配套改革"为标志的广义户籍制度改革的边际落户效应更为积极持续,进城农民最关注的是住房保障和农村土地权益。提高城镇化质量,需要根据农民进城落户的多元化诉求,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农村权益,实施户籍与基本公共服务联动性改革保障农民进城福利,培育与广义户籍制度改革相匹配的城镇载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林山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清除户籍与福利捆绑,这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性障碍。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推进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前提,是推进福利去户籍化,福利与户籍脱钩,建立城镇公共服务获取的新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韫  
城市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够带动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构建有效机制,实现城市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良性互动,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邹农俭  
现存的“城镇户口”并不是进城人口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应寻找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基本要求的户口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改革不能仅改户口性质这一符号 ,而应致力于做好建立新型户口管理制度的基础性工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立芳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形成、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维持了城乡社会稳定等。但户籍制度带来农民被边缘化,阻碍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违背了公民迁徙自由等基本权利、农民身份遭歧视、削弱了农民的进城积累、抑制了农民需求条件的进一步提升等方面。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成为农民市民化之必须,改革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相应的配套服务的展开、城市和谐共生和完善法律制度等相关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户籍制度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获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及保持和增强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之举。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推进这个领域的改革,能够创造真金白银、立竿见影的改革红利,相应地,改革的延误也有着显著的机会成本和实际损失。本文着眼于从供需两侧揭示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创造的巨大收益,同时警示改革的延迟可能导致不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逆刘易斯过程”,以及不利于生产率提高的“逆库兹涅茨过程”。在做出中国社会流动性趋于减弱的判断之后,本文阐释了户籍制度改革如何有效促进社会流动,进而提高人口的生育意愿。本文也探讨了推进这项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的改革激励不相容问题,并就拆除这一激励障碍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惯超  
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取消户籍制度,即城乡居民身份区别的消失。土地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户籍改革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两个关键点。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是我国下一阶段社会改革三位一体的组成部分,三者应协调配套进行。逐步实现土地这一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化配置,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从而形成全国统一的土地要素大市场和人力资源要素大市场,这是户籍制度改革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陈先森  吴天宏  
长期以来,我国在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之间联系紧密、关系复杂。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建设之间匹配与协调,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户籍制度是国家搜集、确认、登记有关公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伯文  
我国现行的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籍政策 ,将公民权益同户口性质相挂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这种户籍制度的弊端正日益显现 ,亟待加快改革。应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为此 ,要实行公民居住地登记户口 ;逐步实现自由迁徙 ;形成居民户口簿、公民身份证两种证件和常住、暂住两种户口有机构成的管理方式 ;最终确立以《户籍法》为基础、以各地方户籍管理规章相配套的户籍法规体系 ,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公共管理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渐成为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已多次出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会议公报和政策文件中。学术界也随之掀起一股探讨户籍制度改革的热潮,如何切实有效地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