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2)
2023(13931)
2022(11491)
2021(11223)
2020(9092)
2019(21331)
2018(21566)
2017(39930)
2016(22926)
2015(26317)
2014(26750)
2013(25283)
2012(22906)
2011(20715)
2010(20980)
2009(18445)
2008(17961)
2007(15984)
2006(14099)
2005(12292)
作者
(61710)
(50673)
(50480)
(48149)
(32347)
(24210)
(23253)
(20018)
(19429)
(18416)
(17553)
(16862)
(15973)
(15952)
(15655)
(15623)
(15435)
(15134)
(14593)
(14434)
(12737)
(12614)
(12211)
(11663)
(11647)
(11422)
(11317)
(11292)
(10168)
(9989)
学科
(74852)
经济(74766)
管理(60053)
(53653)
(45870)
企业(45870)
方法(34117)
数学(28749)
数学方法(28301)
中国(26338)
教育(24843)
(20107)
理论(19766)
(19312)
(19183)
业经(18343)
地方(15663)
教学(14720)
(14207)
技术(13914)
(13814)
贸易(13807)
(13789)
(13403)
农业(13250)
(12099)
财务(12032)
财务管理(12006)
环境(11841)
(11680)
机构
大学(310405)
学院(304848)
管理(115777)
(105475)
经济(102622)
理学(100085)
研究(99855)
理学院(98881)
管理学(96924)
管理学院(96351)
中国(68225)
(67748)
科学(62566)
(52414)
师范(52043)
(49738)
(49291)
(45719)
研究所(45086)
中心(44702)
北京(43473)
业大(43211)
(42800)
教育(42486)
师范大学(42060)
财经(39712)
技术(38384)
(37809)
(36457)
(36018)
基金
项目(206239)
科学(161653)
研究(161182)
基金(142627)
(122259)
国家(121044)
科学基金(103571)
社会(95251)
社会科(89851)
社会科学(89821)
(83136)
教育(82094)
基金项目(75624)
(71081)
编号(70684)
自然(65695)
自然科(64110)
自然科学(64099)
自然科学基金(62894)
成果(60983)
资助(57999)
课题(51521)
重点(46929)
(46148)
(44306)
项目编号(43859)
(43274)
(42677)
教育部(40338)
规划(40228)
期刊
(114588)
经济(114588)
研究(97564)
教育(75097)
中国(67912)
学报(45618)
管理(41888)
科学(40753)
(37999)
(37837)
大学(35774)
技术(31590)
学学(31050)
农业(27162)
图书(22083)
(22021)
金融(22021)
业经(19389)
职业(19111)
财经(18441)
经济研究(17829)
(15713)
书馆(15000)
图书馆(15000)
(14815)
论坛(14815)
理论(14610)
科技(14506)
(14468)
问题(14166)
共检索到451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晓鹏  
随着社会就业趋势以及社会需求导向的变化,对现代社会新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术业专攻"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符合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趋势,"广泛涉猎"正在逐渐取代"术业专攻",并成为21世纪高校人才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社会各界需求的广泛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综合型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需求。如何使高校人才的教育方向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颖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由以前"术业专攻"的精英培养模式,向大众化综合型人才模式转变。在音乐教育不只注重单一的音乐课程教学,还要结合其它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实现音乐人才教育的全面革新,积极构建音乐课程跨学科转型架构,以实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高校实现音乐课程跨学科教育可谓是一种新型教学观念,在遵循音乐教学与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之下,通过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形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燕方  周晓英  
[目的/意义]研究当前新兴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构建人才需求,以及国外信息构建跨学科教育现状,为我国信息构建人才教育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了分类分析、网络关联聚类分析方法,调研分析了信息构建从业者的专业背景和专业技能;同时,利用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等方法,调研分析了全球范围内信息构建项目的院系分布、学分设置、课程设置等数据。[结论/发现]发现了信息构建从业者显著的跨学科教育背景特点及信息构建从业者的核心技能簇;了解了国外信息构建教育的基本情况。[创新/价值]通过供需对偶视角的分析,分别从工业界和学术界双特征出发,提出了我国LIS学院开展信息构建跨学科教育的可行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燕  
音乐学科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有关音乐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学科,是音乐学与教育学交叉学科,又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边缘学科。音乐学科教育学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已经具有了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门新学科揭示了音乐教育教学的规律、方向、发展形态和基本特点,阐明了音乐教育理论和方法。音乐学科教育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程。音乐学科教育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很广,通常可分为广域型、学科型和专业型等三种类型。为此,由曹理等人合编的《音乐学科教育学》一书,为从事音乐教育学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于汝霜  牛梦虎  贾斌  牛卓  
学生所学专业跨学科程度越大对跨学科学习的体验就越深,对跨学科素养各方面能力的认可度也就越高。目前各高校基本能落实培养方案中规定的1-2门的跨学科课程,导师及教学组织也为研究生跨学科学习创设了有利条件,但各项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学生跨院系选修课程的各种限制性因素仍需进一步消除。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建钢  
科研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和路径是跨学科研究。认为跨学科研究一般有四种基本形式:横跨型研究、纵跨型研究、直跨型研究和立跨型研究。指出现实的跨学科研究量少且质低,提出未来的跨学科研究应呈现综合性特点:即边界的模糊性、形态的整体性、范式的互溶性和过程的化学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文兴  
跨学科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素质,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针对地方纺织类行业特色高校跨学科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跨学科教育共识未形成、跨学科教育资源不流通、跨学科抓手匮乏以及跨学科教育制度保障缺失等问题,应通过确立多元成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优势学科专业引领作用,抓好课程、师资、平台三个关键,完善跨学科教育制度建设等举措,推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以跨学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步一  陈洪侃  许家伟  王延飞  
[目的/意义]跨学科研究能从知识和组织上摆脱单一学科桎梏,创造性地解决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复杂问题。然而,目前情报学中对于跨学科性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度量指标方面,鲜有研究从概念和理论层面进行归纳、梳理和阐释。文章从范式的角度理解跨学科性的内涵,以期在理论上弥补现有跨学科性研究的不足。[方法/过程]先对范式的概念进行梳理,从分化、同化和消融三个角度理解范式转变的过程,并归纳梳理范式的特性。随后,定义跨学科性的概念与内涵,并从知识重组与创新、学科建构与解构的视角理解跨学科性与范式之间的联系。[结果/结论]从知识重组与创新的视角看,跨学科研究是范式同化、范式分化和元范式等概念的重要体现;从学科建构与解构的视角看,支撑跨学科研究的机制即是对原有学科范式进行“破旧立新”。情报“道”未变,“术”“典”有专攻,范式宜入境,事业常为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捷  鲁家皓  
文章基于跨学科课程建设,结合课程需求,创新性地提出了把迭代式教学应用在跨学科课程中的设想,并从迭代式教学的优势、前提、教学重点三个方面,理论上论证了迭代式教学与跨学科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意在为跨学科课程在高校教育改革中进一步落实和发展提供可参考借鉴的依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迎春   虞晨琳  
构建一个面向智能化科研(AI for Research, 简称AI4R)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素养教育培训体系,对培养出更多既具备技术知识,又拥有创新思维和伦理意识的科学研究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全球主要国家与AI相关的素养教育政策、课程与培训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这个体系框架不仅关注教育对象对AI的知识理解,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教育等,还需要关注跨学科思维及情感联系的教育。面对高校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受教对象,AI素养的教育培养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教育培养策略可由政府、教育机构、企业等社会性机构,亦或是图书馆、社区等公益性组织实施,他们通过承担特定的角色和职责,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次、互补的教育培养策略,不仅推动AI技术在科学领域的应用,还负责培养新一代的科研人员,使其具备利用AI技术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庶英  
聚合课程是由不同学科的教师,从各自学科的视角,针对同一主题进行协作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态,具有同一主题、跨学科、协作授课、交叉融合、合作学习、多维视角等六个特质。聚合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机制的再造,要重视教师与教学资源的聚合、学生与学习环境的聚合,可从能力核心课程、时代核心课程和项目核心课程等方面建设。同时,要避免知识的简单叠加、团队成员各自为战、多头管而无人管、新的程式化等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艳  
英语教学与跨学科教育模式有其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英语教学法自身的发展就是一个跨学科的过程,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最初也是在教育领域开始的。同时英语教学内容的跨学科性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可能。二者的结合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英语教学改进的必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学书  
近年来,衍生自STEM教育的STEAM跨学科整合课程颇受世界教育改革关注。它以跨学科整合为核心理念,融合学科知识、儿童经验、社会生活等价值取向。其多样化的整合模式建基于多种整合机制,运用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加以选择,建构过程重点关注主题选择、目标制定、知识建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等环节。但STEAM跨学科整合课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的相应实践活动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专业STEAM教师队伍有待扩大,课程整合能力必须提高;STEAM跨学科课程整合支持系统有待强化,应争取多方面支持;STEAM课程整合的形式主义有待克服,须防止主题的窄化和泛化。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娜  肖冰  何芸  
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信息素养未能有效渗入到具体课程中的现实状态出发,并对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导致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很难全面铺开和深入的根源在于:(1)现行研究多为图书馆或者计算机学者,基于自身学科背景或工作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思考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2)掌握丰富教育基础理论和在教育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育界对信息素养的理解有所偏颇。因此,有必要对信息素养理论进行再审视,从育人的角度和受教者知识建构的角度重新还原信息素养教育,即从观念上进一步明确信息素养内涵、统一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